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短信健康教育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8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和短信健康教育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短信教育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短信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患者抗凝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 短信健康教育组患者比常规健康教育组患者按时服药、饮食调理、自我监测、定期复查的依从性好,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实施短信健康教育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实施抗凝治疗的3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给予健康教育和预见性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抗凝治疗的认识程度和使用药物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出血和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和抗凝治疗的认知程度和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知识教育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82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围术期及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增加微信互动平台护理服务,出院后1,3个月调查两组患者抗凝相关知识及服用抗凝药物的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后1,3个月抗凝知识掌握程度及抗凝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使抗凝治疗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抗凝指导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按出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进行延续抗凝指导,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抗凝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抗凝依从性、复诊情况、INR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抗凝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抗凝依从性,改善抗凝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健康教育方案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10月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健康教育,出院后科室常规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基于最佳证据的健康教育方案,按照执行进度表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1个月后服药依从性得分、抗凝知识得分、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INR达标率及定期监测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实施抗凝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院当天和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抗凝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R达标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定期监测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基于最佳证据的抗凝健康教育方案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患者自我管理本"在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记录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患者自我管理本";两组患者出院前1 d填写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知识问卷,出院6个月复诊时,采用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测量服药依从性;出院1周后至出院1年后复诊,统计期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抗凝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口服华法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NR值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患者自我管理本",有利于掌握抗凝知识,提高口服华法林依从性,控制INR值在正常范围;有助于医护人员掌握患者抗凝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换瓣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凝血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胸心外科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106例,按患者出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电话随访为主的延续护理1年,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抗凝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按时复诊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抗凝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时复诊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出血、血栓或栓塞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加强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指导,尤其是按时服药的监督与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相关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鼻腔手术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66例行鼻腔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微信管理组和对照组各133例,微信管理组出院当天加入科室微信平台,由管床护士在微信上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出院后鼻腔治疗相关指导,进行延续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后健康教育指导。对比2组的复诊主经、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信管理组复诊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微信平台有利于医护紧密联系健康服务体系的实现,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得以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结果实验组在正确服药率、遵循饮食原则率和功能锻炼率、主动咨询率、按时复诊率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结论电话回访方便、经济、快捷,是患者易于接受的一种健康教育方式,它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帮助患者提高遵医行为的自觉性,增进了护患关系,是提高随访率的有力保证,并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电话随访为主的延续护理对心脏换瓣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凝血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胸心外科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106例,按患者出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给予系统的延续护理1年,比较两组患者抗凝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抗凝治疗依从性、按时复诊情况、患者INR监测和抗凝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抗凝相关知识掌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时服药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时复诊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出血、血栓或栓塞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加强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指导,尤其是按时服药的监督与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INR达标率,降低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