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2%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患者静注不同剂量曲马多配伍地西泮或咪达唑仑抑制牵拉反应和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183例硬脊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病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和F组。有牵拉反应时,A组、B组、C组、D组、E组静注地西泮(平均0.40 mg/kg),F组静注咪达唑仑(平均0.14 mg/kg),当Ram say镇静评分6分后停药,再静注曲马多:A组1 mg/kg、B组3 mg/kg、C组5 mg/kg、D组7 mg/kg、E组10mg/kg、F组7 mg/kg。结果 D组、E组和F组抑制牵拉反应优秀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或0.05)。A组抑制牵拉反应优秀率为零。D组、E组和F组术后镇痛优秀率显著高于A组、B组和C组(P均<0.01)。结论较大剂量曲马多伍用地西泮或咪达唑仑静注后均能达到既有抑制牵拉反应优秀率高又有术后镇痛优秀率高的效果,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椒蒿挥发油对环磷酰胺所致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余50只小鼠均腹腔接种环磷酰胺50mg/kg.b.w.建立免疫低下动物模型,随机等份为五组:模型对照组(B组),低剂量(C组),中剂量(D组),高剂量(E组),药物对照组(F组)。结果:与B组比较,C、D、E、F组的8项免疫指标均高,但F组部分免疫指标高于C、D、E组;病理组织学检查亦显示C、D、E、F组的脾脏和胸膜重量明显增加,皮脂增厚,淋巴细胞增多密集。结论:椒蒿挥发油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同时对机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亦有促进作用,提示椒蒿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免疫调节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成人乙肝疫苗接种中不同剂量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作用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2月烟台市莱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收的182例需接受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1例。对照组接种剂量为5μg,试验组接种剂量为10μg,以表面抗体平均几何滴度、表面抗体转阳率比较不同剂量所发挥免疫效果。结果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较低。试验组表面抗体平均几何滴度、表面抗体平均几何滴度>10 mIU/mL人数占比、表面抗体转阳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过程中,接种剂量为10μg的效果显著优于接种5μg。因此,在进行成人国产重组乙肝免疫疫苗接种过程中可适量增加剂量,并将剂量调整至10μg,进而提升接种质量,有效降低乙肝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密蒙花提取物对干眼症雄兔泪腺局部炎症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密蒙花提取物对去势所致干眼症雄兔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腺局部炎症因子TGF-β1、IL-1β、TNF-α的影响,探讨密蒙花提取物抗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干眼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雄兔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治疗组(C、D、E),每组6只,对B、C、D、E组行去势术建立动物模型,对C、D、E组分别以密蒙花提取物1倍剂量和2倍剂量以及染料木黄酮连续灌胃1月,对全部实验兔行Schirmer I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兔泪腺组织中炎症因子TGF-β1、IL-1β、TNF-α进行检测。结果:C、D、E组Schirmer I试验测量值明显高于B组(P(0.01),泪腺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中,IL-1β、TNF-α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低于B组而TGF-β1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B组(P(0.01)。以上检测结果C、D组均优于E组(P(0.05)。结论:密蒙花提取物对于雄激素水平所致兔干眼症有良好的实验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中主要成分黄酮类物质拟雄激素效应调节体内性激素水平有关,从而可抑制泪腺局部炎症反应来起到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采用产前孕妇注射HBIG,产后新生儿HBIG联合乙肝疫苗双重阻断方法阻断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的效果。探讨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对策。方法:选用2003年3月开始产前健康查体,显示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阳性、HBeAg、HBcAb单阳或双阳性的孕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分为联合免疫组[A组,其母亲在孕28、32、36周肌注过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00Iu/ml]和对照组(B组),分别为45例和47例。A组(孕妇在28、32、36周肌注过HBIG,每次剂量200Iu/ml):新生儿出生24h内肌注HBIG200Iu/ml,同时在不同部位肌注乙肝疫苗10μg,1月龄、6月龄再接种10μg乙肝疫苗;B组(孕妇只进行过乙肝病毒感染状态等统计,未用药物):新生儿单纯接种乙肝疫苗,按0,1,6方案,剂量为每次10μg。两组新生儿均采用人工喂养。随访1年后比较:HBsAb阳性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母婴传播有宫内感染、产时传播、产后传播3种方式,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宫内感染。不论是单阳或双阳性孕妇及其婴儿,多次注射HBIG并联合谣种乙肝疫苗,均能提高婴儿HBsAb应答率及滴度,有效阻断HBV宫内感染:婴儿接种HBIG并按常规的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既获被动免疫保护,又获主动免疫保护,可以弥补人工自动免疫建立之前的免疫空缺,降低了慢性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免疫效果。对于HBsAg阳性、HBeAg、HBcAb单阳或双阳性的孕妇,产前孕妇注射HBIG,产后新生儿HBIG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皮肤反应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 E、Ig A、Ig M、Ig G)和嗜酸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于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一次,共3次。根据穴位贴敷后皮肤反应评分情况分为A、B、C、D 4组,A组43例,B组42例,C组39例,D组40例。检测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清Ig E、Ig A、Ig M、Ig G水平和血EOS计数。结果:除A组外,B、C、D 3组治疗前后各种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EO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与A组比较,B组各种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EOS均无显著差异(P>0.05),C组除血EOS有显著差异外(P<0.05),各种免疫球蛋白均无显著差异(P>0.05),D组血清除Ig M及血EOS有显著差异外(P<0.05),Ig E、Ig A、Ig G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有皮肤反应比无皮肤反应更能有效调节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而出现皮肤反应后,随皮肤反应增强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仅有轻度影响。因此适度皮肤反应即可有效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配方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肠道准备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将150例志愿者随机分成5组各30例,分别给与大承气汤配方颗粒(A组)、甘露醇(B组)、硫酸镁(C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D组)、大承气汤配方颗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E组)治疗。观察肠道清洁度及不适反应。结果在肠道清洁度方面,E组分别优于A组、B组、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适反应方面,E组的不良反应较A组、B组、C组、D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承气汤配方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肠道清洁效果好,不适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品对成人瑞芬太尼、依托咪酯(水剂)静脉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接受择期手术治疗需气管插管全麻的成年人,随机分为A、B、C、D、E 5组。不用术前药,5组诱导时瑞芬太尼用量分别是10μg/kg、10μg/kg、15μg/kg、15μg/kg、15μg/kg,5组依托咪酯(0.3 mg/kg)、维库溴胺(0.1 mg/kg)用量相同,A组不用阿托品,B、C组用阿托品0.007 mg/kg,D组用阿托品0.008 mg/kg,E组用阿托品0.01 mg/kg。结果①插管前:B组、C组、D组的MAP降低幅度小于A组(P<0.01),E组升高1.19%;A组HR降低14.29%,B组、E组HR增加10%以上,D组HR增加8.63%,C组增加2.79%。②插管后:C组、D组、E组的MAP升高幅度小于A组(P均<0.01),D组、E组的MAP升高幅度小于B组(P均<0.05)。③C组抑制插管反应效果特级,D组抑制插管反应效果Ⅰ级,其他3组抑制插管反应效果Ⅱ级。结论对ASAⅠ级或Ⅱ级的无高血压成年患者实施腹腔器官、四肢、脊柱及颈部择期手术,使用依托咪酯、瑞芬太尼配伍诱导中,使用阿托品既能减少诱导后血压、心率降低的幅度,又不影响抑制插管反应的效果,诱导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9.
施崇喜 《河南中医》2014,(6):1120-112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20例。A组采用日夜百服宁口服治疗,B组采用病毒唑静脉注射治疗,c组采用银翘散汤剂治疗,D组采用荆防败毒散治疗,E组采用羌银解热汤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0.00%,B组总有效率为60.00%,C组总有效率为65.00%,D组总有效率为55.00%,E组总有效率为85.00%。五组临床疗效比较,E组明显优于其他四组(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以羌银解热汤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郝秀丽  刘应科  王坤  杨晔 《吉林中医药》2021,41(9):1197-1200
目的 探究黄芪桂枝汤联合维生素D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的免疫功能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5例,A组患儿采用维生素D治疗,B组患儿采用黄芪桂枝汤治疗,C组患儿采用黄芪桂枝汤联合维生素D治疗.对比3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C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C组免疫指标(IgA、IgG、IgM、CD3+、CD4+、CD4+/CD8+)以及血清炎症指标(IL-2、IL-4、IL-6)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显著优于其他2组(P<0.05).结论 黄芪桂枝汤联合维生素D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蛇伤外敷散超微散剂持续湿润箍围疗法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临床安全性,规范蝮蛇咬伤外治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的试验方法,选取蝮蛇咬伤患者150例,随机分成5组(A、B、C、D、E组)。5组入院后均于局部扩创排毒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抗蛇毒血清、抗炎、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于中医外治法上,A组采用蛇伤外敷散超微散剂持续湿润箍围疗法,B组采用蛇伤外敷散超微散剂自然干燥箍围疗法,C组采用蛇伤外敷散普通散剂持续湿润箍围疗法,D组采用蛇伤外敷散普通散剂自然干燥箍围疗法,E组为安慰剂对照组。7天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天、治疗3天及治疗7天后评价患者局部症状积分,并于疗程结束后分别对5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A组有效率为93.1%,B组有效率为89.3%,C组有效率为89.3%,D组有效率为88.9%,E组有效率为70%,A、B、C、D四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A组疗效明显优于E组(P0.05);A组局部症状积分于治疗3天、治疗7天时均明显优于B、C、D、E四组(P0.05)。结论蛇伤外敷散超微散剂持续湿润箍围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蝮蛇咬伤患者局部症状,促进患肢恢复,减轻患者痛苦,是外治蝮蛇咬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低应答婴儿再次免疫的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清远市清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后HBsAb低应答再免疫治疗的婴儿为120例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A组(40例)、B组(40例)以及C组(40例),其中A组婴儿在乙型肝炎疫苗基础免疫接种次数基础上再增加3次;B组婴儿调整接种疫苗类型,选择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进行接种;C组婴儿作为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A组和B组婴儿依据0、1个月以及2个月模式进行再次接种。观察每组婴儿再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HBsAb阳转率以及几何平均滴度;再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3针后HBsAb阳转率。结果:B组婴儿再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HBsAb阳转率均高于A组以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婴儿再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几何平均滴度水平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2次以及第3次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HBsAb阳转率均高于第1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后HBsAb低应答婴儿实施再次免疫可提升其机体抗体水平,通过增加乙型肝炎疫苗注射次数以及调整乙型肝炎疫苗注射类型均可达到一定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1):78-78
1 度他替利 (dutasteride)是A .选择性细胞内 5α还原酶抑制剂B .选择性 5HT抑制剂C .选择性PDE5抑制剂D .蛋白酶抑制剂E .α肾上腺受体阻滞剂2 度他替利 (dutasteride)软胶囊剂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A .适应证为治疗恶性前列腺疾患B .需整个吞服C .对老年人需做剂量调整D .本品不会从皮肤吸收E .食物不会影响其峰浓度3 有关罗哌卡因叙述正确的是A .本品为酯类局麻药B .本品为酰胺类全身麻醉药C .本品为左旋异构体D .本品的特点是作用时间短E .本品主要经细胞色素P4 5 0A酶代谢4 西罗莫司为防治肾、肝等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新型免疫…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9):669-669
(2以城年1期至2仪玛年9期) 为使自学者得到正确信息,现将2以域年l期至2以岭年9期的答案刊登出来,供大家参考。此试题可供(适于)各级医疗卫生人员继续教育考核用。年及期娜乙1 2 3 4 5 6 7 8 9 102口只年川}刀A B C E CI)CE卜;B刀叉刀年2期C C A E B C C C AA么)月年3期B Cl)B C C D C CA2〔汉H年4期B D C E E C B C CD2哎洲科年5期B D B B A C C B CA2仪川年6期D D C E C E B C CB2以M年7期D E B D E C E C CC2〔汉H年8期C E D C A E E C BB《中国药学杂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题答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冷冻温度下保存的异体神经对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取96只同种属雄性大鼠,其中24只为取材组,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B组)和实验组(C、D、E、F组),每组12只.A组为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B组为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C、D、E和F组分别为经4℃、-50℃、-80℃和-196℃甘油保存3周的神经移植组.术后2周.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术后9、16周进行大体观察、光镜检察、电生理测定.结果:术后2周,B组移植段见明显T淋巴细胞浸润,C、D、E组次之,A组及F组未见T淋巴细胞.术后9周及16周,从神经再生效果评价看:A组神经再生效果最好,F组次之,C、D、E组再次,B组最差.结论:在各冷冻组中,以-196℃组神经再生效果最好,接近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减补中益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防治脾虚血瘀型子痫前期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既往患子痫前期病史的孕妇245例,随机分为A组67例,予中药加减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B组67例予中药+低分子肝素钠治疗,C组66例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D组45例空白组,不用中药+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各组孕妇子痫复发率、发病孕周、早产平均孕周、早产儿平均体重;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子痫前期复发率:D组A组和C组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C组比较无差异。早产儿体重比较:B组A组和C组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组和C组比较无差异(P0.05)。早产平均孕周B组比A组、C组、D组明显延长。TC、Tg,LDL治疗期升高值:D组A组和C组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C组比较无差异(P0.05);HDL治疗期升高值:B组A组和C组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C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防治子痫前期患者复发,加减补中益气汤加低分子肝素钠临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下胃大部切除术老年患者免疫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22例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A、B、C组麻醉诱导中分别采用0.2,0.5,0.8μg/(kg·h)的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D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泵注至手术结束。观察4组麻醉前(t0)、术后24 h(t1)、术后72 h(t2)时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S100β和MMSE评分。结果 t1、t2时A、B、C 3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D组(P均<0.05),B、C组均高于同期A组(P均<0.05);TNF-α、IL-6、IL-1β、HMGB1水平均显著低于D组(P均<0.05),B、C组均显著低于A组(P均<0.05)。t1时A、B、C 3组s100β显著高于D组(P均<0.05),且B、C组均低于A组(P均<0.05);A、B、C 3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D组(P均<0.05),且B、C组均显著高于A组(P均<0.05)。结论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均可降低全麻下胃大部切除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免疫抑制和认知功能障碍,中高剂量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黄芪建中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大鼠mtDNA ATPase6、ATPase 8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A组(正常对照组)、B组(COPD模型组)、C组(黄芪建中汤高剂量组)、D组(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E组(黄芪建中汤低剂量组)、F组(金水宝胶囊组),每组20只.后五组采用气管内注射脂多糖(LPS)加烟熏的方法制作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药8周,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动脉血mtDNA ATPase6、ATPase 8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A组的荧光生长曲线呈明显阳性;B组大鼠mtDNA ATPase6、ATPase8荧光反应较A组明显下降(P<0.01);与B组相比:C组、D组、E组、F组荧光反应明显升高(P<0.01),升高的次序为C组>D组>F组.C组与D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D组与E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C组、D组与F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模型组大鼠mtDNA ATPase6、ATPase8基因表达量减少,黄芪建中汤对mtDNA ATPase 6、ATPase 8的基因表达有明显的保护与恢复作用,疗效优于金水宝胶囊组.  相似文献   

19.
羟基红花黄色素A注射液调节血脂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调节血脂的作用,并探讨其初步机理.方法 将5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正常动物组(A组)、高脂血症模型组(B组)、羟基红花黄色素A注射液低、中、高三种剂量组(C、D、E组).C、D、E组每天分别注射10、40、70 mg/kg羟基红花黄色素;A、B组每天分别注射生理盐水0.4 ml.连续注射3d后...  相似文献   

20.
叶挺秀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398-398,405
目的:了解重庆市成年人群进行乙肝免疫接种后的免疫效果及年龄、性别、体重对其影响。方法某企业健康体检者699人,按照0、1、6个月的程序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检测抗-HBs及HBsAg。结果:接种后一个月抗-HBs阳性率为:低年龄组的免疫效果显著高于高年龄组,肥胖者免疫效果显著低于正常人群,而不同性别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结论:应进行乙肝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健康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