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比较乌拉地尔与尼卡地平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后诱发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90例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W组)、尼卡地平组(N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在子宫肌瘤挖除前,3组患者均于腹腔镜监视下肌瘤瘤体内注射垂体后叶素6U。W组患者在注射垂体后叶素前2min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5mg/kg,N组患者注射垂体后叶素完毕后2min时静脉注射尼卡地平10μg/kg,C组患者注射垂体后叶素即刻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维持术中双频谱脑电指数值在45~55。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子宫肌瘤个数及出血量,并于注射垂体后叶素前2min,注射即刻,注射后1、2、3、5、10、30 min(T_0~T_7共8个时点)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结果 C组T_2时MAP较T0时降低,T_5~T_7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组、N组T_2时MAP较T_0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刻与T_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N组T_5~T_7时MAP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T_2时HR均较T_0时增快,与C组比较,N组HR在T_4~T_7时增快,与W组比较,N组HR在T_4~T_7时均快于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中应用乌拉地尔(0.5mg/kg)与尼卡地平(10μg/kg)均可预防瘤体注射垂体后叶素所引发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垂体后叶素注射后2min加用尼卡地平能获得相对更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疗效。 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128例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且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产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分别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和等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右美托咪定使用前(T0),麻醉剂使用前(T1),麻醉剂使用20 min后(T2),胎儿娩出时(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采用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产妇术后1、2、6、12 h的镇痛效果;观察产妇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血压过低、心动过缓、过度镇静、术后2 d内胃肠道反应和呼吸抑制)发生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点MAP、心率、SpO2和VAS的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 结果右美托咪定组T1及T4的MAP低于同时点对照组[T1:(105.75±15.32)mmHg vs(112.30±18.53)mmHg;T4:(97.61±8.46)mmHg vs (102.42±14.69)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78,P=0.031;t=2.271,P=0.025);右美托咪定组T1、T2、T3及T4的心率低于同时点对照组[T1:(95.06±9.03)次/min vs (98.61±10.35)次/min;T2:(89.45±8.40)次/min vs(93.02±8.17)次/min;T3:(87.20±7.48)次/min vs(89.95±8.02)次/min;T4:(88.81±8.88)次/min vs(92.19±9.62)次/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66,P=0.041;t=2.432,P=0.016;t=2.006,P=0.047;t=2.063,P=0.041)。右美托咪定组术后1 h、2 h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同时点对照组[术后1 h:(2.09±0.68)分vs (2.34±0.72)分;术后2 h:(2.73±0.54)分vs (2.97±0.5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8,P=0.046;t=2.341,P=0.021)。2组产妇在血压过低、心动过缓及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可有效控制血压、心率,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联合美托洛尔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颅内动脉瘤择期手术病人(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组(Ⅰ组,28例)在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2 mg/kg、硝酸甘油2μg/kg,插管后5 min用微量泵输注乌拉地尔2μg/(kg.min)、硝酸甘油0.5μg/(kg.min);尼卡地平联合美托洛尔组(Ⅱ组,28例)在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尼卡地平15μg/kg,美托洛尔20μg/kg,插管后5 min用微量泵输注尼卡地平2μg/(kg.min)、美托洛尔4μg/(kg.min)。观察两组诱导前、插管后2 min、插管后10 min、夹闭动脉瘤时、手术结束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Ⅰ组插管后较诱导前SBP、MAP、DBP均明显降低,而HR则明显增快,差异有显著性(F=6.147~10.142,P〈0.05、0.01)。Ⅱ组插管后SBP、MAP、DBP、HR较诱导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7.247~18.136,P〈0.01)。Ⅱ组HR明显低于Ⅰ组(t=7.28,P〈0.01)。结论尼卡地平联合美托洛尔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降压安全有效,并能增加降压期间重要器官的灌注和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老年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手术中采取瑞马唑仑和丙泊酚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手术的96例老年患者,按动态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观察组采用瑞马唑仑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相关指标,入手术室时(T0)、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时(T1)、穿刺椎体时(T2)、手术结束时(T3)时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诱导前30 min及术后24 h、72 h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分别=6.50、-6.71,P均<0.05);观察组T1、T2、T3时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低于对照组(t分别=5.41、6.41、4.87,P均<0.05),T1、T2时心率(HR)值低于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EA)对腹腔镜附件包块剔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附件包块剔除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在全身麻醉下手术,观察组在罗哌卡因EA下手术;于入室时(T0)、切皮时(T1)、切皮后10 min(T2)、术毕时(T3),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并比较两组麻醉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指令睁眼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T0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1、T2、T3时,两组MAP、HR均较T0时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个时点HR、MAP水平波动不明显(P>0.05);对照组各时点HR、MAP水平波动明显(P<0....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估右美托咪定(Dex)对不同年龄段腹腔镜胆囊切除全身麻醉患者的心输出量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20例,按照年龄段分为青年组(20~39岁)37例、中年组(40~59岁)41例、老年组(≥60岁)42例。所有患者从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时开始给予Dex。行TEE检查测定麻醉诱导后泵注Dex前(T0)、麻醉诱导后泵注Dex 10 min(T1)、30 min(T2)、60 min(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于各时间点测定血浆皮质醇、血糖和肾上腺素。记录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以及躁动发生情况。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3组间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χ2检验。 结果青年组和中年组T3的心率、MAP、SV,T2、T3的心输出量均低于同组的T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T1、T2、T3的心率、MAP、SV,T2、T3的心输出量均低于T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T2、T3的心率、MAP、SV、心输出量均低于同时间点的青年组和中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青年组和中年组T3的血浆皮质醇、血糖,T2、T3的血浆肾上腺素均高于同组的T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T2、T3的血浆皮质醇、血糖,T1、T2、T3的血浆肾上腺素均高于同组的T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T3的血浆皮质醇,T2、T3的血浆血糖,T1、T2、T3的血浆肾上腺素均高于同时间点的青年组和中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T1、T2、T3的VAS镇痛评分均低于同组T0,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同组T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患者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比例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老年组vs青年组vs中年组:5 vs 0 vs 0、7 vs 0 vs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血压:χ2=4.702、5.194,P=0.030、0.023;心动过缓:χ2=6.766、4.822,P=0.009、0.028)。 结论相同剂量的Dex对不同年龄全身麻醉患者的心血管反应有明显差异,对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输出量影响更为明显,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苯磺酸瑞马唑仑的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仪征市人民医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86例,按数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处理)与观察组(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处理),每组4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与离室时间,同时监测两组患者检查期间各时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评估血流动力学变化,最后再统计两组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与离室时间为(34.41±3.77)s、(7.85±1.54)min、(27.74±2.84)min,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92、10.589、5.204,P<0.05)。两组患者T0时刻的HR、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T3以及T4时刻的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3时刻的H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时刻两组患者SpO...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脑膜瘤患者血浆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每组60例。比较2组拔管12 h(T3)、拔管48 h(T 4)、拔管第3天(T5)、拔管第7天(T6)时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统计2组插管30 min(T2)、T3、T4、T5、T6时的BDNF变化情况。评估2组术前(T1)、拔管第8天(T7)、拔管第14天(T8)、拔管第20天(T9)、拔管第24天(T10)、拔管1个月(T11)时的认知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T3、T4、T5、T6时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 2比较,2组T4、T5时BDNF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6时BDNF水平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对照组T7~T11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下降(P<0.05);观察组T7~T9时MMSE和MoCA评分下降,T10、T11时MMSE和MoCA评分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0、T11时MMSE和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神经外科镇静效果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王小林  王娅菲 《大医生》2023,(10):67-70
目的 探讨左侧星状神经节麻醉阻滞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及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开展常规麻醉阻滞,观察组开展左侧星状神经节麻醉阻滞(LSGB)。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交感神经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和炎症反应[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MAP、HR水平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患者T2、T3、T4时间段MAP、HR水平均低于T0、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T2、T3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90岁以上老年患者髋部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9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4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或Ⅲ级,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患者麻醉和手术相关指标。观察患者在入手术室时(T0)和注入麻醉药物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和手术结束时(T5)的有创收缩压(ISBP)、有创舒张压(I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及评价麻醉效果。 结果42例患者布比卡因的平均用量为(11.20±1.45)mg,平均手术时间为(58.81±26.1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4.39±63.05)ml,平均补液量(910.93±210.81)ml。升压药使用者16例,占38.10%。所有患者的麻醉感觉阻滞平面控制在胸10左右,注入麻醉药物后患者无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寒战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评价所有患者的麻醉效果均为优。与T0时比较,患者的ISBP、IDBP、MAP在T1~T5时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0时比较,患者的HR在T1~T4时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0时比较,患者的SpO2在T1~T5时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9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髋部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异丙酚、右美托咪定分别复合舒芬太尼维持麻醉在混合痔外剥内扎内痔硬化剂注射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76例行外剥内扎+内痔硬化剂注射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异丙酚组与右美托咪定组各38例,异丙酚组术中采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右美托咪定组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脑电波双频指数(BIS)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不同时间点的MAP、HR及BIS值比较,交互、组间及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3点的MAP、HR水平均较T1点降低,且T3、T4点异丙酚组的MAP、HR水平均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两组T2、T3、T4点的BIS值均较T1点降低,且异丙酚组T2、T3、T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对新生儿胸腔镜手术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诊和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A)组和小潮气量通气(B)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瑞芬太尼0.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泵注,0.5%1.5%七氟烷持续吸入维持麻醉。气管插管后A组新鲜气体流量为2L·min-1,潮气量(VT)1012mL·kg-1机械通气;B组新鲜气体流量2L·min-1,VT 68mL·kg-1,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0.49kPa机械通气。术中建立人工CO2气胸,气胸压为0.531.33kPa。观察2组患儿气管插管后5min(T1),人工CO2气胸后15min(T2)、45min(T3)及气胸结束后15min(T4)4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及肺功能指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OI)]的变化,并进行血气分析(PaO2、PaCO2)。结果 2组各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2、T3及T4时MAP均显著低于T1,T2、T3时Pplat、Ppeak较T1显著升高,A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与T1相比:2组T2、T3、T4时A-aDO2明显升高,A组升高更明显;T2、T3时PaCO2明显升高,B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2组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为新生儿胸腔镜手术患儿提供一种相对安全可靠的机械通气方式,该方式能改善胸腔镜手术患儿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胃镜喉罩应用于无痛超声胃镜检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行无痛超声胃镜检查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胃镜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前(T0)、插管后1 min (T1)、拔管前1 min (T2)和拔管后1 min (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T1至T2时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同时记录麻醉药用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监护时间;记录反流误吸及术后咽喉部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T1至T2时点PetCO2及气道峰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点比较,气管插管组T1至T3时点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且相应时点均高于胃镜喉罩组(P <0.05...  相似文献   

14.
李玲 《大医生》2023,(12):62-65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7月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50例)和试验组(舒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50例)。记录两组患者睫毛反射与疼痛反射消失时间,评价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T1)、人工气腹建立后即刻(T2)、术中20 min(T3)、术毕即刻(T4)、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与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睫毛反射与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5时,两组患者HR、MAP均降低再升高,SpO2...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自体血回输联合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对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2者节约用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在本院行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根据是否应用自体血回输及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N组)应用术中自体血回输和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对照组(C组)不用术中自体血回输和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分别于术前(T0),降压前(T1),降压30 min时(T2),动脉瘤夹闭时(T3)及手术结束时(T4)记录HR、MAP、CVP和Hb含量,手术结束后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输入库血量及术中回收血量。结果 1)C组T2、T3、T4与T1比较MAP分别为(65.1±3.4,66.0±2.9)mm Hg、HR分别为(61.0±3.5,63.1±4.3)次/min、CVP无明显变化(P0.05);N组T2、T3与T1比较MAP、HR明显降低(P0.05)。2)2组间比较,T0及T1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与C组比较,N组T2、T3时MAP分别为(65.1±3.4,66.0±2.9)mm Hg、HR分别为(61.0±3.5,63.1±4.3)次/min降低(P0.05)。3)2组各时刻Hb无明显变化(P0.05);与C组比较N组失血量[(823.6±305.4)m L]及输库血量[(163.0±104.0)m L]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联合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有利于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并能减少出血量及库血输入量,节约库血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环泊酚和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0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环泊酚组和丙泊酚组各52例,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3μg/kg后,两组分别静脉推注环泊酚0.4 mg/kg、丙泊酚1.5 mg/kg,比较两组镇静效果及恢复情况,入室时(T0)、意识消失时(T1)、置入胃镜时(T2)、操作结束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检查前、苏醒时、苏醒后30 m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MMSE)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04例患者均成功镇静。环泊酚组患者检查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两组MAP、HR均低于T0,且T2时点低于T1时点,环泊酚组T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LAVH患者依据麻醉方法分为复合麻醉组(n=40,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麻)及单独全麻组(n=40,气管插管全麻)。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复合麻醉组的干预优良率显著高于单独全麻组(P<0.05)。两组T1、T2、T3、T4时的HR均显著低于T0时(P<0.05);复合麻醉组T1、T2、T3、T4、T5时的MAP均显著低于T0时(P<0.05);复合麻醉组T1、T2、T3时的MAP均显著低于单独全麻组(P<0.05);单独全麻组T4、T5时的血浆E及Cor水平显著高于T0时(P<0.05);复合麻醉组T4、T5时血浆E及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单独全麻组(P<0.05)。复合麻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独全麻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麻更能有效调控LAVH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全身麻醉纤维支气管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114例行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全身麻醉纤维支气管镜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30μg右美托咪定并静脉缓慢注射1~3μg/kg瑞芬太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0.2 mg/kg瑞马唑仑。比较2组镜检前(T0)、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气管时(T1)和镜检后3 min(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T0和T2的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记录2组麻醉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0~T2,试验组HR、MAP、SpO2水平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地塞米松在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联合组行右美托咪定联合地塞米松麻醉,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方案的综合效果。结果 (1)两组T0时HR、SpO2、MA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T1、T2及T3时联合组HR、Sp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M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联合组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术中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地塞米松麻醉,可取得安全高效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小霞 《大医生》2024,(1):56-59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静脉输注用于二次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汉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二次剖宫产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静脉输注布托啡诺的方式辅助进行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41例,未使用辅助药物的情况下进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在静脉给药前(T0)、静脉给药后5 min(T1)、静脉给药后10 min(T2)、静脉给药后15 min(T3)、静脉给药后20 min(T4)、静脉给药后3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产妇各时间点的镇静-觉醒评分(OAA/S评分),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的阿氏评分(Apgar评分),比较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T0相比,观察组产妇MAP仅在T2时下降,对照组产妇MAP在T2时下降,在T4、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