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蔡金凤  苏虹 《云南医药》2009,(5):528-530
目的探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患者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检测,分为HR—HPV阳性组和HR—HPV阴性组进行观察。两组均进行阴道镜下活检,以组织学诊断为依据,比较ASCUS中HR—HPV阳性组和阴性组CIN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17例ASCUS中HR—HPV阳性的134例(61.6%),HR—HPV阴性的83例(38.2%),这两组中CIN的发生率分别为30.6%和7.2%(P〈0.05);CIN2—3的发生率分别为8.9%和1.2%(P〈0.05)。结论对ASCUS的患者应及时行HR—HPVDNA检测,HR—HPV阳性者行阴道镜下活检,HR—HPV阴性者可随访,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避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学结果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ASCUS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其中85例患者同时进行HPV检测。结果在120例ASCUS患者中,上皮内瘤变(CIN)的发生率为35%,高级别CIN及宫颈癌发生率为12%,阴道镜检查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47.6%。HPV检测阳性率为65%,组织病理证实:其中高级别CIN8例,宫颈癌2例,CINI和宫颈炎分别为20例、25例,HPV阳性组CIN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各组HPV混合型感染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细胞学结果为ASCUS患者.病理活检差异大,HPV检测可为患者提供有效、合理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宫颈疾病筛查11 179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疾病的发病情况及特点,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4月至2006年3月在计生站行宫颈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进行筛查,以组织学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涂片11179例,异常涂片351例(3.41%);宫颈HPV DNA检测11179例,阳性156例(1.395%);阴道镜检查1140例,104例在阴道镜指引下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病理结果显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83例(检出率7.9.81%),其中CINⅠ33例,CINⅡ10例,CINⅢ40例,HPV感染8例。HPV DNA检测阳性高峰年龄为30~34岁(31.41%),CIN发病年龄在30~44岁之间的病例占86.75%。宫颈轻度糜烂占发生CIN总数的33.73%,其中CINⅡ、CINⅢ分别占40%和30%,宫颈光滑者占CIN总数的28.92%。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HPV DNA检测阳性,活检确诊为CIN与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而HPV DNA检测阴性活检确诊为CIN,经’0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CAN符合率86.30%;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符合率96.39%(80/8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HPVONA检测配合阴道镜下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的瘤前病变,30~44岁年龄妇女是宫颈癌防治的重点人群。对HPV阳性者要进行严格的宫颈癌追踪检查。  相似文献   

4.
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3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宫颈组织58例,CIN18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90例;所选病例行阴道镜下活检前均采用杂交捕获2代(HCⅡ)方法定量检测宫颈HPVDNA的含量,病毒负荷以RLU/CO表示。按HPV DNA含量分成5组,分别为:HPV〈1,1≤HPV≤100,101≤HPV≤500,501≤HPV≤1000,HPV〉1000。结果①高危型HPV DNA在宫颈正常组中的检出率为32.76%,在CIN组中的检出率为67.58%,在宫颈鳞癌组中的检出率为97.78%,三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②高危型HPV DNA检出率在CINⅠ组为47.46%,CINⅡ组为57.38%,CINⅢ组为95.16%,三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③HPV DNA检出率与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HPV DNA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与子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无关;HPV DNA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不完全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R-HPV在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寻求ASCUS患者的最佳处理方案.方法 对470例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联合进行HR-HPV DNA检测及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470例ASCUS中包含各种宫颈病变:炎症/湿疣69.15% (325/470);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29.57%(139/470);宫颈浸润癌1.28%(6/470).宫颈病理检测阳性率为30.85%(≥CIN Ⅰ,145/470).470例ASCUS中,HR-HPV感染阳性率为50.43%(237/470).HR-HPV阳性组≥CIN Ⅰ的检出率为55.27%(131/237),≥CINⅡ的检出率为36.71%(87/237);HR-HPV阴性组≥CIN Ⅰ的检出率为6.01%(14/233),≥CINⅡ的检出率为1.29% (3/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HPV阳性组发生≥CIN Ⅰ和浸润癌的风险是阴性组的19.332倍(95%CI=10.632~35.152),发生≥CINⅡ和浸润癌的风险是阴性组的44.467倍(95% CI=13.812~ 143.152).HR-HPV检测≥CIN Ⅰ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4%、67.38%、61.60%、93.99%,而检测≥CINⅡ的指标分别为96.67%、60.53%、36.71%、98.71%.结论 ASCUS患者包含部分高级别病变甚至宫颈癌,并存在相当比例的HPV感染,HR-HPV检测对ASCUS患者的临床处理具有科学分级诊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病变、宫颈癌的关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原位癌。方法:利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筛查与病理学诊断相结合,以宫颈炎为对照组,对宫颈炎和高危患者(如ASCUS、CIN、宫颈原位癌)共685例进行HPVl6/18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高危患者中HPV16/18感染率为64.2%(124/193),其中宫颈癌、CINⅢ和CINⅡ的HPV16/18感染率为97.2%(69/71),CINⅠ感染率为52.0%(26/50),ASCUS感染率为40.3%(29/72),宫颈炎对照组感染率为11.2%(55/492),宫颈炎和高危患者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05),高危患者中〈40岁感染率为69.0%(40/58),≥40岁感染率为62.2%(84/135),两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病变,特别是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病变越重,HPV的感染率越高。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高危型HPV感染者,并且宫颈病变的发生与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王彬 《河北医药》2016,(20):3059-3062
目的:研究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组织微小RNA-21表达及高危型HPV病毒载量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宫颈病变并行宫颈活检的患者150例, CINⅠ组( n =39)、CINⅡ组( n =37)、CINⅢ组( n =34),CC组( n =40),分析miR-21的表达及HR-HPV载量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miR-21的表达与HR-HPV载量的相关性,不同宫颈病变中miR-21的表达及HR-HPV载量。结果宫颈癌患者肿瘤细胞低分化者miR-21表达(6.12±0.83)低于中分化者(8.17±0.65)及高分化者(11.54±1.29)( P <0.05);肿瘤细胞直径>4 cm者HR-HPV载量(26.53±3.12)高于<4 cm者(23.60±2.85)( P <0.05),FIGO分期Ⅰ~ⅡA者HR-HPV载量(23.86±2.34)低于ⅡB~Ⅳ者(27.59±3.12);宫颈癌HR-HPV阳性者miR-21表达(9.75±0.83)高于HR-HPV阴性者(5.47±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miR-21表达及HR-HPV载量与宫颈癌年龄、FIGO分期、病理类型、淋巴转移、脉管浸润无明显相关性( P >0.05);CINⅠ组HR-HPV阳性患者(41.03%)分别低于 CINⅡ组(67.57%)、CINⅢ组(85.29%)及CC组(92.50%),CINⅠ组mi-R21相对表达水平(6.42±0.53)低于CINⅡ组(7.26±0.61)、CINⅢ组(8.24±0.65)及CC组(9.36±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小RNA-21表达可反应宫颈癌细胞分化程度,高危型HPV病毒载量可反应宫颈癌FIGO分期及肿瘤直径范围,微小RNA-21表达与高危型HP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联合检查微小RNA-21及高危型病毒载量能够提示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郭桃英  彭进  邱清清  刘瑛  王成  张艳 《江西医药》2012,47(11):1012-1014
目的 总结宫颈细胞学结果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进一步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36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US的患者,联合进行HPV DNA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分析临床特点.结果 ASCUS患者主要分布在30-49岁年龄段(72.32%).236例ASCUS中包含各种宫颈病变,炎症79.24%(187/236),CIN 19.49%(46/236),宫颈浸润癌1.27%(3/236).HPV阳性98例,其中CIN 28例,包含11例CINⅡ、4例CINⅢ、3例SCC. HPV阴性144例,其中CIN 18例,包含2例CINⅡ.HPV检测阳性可预测高级别宫颈病变(P<0.05).结论 对待ASCUS患者应给予个体化处理,可采用HPV DNA检测分流ASCUS,HPV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对随访性差患者应及时行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活检,以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9.
周桂菊  金红  张华  何俊 《安徽医药》2015,(3):487-490
目的:评价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90例在该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疾病筛查的患者,行 TCT 及杂交捕获二代(HC-2)HR-HPV 检测,对其中 TCT 异常和(或)HR-HPV 阳性者在电子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术,对照分析 TCT、HR-HPV 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1)HR-HPV 阳性率随着细胞学异常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级别的增高而增加;病理学≥CINⅡ者 HR-HPV 感染率明显高于 CINⅠ及以下病变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2)对≥CINⅡ病变(包括 CINⅡ、CINⅢ及浸润癌),HR-HPV 检测及 TCT 联合 HR-HPV 检测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 TCT 检测,差异有显著性(P <0.05),但特异性均低于 TCT 检测(P <0.05)。TCT 联合 HR-HPV 检测的敏感性略高于 HR-HPV 检测(92.5% vs 82.5%)。(3)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病例中 HR-HPV 阳性组者≥CINⅡ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 <0.05)。结论(1)HR-HPV 检测是有价值的诊断技术,作为常规宫颈疾病筛查(细胞学检查)的一种辅助手段,有助于增加检查的灵敏度,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对防治宫颈癌有重要意义。(2)对TCT 结果为 ASCUS 者,HR-HPV 检测可起到有效的分流作用,避免因过度诊断和治疗给患者及医生造成负担,但需定期随访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人乳头瘤病毒DNA(human papillomavirus DNA,HPV DNA)检测与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妇科门诊2 61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TCT检查和HPV DNA检测,细胞学诊断标准按照TBS(2001)分类.细胞学诊断≥ASCUS或高危型HPV DNA阳性患者建议阴道镜检查并行多点活检,宫颈病理诊断≥CIN1为阳性.结果 高危型HPV DNA检测敏感性为64.1%,特异性为66.9%,TCT检查敏感性为53.1%,特异性为72.3%;高危型HPV DNA检测敏感性较TCT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型HPV DNA检测阳性ASCUS患者,54.5%出现宫颈上皮内瘤病(CIN),显著高于高危型HPV DNA阴性组(P<0.05).结论 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的敏感性较高,是一种有效的筛查手段;细胞学诊断ASCUS患者进行HPV DNA检测可提高筛查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老年患者性质不明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ASCUS以上宫颈病变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根据临床对中老年患者ASCUS宫颈病变不同处理方法分组,观察1组(348例)行阴道镜检查;观察2组(316例)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HPV阳性行阴道镜检查;观察3组(129例)定期宫颈细胞学复检,鳞状上皮内病变行阴道镜检查,比较三组临床处理情况.结果 三组574例患者同时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上皮内瘤变(CIN)以上宫颈病变223例(38.9%),其中CIN Ⅰ 136例(23.7%)、CINⅡ64例(11.2%)、CINⅢ20例(3.5%)、原位癌3例(0.5%);观察1组348例中,行阴道镜检查348例(100.0%),活检CINⅡ以上的患者36例(10.3%);观察2组转阴道镜检查213例(67.4%),活检CINⅡ以上的患者38例(12.0%);观察3组转阴道镜检查13例(10.1%),活检CINⅡ以上的患者3例(2.3%).活检CINⅡ以上检出率,观察1组、观察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7.014、9.156,均P<0.05).结论 高危型HPV检测分流ASCUS,可减少宫颈病变处理过程中误诊、漏诊及过度治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的诊疗处理方案。方法随机抽取400例ASCUS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于3个月后复查TCT,后行HR—HPVDNA检测和阴道镜检查;另一组即刻行HR—HPVDNA检测和阴道镜检查,比较3个月后复查TCT、HR—HPVDNA检测、阴道镜及镜下活检三种方法对ASCUS患者管理的临床诊治意义。结果①A组复查TCT,124例细胞异常者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为宫颈癌1例,CINII~III级31例,CINI级48例,慢性宫颈炎44例,76例细胞正常者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为CINII~III级1例,CINI级2例,慢性宫颈炎73例。②A组行HR—HPVDNA检测,结果132例阳性患者中,宫颈癌1例,CINII—III级32例,CINI级50例,慢性宫颈炎49例,68例阴性患者的病理结果均为慢性炎症。③B组HR—HPVDNA检测结果121例阳性患者中CINII~III级44例,CINI级50例,慢性宫颈炎27例,79例阴性患者的病理结果均为慢性炎症。结论采用个性化处理,本文倾向于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HR—HPVDNA检测分流,对阳性结果患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或诊断性LEEP。  相似文献   

13.
张瑜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279-2282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术(TCT)和HPV-DNA杂交捕获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对9260例门诊就诊患者进行TCT检查,840例TCT检查同时行HPV-DNA杂交捕获检测;836例细胞学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下活检并送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为标准,细胞学与之相对照.结果 在9260例TCT检测中细胞学阴性8374例,细胞学异常836例,细胞学阳性率为9.03%,ASC-US 398例(4.29%),LSIL 239例(2.58%),HSIL 179例(1.93%),SGUS 9例(0.097%),SCC 11例(0.12%).细胞学阳性30 ~40岁组比例最高,为43.66%,其次是40~50岁27.39%,<30岁22.85%,50~60岁占5.14%,>60岁占0.96%.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HPV人群感染率为27.98% (235/840),其中ASC-US中HPV阳性宫颈病变检出率81.58% (31/38),而阴性8.98%( 15/167),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IL中HPV阳性宫颈病变检出率95.45%%(21/22),HSIL中HPV阳性宫颈病变检出率100%(16/16),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不同,各年龄组之间HPV感染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25.2,P<0.01);836例细胞学阳性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CIN及以上病例共507例,检出率为60.65%( 507/836),LSIL、HSIL、SCC的细胞学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46%( 123/239),82.12% (147/179),100.00%( 11/11),比较它们各自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颈病变集中在性活跃期,以30 ~40岁为高峰,TCT筛查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重要方法,联合HPV-DNA杂交捕获检测,配合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能提高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检出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宫颈检查结果与阴道镜活检病理及宫颈锥形切除病理检查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膜式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测系统(TCT)收集宫颈细胞总计326人次,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和(或)宫颈锥形切除.描述上述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326人次的检测中,病理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的患者共计70人.病理证实为CINⅢ/原发癌(CIS)的患者共计56人.不同的异常细胞学结果提示CINⅢ/CIS的风险系数(RR)分别为: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ASCUS)14.7(95%可信区间8.0~27.0,P=0.00);CIN Ⅰ 13.9(95%可信区间6.3~30.9,P=0.00);CIN ⅡI 44.2(95%可信区间15.5~126.5,P=0.00);CINⅢ 272.2(95%可信区间161.6~458.6,P=0.00).结论 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可以较好地检出TCT异常病例中的CINII~Ⅲ及CIN Ⅲ/CIS组织学类型,其病理结果与宫颈锥形切除病理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PV检测在分流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病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对211例细胞学检查为ASCUS的患者检测HPV感染类型,同时行阴道镜检查。结果①211例ASCUS中,108例为HPV阳性,其中高危型感染的102例。②阴道镜结果为宫颈炎症129例,宫颈湿疣及CINI55例,CINII-III26例,宫颈鳞癌1例。③高危型HPV阳性组中炎症35例、宫颈湿疣及CINI41例、CINII及以上病变26例,病变检出率为65.7%,CINII及以上病变检出率为25.5%。HPV阴性组中炎症、宫颈湿疣及CINI、CINII及以上病变分别为89例、13例、1例,病变检出率为13.8%,CINII及以上病变检出率为0.92%。二组之间病变检出率(χ2=58.192,P=0)及CINII及以上病变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942)。低危型HPV感染主要为炎症,仅发现1例低级别病变。利用高危型HPV检测ASCUS患者CIN及宫颈癌的阳性预测值为0.66,阴性预测值为0.86。④高危型HPV16、18感染对象和其他高危型HPV感染组在病变检出率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2.995,P=0.084),二组之间CINII及以上病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37)。结论 HPV检测是分流ASCUS患者的有效方法,对高危型HPV感染的ASCUS患者,再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是较好的分流处理。高危型HPV感染的ASCUS患者HPV分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伏慧存 《淮海医药》2013,31(4):293-294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细胞学ASCUS分流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ASCUS的194例患者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同时行阴道鏡检查及宫颈活组织检查或宫颈管内膜刮除术。HPV-DNA检测阴性者予阴道抗炎治疗3个疗程后复查TCT。HPV-DNA检测阳性,病理为高级别上皮类瘤变行宫颈LEEP刀锥切进一步诊断及治疗,病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可4~6月定期检查或局部治疗(微波)。结果 194例宫颈细胞学ASCUS患者中HPV-DNA阳性者46例,共检出宫颈上皮类瘤变22例。HPV-DNA阴性者148例,共检出宫颈上皮类瘤变6例。结论 HPV-DNA检测可有效检出宫颈细胞学ASCUS中CIN患者,可作为对宫颈细胞学ASCUS进行有效分流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