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深入分析静脉输液反应的临床现象及其成因,减少静脉输液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严密观察临床上各种输液反应发生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在进行静脉输液前严把"四关",减少药物配伍和建立应急机制,能够有效减少静脉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临床上治疗输液反应一般采用非那根肌注,药物或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使得输液反应纠正缓慢。根据阿托品的药物作用,病人输液反应出现寒颤时,在使用非那根的基础上,同时肌注阿托品,通过临床五十多例观察,能明显缩短寒颤时间,且不进人高热期,无明显副作用。本文就阿托品在输液反应中的疗效进行浅显的探讨。1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病人出现输液反应时应减慢或停止输液,同时肌注非那根25~50mg(成人用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发热期进行药物或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氧气吸人,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应作好其他抢救准备,至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术中输液护理.方法 根据配合手术治疗与输液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结论 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注意观察液体滴注是否通畅.检查进针部位有无渗漏,有无皮下肿胀.注意观察病人全身反应,有无发热、寒战的症状出现.  相似文献   

4.
胎肝混悬液是直接通过静脉输入体内,所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掌握无菌技术及各种器械无菌处理。已经制作好的胎肝混悬液应立即给病人输入,不可放置过久。其输液前及输液中的注意事项与输血相同。并要及时观察病人有无输液反应,调节输液滴数,有输液反应时应及时处理,及取材料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刘凤枝 《中原医刊》2004,31(6):54-54
静脉输液是抢救和治疗多种疾病时经常采用的用药方法之一,静脉输液给药病人痛苦小,疗效快,效果好。医生随时可以观察药物的反应和调整用药情况。但有时也会出现各种输液反应,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就可能危及病人生命。现就一般情况下静脉输液的观察要点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6.
<正>静脉输液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手段。严格操作、遵守配伍禁忌、严密观察输液反应、积极处理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每个护士必须遵守的原则。1严把药物配伍关液体内配入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必须熟读药物说明书,如在配伍上有禁忌,千万不可同时把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溶入一瓶液体内,必须"禁忌"的另一种药物改变用药途径,或口服或肌注。如必须静脉给药时,必须分别溶入分开入体内。在液体量要求很严格的情况下,可采用小剂量液体。如100 ml或200 ml液体溶解后分别静脉输入。  相似文献   

7.
杨文娟  侯颖鑫 《中外医疗》2015,(2):143-144,147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估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探究科学有效的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门诊部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接收进行输液治疗的1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并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00例患者在输液治疗全过程中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800例患者在常规方式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个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主要考察指标为注射治疗不良药物反应发生率、不良药物反应的程度和患者治疗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800例患者注射治疗期间不良药物反应发生例数为75例,发生率为9.375%;对照组800例患者注射治疗期间不良药物反应发生例数为160例,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程度轻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5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00%,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个护理小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医院门诊部医护人员在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期间应全面加强各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输液治疗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不良药物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的程度,提高输液治疗安全性和患者治疗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提升医院门诊部输液治疗护理水平和良好医疗服务形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两头输液器减少药物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这120例输液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个60人,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器,静脉给多种药时查<静脉药物配伍禁忌表>决定换瓶时是否用0.9%生理盐水100ML间隔冲管,观察组使用两头精密过滤输液器,A头挂需要输注的液体,B头常规挂一瓶0.9%生理盐水100ML间隔冲管,当输完一瓶液体时将B头0.9%生理盐水100ML打开冲洗输液管道,比较两组输液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较少,大大减少了因药物配伍引起的输液反应.结论 两头输液器减少了因药物相互配伍引起的输液反应,还避免了因反复换瓶拔插针头而引起的潜在性污染,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患者导向服务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输液护理服务模型"对保障输液安全的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老年慢性病患者输液护理服务需求问卷",内容包括环境、告知、技术、观察、生活协助、娱乐等6个一级条目和28个二级条目.采取面对面问答式,专人负责调查问卷信息采集和填写.构建输液护理模型,强化患者需求度较高的护理服务环节和流程.以医院内科片区为单位,改进前(2016年1月)为对照组,改进后6个月(2016年7月)为观察组,每组200例,调查出院前的满意度、心理状况评价(孤独感、抑郁),以及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一级条目中最期望提供技术、告知、观察等服务.二级条目,需求平均分值较高的分别是熟练的穿刺操作技术、告知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观察针头脱出、睡眠休息、观察药物反应、输液期间及时巡视询问和处理不适、有预防输液时跌倒的措施等.改进前患者满意度为91.88%,改进后98.72%.观察组患者的孤独感、抑郁减轻(P<0.05);观察组跌倒、药物渗漏、药物不良反应、非计划拔管、输液管道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患者导向服务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输液护理服务模型",以患者接触点和服务过程为线索,通过完善的护理管理和护理支撑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提供患者感受和主观体验所需求的护理服务内容和模式,促进老年人配合和参与治疗,提高输液过程的舒适度,保障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查找预防措施,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观察我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已确认输液反应的病例135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有药物因素、操作因素、输液器具、季节及个体差异等.结论注意药物配伍及输注速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加强输液观察,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把握好药品及输液器具的采购渠道及质量关等,才能够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门诊小儿输液反应现象发生的状况,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调查分析了1326例门诊输液患儿应用的药物及输液反应现象发生率和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并对1157例患者进行了效果观察.结果 实施预防措施前,输液反应现象总发生率为5.81%,实施防措施后输液反应现象总发生率为3.54 %;两者比较有明显改变(P <0.05).结论 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减少小儿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上经常静脉使用,其不良反应也是不容忽视的,医务人员在使用的同时要注意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最大限度的降低因药物对患者产生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寻找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损失.方法:研究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输液反应病例52例,进行分析总结.结粜: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有药物、季节、患者、输液器具及操作等因索.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和输注速度,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掌握相关的药理知识,加强对重点患者的输液观察,是预防输液反应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输液不良反应原因,规避中药制剂输液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方法观察15例中药制剂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分析输注药物的种类、患者的处理及转归,寻找对策。结果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药物配伍和患者的基础疾病是引起中药制剂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充分了解中药制剂的特性、配伍禁忌和患者的一般情况,采取有效对策,可以有效避免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反应的常见相关因素及护理防范措施,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减少医疗纠纷。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10年8月间我院门诊输液室发生输液反应39例患者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救治护理过程。结果常见的输液反应由药物、患者体质、操作等多种因素引起;本组患者通过及时的临床抢救和护理措施,均未发生严重后果及医疗纠纷,抢救率明显提高。结论规范严格的操作和细致的临床观察是预防输液反应发生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防范和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确保病人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6.
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及收集整理文献等相关资料。结果:药物、输液操作、输液材料、患者等多方面因素可导致输液反应。结论:提高医、护、药人员的防范意识,有利于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10月门诊输液患者12 000例,按输液时间顺序将前6 000例作为对照组,后6 0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在门诊输液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结果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有558例,发生率为9.3%,重度药物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 328例,发生率为22.13%,重度药物不良反应4例,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反应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张淑崑 《吉林医学》2012,33(14):3119-3120
<正>静脉输液作为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质量对疾病的转归有直接的影响。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反应时有发生,除细菌污染反应、热原反应外,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静脉输液治疗时,对静脉刺激性强的药物,容易刺激静脉壁纤维组织增生,引起静脉炎[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药物的配伍禁忌,以及护士在药液配置过程中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观察与预防。方法:应用试验的方法,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酸碱度、药物之间的盐析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等,才能合理安排用药,减少药物反应。结果:通过对护士的药物知识培训,并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按照本文中的配伍禁忌预防措施安排输液,很好地预防了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论: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合理的安排输液计划,避免了输液过程中的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改变常规巡视方法是否能及早发现输液反应,从而为抢救治疗赢得时间.方法通过1年来对7300人次门诊输液患者进行观察.结论发生输液反应157例,其中自觉不适感加重或伴畏寒、发热26例;输液速度过快,循环负荷过重,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气促15例;静脉炎10例.荨麻疹、皮疹34例;晕厥1例;过敏性休克5例;腹泻1例;出现口干、口苦28例;胃部不适,恶心、呕吐22例;头痛、腰痛、关节痛8例;视物模糊、眼花、耳鸣7例,均为药物不良反应(ADR).结果采用新的巡视方法能有效降低药物输液反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