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钛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成人股骨髁上骨折的病人,采用解剖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过6-20个月,平均11.5个月随访,骨折均完全癔合,患肢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优11例,良3例,中2例,无1例效果差。结论应用解剖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股骨髁上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治愈方法.方法 对36例严重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髁上型带锁髓内钉固定并一期植骨修复缺损,术后早期进行CPM机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6~18个月,36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10个月.无肢体短缩、旋转或成角畸形,无创伤性关节炎、感染、主钉弯曲或断裂,锁钉无断裂或退出.膝关节屈曲均>70°,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采用髁上型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髁上严重粉碎性骨折,结合早期CPM机膝关节功能锻炼,内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解剖型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下端复杂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1年2月以来收治的股骨下端复杂粉碎性骨折45例,用解剖型支持钢板植骨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8~15个月,解剖复位37例,接近解剖复位21例;45例患者伤口均愈合,无骨折不愈合、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优27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88.89%.结论 解剖型支持钢板植骨内固定治疗股骨下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股骨下端复杂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合并髁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64例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合并髁间骨折的患者行DCS手术治疗,Neer评分法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期14~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骨折均在3~5个月内愈合.术后的优良率82.8%.[结论]对于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合并髁间骨折,通过关节内骨折的复位、骨折端软组织的保护、DCS内固定加植骨以及早期功能锻炼,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即使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DCS也能够取得较好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2例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应用髁支撑钢板切开复为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0例平均临床愈合3个月,骨性愈合7~8个月,患者可站立,行走无疼痛。结论:术中解剖复位加上必要的植骨及髁支撑钢板本身特性,治疗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程建民 《临床医学》2003,23(8):20-20
目的 :总结以动力髁螺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经验。方法 :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17例。应用动力髁螺钉系统进行开放复位 ,内固定。并将此系统的优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 9~ 2 6个月 ,平均 13个月 ,骨折均骨性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 4.8个月。均无髋内翻畸形及髋痛发生。结论 :动力髁螺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为一良好的内固定系统 ,在防止髋内翻畸形和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方面 ,明显优于其它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72例。结果72例患者中随访3个月~6年,2例发生轻度髋内翻,3例出现松质骨螺钉松动,1例骨折延迟愈合,愈病例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复位满意等优点,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逆行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3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及股骨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及股骨髁粉碎性骨折患者34例,根据AO分类系统A3型10例,B3型7例,C3型17例。结果:本组病例均取得随访,随访时间10~31(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18例,良12例,可4例。无发生感染,内植物破损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髁上及股骨髁粉碎性骨折具有生物力学的优点、创伤小,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胫骨髁钢板加植骨在胫骨近段平台下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8例骨折均为胫骨近段平台下粉碎骨折,均采用胫骨近段髁钢板加取髂骨植骨固定.结果 8例获得随访时间7~13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13个月,平均9个月,均达骨性愈合.结论 胫骨近段平台下粉碎骨折断端为皮质骨与松质骨解剖延续的部位,骨折后皮质骨薄易粉碎、松质骨易压缩,极易导致骨量缺损,常规植骨充填、胫骨近段髁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技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6-05/2008-07治疗65例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5例均在术后2.5-5个月获得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53例,较好4例,良8例。结论: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下粉碎性骨折,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和牢固坚强的固定,骨折愈合率高,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的疗效。方法:对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A1 17例,A2 13例,A3 6例)采用解剖型接骨板治疗。结果:经2~12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诊,疗效满意。结论:认为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固定稳固。疗效好,可广泛应用。强调术前准确复位和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下肢髋膝踝关节的早期被动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三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钉、拉力螺丝钉配合动力髁螺钉系统、髁支持钢板治疗并配合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43例骨折正常愈合,2例延迟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5.4个月。按K o lm enrt评定标准,优良率分别为:逆行髁上髓内钉9 3.3%(P〈0.0 5),拉力螺丝钉配合动力髁螺钉系统8 6.7%(P〈0.0 5),髁支持钢板治疗8 0.0%(P〉0.05)。膝关节活动度55~118,°平均膝关节活动度97°。结论:逆行带锁髓内钉和拉力螺丝钉配合动力髁螺钉系统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效果明显,优于髁支持钢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1年8月至2006年4月,收治股骨髁骨折患者25例.按AO分类:C1型12例,C2型8例,C3型5例.采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7个月.结果 本组骨折均愈合,采用Merchan方法评估手术疗效,25例患着,优14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8%.术后并发症包括复位不良1例,螺钉松动1例,无骨折不愈合和钢板断裂.结论 解剖型钢板是根据骨骼的特定部位的解剖形态制作的,用于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便于早期锻炼.是股骨髁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96例,均取自身髂骨植骨.骨折按照Winquist分型:Ⅰ型18例,Ⅱ型26例,Ⅲ型31例,Ⅳ型21例.结果:所有患者经6~30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按照张法元等疗效评定标准.优87例,良9例,差0例,优良率100%.无感染、延迟愈合,骨不连、再骨折、锁钉断裂、肢体短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方法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王永 《临床急诊杂志》2014,(11):672-675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单髁锁定板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2-2013-12我院骨科采用股骨远端单髁锁定板复位固定的Hoffa骨折患者8例,根据Letenneur股骨髁冠状面骨折分类方法:Ⅰ型3例,Ⅱa型2例,Ⅱb型1例,Ⅲ型2例,分别采用膝关节前外侧或前内侧入路、开放复位、股骨远端单髁锁定板固定治疗。结果:经过5~34个月,平均18.2个月的随访,8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根据Letenneur等的Hoffa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评估标准:优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Hoffa骨折是一种少见的股骨髁部骨折,属关节内不稳定骨折,不论是否存在移位,均应早期切开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手术时膝关节前外侧或前内侧入路最常用,固定方式较多,临床效果不一。解剖型股骨远端单髁锁定板为临床治疗Hoffa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固定物选择。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应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和应用锁定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报道较多,但对股骨干并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选择报道甚少。 目的:观察髓内钉结合锁定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股骨干合并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髓内钉结合锁定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股骨干并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8例,其中股骨干骨折合并髁上骨折6例,单髁骨折7例,髁间骨折5例。股骨股骨远端骨折按AO分型:33A2型3例,33A3型3例,33B1型2例,33B2型5例,33C1型1例,33C2型3例,33C3型1例。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18例患者均获随访,于治疗后3-5个月骨折愈合,平均3.4个月愈合。无感染、切口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再骨折发生。HSS评分为68-96分,平均86.8分;其中优12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为94%。提示髓内钉结合锁定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股骨干并股骨远端骨折,固定简约可靠,创伤较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使用锁定型解剖钛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9月至2008年5月,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25例,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 术后10~32周骨折愈合.均获随访,12~18个月.踝功能恢复优1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6%(24/25).术后切口无皮肤坏死和钛板外露的并发症.结论 合理评估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软组织的条件,掌握合适的手术时机,关节面解剖复位,采用锁定型解剖钛板内固定,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加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患者82例,行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0例为钢板组,行加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42例为髓内钉组,对比两组引流液量、切口长度、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髋关节恢复状况。结果:髓内钉组引流液量、手术失血量少于钢板组,切口长度小于钢板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钢板组(P<0.05);随访6个月,髓内钉组髋关节恢复状况优于钢板组(P<0.05)。结论:加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可优化手术情况,加快骨折愈合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采用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且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的股骨近端骨折46例的病例资料,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者24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者22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美国麻醉学会(ASA)评分、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arker-Palmer活动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3~12个月随访,平均7.2个月。两组术前ASA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末次随访Parker-Palmer活动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组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较PFNA组延长。结论应用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手术创伤小,PFNA治疗者允许患者早期负重,骨折愈合加快。但对于骨质疏松严重,内固定切割风险高的患者,锁定钢板技术是现有内固定技术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9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例,按Evans分型:ⅠB型2例,ⅡA型8例,ⅡB型3例,Ⅲ型2例。结果:随访12例,随访率80%,随访时间7-23个月,所有骨折均顺利愈合,影像学愈合时间4~8个月,临床愈合时间10—20周,其中发生轻微髋内翻3例。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