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宰后检验中常见的几种皮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检验是宰后检验中一项重点的检查项目,是胴体检验的第一道程序,其中鉴别皮肤出血又是皮肤检验的主要项目之一。当畜体受到某种病原体侵袭时皮肤会产生特征性变化,可作为诊断猪病的重要依据,如猪瘟的皮肤出血、猪丹毒的皮肤疹块等。因此宰后检验时可根据皮肤出血的特征首先推断畜体的健康状况,并进一步与其它部位的病变相结合来判断胴  相似文献   

2.
皮肤检验是宰后检验中一项重点的检查项目,是猪胴体检验的第一道程序,其中鉴别皮肤出血又是皮肤检验的主要项目之一。当畜体受到某种病原体侵袭时皮肤会产生特征性变化,可作为诊断猪病的重要依据,如猪瘟的皮肤出血、猪丹毒的皮肤疹块等。因此宰后检验时可根据皮肤出血的特征首先推断畜体的健康状况,并进一步与其他部位的病变相结合来判断胴体的健康状况,因此掌握各种皮肤出  相似文献   

3.
由我国100例科室诊治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皮肤肿瘤的临床表现诊疗情况可以发现,恶性皮肤肿瘤患者占16%,也即是每100例皮肤肿瘤病例中有16例都是恶性皮肤肿瘤病例,而良性皮肤肿瘤患者占84%,也即是每100例皮肤肿瘤病例中有84例都是恶性皮肤肿瘤病例,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列举分析的这100例皮肤肿瘤的临床表现均是经过严格的病理检查确诊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恶性皮肤肿瘤死亡率达58.33%,也即是每16例恶性皮肤肿瘤病例中有9例都是恶性皮肤肿瘤的死亡病例。所以,本文通过对我国100例科室诊治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皮肤肿瘤病症临床诊断与皮肤肿瘤病症仔细分析,为了降低恶性皮肤肿瘤的高死亡率,建议有问题及早发现并且及早进行相应治疗。加强对皮肤肿瘤的病理检验与对皮肤肿瘤的宣传教育,以免让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有机可乘。  相似文献   

4.
化学试剂是进行化学研究、成分分析的相对标准物质,是理化检验不可缺少的物质,那么化学试剂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往往被检验人员忽视。1常用试剂的危害强酸是理化检验消化样品及各项检验的重要试剂;硫酸:有毒性,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极大的损伤。可造成烧伤,与其他物质(如纸)接触可能引发火灾。硝酸:盐酸:具有挥发  相似文献   

5.
在猪的宰后检疫中,皮肤检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皮肤是猪的重要组织器官,与动物的生理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猪一旦感染疫病,往往会在皮肤上表现出轻重不同、形式各样的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这些变化正是我们判断疫病的重要依据。有许多疫病,如果不结合皮肤症状,仅凭内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验止痛膏的安全性以及是否具有镇痛、消炎功效。方法: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慢性抗炎试验、止痛试验。结果:对皮肤无刺激性,亦无变态反应发生,在消炎和止痛两项试验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该止痛膏可以安全使用并具有一定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文在脆弱性模型框架下推广了Cox-Snell残差和Deviance残差,并且利用这两种残差图对肾病感染数据和烧伤病人皮肤移植数据的脆弱性模型进行拟合检验.方法 本文根据等级似然估计理论,建立了在脆弱性模型下检验随机效应的WALD检验和LR检验,并把这两个检验与Commenges和Anderson(1995)的得分(SCORE)检验一起做模拟比较研究.结果 发现威布尔脆弱性模型下WALD检验和LR检验功效都很高,且优于得分检验.对肾病感染数据和烧伤病人皮肤移植数据建立脆弱性模型估计并进行检验,发现确实存在个体异质性.结论 本文在脆弱性模型框架下推广了Cox-Snell残差和Deviance残差,发现这两种残差用于脆弱性模型的拟合检验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放疗导致局部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肿瘤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放疗导致的局部皮肤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皮肤护理措施,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皮肤损伤程度、放疗中断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皮肤损伤程度以及放疗中断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放疗后发生局部皮肤损伤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减轻患者的皮肤损伤,增加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张利民  司虹  刘敏  张吉才 《疾病控制杂志》2005,9(3):196-196,201
铍是一种轻金属,铍及其化合物对人体毒性大,可贮藏在骨骼中,疑有致癌作用,可造成接触性皮肤溃疡等皮肤病变。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铍的化学指标限值为0.002mg/L,ICP—AES法简便快捷且能满足该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0.
380种防晒化妆品卫生毒理学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广东省防晒产品的卫生安全性。[方法]各项检验方法及评价方法按《化妆品卫生规范》(1999年版/2002年版)进行。[结果]检测防晒产品380份,不合格率为9.2%。其中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的不合格率为6.3%;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为2.9%。皮肤光毒性试验均未见皮肤光毒性。[结论]部分防晒化妆品有潜在不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太钢1995年-1998年各轧钢厂酸雾监测结果和218名酸作业人员体检结果分析发现,酸雾小剂量反复慢性作用对作业人员的皮肤、鼻腔和口腔均有刺激作用,且皮肤出血点瘀血点、皮肤毛囊炎、皮炎、口腔酸蚀牙、牙龈萎缩、牙龈红肿各工龄组之间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浅谈猪宰后检验中几个被检器官常见的非病理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军  高杰 《肉品卫生》2000,(10):16-17
生猪由于机体受到物理性、机械性以及生理性因素的影响,造成各脏器器官的变化与由病原微生物侵人机体所造成的各个器官的病理性变化难以准确地区别开来,给宰后检验的正确判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此谨以在宰后检验的长期工作经验介绍一下。1 皮肤的变化1.1 皮肤的荨麻疹 动物受到昆虫的刺蜇及化学药品的刺激,又冷热急变、风寒的刺激;突然变换高蛋白性饲料,消化不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可在皮肤表面散在  相似文献   

13.
229份美白祛斑类化妆品卫生毒理学检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美白祛斑类化妆品的卫生安全性。方法对2001~2005年送检的229份美白祛斑类化妆品进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和皮肤光毒性试验,各项检验方法及评价方法按《化妆品卫生规范》(1999年版/2002年版)进行。结果检测的229份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不合格率为11.35%。其中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的不合格率为3.93%,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的不合格率为5.68%,皮肤光毒性试验的不合格率为1.75%。229份美白祛斑化妆品中面膜类、按摩膏类、护肤类、美容香粉(粉底霜)类产品的不合格率分别为6.67%、12.66%、14.70%、0。结论部分美白祛斑类化妆品有潜在不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育发类产品的卫生安全性。方法:各项检验及评价方法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进行。结果:检测生发育发类产品33份,眼刺激性试验均小于或等于轻刺激性;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均未见过敏;皮肤光毒性试验均未见皮肤光毒性。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均未呈现致突变性。但有18.2%的产品皮肤刺激性试验达中度刺激性。结论:部分生发育发类产品有潜在不安全性,应引起使用者注意。  相似文献   

15.
接触DNA是指通过皮肤接触而遗留在客体表面人体皮肤脱落上皮细胞的DNA,检验难度较大,但是在许多命案的侦破过程中作用明显,是目前法医DNA检验的热点。笔者试着从接触DNA的特点入手,结合命案现场勘查,从技术主导侦查、服务侦查命案的角度,归纳接触DNA的理论基础、特点、提取、检验、DNA分型的利用等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总结接触DNA在侦破命案中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703-1704
目的观察两种检验方法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4例肺结核早期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7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和皮肤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检验。结果 PCR检验中,观察组阴性率为31.5%,对照组阴性率为94.7%;PPD检验中,观察组阴性率为59.3%,对照组阴性率为78.9%。观察组中,PCR检验的阳性率为68.5%,显著高于PPD检验的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PCR、PPD均对肺结核早期患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P<0.05),且PCR检验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PPD检验。结论采用PCR检验诊断早期肺结核,准确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7月24日我中心接到某县防疫站送检的疑似皮肤炭疽4份牲畜样本、患者病灶渗出物和痰液。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确认为患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皮肤炭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四肢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治疗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本院共收治四肢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6例,临床给予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46例,行急诊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87.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负压吸引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7.52±1.09)、(19.57±3.77)d,对照组分别为(13.09±2.87)、(47.29±6.89)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行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植皮存活率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压止血带使用不同保护垫及不同压力对皮肤软组织的影响。方法肢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80例,按随机表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绷带作为保护垫,对照组使用棉垫作保护垫,比较两组患者在设置相同的时间和压力时,使用止血带后皮肤软组织受损的差异性,.然后再根据止血带在一定时间内使用不同的压力,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次分为I组(50±5)kPa,II组(60±5)kPa每组40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皮肤软组织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气压止血带使用不同保护垫及不同压力对皮肤软组织损伤的轻重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侵犯皮肤和多脏器的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约40%的患者面部有蝶形红斑,约9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关节肿痛,约50%的患者有肾脏疾病表现,还有一些患者有胃肠道症状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是明确该病诊断的必由之路,下面就请检验科的专家谈一谈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