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儿童颅骨骨折的有效复位方式。方法:12岁以下颅脑损伤合并颅骨凹陷骨折患者96例。采取单孔复位、带骨膜骨片复位、裸骨片复位、硬脑膜加强缝合固定复位和碎骨片摘除5种不同术式处理骨折。结果:骨折复位有效率为98%。结论:儿童颅骨凹陷骨折经正确的手术处理可达解剖复位并正常愈合,合理利用骨片可减少颅骨缺失  相似文献   

2.
杨术真  李拴德 《人民军医》1999,42(7):377-377
儿童颅骨凹陷骨折,如采取成人传统复位方式,将导致固定不稳和骨片难以保留而须二期颅骨成形手术。为此,1985~1996年,我们对急性闭合颅骨凹陷骨折50例,采用4种术式复位,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4~12岁。均经头颅CT及X线检查确诊,骨折平均面积为1.6cm×4.2cm,向颅内凹陷0.6~2.3cm。1.2 手术方法 根据患儿年龄与骨折程度,采用4种术式进行骨折复位。1.2.1 单孔复位法 10例。于凹陷骨折边缘相应头皮做弧形切口,骨膜下层翻皮瓣,再于正常颅骨边缘钻骨孔后,用弯血管钳或骨膜剥离器伸入硬膜外,分次将凹…  相似文献   

3.
颈椎损伤患者行颅骨牵引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艳  周晨  朱燕 《西南军医》2006,8(6):133-134
颅骨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患者,尤其是骨折、骨折脱位伴有脊髓损伤者。颅骨牵引常作为颈椎损伤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也是作为术前、术中牵引复位的重要手段。我科自2000年至今行颅骨牵引治疗颈椎损伤患者98例,经及时准确的治疗,精心护理,大部分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在脊柱外科中,颈椎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疾病,特别是颈椎骨折伴有脱位导致的脊髓损伤,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和高位截瘫的可能[1]。颅骨牵引是临床上常用的复位及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颅骨牵引术后,为保持牵引的有效性,防止骨折移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的相应治疗方法 及临床效果. 方法 对21例齿状突骨折患者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进行分类,并予以不同方法 治疗:Ⅰ型骨折3例行枕颌带牵引+6周后头领胸石膏固定;Ⅱ型骨折13例行颅骨牵引复位后,齿状突中空螺钉固定;Ⅲ型骨折5例,行颅骨牵引复位后,1例行齿状突中空螺钉固定,4例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 随访6~48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未出现术后并发症. 结论 齿状突骨折应按类型区别处理,Ⅰ型骨折、深Ⅲ型骨折应当采用保守疗法,Ⅱ型及浅Ⅲ型骨折使用齿状突中空螺钉同定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对于不适合齿状突中空螺钉治疗的浅Ⅲ型骨折,可选用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相似文献   

6.
对近年来收治的 2 6例汽车摇柄反弹击伤患者进行综合分析 ,探讨其作为特殊类型交通伤的主要原因、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 ,为今后交通伤的研究提供参考。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1988年 1月~ 1998年 12月我院共收治 2 6例汽车摇柄反弹击伤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17~ 45岁 ,平均 31岁。体重 45~ 75kg ,平均 6 0kg。身高 16 2~ 176cm ,平均 172cm。 (2 )损伤类型 :颅骨骨折 12例 ,下颌骨骨折 5例 ,上颌骨骨折 2例 ,肋骨骨折3例 ,上肢骨折 5例。其中颅骨线型及凹陷型骨折 8例 ,颅底骨折 4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面部及其他部位皮肤…  相似文献   

7.
颅骨粉碎性骨折,常由于骨折片粉碎细小,不易将其复位固定,即使勉强复位,亦往往出现骨面高低不平,缺乏良好外形。因而以往常采取Ⅰ期弃骨折片,Ⅱ期以人工材料修补的手术方式治疗。我院于1994年起采用EC耳脑胶粘接固定碎骨片,一次手术颅骨成形,治疗前额部粉碎骨折,效果满意。临床资料 本组男10例,女4例;年龄16~18岁。受伤原因:车祸8例,钝器击伤6例。骨折范围:小于20cm24例;20~39cm28例;40cm2以上2例。骨片嵌入深度:2cm以下6例;2~3cm6例;3cm以上2例。碎骨片数量:3块以下5例;4~6块7例;7块以上2例。开放性损伤9例,其中合并额…  相似文献   

8.
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可复性寰枢椎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融合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可复性寰枢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27例齿状突骨折伴可复性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患者经术前颅骨牵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行寰枢椎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结果 患者寰枢椎椎间稳定性得到恢复,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2-48个月(平均24个月),27例患者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可为齿状突骨折伴可复性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患者提供牢固的三维固定,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Ⅰ期全身麻醉下快速牵引复位在治疗下颈椎脱位中的作用. 方法本组135例, 男101例,女34例;平均年龄44.4岁.单纯脱位81例,脱位伴骨折54例.单侧小关节脱位56例,双侧79例.53例采用全身麻醉下冠状颅骨牵引复位,38例采用床旁牵引复位,44例未行术前牵引复位. 结果 52例全身醉麻下复位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98.1%;18例床旁牵引复位成功,20例失败,成功率47.4%.复位成功的70例均行颈前路间盘或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前路钛板固定;未复位65例中,33例采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17例采取后路关节突切除、复位、关节突钢板固定术,15例行颈前路间盘或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前路钛板固定.所有患者均无术后神经损伤加重. 结论全身麻醉下颅骨牵引复位可以显著提高复位成功率,且脊髓损伤概率小,对手术方式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例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前采用颅骨牵引,先行后路小关节突松解复位,棘突间自体髂骨植骨钢丝固定手术,完成后更换体位,实施前路椎间盘摘除或椎体次全切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前路锁定钢板系统固定术,对所有患者术前、后及随访复查时进行JOA评分。结果15例获得完全复位,1例未复位,复位率90.1%。除1例JOA评分术后下降外,其余均有所改善,无术中、后并发症,随访6个月~1.5年、平均12.1个月,未见内固定失败,植骨均融合。结论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陈旧骨折脱位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具有复位率高,椎管减压彻底,颈椎术后获得即刻稳定,内固定牢固,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深冷冻保存自体颅骨修复颅骨缺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深冷冻保存自体颅骨修复颅骨缺损孙振荣石祥恩王忠诚郝建忠赵树理用不同人工材料修补缺损颅骨,早已广泛应用.但是用自体骨保存后二次复位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1992年至今我们用深冷冻保存自体骨再复位,效果良好.临床材料及方法1.患者情况:本组30例,男23例...  相似文献   

12.
改良Gardner-Wells颅骨牵引器在颈椎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治疗颈椎外伤和颈椎畸形时,术前常常需要颅骨牵引来获得复位和稳定,术中颅骨牵引帮助稳定和显露。我科于2003年4月-2006年11月应用自制改良Gardner—Wells颅骨牵引器进行颅骨牵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AXIS颈椎侧块钢板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有些类型的颈椎骨折脱位需行后路减压、复位 ,而有的需要同时行后路内固定。但由于颈椎侧块前方的解剖结构比较复杂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路内固定手术的开展。我科自 1999年 7月至2 0 0 0年 12月应用AXIS颈椎侧块钢板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8例 ,效果满意。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5~ 4 2岁 ,平均 32岁。其中单侧小关节骨折脱位 2例 ,双侧 3例 ,双侧小关节脱位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 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 ,A级 3例 ,B级 2例 ,C级 3例。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 ,最短 6d ,最长…  相似文献   

14.
髁状突骨折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髁状突骨折解剖复位和游离复位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2例低位髁状突骨折行解剖复位,对25例高位髁状突骨折行游离复位。术后1年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对疗效差异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解剖复位组和游离复位组的临床评价治愈率分别为91%和7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影像学评价治愈率分别为91%和5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解剖复位组的临床和影像学评价疗效相同,游离复位组的临床评价治愈率高于影像学评价,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髁状突骨折解剖复位的疗效优于游离复位,髁状突游离复位适用于高位髁状突骨折及陈旧性髁状突骨折。  相似文献   

15.
颅骨固定钉在颅骨粉碎性凹陷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2002年12月-2003年7月应用颅骨固定钉修复闭合性粉碎性颅骨凹陷骨折6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1999年 3月至 2 0 0 2年 5月 ,采用国产医用耳脑胶 (EC ,广州白云医用胶有限公司 )粘合整复颅骨骨折碎片回植 56例 ,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临床资料 本组男 49例 ,女 7例 ;年龄 15~ 62岁。均为外伤性颅骨粉碎骨折。颅骨碎块为 3~ 7块不等。开放性 2 3例 ,闭合性 3 3例。 42例合并脑挫裂伤 ,其中 2 6例合并硬膜下血肿 ,12例合并硬膜外血肿。根据患者的颅内压力高低分为 :手术中直接粘合复位组和骨瓣粘合成形后转移埋藏皮下组。前组为3 4例无颅内压增高或脑疝者 ,其中 18例为开放性颅骨粉碎凹陷性骨折。 3 4例均在Ⅰ期手术的同时 ,…  相似文献   

17.
探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髋骨折的临床疗效,处理髋骨折应其他关节内骨折一样,应尽可能使骨折达到剖复位或近似解部复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对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侧小关节脱位33例,双侧小关节脱位35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A级5例,B级11例,C级9例,D级1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颅骨牵引,关节突交锁复位的则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否则行后路切开撬拨复位或关节突切除复位固定、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术中均无大血管、气管、食管、脊髓意外损伤.平均随访41.5个月,所有患者均复位良好,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术后6个月后植骨全部融合,无钢板螺钉并发症.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一定恢复.结论 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交锁疗效确切,根据损伤的具体类型采用适合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医用胶Ⅰ期修补治疗颅骨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用胶Ⅰ期治疗颅骨粉碎性骨折的优越性。方法:术中医用胶组32例采用医用胶将颅骨粉碎性碎骨粘贴复位,并与同期常规去除碎骨片、骨屑的颅骨粉碎性骨折24例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医用胶组无一感染,出院时骨折修补区能抵抗一定外力,其中儿童浮动骨瓣4例在3个月后生长牢固,随访1年18例,未见骨瓣错位或松动,外观形态如常;对照组出现癫痫3例,轻偏瘫2例,脑膜脑膨出5例,脑积水1例。结论:医用胶塑形佳,可防止继发性神经功能障碍,避免了异体修补的并发症,免除了二次修补,对儿童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20.
颅骨钛铆钉回复固定颅骨骨折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外伤性骨折的颅骨骨瓣回复固定方法。方法:2001年1-11月行开颅手术的头部外伤患者中有52例骨瓣碎裂呈多块,其中24例应用颅骨钛铆钉回复固定颅骨骨折片,分析其术中操作,术后临床观察及CT检查等情况。结果:以颅骨钛铆钉固定颅骨骨折片固定牢固,平整,术后CT检查示回复的颅骨骨瓣无错位,变形。结论:应用颅骨钛铆钉回复固定颅骨骨折片操作简便快速,牢固可靠,是骨折的颅骨骨瓣回置固定的一种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