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向东  赵巍 《黑龙江医学》2007,31(5):358-358
目的胆管手术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方法20例胆管手术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结果胆管疾病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结论胆管疾病在未发展到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前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2.
唐永昌  刘伟喜 《吉林医学》2013,(30):6327-6327
目的:针对外科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病例,制定手术方案并观察最佳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手术标准,随机分配为三组。其中A组10例患者实施一期脾切除、胆囊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B组10例患者实施门静脉与下腔静脉端侧分流术合并胆囊切除;C组10例患者行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结果:A组手术方式术后患者停止出血、门脉高压情况优于其他组,胆绞痛A组缓解总有效率(90%)高于B组的80%和C组的70%。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的外科手术选择中,脾切除、胆囊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临床效果最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胆石症和肝硬化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成为病因。胆石症可因胆道梗阻最终导致胆汁性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症。肝硬化亦可由于门脉高压症、脾亢引起胆红质过量排泄等因素而产生胆石症[1]两者并存,使外科处理困难,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院自1991年以来对胆石症伴肝硬化患者施行胆道手术共11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8岁(32—71岁)。胆囊结石7例,胆总管结石3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例。伴门脉高压症表现2例。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6例,B级4例,C级1例。术后病理诊断:胆汁性肝硬化2例,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结直肠癌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结直肠癌伴有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4例行脾动脉、冠状静脉缝扎术及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死亡3例(17.6%),其中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死于急性肺栓塞.死亡与肝功能分级密切相关,Child-Pugh B级死亡1例,Child-Pugh C级死亡2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结论 对合并有门静脉高压症的结直肠肿瘤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正确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和时机,可以减少病死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在临床上多见,当出现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内科保守治疗后仍多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多需手术治疗。而术前检查发现患者合并胆囊结石,术中是否同时行胆囊切除术仍值得商榷,因为此类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差或伴有贫血,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高,目前已成为外科治疗难题[1]。我院2006年9月至2012年1月共手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1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7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采用联合断流术治疗.肝功能Child分级:A级30例(39.5%),B级44例(57.9%),C级2例(2.6%).急诊手术12例(15.8%),择期手术64例(84.2%).结果 5例术后出现少量腹水,经短期内科保守治疗治愈.术后均获随访,3例于术后出现再出血,余未发生再出血.结论 联合断流术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李阳   《中国医学工程》2014,(7):118-118
目的探讨同期手术治陪肝硬化门静脉高血压症合并胆石症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5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均采用同期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痊愈出院49例。痊愈率为98%;1例肝功能Child B级,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剥离胆囊时过深,诱导肝脏创面出现大量弥漫性渗血情况,后医治无效,因失血性休克死亡。本组切口感染3例,胸腔积液3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针对合并胆石症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合理把握病例选择指征,行完善术前准备,并提高临床医师操作技巧,可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1998/2003收治的7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患者,采用术前改善肝功能(将肝功能C级转变为A级或B级)、纠正凝血机制障碍、降低门静脉压力;术中精细操作,尽量减少失血;术后加强监护,继续保肝、支持治疗等措施。结果 术后69例恢复良好,15例残留结石,5例发生慢性肝衰竭,2例发生肾功能不全,均经保守治疗恢复,无死亡病例。结论 肝内外胆管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尽早手术仍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的合理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在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同时行胆囊切除18例,胆囊大部切除8例,二期手术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肝功能Child分级A级可一期行胆囊切除术,B级则应慎重,胆囊大部切除术既可缓解症状,又可有效减少手术风险,可作为此类病人的首选,C级一般不宜一期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的同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68例,对其进行同期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治愈出院61例,死亡7例,其中死于腹腔大出血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于腹腔感染伴十二指肠瘘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病死率为10.29%。术后并发症:发热、腹痛2例,大量腹水2例,腹腔内出血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肝性脑病3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膈下脓肿4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29%。结论:在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行同期手术时,要对手术风险与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充分评估,行护肝治疗,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生长抑素的经验,为降低此类患者的手术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将4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1组术中使用生长抑素,另1组按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引出血量、术后出血、住院时间等。结果经t检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引出血量、术后出血、住院时间等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素可以有效减少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术后出血,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王永军 《中外医疗》2010,29(10):90-91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门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2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手术后达到即刻止血。术后切口裂开4例,大出血并发休克1例,1例并发轻度肝性脑病,急诊手术死亡1例。随访1~5年,再出血8例,其余患者肝功能改善。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止血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肝功能有明显改善,再出血机率低,死亡率低,可广泛适用。  相似文献   

13.
李爽 《中华医护杂志》2007,4(3):203-204
目的分析总结胆石症并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报告11例胆石症并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治愈7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28.5%。其中2例患者均因经济原因主动放弃治疗,分别死于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1例死于术后肝功能衰竭,1例因同时合并重症化脓性胆管炎,于术中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采取分期手术解除胆管梗阻,尽量取尽残石,建立充分的胆管内或外引流,积极护肝治疗,改善肝功能,积极控制并发症是降低胆石症并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IPS)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开展T IPS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31例接受T IPS治疗并严格随访复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实验室指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抗凝药物服用情况和血栓形成、溶解情况等。结果在所有行T IPS患者的诊断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酒精性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明原因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布加综合征、慢性乙型并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占比例分别为45.16%、16.13%、12.90%、12.90%、6.45%、3.22%、3.22%;术后6个月内再出血发生率为9.68%;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的平均Child‐Puhg评分分别为(8.35±2.52)、(8.32±1.76)、(9.29±2.55)、(8.10±1.85)分,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肝功能Child‐Puhg评分高于术后1周、术后6个月( P<0.05);手术并发症腹腔出血、肝性脑病、支架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22%、22.58%、12.90%;术后未服用抗凝药物、服用阿司匹林、服用氯吡格雷、服用华法林的比例分别为9.68%、38.71%、41.94%、9.68%;术后门脉血栓的形成(包括血栓增多)率为12.90%,血栓溶解率为100%。结论在我国,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患者是T IPS的主要来源,而乙型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病因;TIPS对肝功能Child‐Puhg评分无明显影响;肝性脑病、支架狭窄仍然为 TIPS术后主要并发症;规律服用抗凝药物可以溶解门静脉血栓和防止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al embolization,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的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并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肝硬化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给予PTVE治疗预防出血,3~7 d后,再行PSE降低门脉压及改善脾功能亢进。随访3月,观察止血率、再出血率、血象、肝功能、胃镜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10例患者中8例完成栓塞治疗及后续PSE治疗,2例急性出血患者迅速止血。随访3月,全部病例肝功能改善、血细胞回升至正常水平,无再出血和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3例胃镜复查显示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均减轻,1例消失。结论:PTVE联合PSE的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并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杨玉贵 《中外医疗》2012,31(34):95-9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自2008年5月—2012年3月收治60例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患者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萘洛尔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改善肝硬化患者肝血管内皮机能,可能成为门静脉高压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雪峰  彭心宇 《医学综述》2009,15(8):1215-1220
传统的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主要有断流术和门体静脉分流术2大类。断流术是一类相对简便的手术,不足之处在于术后再出血率明显高于分流手术。门腔静脉侧侧分流加肝动脉强化灌注术联合术式,既能保持一定的门静脉向肝血供和提高肝动脉对肝脏的供氧量,又能疏通门静脉系统的高血流状态,故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病死率和再出血率均有明显下降,疗效好。肝移植手术的出现,对彻底治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带来了希望。但对我国大量肝炎后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不可能全都采用肝移植治疗。因此,传统疗法在较长时间内仍然会有用武之地。术前综合分析患者临床指标和肝功能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预测手术风险及术后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孤立性胃十二指肠静脉曲张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从 1990年 1月~ 1999年 12月 10年间共收治门脉高压 94 6例 ,发现孤立性胃十二指肠静脉曲张 5 6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率 5 .9%。肝硬化 35例 ,占 6 2 .5 % ;胰腺疾患 11例 ,占 19.6 % ;其他 10例 ,占 17.9%。 2 1例患者呕血、黑便 ,出血率为37.5 %。外科手术治疗 19例 ,内镜下硬化治疗 8例 ,急诊止血 3例 ,血管介入栓塞治疗 1例 ,余 30例内科保守治疗。结论 :孤立性胃十二指肠静脉曲张大部分由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 ,部分病因是胰腺疾患。治疗据病因不同采取不同措施 ,有手术适应证者尽量争取手术治疗 ,内镜下硬化治疗可作为孤立性胃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时的止血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和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对于我院3年来救治的4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纤维胃镜显示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24例,占出血总数人数54.8%;出现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患者13例,占出血总数人数28.6%;出现消化性溃疡出血3例,占出血总数人数7.1%;出现急性胃黏膜病变3例,占出血总数人数7.1%;胃癌患者1例,占出血总数人数2.4%。42例患者治疗后止血成功38例,成功率90.5%;剩下4例,1例死亡,3例再次有效止血。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征象、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和消化性溃疡出血占据很高的比例,临床治疗中应以胃镜检查,查找出血原因及部位,进行密切观察、抢救,以针对性措施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20.
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和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a来收治的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镜检查:表现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征象者24例,占出血总数50%;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3例,占出血总数27%;消化性溃疡出血8例,占出血总数16.6%;急性胃黏膜病变2例,占出血总数4.1%;胃癌1例,占出血总数2%。48例患者治疗后止血成功42例,成功率87.5%;剩下6例,1例死亡,5例继发感染。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征象、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和消化性溃疡出血占据很高的比例,临床治疗中应以胃镜检查,查找出血原因及部位,进行密切观察、抢救,以针对性措施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