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赵飞  韩松 《地方病通报》1991,6(2):87-90
长尾黄鼠是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储存宿主之一,其体外寄生蚤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考察体外寄生蚤的种群动态,无论在蚤类理论生态学方面,还是在鼠疫流行病的理论研究及周测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种群动态是复杂的问题,涉及数量动态与空间动态两方面的内容,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使用不同方法去研究。迄今,有关长尾黄鼠体外寄生蚤的种群动态的  相似文献   

2.
秃病蚤蒙冀亚种广泛分布于沙鼠鼠疫疫源地全境,主要寄生于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全年各月都可出现,体蚤以春末和夏秋为多,巢蚤以秋冬季为多。在沙鼠疫源地染疫蚤中居首位,鼠巢疫蚤远多于鼠体疫蚤,全年各月都有疫蚤检出,成虫可带菌越冬。秃病蚤对鼠疫的传播和维持起着主要的作用,作为沙鼠鼠疫疫源地的主要传播媒介,它比近代新蚤和同型客蚤更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寄生于鼠体表面的蚤类能传播多种疾病,如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等,对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印鼠客蚤,因能传播鼠疫,而成为鼠防工作者们的重点监控对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市、区、旗)4级鼠疫监测网络,鼠类染蚤率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进行了常规性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4.
东祁连山某部喜马拉雅旱獭蚤类数量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肃南县西水地区喜马拉雅旱獭体外寄生蚤的数量动态对旱獭鼠疫的影响。方法采用旱獭鼠疫监测方法,针对1982~2001年鼠疫监测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旱獭体外寄生蚤指数的年度变化,特别是旱獭洞干蚤指数的年度变化和当地旱獭鼠疫在鼠疫菌检出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旱獭寄生蚤在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维持鼠疫自然疫源性及鼠疫菌的长期保存上的作用,占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绪方(Ogata,1897)和西蒙氏(Simond,1898)发现蚤类是鼠疫的传播媒介。1914年Bacot和Martin发现鼠疫菌在印鼠客蚤前胃内形成菌栓的现象,并阐明了此蚤传播鼠疫的能力。后来,许多研究证实蚤传播鼠疫菌的最有效方式是通过菌栓蚤的有效传播[1]。W eeler等(1945)提出了蚤的媒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张掖地区蚤类区系构成及种类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蚤类是重要的医学节肢动物之一,由于它们的侵袭、寄生和吸血,可成为传播鼠疫、地方性(鼠型)斑疹伤寒等重要疾病的媒介。因此,了解和调查当地蚤类的种群组成及区域分布,确定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已成为目前防病治病的重要内容之一。 张掖地区的蚤类调查和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有密切的关系[1],动物鼠疫在自然界动物个体间的传播流行主要是借助于吸血节肢动物跳蚤而实现的,虽然有的学者提出了其他感染途径,但形成鼠疫菌栓染疫蚤的传播机理是目前普遍存在和公认的,即所谓典型传播方式。因此,无论是鼠疫疫源调查或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传播媒介的角度探讨环县存在鼠疫自然疫源性的可能性,并为确定该地区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性提供媒介昆虫学资料.方法 依据<中国动物志>(昆虫纲)蚤类调查方法 ,梳检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蚤,收集洞干及巢蚤进行鉴定,对蚤类种群分布、染蚤率及蚤指数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共发现有蚤类4科11属18种,蜱2种.阿拉善黄鼠体蚤总指数1.12.总染蚤率34.7%.阿拉善黄鼠主要寄生蚤是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蚤指数为0.83,占阿拉善黄鼠体蚤总数的75%.结论 该县媒介昆虫种类组成、主要寄生蚤染蚤率、蚤指数均与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基本相同,具有构成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媒介条件.  相似文献   

8.
蚤传鼠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蚤类是很重要的一组吸血昆虫。一部分寄生于家畜,以前还广泛分布寄生于人类。和其他吸血节肢动物相似,蚤类是人类和动物各种疾病病原体的生物性媒介。占首要意义的应是鼠疫,其次是流行性斑疹伤寒。 1897年日本学者Ogata发现了在鼠疫流行过程中有染疫蚤的存在,1年之后Simond获得了大量的蚤传鼠疫的资料,自此开始了一系列的蚤类鼠疫流行病学意义的研究。 俄罗斯蚤类研究的鼻祖在他的著作中描写道:在动物鼠疫流行过程中,往往利用发现染疫蚤的方法来确定动物鼠疫疫源地的存在。用细  相似文献   

9.
印鼠客蚤各虫期发育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是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黄胸鼠的主要体表寄生蚤,也是鼠疫菌自然感染率最高的蚤种。以往研究证明,印鼠客蚤是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内具有二次菌栓形成能力及高效能的主要媒介。为探索该蚤的规范化养殖,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于1996年对印鼠客蚤各虫期经不同温度养殖的发育和存活情况进行了观察。1 材料与方法1.1 蚤种 印鼠客蚤系1989年采自大理市黄胸鼠及褐家鼠鼠体,经实验室养殖的纯系品种。1.2 幼虫饲养基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作者的系列研究结果,综合有关文献指出,人蚤是一个特殊的蚤种。就其传播鼠疫的媒介作用而言,不同地区、不同宿主的人蚤,媒介作用不同。在一些地区、一些宿主,人蚤是鼠疫的传播媒介,但效能较低。在另一些地区或另一些宿主的寄生人蚤,其媒介能力则可能很低下,直至为零。  相似文献   

11.
棕形额蚤传播鼠疫媒介效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棕形额蚤Frontopsylla spadix是一广布蚤种,在云南剑川野鼠鼠疫疫源地种群组成中居第4位,是齐氏姬鼠、黄胸鼠、褐家鼠的重要寄生蚤之一,在该疫源地棕形额蚤的自然感染率为0.67%,1975~1994年从此蚤分离到鼠疫菌14株,仅次于方叶栉眼蚤而高于特新蚤指名亚种。为弄清云南剑川野鼠鼠疫疫源地主要蚤种的媒介地位,作者系统研究了棕形额蚤传播鼠疫的媒介效能。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室 全自动恒温恒湿室,面积10m~2,温度19±0.5C,湿度80±5%。1.1.2 实验动物 齐氏姬鼠和大绒鼠捕自非疫区  相似文献   

12.
旱獭寄生蚤数量动态与动物鼠疫流行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甘肃省张掖西水鼠疫疫区旱獭体外寄生蚤主要由斧形盖蚤、谢氏山蚤和腹窦纤蚤深广亚种组成,它们也是旱獭鼠疫的自然感染蚤,前为当地主要传播发媒介,后二也起到有效媒介的作用,它们的有机组合,是构成鼠疫自然疫源性在自然界长期循环的条件之一。通过对比观察和分析,认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数量动态,直接影响着动物鼠疫病的流行强度,当蚤娄指数增高的年度,传播媒介的空间分布也较广,导致动物鼠疫的流行增强。  相似文献   

13.
跳蚤是鼠疫的传播媒介,其种群数量变动直接影响鼠间鼠疫的流行趋势。1982~1984年的5~9月,我们调查了祁连连山东段某地喜马拉雅旱獭(Malmota himalayana)寄生蚤的数量动态,经统计学处理发现,体蚤和洞干蚤指数年度变化不显著,始终维持在8.1~9.2的稳定水平上;染蚤率变化明显,1982年獭体染蚤率高达90.6%,当年流行猛烈,后两年染蚤率显著降低,流行也趋于缓和。作者认为,旱獭体蚤指数和染蚤率变动与旱獭鼠疫流行的动态有关,其数量变动,可以作为预测鼠间鼠疫流行趋势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蚤体中鼠疫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鼠疫菌主要感染啮齿动物,并通过蚤从感染的宿主传播给未感染的宿主,人可通过接触染疫动物或被疫蚤叮咬而感染鼠疫。因此,发现和判定鼠疫菌在这些动物和其寄生蚤中的存在是鼠疫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蚤体中分离鼠疫菌,通常采用的细菌学方法和动物实验方法,此法虽然可靠,但耗时长,检出率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PCR技术诊断鼠疫菌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2]。本文应用此技术,直接检测蚤体内鼠疫菌。1材料与方法1.1菌株 EV76p为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保存。1.2实验动物和蚤 均为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动物室…  相似文献   

15.
齐氏姬鼠(Apodemus chevrieri)是剑川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动物,研究其体外寄生蚤群落构成、数量变动、染疫情况及空间分布,对鼠疫流行病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从1977~1996年对剑川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动物鼠疫流行的中心——石龙地区的齐氏姬鼠体蚤进行了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地区存在四个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由于各疫源地生态地理条件所决定,分布的宿主动物及其媒介蚤类各具特点。本文根据多年调查资料综合整理而成,着重讨论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蚤种。 一、松辽平原——察哈尔丘陵达乌尔黄鼠疫源地 该疫源地的主要宿主是达乌尔黄鼠(下称黄鼠)Citellus dauricus。它的主要寄生蚤是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Citellophilus tesquorum sungaris和蒙古亚种C.t.mongolicus(下通称黄鼠蚤),两亚种分布的过渡带是锡盟南部察哈尔丘陵地区,以东为松江亚种,以西为蒙古亚种。其次有二齿新蚤Neopsylla bidentatiformis、阿巴盖新蚤Neopsylla abagaitui、光亮额蚤Frontopsylla luculenta等。该疫源地的次要宿主是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其主要寄生蚤为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其次为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和二齿新蚤等。上述蚤种,除阿巴盖新蚤主要分布于察哈尔丘陵区外,其它蚤种广布于疫源地各个  相似文献   

17.
跳蚤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采用有效的灭蚤措施,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在 六六六粉被禁止使用后,筛选速效,高效,国产价廉,对人畜基本无害和使用方便的杀 灭旱獭主要寄生蚤药物的同时,作者于1990~1991年观察了增效百虫灵和溴氰菊酯对秃病蚤指名亚种(Nosopsyllus Gerbillophilus)laeviceps laeviceps成虫和不同龄期幼虫的毒效。  相似文献   

18.
似升额蚤指名亚种(Frontopsylla elatoides elatoides)是长尾黄鼠的主要寄生蚤之一,且为鼠疫疫源地内的自然感染蚤。本文报道新疆乌苏县天山山地中该蚤的一些生物学(生活周期和卵巢发育状况)和生态学(季节消长、龄期构成及吸血率等)资料,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以利进一步研究该蚤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沙鼠寄生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心 《地方病通报》2006,21(1):47-49
目的研究大沙鼠寄生蚤的种属构成,为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监测和防制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以有关文献和汇总新疆既往的有关资料,将大沙鼠寄生蚤分为主要、次要和偶然的种类。结果依大沙鼠及其寄生蚤数量的调查和自然感染鼠疫菌的蚤类统计,得出臀突客蚤、簇鬃客蚤、长吻角头蚤、叶状切唇蚤、无额突怪蚤、宽臂纤蚤等为大沙鼠的主要寄生蚤且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岭县境内分布着多种宿主动物,其体外寄生蚤也是鼠疫菌的储存宿主。研究该地区蚤类的种群结构、数量变动特点及其在不同宿主与不同地理环境的分布,对了解寄生蚤在自然疫源地中媒介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