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双向给药法硬膜外麻醉在剖腹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采用一点穿刺、双向注药法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健康足月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为双向注药法硬膜外麻醉组,B组为单向注药法硬膜外麻醉组.观察麻醉过程指标.结果 A、B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神经节段数、术中牵拉程度有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一点穿刺、双向注药法硬膜外麻醉.提高了剖宫产手术麻醉诱导时间及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84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B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好于A组产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于剖宫产产妇具有很好临床效果,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较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穿刺方式对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 1 月—2019 年8 月绵阳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76 例剖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和B 组, 每组88 例。两组剖宫产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A 组采用传统腰硬穿刺针法,B 组采用轨道式穿刺针法。比较 两组穿刺操作情况、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 组与B 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腰麻摆平卧位时间和穿刺操作总时间短于A 组(P <0.05);B 组Bromage 评分达2 或3 分所需时间短于A 组(P <0.05);B 组穿刺回抽有血和穿刺有异感患者少于A 组(P <0.05);B 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 组(P <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 轨道式穿刺针法较传统腰硬穿刺针法可更快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减少麻醉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20例足月孕产妇剖宫产手术,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B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结果 两组麻醉从起效时间、切口痛消失时间及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来看A组均优于B组。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5.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80例择期剖宫产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 Apgar评分、麻醉期间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三方面比较,均优于B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起效快,镇痛、肌松完善,对产妇、新生儿安全性与有效性高,副反应小,很适用于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韦雪桃 《求医问药》2014,(3X):82-83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的88例足月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4例产妇。为A组产妇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为B组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产妇术中的MAP(血压)水平、新生儿的Apgar评分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B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产妇使用麻醉药物的剂量、术中的出血量均少于B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评分、Bromage评分均高于B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一种安全性高、麻醉效果好的麻醉方式。在为产妇施行剖宫产的过程中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可快速获得满意的肌松效果和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7.
虎良艳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3):1097-1097
目的通过两种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观察,了解改进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接受剖宫产的产妇,分两组分别行硬膜外麻醉的传统法和改进法,观察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结果传统法A组12例效果满意,4例血压下降,20例对尿管刺激表现出不适感。改进法B组19例效果满意,5例血压下降,无1例对尿管刺激表现出不适感。结论剖宫产手术中的硬膜外麻醉改进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向注药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剖宫产手术随机分两组,单向注药组(A组)和双向注药组(B组).A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直接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B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先向尾端注入3~5 ml局麻药,再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分别对两组麻醉效果、用药量、辅助用药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P<0.05),但手术开始用药量、血压降低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双向注药法麻醉,更适用于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剖宫产手术实施硬膜外麻醉时不同方向注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30例.选择L1 ~ L2椎体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A组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射局部麻醉药实施麻醉,B组确定穿刺针到达硬膜外后先向脚端注射试验剂量局部麻醉药后再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射局部麻醉药麻醉.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麻醉起效时间、阻滞范围及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结果:两组麻醉药用量、术中血压、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B组起效时间为(5.53±0.82) (min),A组起效时间为(9.00±1.41)(min) (P <0.05);B组麻醉效果Ⅰ级者27例占86.7%,A组麻醉效果Ⅰ级者16例占53.3%.结论:采用一点法双向注药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起效更快,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新概念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1400例有剖宫产指征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为试验组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B组为对照组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每组700例.观察指标包括麻醉前、麻醉显效后、胎儿娩出后5分钟的血压、SaO2、HR、ECG;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注药至手术开始的时间),胎儿娩出后1分、5分钟Apgar评分,术中辅助镇痛药情况,术后头痛统计.结果 A组麻醉显效后,血压下降较明显,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胎儿娩出后5分钟A、B两组血压、SaO2、HR、ECG变化无差异(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Apgar评分无差异(P>0.05).B组有20%由于镇痛不全辅助镇痛药,其中有2%只有镇痛而肌松效果很差,不能满足手术的要求.A、B两组均无麻醉头痛并发症.结论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麻醉可行,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有更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唐全义 《华夏医学》2002,15(3):316-317
目的 :比较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 (CSEA)与硬膜外 (EA)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 ,一组使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 (A组 ) ;另一组为硬膜外麻醉 (B组 )。 A组采用 1 8G(国产 )硬膜外穿刺针和 2 5G(BD公司产 )腰穿针 ,B组采用 1 8G(国产 )硬膜外穿刺针。两组穿刺位置均在 L2~ 3 。结果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起效快 ,运动神经阻滞迅速 ,作用完全 ,局麻药用量少 ,与硬膜外麻醉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 )。结论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为剖宫产手术提供了一种起效迅速 ,作用完善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虎良艳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097-1097
目的 通过两种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观察,了解改进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40例接受剖宫产的产妇,分两组分别行硬膜外麻醉的传统法和改进法,观察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传统法A组12例效果满意,4例血压下降。20例对尿管刺激表现出不适感。改进法B组19例效果满意。5例血压下降,无1例对尿管刺激表现出不适感。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的硬膜外麻醉改进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阻滞对剖宫产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方法:将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60例和B组(硬膜外麻醉组)60例。A组选取腰-硬联合麻醉;B组选取向头侧留置硬外导管行单纯硬膜外阻滞,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情况及麻醉药不良反应。结果:A组优良率100%,明显高于B组的优良率81.7%(P<0.01)。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行,优于硬膜外阻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比较单点法和两点法腰硬膜联合麻醉 (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和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点法组(A组):L3~4 CSEA +硬膜外术后镇痛,其中需硬膜外补充麻醉的患者归为A1亚组;两点法组(B组):L3~4单次腰麻联合T12-L1硬膜外麻醉+硬膜外术后镇痛,其中需硬膜外补充麻醉的患者归为B1亚组.观察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记录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结果 两组间腰麻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需硬膜外麻醉的A1和B1组间比较,硬膜外麻醉后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1组达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所需局麻药量少、时间短、下肢最大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低(P<0.05);术后镇痛A、B两组间比较,B组术后8~48h时视觉模拟镇痛评分低、术后24h下肢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两点法CSEA能减少硬膜外局麻药的使用量,硬膜外麻醉起效快,改善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减轻硬膜外镇痛引起的下肢运动阻滞,促进肠蠕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EA)在急诊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旨在为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90例产妇随机分均为两组,A组为CSEA组,B组为EA组。分别记录A、B两组麻醉药用量、麻醉阻滞完善所需时间、麻醉平面、恶心和呕吐发生率、阻滞不全发生率、手术医生对肌松的满意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麻醉效果A组明显好于B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CSEA和EA均适用于剖宫产手术,但两者比较,CSEA更优于EA。  相似文献   

16.
硬腰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姬世兴 《当代医学》2011,17(10):66-66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CEA)与硬腰联合麻醉(CSEA)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15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单纯硬膜外麻醉,B组行硬腰联合麻醉.观察两组病例的阻滞情况、镇痛及肌松情况、不良反应、新生儿评分等.结果 B组麻醉起效时间比A组明显缩短,且镇痛作用较A组完善.B组麻醉显效后血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同一穿刺点双向注药的硬膜外麻醉与常规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250例急诊行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行常规的硬膜外麻醉,B组为观察组行双向注药。分别记录A、B两组麻醉前后血压、心率、SPO2的变化及局麻药用量(M),麻醉完善所用时间(T),术中按压子宫及取小儿时患者反应,恶心和呕吐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B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一个穿刺点双向注药的硬膜外麻醉是一种麻醉效果较好,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剖宫产中不同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2014年120例行剖宫产孕妇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原则分为A、B、C三组,各40例,其中A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B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组采用静脉麻醉。对三组麻醉起效时间、血压、不良反应、阻滞效果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观察。结果:三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例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效果均劣于其它两组(p0.05);B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操作简单,具有很强的可控性,能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值得在临床剖宫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侧入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侧入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剖宫产手术100例,年龄20~40岁,身高155~175 cm,体质量75~11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检查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50例.A组为侧入法,取L2~3间隙正中旁开0.5~1.5 cm为穿刺点,垂直进针到达椎板后改变角度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或者垂直进针不到椎板而直接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之后用针内针行腰麻穿刺,见脑脊液外流或回抽有脑脊液后注入0.5%盐酸布比卡因2 mL(0.75%盐酸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1 mL),注药后退出腰穿针,迅速向头端硬膜外置管3~4 cm固定平卧.B组为直入法,取L2~3间隙正中为穿刺点,垂直进针经过棘上、棘间韧带后突破黄韧带到达硬膜外腔,余操作步骤同A组.结果 A组第1、2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0%与100%,明显高于B组的84.0%与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穿刺失败的2例改用侧入法穿刺成功.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侧入法与直入法均可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但侧入法明显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有效减少了反复穿刺引起的出血、感染及腰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轻比重、小剂量布比卡因实施腰麻用于剖宫产术,观察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选用硬膜外联合腰麻,采用轻比重、小剂量布比卡因实施腰麻行剖宫产手术,硬膜外只在手术加时需要时使用。对照组(B组)选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观察术中血压变化、腹肌松弛、麻醉平面、麻醉效果、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麻醉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例血压均有轻度下降。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A组也短于B组。胎儿娩出过程中,A组产妇麻醉效果满意,腹肌松弛,无1例牵拉不适;B组产妇80%有牵拉不适。两组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轻比重、小剂量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效果确切,腹肌松弛、血压平稳,无呼吸困难,术后并发症少,产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