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所出现的皮肤反应与疗效之间关系。方法:将所纳入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贴敷药物中除白芥子外,余药相同。A组全部为生白芥子,B组生白芥子、炒白芥子各半,C组全部为炒白芥子。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一次,共3次。观察由不同配比白芥子而引起的皮肤反应以及各组疗效。结果:穴位贴敷后A、B、C3组皮肤反应积分依次降低,3组皮肤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0.00%、73.33%,3组疗效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生白芥子比例增加3组患者皮肤反应逐渐加重,但并非皮肤反应越强疗效越显著,适度的皮肤反应即可达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病案举例:李某,女,29岁,职工。主因产后腰痛,乏力、头沉月余就诊。自诉:产后右侧腰痛,痛甚如折,体倦乏力,少气懒言,头重如裹,纳呆,口粘,胸闷泛恶,面色黯黄,形体丰腴,舌质淡黯而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而粘腻,脉细滑。证属脾虚湿盛,气血瘀滞,治宜健脾祛湿,活血通络。方用三仁汤化裁:炒杏仁12g,滑石、薏苡仁各30g,川厚朴、半夏各10g,白蔻仁8g,石菖蒲10g,淡竹叶6g、红花15g,续断12g,肉桂8g。服8剂后,仅有腰痛做祟,余症消失。又予解痉镇痛酊,药水涂于腰部,一日四、五次,加强活血化瘀、镇痛通络之功,治疗15天后痊愈。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NF-α及碱性磷酸酶(BA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额外给予蜂针,蜂王浆,蜂蜡疗,正清风痛宁针、片序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血清TNF-α和BAP水平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TNF-α和BA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效果,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NF-α和BAP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对儿童早期肾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70例单纯性肥胖患儿为单纯性肥胖组,5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测量二组儿童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二组儿童24h尿微量清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和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采用SAS8.0软件比较二组BMI、24h尿Alb、β2-MG及α1-MG的差异,分析二组BMI与24h尿Alb的相关性。结果单纯性肥胖组BMI、24h尿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15.14,P<0.001;t=4.084,P<0.001),单纯性肥胖组尿β2-MG及α1-M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47,P>0.05;t=1.936,P>0.05),单纯性肥胖组BMI与24h尿Al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26,P<0.01)。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可致肾功能损伤,早期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功能受损,尿Alb可作为评价单纯性肥胖患儿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指标之一,单纯性肥胖患儿肾功能损害程度与肥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伤寒论》谓其主治“食谷欲呕,属阳明也”[1]103;“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1]115;“干呕,吐涎沫,头痛者”[1]134.药理研究认为,该方有止呕、抗消化道溃疡、镇痛镇静作用[2].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原方用于“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1] 82.全方由旋覆花、人参、代赭石、半夏、生姜、炙甘草、大枣组成,功能降逆化痰、益气和胃,可治疗胃气上逆.笔者将两方合拟成“扶正降逆汤(组成为吴茱萸、代赭石、人参、生姜、大枣)”,加减应用于胃气上逆,屡收效验,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皮肤反应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 E、Ig A、Ig M、Ig G)和嗜酸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于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一次,共3次。根据穴位贴敷后皮肤反应评分情况分为A、B、C、D 4组,A组43例,B组42例,C组39例,D组40例。检测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清Ig E、Ig A、Ig M、Ig G水平和血EOS计数。结果:除A组外,B、C、D 3组治疗前后各种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EO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与A组比较,B组各种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EOS均无显著差异(P>0.05),C组除血EOS有显著差异外(P<0.05),各种免疫球蛋白均无显著差异(P>0.05),D组血清除Ig M及血EOS有显著差异外(P<0.05),Ig E、Ig A、Ig G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有皮肤反应比无皮肤反应更能有效调节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而出现皮肤反应后,随皮肤反应增强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仅有轻度影响。因此适度皮肤反应即可有效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生白芥子组、生炒各半组、炒白芥子组,每组30例。生白芥子组贴敷药物为生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2∶2∶1∶1),生炒各半组为生白芥子、炒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1∶1∶2∶1∶1),炒白芥子组为炒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2∶2∶1∶1)。各组均取天突、膻中、定喘、风门、肺俞等穴于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1次,共3次。观察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皮肤反应评分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噬酸粒细胞计数(EOS)的变化。结果生白芥子组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3、14、11、2例,生炒各半组分别为1、14、12、3例,炒白芥子组分别为1、10、11、8例,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白芥子组、生炒各半组、炒白芥子组皮肤反应总积分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及E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炒白芥子组血清IgG较生白芥子组低(P0.05)。结论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均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及免疫功能,且随着生白芥子比例的增加患者皮肤反应逐渐加重,而皮肤反应的强弱程度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自清代张璐·《张氏医通》创制白芥子涂法治疗哮病以来,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沿用至今。其方由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汁、麝香组成,《本草经疏》:"白芥子味极辛,气温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令涎壅塞者殊效。"穴位贴敷药物多选择辛香走窜、药性威猛的药物,关鹏等通过查阅文献,分析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临床文献101篇,统计涉及中药65味,其中白芥子使用频次为100次,使用率最高。近现代医家多在张氏白芥子涂法基础上对穴位贴敷的药物、剂型、方法等加以改进,并取得了确切疗效。现将白芥子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调整脾胃治疗眩晕症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关节病变为特征,表现为小关节滑膜所致关节肿痛,进而出现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等,反复发作,最后关节致残、功能丧失[1]。本研究运用五联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 (1)对象:收集某医院2013-2014年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