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七叶心康胶囊的心血管药理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七叶心康胶囊是否有心血管方面的药理活性作用,为进一步开发三七茎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七叶心康胶囊对氯仿诱导小鼠心律失常动物模型、乌头碱诱导大鼠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和七叶心康胶囊对大鼠体耳部血流灌注和血液粘度的影响等实验研究来观察七叶心康胶囊对心血管方面的药理活性.结果:实验表明七叶心康胶囊对对氯仿诱导小鼠心律失常模型动物、乌头碱诱导大鼠心律失常模型和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动物均有保护作用;七叶心康胶囊具有提高正常大鼠耳部血流量,降低正常大鼠全血的血液粘度.结论:七叶心康胶囊在心血管方面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2.
科技动态     
五月八日,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成都中医学院、郫县中医药研究所联合举办了“92中医药科技成果临床推广协作联谊会”,以推广“消溶胆石片”、“祛痔丸”、“外伤灵”、“七叶参茶”等新产品。中医行政、医疗、教学、科研单位的七十多位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5,(3)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及Caspase-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再灌注视网膜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β-七叶皂苷钠组。通过前房灌注法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12、24 h行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i NOS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RT-PCR均显示与相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β-七叶皂苷钠组i NOS表达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显示与相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β-七叶皂苷钠组Caspase-2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β-七叶皂苷钠可能通过抑制i NOS的表达,减少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治疗作用。方法:6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七叶皂苷钠(SA)低、中、高剂量组(1.8、3.6、7.2 mg/kg),每组10只。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致敏和激发建立小鼠ACD模型,以小鼠耳部耳廓肿胀度、脾指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评价指标。结果:七叶皂苷钠能够减轻小鼠腹部皮损炎症情况,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增加,降低小鼠脾指数。随着SA浓度的增加,真皮层细胞水肿变性得到缓解,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结论:七叶皂苷钠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5,(3)
目的:研究七叶莲花醇提物对胸膜炎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胸膜腔注射角叉菜胶复制胸膜炎大鼠模型,并测定胸腔渗出液的体积和胸腔渗出液中PGE2、SOD及血清NO、MD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七叶莲花醇提物能减少模型大鼠胸腔渗出液体积并降低其中PGE2含量,升高SOD活性,并能降低血清NO及MDA含量,升高血清SOD活性。结论:七叶莲花醇提物对胸膜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相关炎症介质的产生,增加SOD活性的生成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金七叶合剂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百白破三联菌苗所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药物的解热作用 ;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及电刺激法小鼠疼痛模型研究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 :金七叶合剂能明显降低实验性发热动物体温 ,在三种疼痛模型上均表现出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 :金七叶合剂具有解热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6月起进行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骨科患者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制定改进措施,并将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品管圈实施后前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发生率降低至8.33%,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有效降低了骨科患者中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冻干粉对缺血性脑水肿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制备小鼠脑缺血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七叶皂苷钠组。七叶皂苷钠组于尾静脉注射七叶皂苷钠3.6 mg/kg,地塞米松组按等浓度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尾静脉注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0.9%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干湿称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测定脑组织IL-1β和ET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脑组织IL-1β和ET含量均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七叶皂苷钠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降低,脑组织IL-1β和ET含量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七叶皂苷钠冻干粉能减少缺血性脑水肿小鼠出血后脑水肿程度,改善脑组织病理变化,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脑组织IL-1β和ET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土家药竹节人参煮水代茶饮干预前期糖尿病并观察其效果。方法:观察组45例前期糖尿病每天用竹节人参10-20克煮水代茶饮进行健康干预,并坚持服用6个月以上。对照组45例前期糖尿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结果:观察组在随访观察期间坚持服用土家药竹节人参茶,对照组在随访观察期间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未服用土家药竹节人参茶,两组均按相同的要求进行随访追踪,定期抽血复查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进行检测,然后对两组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值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服用土家药竹节人参茶有延缓或减少糖尿病发病作用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家药竹节人参茶有延缓或减少糖尿病发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七叶皂甙钠治疗肛肠患者术后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肛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静脉滴注七叶皂甙钠,对照组患者术后不使用消肿药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胀明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疼痛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七叶皂甙钠治疗可有效缓解肛肠手术患者术后肿胀,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联合盐酸赖氨酸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七叶皂苷钠组、盐酸赖氨酸七叶皂苷钠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七叶皂苷钠组于尾静脉注射七叶皂苷钠2.5 mg/kg,盐酸赖氨酸七叶皂苷钠组给予供试液(含七叶皂苷钠2.5 mg/kg),每天1次,给药7天。干湿称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MP-9的表达。结果:脑组织含水量:模型组与七叶皂苷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盐酸赖氨酸七叶皂苷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观察显示盐酸赖氨酸七叶皂苷钠组脑组织出血量、神经细胞坏死较七叶皂苷钠组有所减轻,且盐酸赖氨酸七叶皂苷钠组可见明显周围毛细血管增生。脑出血后MMP-9显著表达,七叶皂苷钠组和盐酸赖氨酸七叶皂苷钠组脑组织MMP-9的表达相对较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七叶皂苷钠组和盐酸赖氨酸七叶皂苷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赖氨酸联合七叶皂苷钠能降低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MMP-9的表达,减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改善脑组织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416-1417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对骨折患者术后血肿形成的影响,并对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157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80例)与对照组(77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消肿治疗,治疗组在给予甘露醇治疗的同时还给予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消退时间、肿胀程度变化及血流变学改变。结果:治疗组患者消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等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能有效改善骨折术后血肿肿胀度,增加血流速度,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抑制人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分析七叶皂苷钠对Jurka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FITC-Annexin V/PI双染、DNA Ladder、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变化。结果七叶皂苷钠呈质量浓度和时间相关方式抑制Jurkat细胞增殖;经七叶皂苷钠处理后的Jurkat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特征、DNA条带,Annexin V+/PI细胞(早期凋亡细胞)显著增加;七叶皂苷钠可活化Jurkat细胞中Caspase-8、Caspase-9、Caspase-3,引起PARP的切割,并减少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七叶皂苷钠能有效地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Jurkat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国产β-七叶皂苷钠对犬离体隐静脉张力和对犬静脉压、静脉回流和淋巴回流的作用,从而探讨其治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机制。方法:采用犬离体螺旋隐静脉条张力试验观察β-七叶皂苷钠对犬离体隐静脉收缩张力的影响;另在体外循环保持犬股动脉灌流恒定的条件下,经静脉全身给药后测定犬股静脉压、股静脉流量和淋巴回流量的变化。结果:β-七叶皂苷钠5.0×10-5~5.25×10-6g.mL-1剂量能明显增加犬离体隐静脉条收缩张力,使其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犬股动脉灌流恒定时5,0,100 mgβ-七叶皂苷钠能明显加强犬股静脉张力,加快其静脉压上升速率;明显增加犬股静脉流量及淋巴回流。结论:国产从娑罗子制取的β-七叶皂苷钠通过增加静脉张力、提高静脉压和促进静脉、淋巴回流对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起一定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206-2208
目的:根据临床病例探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12月在本科室使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并发生静脉炎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原因,并据此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结果:126例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患者中,年龄18~60岁最多,男性患者也多于女性,用药后的2~3 d是静脉炎发生较密集的时间段。结论: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静脉穿刺部位、静脉留置针使用方法、药物的输注温度等因素是使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常见原因,根据这些原因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参茶系抚松制药厂产品,含人参总皂甙2%,含糖25%。试验蜂群为客尼加兰蜂×意大利蜂。1.对采蜜量的影响每天早晚两次用5g《中国人参茶》配制成100g糖液饲喂。经过一个月的观察,由于饲喂人参茶使蜜蜂体质增强,工作量增大,表现出日产蜜量比对照组明显提高。2.对繁殖力的影响试验组蜂王在同等条件下,饲喂《中国人参茶》后第5天开始,子脾明显增多,提高了生育能力,每天可多产卵400粒左右。而且子脾幼虫表皮油光发亮,生命力强,出巢即可飞出,比对照组早出巢48hr,早觅食24nr。  相似文献   

17.
生血胶囊耐缺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涂宏海  王彩云 《中成药》2005,27(7):803-806
目的:观察生血胶囊(黄芪、仙鹤草、人参等)对缺氧动物的保护作用,为预防或降低高原反应发生率,提高高原部队的战斗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常压和化学药品致动物缺氧,观察生血胶囊对小白鼠密闭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测定其血红蛋白含量和小鼠脑组织中SOD、MDA含量。结果:生血胶囊可以显著延长小鼠的密闭缺氧存活时间,其机制与明显促进小鼠血红蛋白的合成,降低总耗氧量,增加脑组织中SOD而减少MDA含量有关。结论:生血胶囊有良好的耐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七叶神安滴丸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七叶神安滴丸对中枢神经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扭体试验、光电法小鼠自法活动及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测定试验,观察七叶神安滴丸的镇痛、镇静、催眠作用。结果 七叶神安滴丸不同剂量均可抑制小鼠的扭体痛反应、明显减少小鼠的自法活动、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结论 七叶神安滴丸具有镇痛、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C57BL/6J小鼠随机随机分为3组,包括假手术组(32只)、模型组(48只)、七叶皂苷钠组(38只)。模型组、七叶皂苷钠组小鼠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假手术组除不刺穿颈内动脉外接受相同的手术。造模结束1 h后,七叶皂苷钠组小鼠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七叶皂苷钠2.8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其蛛网膜下腔出血评分,神经功能及血脑屏障变化情况;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标记(TUNEL)染色/神经元核抗原(NeuN)/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神经元凋亡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AH评分增加,Garcia评分和平衡木测试评分降低,脑含水量、伊文思蓝渗出量增加,脑组织Kea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 < 0.05)。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苷钠组SAH评分降低,Garcia评分和平衡木测试评分升高,脑含水量、伊文思蓝渗出量减少,脑组织Kea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 < 0.05)。【结论】 七叶皂苷钠可通过调节Keap1/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改善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鲜芦荟联合赛肤润在预防和治疗七叶皂苷钠相关静脉炎中的效果。方法:第一阶段:实验对象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普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使用七叶皂苷钠的4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实验组在输注七叶皂苷钠针时开始预防性使用鲜芦荟与赛肤润,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针。疗程结束后,比较静脉炎的发生率。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空白对照组静脉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鲜芦荟联合赛肤润治疗组,硫酸镁治疗组以及赛肤润治疗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三组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第一阶段,使用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有12例(6.00%)发生静脉炎,显著低于对照组90(45.00%)例(P0.01)。第二阶段,治疗4天后,三组之间治愈率差异显著(H=27.689,P=0.000),其中联合治疗组治愈19(63.33%)例,显著多于硫酸镁治疗组1(3.33%)例,和赛肤润治疗组5(16.67%)例,(P0.01)。治疗9天后,三组之间静脉炎治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hisq=8.536,P=0.001),联合治疗组治愈时间显著比其余两组短。三组治愈中位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5.258,P=0.007),联合治疗组的治愈中位时间显著比硫酸镁治疗组以及赛肤润治疗组短(F=5.687,P=0.001)。结论:鲜芦荟联合赛肤润交替使用,能够有效预防七叶皂苷钠药物所致静脉炎,且对七叶皂苷钠药物所致静脉炎患者疗效显著,能够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