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半乳糖测定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不耐症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行尿半乳糖测定,对比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患儿乳糖不耐症阳性率情况.结果:140例中,尿半乳糖测定阳性110例,继发乳糖不耐受发生率78.57%,不同年龄组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6~12个月患儿的阳性率高于12~24个月组(P<0.05),其余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岁以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易发生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对患儿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早期行尿半乳糖测定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腹泻患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出现腹泻与乳糖不耐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近3个月以乳糖乳制品为主食的住院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患儿80例,根据年龄分为4组,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出现腹泻后,采用尿半乳糖测试盒进行测试,并记录乳糖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同时对患儿进行便常规、便一般细菌培养、便轮状病毒检测,并记录其检测结果.结果 80例样本中便常规示:红细胞:无或0~1个/HP;白细胞:无或0~1个/HP;脂肪滴:(-).便一般细菌培养均为阴性.便轮状病毒检测阴性77例(96.25%),阳性3例(4.75%)(其中2例乳糖不耐受阳性,1例乳糖不耐受阴性).乳糖不耐受结果阳性44例(55.00%),阴性36例(45.00%).不同年龄组乳糖不耐受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5,P<0.001).结论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破坏肠道乳糖酶活性致腹泻,即药物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  相似文献   

3.
金蓉  武庆斌  张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75-175
目的:探讨尿半乳糖测定对轮状病毒性腹泻继发乳糖酶缺乏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尿半乳糖测定法对161例腹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尿半乳糖测定阳性120例(74.53%),轮状病毒感染者继发乳糖不耐受占84.91%,细菌感染者继发乳糖不耐受占66.67%,轮状病毒感染者继发乳糖不耐受的比率高于细菌感染者。结论:婴幼儿腹泻继发乳糖酶缺陷的发病率高,应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饮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锌剂配合去乳糖饮食佐治轮状病毒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患儿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轮状病毒肠炎并发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儿均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复方胃蛋白酶散、蒙脱石散及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等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喂养,观察组患儿给予口服葡萄糖酸锌及无乳糖奶粉喂养。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腹泻缓解时间及总病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6.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缓解时间和总病程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锌剂联合去乳糖饮食佐治轮状病毒肠炎并发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能够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症短期无乳糖奶粉治疗的疗效。方法:将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症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加用思密达和补液治疗;治疗组全部停止含乳糖食品改用无乳糖奶粉(安儿宁)喂养,其他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9.56,P<0.01)。结论: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糖酶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了乳糖酶支持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60.00%,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糖酶在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方面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物性腹泻与乳糖酶含量或活性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尿半乳糖测试盒对80例婴幼儿进行测试,其中44例治疗组静脉滴注抗生素前无腹泻而静脉滴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36例对照组未用药无腹泻或轻度腹泻的病人进行尿半乳糖测定。结果用药组乳糖酶缺乏或活性减低,乳糖不耐受阳性率81.8%,对照组乳糖酶缺乏或活性减低,乳糖不耐受阳性率27.8%,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23.65,P≤0.01)。结论药物性腹泻婴儿的乳糖酶含量或活性减低,对乳糖不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乳糖喂养对婴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将11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无乳糖奶粉及米汤、稀饭喂养,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结果治疗组腹泻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统计有显著差异(x2=46.78,P<0.01).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常存在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所以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暂停含乳糖食品给予无乳糖喂养,可减轻临床症状,缩短腹泻时间.  相似文献   

9.
朱生东  陈萍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Z):160-161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症短期无乳糖奶粉治疗的疗效。方法:将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症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加用思密达和补液治疗;治疗组全部停止含乳糖食品改用无乳糖奶粉(安儿宁)喂养,其他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9.56,P〈0.01)。结论: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4):349-351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分级治疗疗效。方法:收集并选择本院儿科113例轮状病毒感染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婴幼儿资料,按病情分级,重度病情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轻度病情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即抗感染、补充水电解质、服用胃肠黏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乳糖酶治疗。观察各组疗效。结果:重度病情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3.5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1.85%,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病情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8.4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2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的治疗要区分病情轻重,对重度腹泻患儿应用乳糖酶治疗疗效显著,而轻度腹泻患儿常规治疗亦有疗效并且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11.
侯元婕 《当代医学》2014,(2):138-139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将就诊的6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1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按年龄服用葡萄糖酸锌颗粒,并予无乳糖奶粉喂养,治疗5d后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金双歧加蒙脱石散治疗婴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金双歧加蒙脱石散在婴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治疗价值.方法:乳糖不耐受患儿1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口服金双歧加蒙脱石散辅助治疗,将金双歧片加入腹泻配方奶中溶化后喂养,根据患儿体重每次半片至一片,每日3次;蒙脱石散每次1/3包,以15 mL温开水搅匀后服用.两组均不停母乳,辅以多美滋金装无乳糖婴儿配方奶粉喂养.结果:治疗组93例,显效58例,有效33例,显效率62.37%,总有效率97.85%;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30例,显效率35.06%,总有效率74.02%,两组显效率(χ2=12.56,P<0.01)及总有效率(χ2=21.22,P<0.0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金双歧加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婴儿乳糖不耐受,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未发现毒副反应,保证腹泻患儿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大黄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11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采用复方大黄粉悬液保留灌肠,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59例,采用柳氮磺吡啶液保留灌肠,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腹痛、腹泻等症状改变,并复查肠镜。结果:治疗组59例,治愈率81.4%(48/59),总有效率91.5%。对照组59例,治愈率40.0%(23/59),总有效率71.2%。经χ2检验,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大黄粉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较好,优于柳氮磺吡啶液组。  相似文献   

14.
唐勤勤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8):1350-1352
目的 探究脐敷联合红外线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疾病的效果,为小儿脾虚泄泻疾病寻找更佳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绍兴市中医院儿科进行治疗的150例脾虚泄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以脾虚贴贴敷,联合红外线进行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治疗后对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对2组治疗前、治疗第4天、第10天及第14天的临床症状评分进行对比,对2组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前后的每日大便次数进行对比。 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天、第10天及第14天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相应评分(均P<0.05);治疗组大便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每日排便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每日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脐敷联合红外线在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疾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儿临床效果,同时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应用抗生素种类及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予以补液、蒙脱石散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口服治疗,对照组加用消旋卡多曲口服治疗,7d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每日的大便次数几腹泻持续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6.67%(48/60),治疗组有效率100.00%(60/60)(P0.01)。治疗组患儿在治疗第3d、第5d、第7d大便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腹泻平均持续时间治疗组为(4.12±1.73)d,对照组为(6.88±1.86)d,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前后治疗组患儿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明显变化,无明显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病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宋代平  余莉 《海南医学》2016,(24):4042-4044
目的:观察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小儿速泻停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R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RE患儿114例纳入研究。依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给予正常补液和抗病毒治疗,并为患儿纠正其脱水症状和酸碱平衡。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小儿速泻停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另增用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5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主要症状的缓解时间、不同时期的体液免疫功能相关指标(IgA、IgM及IgG)及细胞免疫相关指标(CD3+、CD4+、CD8+)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54/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6%(4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缓解时间、腹泻控制时间及呕吐控制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IgG、IgM及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及CD4+/CD8+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小儿速泻停颗粒治疗RE患儿能够发挥较好的疗效,同时还能优化其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6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给予液体疗法等常规治疗。此外,对照组加用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加用喜炎平治疗。结果:(1)两组在退热和止泻所需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2)治疗组的显效率为36.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9.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和66.7%,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中药理气疏通汤对产后乳汁淤积患者的疼痛程度、乳汁淤积程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妇科门诊乳汁淤积产妇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热敷加乳腺穴位按摩的方法治疗,每次按摩30 min,1次/d,连续治疗3 d。中药组采用中药汤剂——理气疏通汤联合乳腺穴位按摩治疗,乳腺穴位按摩同对照组,每日口服理气疏通汤,每付药煎3次,混合后分3次服用,每日1剂,连服3 d。观察2组患者乳汁淤积处的疼痛程度、乳汁淤积程度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乳汁淤积处的VAS评分均较前下降(P<0.01),且中药组的评分[(2.26±1.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11±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乳汁淤积程度也均较治疗前减轻,且中药组患者乳汁淤积程度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7.14%,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理气疏通汤联合乳腺穴位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能有效疏通产后积乳患者的乳腺管,消散结块,减轻乳汁淤积程度,显著降低VAS评分,减轻患者痛苦,比单纯采用热敷加乳腺穴位按摩的治疗方法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