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的"双低"模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行320排CT胸腹主动脉成像(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80例行胸腹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模式组、双低模式组(n=40):常规模式组管电压120kVp,对比剂浓度为370mgI/mL;双低模式组管电压80kVp,对比剂浓度为300mgI/mL。两组患者的CTA影像采用SURE Exposure 3D技术扫描和自适应迭代剂量减低算法(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AIDR)3D重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TA影像的质量主观评分、噪声(SD)、信噪比(SNR)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体质指数(BMI)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和股动脉5个动脉节段影像的主观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低模式组患者CTA影像主动脉管腔内5个节段CT值明显高于常规模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模式组患者CTA影像主动脉管腔内5个节段SNR均大于常规模式组,除股动脉节段外,其余节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模式组相比,双低模式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降低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碘摄入量降低18.92%。结论:在东芝320排CT上应用80kVp超低管电压、低浓度300mgI/mL碘对比剂结合AIDR 3D迭代重建算法行胸腹主动脉CTA检查可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并能获得优质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连续收集50例头颈CTA病人,研究组使用碘克沙醇(270mg I/m L),80 KVp,对照组使用碘克沙醇(320mg I/m L),120 KVp;记录每组CT扫描自动生成的剂量参数,包括剂量长度乘积(DLP)和CT剂量指数(CTDIvol),比较两组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CT值差别。结果使用双低剂量扫描,两组CTA扫描图像中各支动脉的CT值均大于300HU,客观评价比较及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固定其它扫描参数前提下,管电压从120KVp降至80KVp时,其CTDIvol、DLP分别下降了64.08%、6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层CT头颈CTA应用双低剂量扫描是可行的,在满足临床诊断同时,显著降低对比剂危害及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电压、低碘对比剂剂量头颈CTA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0例行头颈双低CTA检查的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双低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比两组的图像质量、对比剂使用剂量、辐射剂量等。结果:ROI的CT值,双低组与常规组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的左、右大脑中动脉的客观图像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ROI的客观图像质量评分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受检者CTA的主观图像质量均合格,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双低组的SSDE、DLP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电压、低碘对比剂剂量应用于头颈CTA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双源CT双低剂量扫描在肺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肺动脉CTA扫描的其中60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根据双源CT扫描管电压和剂量的不同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的两组患者,对照组的30例患者以120kV管电压和370mgl/mL对比剂进行扫描,观察组的30例患者以100kV管电压和300mgl/mL的对比剂进行扫描,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肺动脉栓塞诊断结果、肺动脉CTA图像质量的评分和辐射剂量、CNR以及SNR等图像参数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方面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肺动脉CTA图像质量评分为132分,平均分4.63±0.39,对照组患者的肺动脉CTA图像质量评分为118分,平均分3.91±0.4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辐射剂量、CNR以及SNR三项图像参数均比对照组患者的图像参数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源双低剂量进行肺动脉CTA的扫描在不影响肺动脉栓塞诊断准确率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肺动脉CTA扫描的图像质量,减少图像的辐射剂量、CNR和SNR等图像参数,降低对比剂引发的肾病情况,值得在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头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应用低管电压联合低碘对比剂剂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2月于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头颈CTA检查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双低组,每组47例。常规扫描的患者管电压设置为100~140 kVp,管电流设置为450 mA,对比剂选择碘海醇,剂量为350 mgI/mL;双低组患者管电压设置为80~140 kVp,管电流设置为450 mA,对比剂选择碘克沙醇,剂量为320 mgI/mL。通过盲法评估两组的图像质量,分析各部位在不同剂量和不同管电压扫描下的CT值,比较不同剂量和不同管电压扫描下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长度乘积,统计在注射对比剂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未出现图像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常规组CTA图像质量评分为(4.15±0.64)分,双低组CTA图像质量评分为(4.03±0.59)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5,P>0.05)。常规组和双低组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右颈内动脉、左颈内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和左大脑中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双低剂量扫描在肺动脉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行肺动脉CTA检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MSCT扫描管电压及剂量不同分成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予以120kV管电压、370mgI/ml对比剂,研究组则予以管电压100kV、对比剂290mg I/ml,观察两组诊断结果、图像质量评分以及图像参数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诊断准确度均较高,二者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图像质量总评分为153分,与对照组135分比较显著高(P0.05),研究组辐射剂量、SNR及CNR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双低剂量MSCT扫描应用于肺动脉血栓诊断可有效提高图像质量,从而提高病情诊断准确率,还能有效减少由于使用对比剂引发的肾病情况,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低管电压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头部CTA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60例行头部CTA检查的患者,根据不同的管电压和对比剂浓度随机分为双低组和传统组。双低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噪声指数(NI)为10,对比剂为碘海醇(300 mgI/ml);传统组采用管电压120 kV,NI为10,对比剂为碘帕醇(370 mg I/ml)。两组均采用对比剂40 ml,注射流率4.5 ml/s,使用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比较两组CT图像质量(包括动脉强化CT值、图像评分)及辐射剂量。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分别对所得的各组数据进行分析,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两组CT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低组有效剂量(ED)较传统组降低15.21%,两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低电压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头部CTA检查所得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MSCT)双低剂量扫描在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14例,给予256层螺旋CT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分析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与术后病理结果差异;比较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术前扫描中结肠壁/带、肿块图像质量;记录术前在两种模式下右半结肠癌患者右结肠动脉(RCA)与结肠中动脉(MCA)共干长、MCA干长和胃结肠静脉干(GTH)干长以及左半结肠癌患者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至腹主动脉分叉点距离、IMA根部至其发生第一分支的距离;比较两种扫描模式的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术前MSCT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Kappa值分别为0.856和0.844。术前MSCT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T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9.47%和8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SCT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N分期与术后病理N分期Kappa值分别为0.819和0.896。术前MSCT双低剂量、常规剂量扫描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9.47%和93.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高度怀疑有头颈部动脉血管性病变的患者分为两组,29例采取常规剂量CT扫描进行CTA检查(常规剂量组),31例采取低剂量CT扫描进行CTA检查(低剂量组),比较两组辐射剂量、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结果:低剂量组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两侧颈内动脉虹吸段平均CT常规剂量组为458.62HU,低剂量组为430.25HU,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颈部CTA中运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可以降低医源性辐射剂量,同时又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冠状动脉和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一站式扫描中应用低浓度对比剂及低管电压模式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医院行冠状动脉和头颈部CTA一站式扫描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为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浓度对比剂(350mgI/mL)和常规管电压(120kV),管电流为500mAs;观察组为双低组,患者应用低浓度对比剂(270mgI/mL)、低管电压(100kV),管电流为500mAs。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分析,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图像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图像合格率88.00%(22/25)高于对照组的86.00%(19/25);两组冠张动脉和头颈部CTA的CT值、SD值和CN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与头颈部CTA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和头颈部CTA一站式扫描中应用低浓度对比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双源CT检查,管电压100 k V,320 mg I/m L碘克沙醇,55例)与干预组(双源双低方案,管电压80 k V,270 mg I/m L碘克沙醇,55例),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CT值、有效辐射剂量。结果: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各血管段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的图像CT值高于对照组,有效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双源CT双低方案应用于冠脉CTA检查中的效果显著,能在获得同质量图像的前提下,提高图像CT值,降低有效辐射剂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256层螺旋CT行"双低"(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及"个性化双低"头颈部CTA的可行性.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双低"组(A组:管电压100 kV,对比剂 300 mgI/ml、60 ml)、"个性化双低"组(B组:管电压100 kV,对比剂 300 mgI/ml、个体化对比剂用量)及对照组(C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 370 mgI/ml、60 ml),测量、计算及分析各组动脉CT值、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比较两组双低组对比剂用量.结果 ①3组动脉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A、B组均高于C组(P均<0.05).②除右侧双锁骨下动脉(SA)外,其余各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B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C组(P<0.05).④与常规"双低"组相比,个性化"双低"组45~60 kg及61~75 kg体质量节段患者对比剂用量下降,>75 kg体质量患者用量上升(P均<0.05),但两组总体对比剂平均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256层螺旋CT行"双低"及"个性化双低"头颈部CTA既能满足图像诊断要求,又能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CTA检测患者颅内动脉粥样斑块对脑卒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A检查,观察组51例接受双低剂量检测,对照组51例接受常规剂量检测,对两组颅内动脉粥样斑块检测结果及检测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斑块分别为66个、68个,观察组检出稳定性斑块28个、易损斑块17个、混合斑块21个,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影像质量各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CT容积剂量指数、有效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低剂量CTA用于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斑块检测中具有较高价值,可对斑块稳定性进行评估,且不影响影像质量,能降低电离辐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多排螺旋cT问世,CTA因为其准确,快速,无创并且适合全身各个部分任何组织及器官的血管成像,对指导临床治疗机及预后评价不可或缺,DSCTA剪影技术更是明显提高了三维剪影图像质量,大大缩短了三维后处理时间,但是较大的辐射剂量及血管周围骨质结构影响是美中不足。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常规管电压及降低管电压扫描情况下头颈部CTA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讨降低管电压头颈部CTA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宽体探测器CT进行心脑血管CTA"一站式"扫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接受心脑血管CTA扫描患者的图像,根据扫描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n=32)注射1次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A扫描后立即行头颈部CTA扫描;B组(n=41)注射2次对比剂分别行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扫描。对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比较其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结果 A组和B组CTA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且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冠状动脉和头颈部CTA中,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回旋支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冠状动脉CTA的噪声和CNR、头颈部CTA的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51.00±6.69)ml和(105.41±14.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2组CT容积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宽体探测器CT应用于心脑血管CTA"一站式"扫描时,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且能明显降低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膝关节水平小剂量测试技术在大螺距、80 kVp下肢动脉CT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下肢动脉CTA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方法 将共60例怀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患者,CTA扫描使用大螺距(3.0),80 kVp,重组方法为迭代重组。B组:30例患者,CTA扫描参数为螺距1.0,120 kVp,滤过反投影法重组。所有A组患者利用膝关节水平小剂量测试扫描个体化计算CTA扫描触发时间。比较两组CTA图像平均血管强化CT值、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级及辐射剂量。结果A组血管平均CT值、SNR及CNR分别为(494.41±89.27) HU,50.12±19.21、43.37±16.83,B组对应值分别为(320.52±73.29) HU、36.71±10.43、26.27±9.54,两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01)。两组间图像质量评级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剂量长度乘积具有统计学差异[A组(152.20±10.23)mGy×cm,B组(789.14±96.89)mGy×cm,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低浓度碘对比剂威视派克270 mg/mL、低管电压扫描技术在肾动脉CTA应用中的价值,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的个性化扫描方案。 方法将55例临床怀疑肾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32名男性,23名女性,体质量指数≤30 kg/m2)使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SOMATOM Definition AS)的100 kV或120 kV进行肾动脉CTA扫描。55名入组随机分成两组,A组(27例)CTA扫描使用100 kV及威视派克270 mg/mL,B组(28例)使用120 kV及欧乃派克350 mg/mL,每位患者对比剂使用剂量为0.9 mL/ kg,注射流速5 mL/s,使用智能跟踪进行估算循环时间及触发扫描(检测腹主动脉,阈值设定为100 HU)。使用五级评分法对所有CTA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并对照两组的碘摄入量、对比噪声比(CNR)以及有效辐射剂量(ED)。 结果9名患者被确诊肾动脉狭窄(A组4名,B组5名),所有患者的肾动脉及其分支均可清晰显示,两组患者肾动脉强化程度及对比噪声比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低于B组(1.45±0.0 vs 91.96±0.17,P < 0.05;16.12±3.20 vs 20.45±5.35,P < 0.05)。 结论使用100 kV和威视派克270进行肾动脉动脉CTA可获得与120 kV、高浓度碘对比剂CTA同样的血管造影图像质量,并能较大幅度降低碘摄入量及辐射剂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在(GE Discovery CTHD 750 HD)头颈CTA的可行性。方法将40名拟行头颈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名。A组用370 mg I/ml对比剂、120 kVp及传统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B组用270mg I/ml对比剂、80kVp及ASiR进行图像重建。记录两组患者头颈血管各分支CT值、噪声值及背景CT值、噪声值、CT容积剂量指数(CTDI_(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和比较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盲法对容积呈现(VR)图像质量进行评估(5分制)。结果 B组血管CT均值、CNR、SNR值及V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高于A组(P0.05),而A组CTDI_(vol)及DLP值高于B组。A、B两组的VR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双低技术在应用ASiR重建算法的基础上进行头颈CTA扫描,在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和碘单位时间注射剂量的同时,能保证VR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源CT双低剂量、低流速注射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7年6月—2019年8月我院50例进行双低剂量、低流速注射CTA后又进行DSA检查的患者(HR<65次/min,BMI19.0~24.9kg/m2)。CTA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CT扫描,管电压80kV、管电流370mAs,碘海醇(350mgI/ml),对比剂用量为0.7mL/kg、流速为3.5mL/s。DSA组检查应用飞利浦CV-20数字血管造影机。统计CTA及DSA管腔狭窄的节段数,各病变血管节段狭窄程度检出率。结果:CTA与DSA对照分析,CTA的敏感性90.11%,特异性96.25%,准确性94.69%,阳性预测值89.13%,阴性预测值96.62%,两组的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结果高度一致。CTA检查在各节段血管狭窄程度检出率上较DSA检查高,但是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三低方案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与DSA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少年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使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扫描机,应用Flash扫描、前瞻性心电触发轴位扫描模式并结合迭代算法,对19例青少年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结果:93.8%(18/19)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经工作站重建后,能够清楚显示冠状动脉正常解剖分支和病变部位、范围.平均辐射剂量为(1.61±0.28)mSv,平均对比剂用量为(43.7±5.6) mL.结论:通过合理选择检查方案,青少年冠状动脉CTA检查可以实现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的用量,而保证诊断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