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灸学科发展至今,留下4种经典进针法,即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针管进针法和进针器进针法。前两种进针方法在医学书籍上被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
王和生 《江苏中医药》2011,43(10):14-15
盛灿若教授针刺手法独特,善用单手进针法,其单手进针手法,不同于常用的注射式单手进针法,乃是一种多方向动作结合的复式手法,即在腕力下插的同时结合拇指的快速捻转,将进针与行针融为一体,注重调经御气,提出“唤气”、“聚气”、“调气”。选穴配穴精简,治疗脏腑病除了局部与邻近取穴外,更重要的是远道循经取穴;治疗经络病,特别是痛症,只需要局部和邻近取穴,其中围针刺更为重要。自创“咽四穴”和“盛氏面三针”,治疗咽喉疾病及面瘫,取穴独特,疗效显蓍。针灸治病还吾于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痛证用治痛对穴,即2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治疗疑难杂症针药结合.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毅  李春兰 《中医杂志》1989,30(6):18-19
著名针灸家郑魁山精干针法,取穴准,手法精,疗效好。其特点之一是,注重穴位的整体结构,善用双手配合,针对不同腧穴解剖、位置特性施用不同针法。本文仅将郑老临证时常用的揣穴进针法、捏提肌肉进针法和压针缓进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时空针灸为朱勉生教授基于古代子午流注等按时取穴方法,将时间穴位加以延伸并与空间穴位结合,通过临床实践和理论推演而提出的针灸新学说。时空针灸疗效显着,其最大特色在于时间和空间取穴,手法操作也是时空针灸起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主要介绍时空针灸的针刺操作方法及特色。时空针灸针法操作关键在于守神调气达到构筑气场的目的。在体位选择、双手脉诊、揣穴行气、调息针刺、针刺顺序、出针方法等方面均具有特色。时空针灸针法以呼吸导引贯穿全过程,主张呼气进针和出针;进针顺序依据时间、男女性别或者用巨刺法;针刺手法以轻柔为主,以得气为目的不追求强烈针感。  相似文献   

5.
<正> 传统的针刺进针手法,多遵循《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的古训,强调双手协同操作,紧密配合。后世针灸医家创制了现在常用的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和提捏进针法等四种手法。这些手法对针灸临床,增强得气感,提高疗效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针痛之苦与针刺异常现象时有发生。1989年11月~1991年1月,我们在尼日利亚从事针灸讲学与临床的过程中,发现黑种人的皮肤较白种人和黄种人为致密,且较厚,在运用上述传统手法对病人施治时发现,进针较困难,病人皮肤痛感多较明显,致使精神和局部肌肤紧张,针感不理想,滞针、弯针现象时有发生,疗效也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尼方学员在从事临床实习的初期阶段,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为此,我们特进行了针灸无痛快速叩刺法的研  相似文献   

6.
窦默是金元时期针灸名家,曾从师于山东滕县名医李浩,其著作《针经指南》从临床实际出发,对穴位、针刺方法、得气、针灸宜忌等方面作了深入的阐发。窦默特色针法体现在临证重视经络,针具方面偏爱使用毫针,取穴方面重视特定穴,倡导使用流注八穴。针刺时强调神朝、气至,强调针下手感,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针刺时进针重视押手,主张双手进针,提出针刺十四法(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摄、按、爪、切、扪)的具体操作。善用综合补泻法,并创寒热补泻法,后世基于寒热补泻发展出"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介绍杨甲三教授的单手进针法。杨甲三教授在临床和教学实践中独创其特有的单手进针法,其法汲取了传统双手进针法的一些特点,将传统的"刺手"与"押手"归于一手,并将针具、进针的多种手势与角度相互结合,具备了准确、少痛、轻巧、快速、实用等特点。其进针方式有空压式、角度压式、捻压式、连续压式等4种。每式的持针、进针及操作都有严密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缓慢捻进针法是著名针灸学家朱琏针法的核心.该法经过50余年的临床和教学实践.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扬。朱氏众弟子研究认为,重视“治神”是缓慢捻进针法的手法操作、得气治疗的基础,并总结出诸如进针时注意“直、虚、留、捻”,间歇、小幅,分层取气,以及结合通关过节等心得体会,将缓慢捻进针法推陈出新,成为“广西针灸流派”的手法特色,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回顾历版《针灸学》教材中的毫针进针法,探求其演变过程和原因,并分析其发展趋势。通过查阅多版《针灸学》教材和20世纪40年代以来针刺手法相关文献,结合多位近现代针灸名家针刺手法特色,发现进针法的定义几经变化而尚需完善;进针法分类在发展中趋于稳定;插刺进针法一度被收入,而后又消失;对进针法操作细节的描述不断规范完善。其演变主要受当时的学术及临床背景、编写者学术思想、针灸名家的学术思想、针灸国际化与标准化等的影响。捻转进针法和一些进针器进针法符合安全、无菌、无痛、方便的发展趋势,未来可能会被载入《针灸学》教材。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十余年,在教学和实践中,创立二龙戏珠针法,临床应用得心应手,治验颇丰.兹介绍如下,就正于同道. 1针法介绍 二龙戏珠针法是以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为基础,选取"珠"穴、"龙"穴,采用双手进针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导师何天有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针灸临床经验丰富,对针刺手法研究颇深。在具体的针灸临床操作中尤其善用双手行针法,临床观察发现,此法可起到增强针灸治疗效果的作用,现报道如下。1双手行针法的定义根据治疗部位选择相应长度的毫针,常规消毒后,分别将毫针刺入两个不同部位的腧穴,针下得气后在双穴同时行相应补泻手法,使针刺部位出现酸、麻、热、胀等针感,可持续行针一定时间,以达到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邵经明教授从医70多年,在疾病诊断、配穴处方、针刺手法及针灸药并用等方面,均有独到的学术见解,认为应病证结合,借鉴现代医学明确诊断;取穴应少而精,选用背俞穴治疗疑难病症常可获佳效;正确运用针刺手法,得气是取效的关键;创用热感手法、指压捻入式进针法、注射式进针法;针灸与药物并用可提高疗效,并撰写近30万字的《中医知要》。  相似文献   

13.
“双手进针,同步行气法”是继承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已退休的名老针灸中医欧阳伟副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笔者1989年起,侍诊于欧阳伟老先生,用此法于临床,多获良效,现介绍如下。所谓“双手进针,同步行气法”指左右两手各持1针,同时进针两穴,针刺得气后,两手同时施以相应的提插捻转等针刺手法,达到气至病所和补虚泻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单手藏尖震颤进针法,是在传统进针法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一种新的进针法;它具有操作简便、穿皮痛苦小和得气快等特点。具体操作:以右手拇指食指的指腹夹持针柄,针体紧贴中指使针尖附着于中指指腹最高点,即针尖藏于中指内,距甲缘约0.1~0.3寸处;中指指尖放在本穴区域内,针尖延长线必须正对本穴中心点;持针手轻轻上下震颤(借肌肉和脂肪之弹力),同时中指快速微微弯曲,拇食指用力配合下压,即可达到顺利进针的目的。但长针不宜于用此  相似文献   

15.
读了《中国针灸》1981年第1期刊登的《针刺透穴的临床点滴体会》一文(以下简称《针刺透穴》),对文中的几个观点有些不同的看法,特提出讨论,以求教于针灸界前辈和同道们。针刺透穴,是一针透刺二穴或者贯穿数穴的一种针刺方法,要求掌握好针刺的深度、角度和方向。《针刺透穴》作者,谈到了临床应用透针法常用的两种进针方法、三种进针角度、施针前的准备工作、进针后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针刺手法的基本常识,在针灸书籍  相似文献   

16.
正管遵惠继承和发展了其父管正斋的学术思想~([1]),提炼和践行了管氏针灸的传承理念,形成了学术特点鲜明的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2-11])。现将管遵惠教授针刺手法的学术特点探讨分析如下。1管氏下针十法"下针十法"包括进、退、捻、留、捣、弹、搓、努、盘、飞,是管氏针刺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明代高武的"神针八法"(安神定志、按穴进针为一法,龙虎交战为二法,随咳进针为三法,行针催气为四  相似文献   

17.
郑氏针法学术流派创始于郑云祥、郑老勋先生,形成于郑毓琳先生,成熟于郑魁山教授。郑氏针法起源于《内经》《难经》,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针灸流派学术体系。郑氏针法包含了郑氏家传针法、热补凉泻针法、温通针法,其手法灵活、适应症广、疗效确切。郑氏针法要求针刺基本功的训练,重视双手的配合,要求心手合一,注重针刺补泻效应与气至病所。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郑氏针法的手法、选穴、主治疾病以及近年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作一综述,并将其治疗手法进行总结,旨在为其针法进一步实验、临床研究与传播推广提供参考,拓宽临床工作者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许云祥教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张家维教授,“双手飞针”是在张老单手飞针基础上,巧用双手,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根据特定人群、特定疾病的生理病理特点,创新性地提出的“双手飞针、双手催气、双手补泻、双手调神”。其手法贯穿于进针、行针及出针的全程,以“轻、浅、快、效、无痛”为要。强调“治神调气、平衡阴阳”,针刺时可在身体上下、左右、前后同时下针,一次针两穴,其手法注重调节人体内在脏腑、气血、经络的平衡。双手飞针疗法可增强腧穴的协同作用,提高针刺的效率,同时由于其无痛、少痛的特点,提高了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在临床应用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及焦虑情绪,故对于慢性疼痛、小儿脑病及妇人情志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道家针灸特殊手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针灸,是道家医学家发明的有别于一般针灸的独特针灸术。道家针灸学也不同于现行的一般针灸学,他是以太极阴阳、九宫八卦、河图洛书、于支甲子等具有强烈时空观的道学理论为基础理论的,所以特别讲究时辰禁忌、时间针法、八卦针法等。道家针灸不仅在治病选穴上与一般针灸不同,在针刺手法上尤为独特,常常是同一穴位手法不同,疗效调异。因此掌握道家特殊针刺手法十分必要。现以宋代琼瑶真人《针灸神书》为例,介绍其特殊针刺手法。1特殊手法琼瑶真人在《针灸神书)}上介绍了几种道家针灸用得最广、疗效最好的特殊针刺手法,即现行针…  相似文献   

20.
"眼三针"作为靳三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黄斑色素变性、近视、远视、斜视、弱视、复视、青光眼、白内障等目系疾病,疗效显著。本文探讨靳氏"眼三针"针刺手法的针刺要领、具体操作,明确"眼三针"基本针刺手法。针刺"眼三针"重视"治神",强调针刺"眼三针"时的定神、察神、安神、聚神;进而言明取穴的准确性是针刺的基本要求,"定、按、点"之揣穴为其最重要的环节;采用单手进针法,进针过程采用轻捻缓进针法,包括"轻、捻、缓、松"4个要点。治神、准确取穴及规范性操作三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发挥眼三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