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肺炎球菌(Si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儿童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但一直以来由于人们认为可以通过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忽视了它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5年估计,每年有70万~100万《5岁儿童死于肺炎球菌感染.全球通过接种疫苗可预防的《5岁儿童死亡疾病中,肺炎球菌性疾病为第1位,占28%.可以说肺炎球菌性疾病是被忽视了的儿童健康杀手.  相似文献   

2.
肺炎球菌是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的重要病原体,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估计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0万人死于肺炎球菌性肺炎。在美国,肺炎球菌感染所致死亡人数高于任何其他可免疫预防的感染性疾病;而我国每年有250万人患肺炎球菌性肺炎并造成12.5万人死亡(以50岁以上和1岁以下人群为主)。目前,肺炎球菌对一种甚至多种常用抗生素出现耐药。因此,接种疫苗以防治肺炎球菌所致疾病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耐药肺炎球菌与多糖疫苗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球菌确认为人类病原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886年),但对其防治问题尚远未很好解决,肺炎球菌感染仍是当今重要的全球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据世界范围统计,每年约400百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呼吸道感染,其中绝大多数是肺炎,而肺炎致死的病例中80%是由细菌性病原菌,如肺炎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所引起。在冈比亚,儿童肺炎病例中69%由肺炎球菌所致。肺炎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亦是引起脑膜炎、中耳炎及鼻窦炎的常见病因,而脑膜炎由肺炎球菌引起的病死率可高达40%~50%[1]。肺炎球菌革兰氏阳性双球菌,有荚膜,其毒…  相似文献   

4.
正肺炎球菌感染以老年人及婴幼儿最为严重,是脑膜炎、中耳炎、肺炎、菌血症等疾病的主要病因。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发展中国家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60万人死于继发肺炎球菌性疾病,尤其是2岁的幼儿和老年人~[2]。接种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有效途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于1983年获得许可并被推荐用于高风险成年人和老  相似文献   

5.
多价肺炎球菌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安全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肺炎球菌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且是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的主要病因。估计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0万人死于肺炎球菌性肺炎(')、在美国,肺炎球菌感染所致死亡人数高于任何其它可免疫预防的感染性疾病;在亚洲,肺炎球菌感染则是某些国家重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而且肺炎球菌对一种甚至多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这些都显示接种疫苗以对抗肺炎球菌所致疾病的重要性。l肺炎球菌感染及其流行菌型肺炎球菌是寄居在人类口腔和鼻咽腔的正常菌群中的一种,人类肺炎球菌的带菌率随年龄、季节和免疫状态的不同而异。当机体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碳青霉烯类非耐药肺炎克雷伯菌(non-CR KP)的荚膜血清型和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微生物室2015年3月-10月保留的各种临床标本分离出的79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耐药表型筛查,黏液丝试验确定菌株的高黏液(HM)表型,采用PCR和基因测序检测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通过ERIC-PCR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从所有样本中分离到CRKP31株,non-CR KP 48株,改良Hodge阳性21株,HM表型阳性率为16.5%(13/79),其中5株为CRKP,荚膜血清型以K1型为主;荚膜血清型中以K1、K2型为主,K5、K20、K54和K57阳性率较低,各只检测出一株;CRKP中检测到有一株携带KPC耐药基因的K1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rmpA,aerobactin和iroN三者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在CRKP和non-CR KP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毒力分数柱状图和ERIC-PCR图谱分别显示CRKP呈明显集中趋势,菌株间同源性高,而non-CR KP呈离散趋势,无明显同源性。结论 CRKP在携带毒力基因和高毒力荚膜血清型阳性率上比non-CR KP低;CRKP间以克隆为主要传播方式,non-CR KP间以非克隆为主要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肺炎链球菌(SP)又称肺炎(双)球菌,是儿童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首位致病病原。肺炎球菌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以婴幼儿和老年人最高。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SP引起的肺炎,10万~50万儿童死于SP引起的脑膜炎。中国和芬兰的一项合作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8.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相关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2版)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pneumococcal disease)一直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又称肺炎(双)球菌(Pneumococcus),是导致婴幼儿肺炎、菌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因素,也是引起鼻窦炎和急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病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2008年全球约有880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约47.6万名死于肺炎链球菌感染[1].肺炎链球菌也是导致我国儿童和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原体.为了提高对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的重视,积极推进预防控制工作,降低中国儿童和老年人的疾病负担,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有关专家,综合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联合制定并发布《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相关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2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HMVKP)与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KP)的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分析HMVKP与CKP的药敏情况、耐药表型。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共185株,拉丝试验确定HMVKP;PCR方法扩增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分析HMVKP与CKP的检出率;检测分析抗菌药物敏感性;体外纸片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通过改良Hodge试验和EDTA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结果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占23.2%(43/185),六种高毒力荚膜血清均被检出,分别为K1(9.2%)、K2(11.4%)、K5(1.6%)、K20(2.2%)、K54(1.6%)、K57(6.5%),共占32.4%(60/185);HMVKP的毒力基因检出率均高于CKP,HMVKP与CKP毒力分数(P50)分别为7和4(P0.05);HMVKP抗菌药物敏感率均高于CKP(P0.05);有3株(7.0%)HMVKP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1株(2.3%)HMVKP改良Hodge试验阳性。结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以K1、K2、K57血清型常见,携带更多的毒力基因,且多为敏感株,ESBL试验阴性,但耐药菌株的出现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肺炎球菌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肺炎、脑膜炎、中耳炎发病的主要病原体。由于肺炎球菌对普通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且不管有否应用抗生素,在疾病发生后的头5天都会引不可逆的生理损害,所以,做好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免疫预防越来越被全球所重视。我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侵袭性感染高黏液性肺炎克雷伯菌(HMKP)与非高黏液性肺炎克雷伯菌(non-HMKP)的药敏结果、毒力因子及分子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8年5月从侵袭性感染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112株作为实验菌株,拉丝试验阳性的确定为HMKP;纸片法进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表型确证;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相关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采用铬天青S(CAS)双层培养基检测细菌铁载体;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12株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中HMKP 47株,检出率为41.96%。脓液标本检出率最高,为52.17%(12/23)。HMK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non-HMKP,有5株(10.64%)HMKP产ESBLs。HMKP荚膜血清型以K1型为主,HMKP的毒力基因检出率均高于non-HMKP,铁载体检出与aerobaction基因一致。ERIC-PCR指纹图谱结果显示HMKP可聚类为27个基因型。结论侵袭性感染患者HMKP分离率高,且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并已出现多药耐药菌株,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  相似文献   

12.
肺炎球菌是引起儿童和成人细菌性肺炎、脑膜炎和急性中耳炎的重要病原体。婴儿、儿童、老人及脾切除患者、慢性病患者和免疫缺陷患者是这些疾病的高危人群,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肺炎球菌肺炎。从1911年全芮疫苗问世以来,  相似文献   

13.
胡善联 《上海预防医学》2006,18(12):638-639
肺炎球菌感染是引起儿童和成人细菌性肺炎、脑膜炎和急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而这些疾病是完全可以用肺炎球菌疫苗来预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至少有100万小于5岁的儿童死于肺炎球菌性肺炎。肺炎球菌有90多个不同的血清型,其中有11个血清型引起的肺炎占了肺炎发病人数的72%-83%。而目前上市的23个多价血清型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olysaccaride pneumococcal vaccine,PPV)覆盖了大量的血清型。肺炎球菌疫苗的研制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由于PPV对2岁以下儿童的免疫原性较差,因此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2000年2月美国批准了第1个7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7PCV),并在儿童中广泛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能引起细胞免疫回忆,对婴儿有效。7PCV覆盖的血清型适合于欧洲和北美,但对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并不合适。  相似文献   

14.
肺炎球菌感染以老年人及婴幼儿最为严重,主要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肺炎)、菌血症、脑膜炎等。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使用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安全性,柳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12年10月接种23价肺炎疫苗的415人开展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5.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1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并发肺外多系统器官的疾病[1] 。本文就本院 1991年 5月~2 0 0 1年 5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 5 78例进行统计 ,发现有 15 2例患儿出现了肺外临床表现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 15 2例 ,男 82例 ,女 70例。年龄 <1岁15例 (9 9% ) ,1~ 3岁 37例 (2 4 3% ) ,3~ 5岁 6 8例(4 4 7% ) ,5~ 9岁 2 7例 (17 8% ) ,9~ 12岁 5例(3 3% )。全部病例均在血液、脑脊液、胸腔液中找到支原体抗体 (IgM) ,符合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2 ] 。肺外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在病程的第 1~ 7d。1·1 皮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和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经临床检验血培养确诊的由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及相关菌株,共32株纳入研究,包括hvKp 16株、CR-hvKp 1株,共17株定义为hvKp; CRKP 15株。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分析菌株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分布特征及荚膜血清型。运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分析菌株序列型(ST)。结果 血流感染患者均伴有多种基础疾病,CRKP感染患者侵入性操作较多、病死率较高(P<0.05),患者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ICU)、感染科、儿科等科室。测序结果分析显示:CRKP主要携带blaKPC-1、blaNDM-1耐药基因,毒力基因以entA、entB、entE、fepA、fepC、fepG、ompA、xcpR、yagV/ecpE、ykgK/ecpR等为主,荚膜血清型以K14、K64为主,MLST分型结果以ST11为主。而hvKp主要携带的毒力基因以entA、ent...  相似文献   

17.
HI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全球HIV感染和艾滋病 (AIDS)WHO和联合国AIDS规划署 (UNAIDS)估计 ,到1999年底全球共有 3376 0万人成为AIDS患者或是HIV携带者 ,其中妇女 1480万 (4 4 0 5 % ) ,小于 15岁的儿童12 0万 (3 5 7% ) ,死亡人数已达 16 30万 (4 8 5 1% )。1999年当年有 5 6 0万人感染HIV (相当于每天新感染HIV的人数是 15 0 0 0人 ) ,其中妇女 2 30万 (4 1 0 7% ) ,小于 15岁的儿童 5 7万 (10 18% ) ,死亡人数 2 6 0万(4 6 43 % )。现今 ,AIDS在全球各地区的蔓延速率有所变化。1999与 1998年相比 ,美国、西欧和太平洋…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感冒(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in fluenzae,Hi)是常见的致病菌,仅对人类致病。1931年,Pittman将Hi分为带荚膜菌株及不带荚膜菌株(不定型) ,荚膜菌株据荚膜多糖的特异性抗原不同分为6个血清型(a~f) ,其中b型(Hib)毒力最大。Hib通过飞沫传播,是引起儿童侵袭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是小儿败血症、脑膜炎、肺炎的主要致病菌。196 8年,人们即认识到Hib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近年来,人们发现,Hib对氨苄青霉素及其它一些抗生素的耐药率在增高。目前,肺炎仍是世界儿童发病率最高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在5岁以下儿童中,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K1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K1-Kpn)的临床特点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医院2015年1-12月各类标本中分离的所有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331株,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拉丝"试验检测菌株的高黏液表型;PCR方法检测6种高毒力荚膜血清型、7种常见毒力基因和17种常见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K1-Kpn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感染K1-Kpn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ICU入住率等临床特征,并与40例同期感染非K1-Kpn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检出37株K1-Kpn,HM试验阳性率为72.97%,7种常见毒力基因的携带率在91.89%~100.00%;感染K1-Kpn和非K1-Kpn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43±16.1)和(43.43±14.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12,P=0),APACHEⅡ评分为(27.72±8.53)和(18.63±7.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388,P=0),平均住院时间为(53.7±27.4)和(10.2±8.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11,P=0)及ICU分离率为45.95%(17/37)和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P<0.05);对常用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PCR结果显示产SHV型β-内酰胺酶4株(占10.81%)、TEM型4株(占10.81%)和CTX-M型14株(占37.84%),另有13株(占35.14%)携带PMQR基因,仅1株携带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未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MLST分型显示:ST23为最主要序列型。结论 K1-Kpn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耐药机制与β-内酰胺基因密切相关,ST23为其主要的临床流行株;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积极地预防控制K1型菌株感染,控制其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的分子特征和毒力,以加强临床工作者对该菌的认识。方法 对1株分离自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标本的CR-HvKP进行药敏试验,并研究其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通过拉丝试验、毒力基因检测、毒力相关荚膜抗原基因检测、多位点序列分型、大蜡螟感染模型试验和患者临床表现分析该菌的分子及毒力特征。结果 CR-HvKP引起了患者严重的肺部感染,予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肺泡灌洗液标本培养分离病原菌,根据其药敏结果及时更改抗菌药物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该菌为多重耐药株,表达IMP-4型碳青霉烯酶,拉丝试验阴性,为ST2928型,prmpA2毒力基因阳性,K54荚膜抗原基因阳性,在大蜡螟模型试验中表现出较高的体外毒力。结论 此次分离的ST2928型、K54荚膜抗原基因阳性并且产IMP-4型碳青霉烯酶的CR-HvKP系首次报告,CR-HvKP因其高耐药性和高毒力的结合可引起较为复杂和严重的感染,其分子特征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