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性胸水 (Hepatichydrothorax)是在肝硬化过程中出现的胸腔积液。肝性胸水常发生于并无心肺疾病的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患者 ,其发生率为 4%~ 10 %[1] 。1 发病机制肝性胸水的发病机制尚欠清楚 ,其发生可能与横膈膜缺陷、腹内压升高及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 ,可引起膈肌腱索部菲薄 ,受胶原纤维过度牵拉而分离 ,形成小疱 ,当外伤、咳嗽等引起腹压突然增高时致小疱破裂产生缺损 ,腹水即可通过膈肌缺损进入胸腔 ,形成胸腔积液。由于左右横膈解剖和淋巴分布的差异 ,加之奇静脉压升高 ,血浆外漏 ,淋巴液经右横膈进入右颈静脉 ,故右侧胸水多见。另…  相似文献   

2.
提高对肝性胸水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住院肝硬化病人692例,合并胸水30例,对胸水出现与肝硬化病情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肝性胸水右侧多见,以漏出 主,肝性胸水发生占肝硬化病人的4.34%,肝性胸水与腹水患者在肝功能、A/C〈1凝血酶元活动度三方面均较无胸腹水的肝硬化患者明显异常,治疗后胸腹水消退一致27列。  相似文献   

3.
<正> 肝性胸水系指肝硬化时伴发的胸水。这个名词不仅表明了胸水的性质,而且也指出了其与肝病的关系。致发肝性胸水的主要原因有:(1)门静脉高压引起奇静脉高压;(2)在肝硬化时,由于窦后阻塞,致使淋巴管内淋巴液流量增加;(3)腹水经过横膈淋巴管进入胸腔;(4)横膈的先天性缺陷。前二者在结  相似文献   

4.
肝性胸水多继发于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较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5%-12%。其形成缓慢,少数肝性胸水不伴腹水,仅有胸闷、气短、咳嗽、呼吸困难临床症状,易导致误诊,而且治疗上无特异方法。本文总结了我院1980年-2008年肝性胸水41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88例肝硬化中并有肝性胸水4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认为其发生机理主要是膈肌缺损,腹水直接进入胸腔。诊断主要靠排除诊断。注意与结核性和癌性胸膜炎相鉴别。但不宜以胸痛的有无来相互鉴别。治疗关键是加强护肝和适当的利尿,促进腹水消退,无效者可试用四环素行胸膜粘连术控制胸水。并强调肝性胸水并非罕见,且其出现常使病情更趋恶化,故应引起医者重视。  相似文献   

6.
吕牮  邢吉红 《吉林医学》2005,26(4):425-425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胸水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总结我院肝右叶癌行肝部分切除25例,肝右叶海绵状血管瘤切除3例术后胸水产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肝切除术后胸水产生主要与术后肝功能损害,膈肌炎症刺激及术中膈肌损伤有关。结论:肝切除术后胸水的治疗应采取抗炎、对症治疗并治疗胸水产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性胸水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5例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38例,丙型肝炎肝硬化14例,酒精性肝硬化13例,肝功能child—PughB级40例,C级25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气促占46.2%,呼吸困难占7.6%,无明显症状占46.2%,伴有腹水者60例,无腹水者5例。胸水位于右侧占76.9%,双侧占18.5%,左侧占4.6%。所有胸水均行抗酸杆菌及脱落细胞检查,均为阴性。经治疗胸水完全消退者52例,明显减少13例。结论:肝性胸水是肝硬化较少见的并发症,以右侧多见。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肝性胸水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失代偿性肝硬化同时伴有胸腔积液,christon等于1937年首次报道[1]。鉴于肝性胸水并不少见,在肝硬化患者中发生率国内是3%~8%,国外是04%~3%。现将收治的代偿性肝硬化伴胸水24例分析如下。作者单位311200...  相似文献   

9.
蔡莉  王文富  覃刚  陈平 《吉林医学》2010,31(12):1671-1672
目的:无胸腔疾病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称为肝性胸水,据统计肝性胸水的发病率约占肝硬化患者的5%~12%。方法:X线检查、B超检查、胸腔穿刺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肝性胸水多继发于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较少见的并发性反应。结论:临床显示多数患者肝性胸水出现在右侧,双侧次之,左侧最少。  相似文献   

10.
各种原因引起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同时伴有胸腔积液称为肝性胸水。肝性胸水的发生率报道不一(0.4%~30.0%),可能与病例收集标准不同有关。我院自1984年2月至1989年12月收治各类肝硬化230例(均符合1984年南宁会议肝硬化诊断标准),其中发现合并肝性胸水者30例,发生率为13.0%,现总结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杨洪涛  徐钢 《医学综述》1999,5(8):370-371
<正>肝性胸水(Hepatic Hydrothorax)是指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胸腔积液,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胸水者。首先由Christian在1937年报道,其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生率报道不一,国外为0.4%~30%,国内报道为2.4%~22.7%。由于患者多伴有严重的肝功能障碍及代谢紊乱,治疗上较为棘手。患者常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及肝性脑病而死亡。近年来治疗肝性胸水的方法较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靖  杭蕾  李梅 《吉林医学》2009,30(24):3194-3195
肝性胸水(hepatic hydrothoras)是指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的胸腔积液,多继发于腹水或与其相伴。患者除具有肝硬化的相关症状及体征外,还有胸闷、气促、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X线胸片、CT、MRI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积液和肺萎陷,有部分患者可见积气。肝性胸水的发生率约占肝硬化患者的5%~12%,  相似文献   

13.
常红升  满爱芹 《中原医刊》2007,34(20):71-71
肝性胸水是肝硬化时发生的胸腔积液。我院2003年以来诊断肝性胸水69例,占同期肝硬化病人8.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肝性胸水多在肝硬化腹水基础上发生,仅有胸水的肝硬化病例则少见。我们在收治的116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中发现8例伴有胸水,占6.9%。兹就我们所收集的有限病例并结合有关文献,对本病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正> 肝硬化伴有胸水称为肝性胸水。我们于1978~1989年中收治失代偿性肝硬化307例,发现肝性胸水42例(占13.7%)。结合有关文献综合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42例肝性胸水均经典型症状、体征、肝功能、B型超声波(16例)、肝活检(6例)、钡餐证实食道静脉曲张确诊为肝硬化。血清HBsAg(39例)阳性。其中男34例,女8例。年龄15~73岁,以40~60岁居多。胸水发生在右侧胸腔者29例(69.0%),左侧者6例(12.9%),双侧者7例(16.7%),同时伴有腹水者39例。28例作胸腔穿刺术(胸  相似文献   

16.
肝性胸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的共发症,严重地危害着病人的健康。为了提高对肝性胸水的诊断水平,现对我院自1985年1月~1989年底住院的肝硬化病人362例中确诊为肝性胸水的刀例作临床分析。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凡具有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表现及程度不同的咳嗽、胸闷、气促等,经X线、超声波或CT检查和胸腔穿刺证实有胸腔积液,并排除了心、肺、肾及其他疾病所致的胸水。本组73例符合上述标准。73例肝性胸水患者中男55例,女18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2岁,以4O-50岁为多,占699%。病程多数在1/2-2a。73例肝性购水占肝硬化患者的20.2%,占…  相似文献   

17.
肝性胸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咸洪震  张明亮 《医学综述》2005,11(2):161-163
肝性胸水(hepatic hydrothorax)多继发于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较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约为肝硬化者的5%~12%。多数出现在右侧,双侧次之,左侧最少。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多因素的结果。少数肝性胸水不伴有腹水,仅有胸闷、气促、咳嗽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容易误诊。尽管近年来国内外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治疗方法,治疗仍较为棘手。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2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的临床表现、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法 :对 2 38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患者往往先出现腹水 ,后出现胸水 ,胸水性质绝大多数为漏出液 ,少数为渗出液 ,治疗多采取综合疗法 ,胸水量大者 ,还可选用胸腔穿刺放液 ,再向胸腔内注入高渗糖等以提高疗效。结论 :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很常见 ,但表现隐匿 ,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提早诊断 ,其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 ,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性胸水发生率为10.4%,其中位于右侧者82.4%,双侧者13.2%,左侧者4.4%。胸水性质多为漏出液。经治疗后胸水消退者35例,减少者11例,无变化或增加者22例,其中死于并发症16例(23.5%)。死因中肝肾综合征5例,肝性脑病5例,消化道出血3例,腹腔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1例。结论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较常见,且多为右侧,其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陈小冰  赵小婷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914-3915
目的:探讨肝性胸水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月至2008年2月住院的281例肝硬化患者,其中合并肝性胸水30例,了解肝性胸水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肝性胸水的发生率为10.7%,28例继发于肝硬化腹水,2例为无腹水的肝性胸水。所有患者经保肝补白蛋白利尿降门脉压等治疗有效,胸憋明显者行胸腔穿刺治疗。结论:肝性胸水多有胸憋、气短、咳嗽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保肝补白蛋白利尿降低门脉压及胸腔穿刺仍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