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34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了数字减影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BAG)、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和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共57例次,52次成功,成功率91.2%。用顺铂和表阿霉素灌注,明胶海棉栓塞治疗,经15~60天拍片观察总有效率73.5%,显效率44%,对疗效、灌注、栓塞术及并发症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对23例中晚期肺癌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化疗药物灌注,收到较好的疗效,有效率为77%.讨论了造影所见与肺癌组织类型的关系及动脉插管用药的优越性.认为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是治疗中晚期中心型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小结中晚期肺癌区域化疗的经验。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对6例13例肺癌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证实支气管动脉为肺癌滋养血管后用化疗药物灌注。灌注次数为1-3次。每次间隔为6-8周。结果:灌注化疗前后胸片对比,癌肿缩小,两次支气管动脉造影对比,肿瘤染色面积减小。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DSA在支气管造影及药物灌注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作用。方法:利用DSA作支气管造影。结果:DSA影像除去肋骨、肺及其它软组织影像,使支气管动脉,肿瘤营养血管及周围分以显清清晰,造影图像能作动态性能研究,DSA的血管路径图功能,能作插管的导向,减少手术中的透视次数和检查时间,且可观察是否有脊髓动脉分出,为治疗起指导作用。同时,减少造影剂,降低造影剂浓度,从而减少或避免脊髓的损害。结论:DSA支气管动脉造影,优于常规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5.
陈摩端 《四川医学》1990,11(2):73-74
我院自1987年11月至1988年10月对15例中晚期肺癌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Selective bronchialarteriography,BAG)及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术(Selective bronchial artery infusion,BAI)和肋间动脉灌注化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4例,女1例,平均年龄56.7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的疗效。方法:对32例经CT检查及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通过seldinger方法,经皮穿刺股动脉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BAG),分析肿瘤的供血情况、肺癌的支气管动脉造影(BAG)表现,同时采用卡铂、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及长春新碱等(通常选用3种以上的药物联合)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并观察其疗效。结果: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完全缓解的6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的4例,恶化的2例。肿瘤大小的改变:32例中显示24例病灶缩小,2例肿块消失,4例肿块元明显改变,2例肿块显示增大。结论:如果肺癌患者失去手术机会。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疔(BAI)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近期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肺癌经支气管动脉造影(IADSA)明确供血血管,即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简称BAI术)。结果:发现肿瘤血供丰富者,近期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80%。结论:BAI术是原发性肺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58例进展期肺癌和15例中晚期食管癌支气管动脉造影和灌注化疗的结果。另2例管癌行食管固有动脉灌注。结果表明:肺癌组的CR+PR率为56.5%,食管管组70.5%。作者对支气管动脉解剖及其变异、影响疗效的因素以及脊髓损伤与支气管造影表现的动态变化间的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崔晓  魏世勇 《中原医刊》2005,32(20):23-24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内药物治疗肺癌疗效.方法51例肺癌患者均行X线、CT和病理检查确诊,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肿瘤血供后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结果51例肺癌中,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29例,稳定(S)6例,进展(P)4例.结论应用支气管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肺癌,近期效果可使肿瘤缩小,改善病人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动脉介入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春丽  赵文轩  代引海 《当代医学》2010,16(17):320-321
目的观察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供血动脉栓塞综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中晚期肺癌患者35例,着重介绍插管技术,肺癌的血供及支气管动脉解剖及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疗效观察。结果本组原发性肺癌的血管造影中,无1例失败,24例右肺癌全由右支气管动脉供血;11例左肺癌由左支气管动脉供血9例,左右支气管共干2例。右支气管动脉多与3、4肋间动脉共干。结论采取这种治疗方法,不但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减轻痛苦,同时也提供了肺癌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KMG)微球栓塞化疗与碘油栓塞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都采用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0-1.4 g/m^2,顺铂60-80 mg/m^2),接着A组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后用KMG微球栓塞,B组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碘油栓塞。结果近期缓解率A组74.0%、B组4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中位生存期A组18个月、B组11个月;生存1年以上患者A组占65.0%、B组占40.0%,A组1年生存率优于B组(P=0.031)。结论经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内灌注KMG微球栓塞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疗效明显优于支气管动脉灌注碘油栓塞化疗。  相似文献   

12.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中晚肺癌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建国 《当代医学》2010,16(29):571-572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对45例中晚期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三联药物(阿霉素40mg,顺铂60mg,丝裂霉素20-40mg),复查观察肿瘤变化。结果本组45例患者共进行了88例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其中,完全缓解(CR)6例(13.3%),部分缓解(PR)24例(53.4%),稳定(S)9例(20%),进展6例(13.3%),咳嗽,咯血,胸痛,胸水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可近期显著缓解病情,增加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张理平 《四川医学》2009,30(8):1322-1323
目的提高对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BAIC)临床应用价值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BAIC的临床、介入性影像资料。结果65例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均为支气管动脉供血及伴小部分肋间动脉共干供血约占16.9%(11/65例),其中多血管型50例,少血管型15例。灌注化疗近期有效率为83.1%(54/65),无效率为16.9%(11/65)。并发症为5.1%(6/118例次)。结论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是治疗中晚期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灌注顺铂 ( DDP 1 0 0 mg/m2 )、盖诺 ( 4 0 mg)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  80例中晚期肺癌病人随机分为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组 ( A组 ) 40例 ,静脉注射治疗组 ( V组 ) 40例。结果  A组缓解率 77.5 % ,中位缓解期 7个月 ,中位生存期 1 0个月 ,生存 1年以上患者占 5 2 .5 % ;V组缓解率45 % ,中位缓解期 5个月 ,中位生存期 6个月 ,生存 1年以上患者占 2 2 .5 %。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优于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10~2011-06共58例肺癌患者,先行125I粒子植入术,之后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术前采用特定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模拟布源,计划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粒子的数量.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体区.术后2,4,6,12个月CT扫描,参照WHO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测量肿瘤组织两个垂直直径之乘积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后2,4,6,12个月随访,有效率分别为62.07%,71.93%,83.64%,78.18%.全组58例中1例4个月因出现全身转移而病死,2例6个月因心包转移医治无效病死,其余55例患者均全部完成治疗;所有患者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迁移,化疗不良反应轻(部分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1例患者脱发).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能有效控制肿瘤治疗"冷点"及针道种植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灌注顺铂(DDP 80mg/m^2)、健择(1.2g)治疗中、晚肺癌的疗效。[方法]80例中晚期肺癌病人随机分为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组(A组)40例,静脉注射治疗组(V组)40例。[结果]A组缓解率65%,中位生存期10个月,生存1年以上患占52.5%;V组缓解率30%,中位生存期6个月,生存1年以上患占30%。[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优于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使用罗伯特子宫动脉导管行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罗伯特子宫动脉导管对10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大出血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选择性插管,再用明胶海绵行栓塞治疗。结果1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均获得成功,栓塞后所有病例均停止出血,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罗伯特子宫动脉导管插管成功率高,能够显著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Meta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背景 支气管动脉灌注介入治疗能否真正给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益处仍存在争议。目的 评价肺癌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反应率、生活质量、生存期中的意义。检索策略通过CBM disc、MEDLINE等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标准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以铂类为基础的全身静脉化疗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资料收集和分析由2位评价者按照上述检索策略收集文献,排除不符合选择标准的试验,主要对反应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以铂类为基础的全身静脉化疗相比,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反应率提高11%,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仍不能把支气管动脉灌注介入治疗作为一种与手术、化疗或放疗并行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本模式。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实施良好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解决这一争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动脉灌注丹参联合动脉化学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原发性中心型肺癌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并将3F同轴微导管置于肿瘤的供血动脉内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随之在透视监视下注入适当剂量的碘化油一顺铂乳剂。结果:临床症状改善率为100%,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年生存率为90.32%(28/31)。结论:经支气管动脉灌注丹参联合化学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TNM分期属Ⅲ、Ⅳ期的中晚期胃癌患者56例分为两组,插管化疗+碘油栓塞治疗组予FAM方案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常规化疗组予FAM方案常规化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转移灶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并统计两组的近期缓解率及生存率。结果插管化疗+碘油栓塞治疗组的近期缓解率(CR+PR)为56.7%,高于常规化疗组的26.9%,(P〈0.05),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性胃动脉插管化疗+碘油栓塞对于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静脉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