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1987年西安地区家蝇对五种化学杀虫剂抗性的监测结果。结果说明家蝇对 r—666的抗性和国内其它地区比较处于中等抗水平,敌百虫、DDVP 为抗性较高,二氯苯醚菊酯、凯素灵属低抗。从抗性发展现状看,认为家蝇对 r—666和敌百虫的抗性有衰退趋势,DDYP 处于稳定状态,二氯苯醚菊酯、凯素灵的抗性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葛涛  纪卓  唐磊  袁爽 《医学动物防制》2011,(5):446-446,448
目的了解佳木斯和大庆2市家蝇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动态,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有效提高灭蝇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家蝇LD50。结果从1996-2010年,佳木斯市家蝇对溴氰菊酯和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分别由8.14倍和2.24倍上升至106.57倍和27.77倍,对敌敌畏的抗性由190.82倍下降至26.91倍;大庆市家蝇对溴氰菊酯和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分别由4.00倍和0.78倍上升至60.43倍和12.15倍,对敌敌畏的抗性由8.64倍下降至3.82倍。结论 2市家蝇对溴氰菊酯和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呈明显上升趋势,对敌敌畏的抗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赤峰市城区家蝇抗性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赤峰市城区1988~2000年家蝇对杀虫剂抗性状况,探讨防制策略。方法:用微量点滴法测定家蝇对杀虫剂的抗性程度。结果:赤峰市城区家蝇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性均为最高抗,但对氯氰菊酯的抗性呈上升趋势,而对溴氰菊酯抗性发展趋势较缓慢,对敌敌畏的抗性为中抗。结论:在监测家蝇抗性动态的基础上,要继续实施综合防制(包括合理调配用药),以延续抗性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庆市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涛  纪卓 《医学动物防制》1999,15(10):535-536
本文采用点滴法连续3年测定大庆市家蝇对二氯苯醚菊酯、溴氯菊酯、敌敌畏3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对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的抗性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对敌敌畏的抗性呈增长后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盐城市家蝇抗药性发展趋势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盐城市区家蝇抗性水平,探讨控制抗性发生与发展的有效措施。结果显示:家蝇对敌敌畏、氯氰菊酯产生了较高抗性,对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的抗性没有发展,并且有下降趋势。今后要在家蝇抗性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合理使用药物,加强物理防治,以延缓抗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近几年来,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等杀虫剂较为广泛使用,国内不少地区家蝇对溴氰菊酯抗性不断增高,个别点家蝇已产生高度抗性。为了提供合理轮换用药的依据,以击破和延缓家蝇抗性,我们在溴氰菊酯滞溜喷洒区和二氯苯醚菊酯空间喷雾区对家蝇的抗性增长规律和家蝇对敌敌畏抗性衰退趋势进行了现场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天津市野外淡色库蚊幼虫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以便通过抗性水平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浸渍法。结果:淡色库蚊幼虫对溴氰菊酯已产生抗性,抗性呈上升趋势,对DDVP也已产生较高抗性,对DDT,巴沙,辛硫磷呈现敏感。结论:抗性水平的高低与化学杀虫剂用量大小和使用方法及频率密切相关,对溴氰菊酯及DDVP应控制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山东省城镇地区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研究抗性产生的规律。方法:用WHO生物测定法,测定敏感品系和现场淡色库蚊?V龄幼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抗性。结果:我省主要蚊虫抗药程度高,分布范围广。主要蚊虫对常用的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对DDVP的抗性在6.10~21.18倍之间,对溴氰菊酯抗性在8~42倍之间,对残杀威的抗性在3.46~6.64倍之间。部分地区的抗性水平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结论:加强抗性的监测和治理工作具有非常紧迫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985—1988年家蝇对五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1985—1988年我国家蝇对几种杀虫剂抗性的概况及其防治策略的进展。近几年来在监测家蝇抗性动态的基础上,利用已掌握的抗性资料,在一些地区开展了合理调配用药如药剂的品种、用药的方式、施药的剂量与浓度、混用、轮用及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对克服与延缓家蝇抗性的发生与发展收到一定成效。家蝇对溴氰菊酯抗性的发展受到了控制,对敌敌畏的抗性普遍有下降趋势,对敌百虫抗性仍较严重,而对丙体666的抗性则正在继续衰退。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城镇地区淡色库蚊抗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调查山东省城镇地区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研究抗性产生的规律。方法:用WHO生物测定法,测定敏感品系和现场淡色库蚊ⅠⅤ龄幼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抗性。结果:我省主要蚊虫抗药程度高,分布范围广。主要蚊虫对常用的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对DDVP的抗性在6.10-21.18倍之间,对溴氰菊酯抗性在8-42倍之间.对残杀威的抗性在3.46-6.64倍之间。部分地区的抗性水平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结论:加强抗性的监测和治理工作具有非常紧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天津市津南区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双硫磷等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淡色库蚊野外种群的抗药性,与敏感种群比较其抗药性程度。结果 2016年天津市津南区淡色库蚊野外种群对溴氰菊酯、双硫磷、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4.50、13.60、7.59、4.00、2.42和2.15倍。与2013年的抗药性测定结果相比,津南区淡色库蚊对双硫磷抗性有增强趋势,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有下降趋势。结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淡色库蚊对不同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不同,应加强抗药性监测,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1979—1987年对我省部分地区的家蝇对五种杀虫剂抗药性的监测结果看,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则逐年上升。对丙体666的抗性多数地区处在消退之中。通过哈尔滨市肉联加工厂综合治理,使蝇密度指数下降了30.5—86.7%,证明综合治理行之有效,特殊行业控制孳生地是防治蝇类的最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于1985~1986年9—10月连续两年,对郑州市家蝇抗性进行了测定。借以掌握我市家蝇对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两种药物的抗性变化及增长趋势,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测试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14.
三年来抗性结果:溴氰菊酯对淡色蚊蚊幼的LC_(50)为0.0008—0.0017ppm;氯菊酯为0.0063—0.0191ppm,二者呈上升趋势。而敌敌畏为0.9978—0.1789ppm,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淡色库蚊抗药性调查及防制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掌握山东省不同地区淡色库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性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生物测定法。结果 全省部分地区现场淡色库蚊对所测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抗性指数以氯氰菊酯最高,达135.48倍,其次为溴氰氰菊酯、DDVP、DDT;不同地区淡色库蚊对不同的杀虫剂的抗性也有较大差异且在连续几年调查中均呈逐年增高趋势。结论 应加强蚊虫抗药性监测,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宜防蚊方法。合理的使用杀虫剂,预防或减缓淡色库蚊对杀虫剂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并分析1999年4月至次年4月间自杭州及嘉兴医院患者中分离的部分革兰氏阳性球菌药物抗性。方法 采改良K-B纸片法检测了102株革兰氏阳笥球菌对11种抗生素的抑菌值。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抗性率最高为青霉素(100%)、庆大霉素(100%)、红霉素(86%)、苯唑西林(78%),而粪肠球菌的药物抗性率最高为庆大霉素(91.7%)、四环素(80.6%)、环丙沙星(77.8%);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在培兴地区不同地域分离的同种球菌在药物抗性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 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药物抗性呈增强趋势,且不同地区间的同种菌株具有不同的药物抗性。  相似文献   

17.
蚊虫对五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报告了江苏省南京、扬州和常州3个地区,淡色库蚊、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对DDT、DDVP、马拉硫磷、溴氰菊酯、和氯菊酯5种杀虫剂产生抗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2006—2015年山东省南水北调东平湖沿线中华按蚊的抗药性,为当地疟疾媒介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HO成蚊接触筒法测试该地区中华按蚊抗性情况,对其进行抗药性评价。结果 2006—2015年期间,DDT处理东平湖沿线中华按蚊的死亡率从55.45%下降到35.09%,为抗性水平。中华按蚊经溴氰菊酯和氟氯氰菊酯处理后分别从2006年的初抗水平(死亡率83.02%和80.36%)升至抗性水平(2013年的47.86%和2012年的33.33%),此后抗性水平又有所下降,但2007—2015年均为抗性群体(R)。马拉硫磷处理后的中华按蚊死亡率基本呈现上升趋势,2006—2011年,经马拉硫磷处理后中华按蚊被评价为抗性群体(R),2012年后稳定在初抗水平。结论该地区中华按蚊对菊酯类杀虫剂已产生明显抗药性,局部地区可使用马拉硫磷快速杀灭蚊虫成虫。在今后的蚊媒治理工作中应科学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止或延缓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实验室内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汰选中蚊抗性发展趋势、形态表型和蚊击倒抗性相关钠离子通道(VGSC)结构域Ⅲ基因片段(Kdr)的变化。方法实验室严格控制饲养条件,用溴氰菊酯汰选白纹伊蚊至30代,计算幼虫半数致死浓度(LC50)并获得抗性倍数(RR),成蚊接触筒法计算成蚊死亡率。随机选取汰选白纹伊蚊抗性株及敏感株的雌蚊,测量成蚊的体长等8个形态学指标,并对所测形态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CR扩增抗性株及敏感株雌蚊钠通道结构域Ⅲ基因片段,TA克隆,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经过汰选,抗性株的LC50由0.020 mg/L变成0.048 mg/L,其抗性倍数为2.4倍。幼虫生物测量结果显示抗性株具有低度抗性,成蚊抗药性生物测试表明R-20代白纹伊蚊为抗性群体,且抗性级别为R。18代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株(R)与敏感株(S)的体长、前腿长、中腿长、后腿长、翅长、翅宽、触角长和喙长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代数的增加,白纹伊蚊抗性株在形态学各方面指标的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测序显示,Kdr第96、132、204个位点碱基敏感株为C,而抗性株则突变为T;第111位敏感株碱基为A,抗性株则为G;第534位抗性株碱基由T突变为C。然而,敏感株及抗性株均未发现上述位点的氨基酸序列突变,未影响其蛋白质的表达。结论实验室内采用溴氰菊酯抗性汰选抗性白纹伊蚊模型成功。溴氰菊酯汰选抗性白纹伊蚊形态表型发生变化,溴氰菊酯汰选抗性白纹伊蚊的19代、20代蚊Kdr基因一些位点发生碱基突变,但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城市卫生害虫的抗性水平,探讨控制抗性发生与发展的有效措施,作者用常用化学杀虫剂对蚊蝇做了抗性试验,结果显示:蚊虫对常用化学杀虫剂抗性从敏感发展为中、高抗性,家蝇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抗性得到控制,而对拟除虫菊酯类抗性在缓慢上升。主要在监测蚊蝇抗性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治理,合理调配用药,可延缓抗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