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结核281例分析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目的 探讨临床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1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膀胱刺激征、血尿和腰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尿查抗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结核菌 (PCR TB DNA)和血清抗结核特异性抗体 (PPD IgG)检查阳性率分别为 42 .7%、44 .1%和6 2 .5 % ;IVU、B超、CT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 6 9.1%、2 8.3%、84.3%。 12 8例药物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三联治疗 ,6~ 8个月 )治疗者中 10 5例获痊愈 ,15 3例手术治疗者中 145例 (94.8% )施行患侧肾输尿管联合切除术。 结论 联合实验室检查可使临床不典型肾结核的诊断阳性率得到较大提高。IVU仍然是肾结核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CT对可疑病例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早期肾结核短程三联治疗效果满意。肾结核肾切除应尽可能切除患侧输尿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错构瘤的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不典型肾错构瘤的临床资料。18例均行B超检查,15例行CT扫描,8例行MRI扫描,6例行IVU检查。3例接受保守治疗;15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肿瘤剜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7例行肾癌根治术。结果:B超诊断肾错构瘤10例(10/18),CT诊断肾错构瘤7例(7/15)。3例保守治疗者获得随访,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无转移。15例手术治疗者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肾错构瘤,随访未见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大部分肾错构瘤可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对于不典型肾错构瘤,术前应仔细分析影像学检查,结合病史尽量明确诊断,减少不必要的肾切除。  相似文献   

3.
不典型晚期肾结核2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晚期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及主要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96年至2006年收治的20例不典型晚期肾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中,尿常规检查20例,尿中查结核杆菌6例,KUB检查20例,IVU检查15例,CT检查7例,B超检查20例。行患肾切除16例,药物治疗+对侧肾造口2例,单纯药物治疗2例。结果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0.5~2年,16例经手术患肾切除治愈。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结核。2例未做手术者分别于半年、2年后死亡,2例药物+对侧肾造口者1例于1年后死亡,1例生存至今。结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典型晚期肾结核仍不少见。尿检结核杆菌,PCR-TB-DNA检查阳性率低。B超可作为筛选肾结核的首选方法,确认仍需KUB、IVU及CT检查。晚期肾结核患肾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典型晚期肾结核的诊断分析(附78例报告)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探讨不典型晚期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和主要诊断方法。方法:对1980-1999年间收治的78例不典型晚期肾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78例患者中,尿常规检查69例、尿找结核杆菌22例,KUB检查74例,IVU检查73例,CT检查17例,B超检查64例;作一侧肾切除69例,药物治疗加对侧肾造口5例;单纯药物治疗4例。结果:7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0.5-3年。69例经手术治愈,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肾结核;9例未做手术者分别于0.5-2年内死亡。结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典型晚期肾结核仍不少见;尿检结核杆菌或PCR-TB-DNA检查阳性率低;B超可作为筛选肾结核的检查手段,确诊仍埯作KUB加IVU及CT检查。  相似文献   

5.
肾结核54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提高临床肾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1980年至2005年540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 303例,女237例.发病年龄10~69岁,其中20~40岁364例(67.4%).病程6周~18年.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脓尿和血尿,男性患者中症状不典型12例.尿抗酸杆菌检查276例、尿TB-PCR检查56例、IVU检查384例、B超检查379例、CT检查389例、膀胱镜检查158例.结核发生于左肾251例,右肾262例,双肾结核27例.合并男生殖系结核132例,继发男性结核性尿道狭窄18例,女性同时有结核性膀胱阴道瘘11例.一侧肾结核并发对侧肾积水74例.长程药物治疗84例,包括一侧肾结核57例和双肾结核27例;短程药物治疗后行患侧肾及部分输尿管切除456例,就诊时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伴肾功能不全44例先行积水侧肾造瘘,肾功能改善后行结核肾切除,患侧肾切除术后发生肾功能不全4例,二次手术行肾造瘘.11例行狭窄段输尿管切除后膀胱再植术,挛缩性小膀胱致肾积水38例中行回肠膀胱扩大术27例、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9例、膀胱再生术2例.其中7例患者拒绝再次手术,长期留置肾造瘘管.结果 尿抗酸杆菌阳性24.6%(68/276)、尿TB-PCR阳性57.1%(32/56);IVU诊断肾结核141例(36.7%)、患侧肾脏未显影227例(59.1%)、显示肾自截16例(4.2%);B超诊断肾结核156例(41.2%)、肾积水166例(43.8%)、多囊肾或肾囊肿21例(5.5%)、肾脏无明显异常36例(9.5%);CT诊断肾结核344例(88.4%).随访6个月~25年.药物治疗组12例一侧肾结核患者(19.1%)在6~12个月后无效或恶化,改行患肾切除,其余45例药物治疗后18~24个月尿液检查正常,IVU显示病灶稳定或消失.双肾结核患者27例死于肾功能衰竭4例,12例改行一侧肾切除(其中5例加行对侧肾部分切除),余11例随访结核病灶稳定或缩小,肾功能正常.结论 临床肾结核的发生率无明显下降,而肾结核的并发症明显降低,非手术治愈率显著增加.尿TB-PCR和IVU为早期肾结核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非典型肾结核临床特点的认知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7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45例非典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4例,女21例,年龄19~61岁,平均38岁,其中20~50岁者38例,占84.4%。临床表现为尿频31例(68.9%),肉眼或镜下血尿9例(20.0%),尿常规不正常36例(80.0%)。15例(62.5%)男性患者曾诊为慢性前列腺炎,治疗1~3年无效,后诊为肾结核;7例伴有附睾结核,其中3例已在外院行附睾切除术。治疗前行尿路造影、CT和B超检查。9例采用异烟肼加利福平加乙胺丁醇药物治疗,疗程9~12个月;36例于抗结核治疗2、3周后行患肾切除术,4例加行附睾切除。结果:尿路造影、CT和B超诊断准确性分别为21.2%、100%和88.9%。36例手术治疗者全部治愈,9例药物治疗者中,5例在6~24个月复查时,患肾损坏严重,遂行肾切除。结论:非典型肾结核的膀胱刺激症状不明显,尿常规、B超、静脉肾盂造影是主要的检查方法,CT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外科手术仍是肾结核无功能肾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肾结核临床诊治的新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肾结核诊治的新特点,提高肾结核尤其是不典型肾结核的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对经病原学或病理学证实的87例肾结核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综合运用尿常规、肾脏功能测定、红细胞沉降率、尿找抗酸杆菌、尿荧光TB检测、尿PCR-TB;器械检查包括膀胱镜、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CT等;主要鉴别肾脓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肾肿瘤、输尿管结石等疾病,获得确诊。保守治疗;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16例,抗痨及血液透析1例;手术治疗;患肾切除54例(62.5%),(孤肾)肾造瘘3例,肠道代膀胱术4例(4.6%)。结论:近年来肾结核呈现非典型化,应强调对非典型肾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静脉肾盂造影(IVU)对肾结核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应重视CT在肾结核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治疗上仍以肾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8.
不典型中晚期肾结核诊治分析(附14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不典型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不典型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尿、腰痛、尿频、肾积水。尿常规异常86%(12/14),尿沉渣找抗酸杆菌阳性率33%(3/9),尿TB-PCR阳性率25%(1/4),静脉尿路造影患肾不显影57%(8/14),CT确诊率80%(8/10)。1例行药物治疗,13例行手术治疗。14例随访1~4年均治愈.发生输尿管残端综合征1例。结论:临床症状不典型以及部分病例起病隐匿,是导致中晚期肾结核误诊的重要原因。CT对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断最有价值,螺旋CT尿路成像或MRU对并发输尿管结核的诊断有帮助。治疗上仍以肾切除为主,术中应尽可能切除患侧输尿管。  相似文献   

9.
晚期无功能性肾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晚期无功能性肾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58例晚期无功能性肾结核患者均行尿路影像学检查。结果:58例均行腹部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U)及B超检查,12例KUB显示肾区、输尿管钙化,IVU患肾均不显影,16例伴对侧肾积水,KUB加IVU诊断正确率为55.2%。B超提示10例肾盏、肾盂积水,32例肾内可见多个囊性无回声区,12例肾内可见强光团后伴声影,16例输尿管扩张壁增厚、僵硬,提示肾结核42例,诊断正确率为72.4%。CT检查30例,26例肾内可见多个低密度区,增强后不强化,肾皮质变薄,肾盂输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扩张,肾区可见钙化影。26例诊断为肾结核,4例肾缩小伴钙化不能确诊,诊断正确率为82.7%。结论:晚期无功能性肾结核单纯行X线检查诊断正确率低,B超、CT检查诊断正确率较高。先行KUB,IVU及B超检查,多能作出诊断,如不能确诊可加做CT。综合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肾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肾结核的发病特点,提高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 1993至2007年收治肾结核患者223例.分析患者年龄分布、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特点及其治疗情况. 结果 223例发病年龄20~40岁93例(41.7%),41~54岁81例(36.3%).病程1 d~30年,平均38.5个月.首诊时诊断为肾结核仅36例,187例有1次或多次误诊,最常见的误诊为尿路感染,占50.3%(94/187).临床表现以血尿(131例,58.7%)、尿频(122例,54.7%)、尿急(112例,50.2%)、尿痛(94例,42.2%)为主,同时存在≥3种症状者占58.3%(130/223).实验室检查尿找抗酸杆菌阳性率41.9%(65/155).221例行KUB加IVU检查,有典型肾结核影像学表现者79例(35.7%).223例行B超检查,考虑有肾结核病灶者161例(72.2%).104例行CT检查,考虑有肾结核病灶者79例(76.0 0%).首选手术治疗173例(77.6%),其中行患肾切除手术136例(78.6%)、行肾部分切除术或局部病灶清除术37例(21.4%).2例因尿毒症行透析治疗.48例(21.5%)明确诊断后门诊行抗结核药物治疗,临床治愈41例(85.4%),转行患肾切除手术7例(14.6%). 结论 肾结核患者发病趋于不典型化,临床遇到有尿路感染症状者,尤其是久治不愈的尿路感染患者,应警惕肾结核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中晚期肾结核36例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36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无典型临床表现;尿抗酸杆菌阳性率为19.4%;B超、IVU、和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0.6%、36.7%、81.2%.26例肾脏已无功能行手术切除(开放性手术20例,腹腔镜手术6例);10例行抗结核保守治疗,其中5例置双J管引流.结果:31例痊愈,5例失访.结论:肾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治疗不及时是导致中晚期肾结核发生的主要原因;CT对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断最有价值;治疗以肾切除术为主,术中应尽可能切除患侧输尿管;腹腔镜手术可以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早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8例,女38例.年龄17~52岁,平均34岁.病程2~22个月,平均10个月.右侧42例,左侧54例.合并附睾结核12例,肺结核28例.96例均行常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行药物治疗,无效者行肾切除.结果本组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和腰痛是肾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分别占67.7%(65/96)、54.2%(52/96)、43.7%(42/96)、37.5%(36/96)和22.9%(22/96).KUB+IVU、B超、CT、膀胱黏膜活检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7.7%、12.5%、37.5%、33.3%.96例采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或吡嗪酰胺(PIA)]治疗6~8个月,临床治愈38例(39.1%),好转43例(44.8%).15例药物治疗无效者改行肾切除.结论尿液检查、IVU、膀胱镜检查及黏膜活检对肾结核早期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INH+RFP+EMB或PIA三联治疗早期肾结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小肾癌患者的B超、IVU、CT、MRI等影像学资料,比较分析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结果:35例小肾癌病例,常规行B超、IVU检查,并结合CT或MRI检查。其中,B超诊断肾癌23例,准确率65.7%。IVU提示有肾盂肾盏受压等间接征象5例(14.3%)。21例行CT检查,诊断肾癌20例,准确率95.2%。14例行MRI检查,诊断肾癌13例,准确率92.9%。结论:综合应用B超、IVU、CT和MRI检查对于小肾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以CT检查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45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和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分别为55.5%、41.2%、29%、31.8%和53.8%;IVP、B超、CT、膀胱黏膜活检和MRU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0.2%,57.1%,89.8%,29.1%和85.6%.手术治疗245例,其中肾切除210例,一侧肾切除对侧输尿管再植21例,挛缩膀胱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9例,双肾结核肾积水肾功不全5例行肾造瘘.结果:245例患者中,治愈238例,未愈7例,治愈率97.1%.结论:尿液检查、IVP、膀胱镜检查及黏膜活检对肾结核早期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超、CT、MRU对中晚期肾结核诊断有决定意义.中晚期肾结核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62例肾结核的诊治过程和预后,以提高临床肾结核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以2005年6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62例肾脏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院外治疗情况,探讨其发病特点、诊治经过和预后。结果:62例肾脏结核患者中,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41岁,高发年龄段为41~60岁;临床症状多为尿路刺激症状、患侧腰背部疼痛、血尿、反复低热、盗汗、全身乏力等;尿常规、结核菌素试验、尿沉渣找抗酸杆菌、红细胞沉降率阳性率分别为79.0%、60.0%、57.4%、55.1%;B超、IVU和CT诊断肾结核率分别为18.7%、14.6%、72.5%;ECT-GFR显示患侧肾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本组患者随访3个月~9年,32%的患者经单纯抗结核药物治愈;外科手术并抗结核药物治疗41例患者,其中4例患侧输尿管双J管放置术后治愈,1例永久性肾造瘘结核病灶持续稳定;患侧肾脏切除术36例,其中开放手术17例,后腹腔镜手术19例,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肾脏结核;两种途径肾切除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无疾病特异性死亡,40.3%的患者患侧肾脏功能稳定。结论:肾脏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在肾结核的影像诊断中,CT优于其他方法。部分患者可通过药物或联合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挽救患侧肾脏功能;腹腔镜肾切除手术可以减少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0年来28例肾皮质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采用IVU检查12例,CT扫描20例,全部行B超检查,14例行脓液培养均获确诊。按病灶中央有无液化分为非脓肿组(A组)和脓肿组(B组),A组15例给予单纯抗生素治疗,B组13例行抗生素加经皮肾穿刺引流(或置管引流)治疗。结果:A组中治愈14例,配合经皮穿刺治愈1例。B组治愈11例,2例改行手术后痊愈。18例获得3个月~1年随访,无复发。结论:在肾皮质感染的影像学检查中,B超较CT更具实用价值。治疗上应按病理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当形成肾脓肿时,抗生素加经皮肾穿刺引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14例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的影像学表现,其中B超检查14例,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10例,CT检查9例。结果表明B超和CT检查均显示肾实质有占位性病变,IVU无特征性表现。认为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易误诊为肾肿瘤,但动态的影像学检查,特别是在抗生素治疗前后进行对比观察,对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肾结核诊治分析(附52例报告)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目的 探讨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 方法 肾结核患者 5 2例 ,临床表现膀胱刺激征 36例 (6 9% ) ,腰痛伴肉眼血尿 10例 (19% ) ,肾绞痛及无痛性肉眼血尿各 6例 (11% )。 5 2例中B超提示肾结核 2 0例 ,单侧肾积水 2 2例 ;4 7例肾图示患肾无功能 31例 ;同期尿AFB和Tb PCR检查38例 ,尿AFB阳性 13例 (34% ) ,尿Tb PCR阳性 2 1例 (5 5 % )。误诊为结石或炎症 2 7例。药物治疗 12例 (2 3% ) ,手术治疗 4 0例 (77% )。 结果  12例药物治疗者均痊愈。 4 0例手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肾结核 ,2 3例随访 1.5~ 5 .0年均治愈 ,发生输尿管残端综合征 5例。 结论 尿AFB和Tb PCR检查仍是术前确诊肾结核的主要手段。无功能结核肾切除同时应尽可能切除患侧输尿管。  相似文献   

19.
肾结核的诊断与治疗(附7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肾结核的临床演变特点和诊治趋势.78例肾结核患者中,不典型肾结核28例.其中24例药物治疗,54例手术治疗.结果:24例药物治疗者均治愈;54例手术治疗者术后随访1~2年均治愈.结论:肾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其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和肾脏破坏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包括适当的化学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以及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盂鳞状细胞癌的术前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肾盂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IVU检查,13例行B超检查,4例行CT和MRI检查;1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加局部淋巴结清扫术。结果:行IVU检查者仅提示4例有占位性变病,13例行B超检查者仅显示2例有占位性病变,4例行CT或MRI检查者均提示有肿瘤改变。近50%的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术前诊断肾盂鳞状细胞癌的敏感方法为CT和MRI,其治疗方法首选根治性肾切除术,但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