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各有关专家:"海派中医论坛"是研究海派中医发生发展规律、探讨其学术内涵特色及对现代中医发展借鉴意义的高层次学术盛会,自2007年至今已由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连续召开七届,对海派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深层次探讨海派中医文化现象与特质在海派中医发展兴盛中的作用,由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八届"海派中医论坛",拟定于2015年10月下旬在上  相似文献   

2.
"海派中医"特征及上海中药老字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派中医"是在上海的清末民初,滋生于"海派文化"的土壤,以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名医群体为代表,中西医学交融并举,在一种特定地域环境下形成的医学文化现象。"海派中医"具有"开放、兼容、吸纳、变化"的鲜明特征,在近代中国医学史上,曾一度引领中医学术的发展,是当时全国中医界最繁荣、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部分。故以上海中药老字号中著名的"四大户"、"八大家"为例,诠释"海派中医"特色。对于我们认识"海派中医",借鉴上海近代中药老字号的成功经验,启迪创新思维大有裨益,从而更好地发挥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各有关专家:"海派中医论坛"是研究海派中医发生发展规律、探讨其学术内涵特色及对现代中医发展借鉴意义的高层次学术盛会,自2007年至今已由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连续召开七届,对海派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深层次探讨海派中医文化现象与特质在海派中医发展兴盛中的作用,由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八届"海派中医论坛",拟定于2015年10月下旬在上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由上海华东医院推拿科主任、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氏一指禅推拿"传承人朱鼎成先生和资深编辑李鑫女士联合编著的《海派中医》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发行。"海派中医"在中国近代中医学史上曾是最繁荣、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群体之一,本书通过印象回眸、海派大家、国医大师、沪上名医、名家医事、名人医缘6个专辑,翔实地介绍了海派中医形成的时  相似文献   

5.
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又是人文的核心。近代海派中医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海派中医医家的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故从海派医家高度的责任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方面探究海派中医医家的人文精神,以期更多的人从不同层面关注、发掘和整理海派中医医家留存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海派中医流派是上海中医界的宝贵财富,其近年来的传承与发展备受关注。对近20年海派中医流派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可视化分析研究,可以较为直观地呈现出海派中医流派近期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可视化结果分析发现,海派中医流派在近年来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政府支持是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发展中的主要外在驱动力,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是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已构建了多个较为稳定的学术型研究团队及科研机构,为“十四五”期间海派中医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撑和阵地基础。  相似文献   

7.
"海派中医流派"是发展、形成于上海地区的,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独到的临床技艺和诊疗特色、较为清晰的学术源流、传承脉络以及一定的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中医学术派别.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作为"海派中医流 派"传承研究基地,承担多项中医流派的传承及特色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海派中医妇科,医家荟萃,名医辈出,源远流长。著名中医妇科流派有九家,另有庞泮池、沈仲理、唐吉父等妇科名医,海派中医妇科流派是在近代上海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海派中医具有开放、兼容、吸纳、创新的特点。海派中医妇科各流派在学术上相互学习,相互兼容,在治学和学术方面具有家学渊源、注重经典、办会办校、汇通中西、古方新用、组方精简、善用膏方等共性。  相似文献   

9.
海派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海派中医眼科更是流派纷呈。海派中医眼科是海派中医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学术思想的发掘及继承有利于探讨中医药发展模式和促进中医经验的传承。近百年来海派中医蓬勃发展,近代以姚和清为代表的姚氏眼科及以陆南山为代表的陆氏眼科奠定了海派中医眼科的学术地位.此外,范新孚的眼科在其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上海中医眼科学术的多元化发展。因此.整理海派中医眼科流派及学术思想,可进一步促进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疏肝解郁经验应用于男性性功能障碍,养肝柔肝经验应用于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急腹症"锦红片"经验应用于男性前列腺炎3个方面,论述海派顾氏外科朱培庭教授"从肝论治"思路在中医泌尿男科中的发挥及应用经验。并附验案3则。  相似文献   

11.
论海派中医与海派中医学术流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派中医是近年来上海中医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对海派中医及海派中医学术流派的涵义、形成及其特点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是上海中医界引领全国中医发展的时期,是海派中医极为璀璨的时期,上海中医药界人士开展的各式各样的探索和努力也带动着近代女中医的发展,上海女中医是海派中医的一支,也在积极努力和崛起,提高其自身的地位,团结女中医群体,起到了向社会宣传中医的作用。对近代海派女中医发展史的研究,是上海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中医现代化将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作为一个中医爱好者和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一员,谈谈对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问题的理解.我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中医现代化的目的.一是为了使中西医更快更好地结合;二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生命科学.在化学上,要使两种物质化合,就要分别研究这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否则不能形成新的化合物.而中西医结合,应是同一道理.中西医两者之间逐步化合,看来应分为两个阶段.低级阶段是取长补短;高级阶段是融会贯通.目前,我们尚处于低级阶段.从西医方面看,是取"中"之长,补"西"之短;从中医方面看,是取"西"之长,补"中"之短.怎样才能更进一步地从取长补短的低级阶段发展到融会贯通的高级阶段呢?应该看到:西医的分子结构、基础理论,急待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特别在生理、生化方面的未知数还很多,我们的  相似文献   

14.
近代海派中医名家的医学类书籍十分丰富,是海派中医名家医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也是研究近代海派文化的珍贵材料,对这些书籍进行分类、析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近代海派中医名家亲自著述的医学书籍为研究基础,参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并据近代学科分类法对此进行研究,探讨此类医学书籍的各自特点,旨在说明海派中医名家及其所著医籍对中医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章次公先生治学严谨,务求实据真理,崇尚"革新源于继承,真知出自实践"理念。主张"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学术思想,倡导科学发展中医、振兴民族文化。在上海,为振兴中医学术及培养众多中医后继人才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海派中医丁甘仁学术流派奠定了基础,为发扬我国传统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海派中医眼科是海派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派中医发展的一个缩影,传承延续近百年,其中以姚氏、陆氏、范氏等为主,推动了海派中医眼科的发展。此外,尚有许多眼科医家在沪上行医疗疾,但因种种原因其传承出现断代或失传,而鲜为现代中医眼科所熟知。中医眼科面临着濒临断代失传的困境,整理挖掘其优秀的文化资源刻不容缓。因此,发掘整理完善眼科医家的相关生平著述等内容,有助于促进海派中医眼科学术思想的总结及经验的传承,以期促进眼科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海派中医流派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抹绚丽的色彩,成就辉煌,但要在现代化的舞台上继续发扬它的光芒,需要将其标准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甲等的百年老院,是承担海派基地建设最多的单位之一,有着丰富的医疗资源、大数据资源和管理资源。针对海派中医流派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分析了海派中医流派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杨永璇先生是海派中医"杨氏针灸"创始人,擅于针灸,兼通内科,医术精湛,医德高尚。2011年"杨氏针灸疗法"被列为第三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被列入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作为"杨氏针灸"再传弟子和学术继承人,在杨老先生关门弟子葛林宝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对杨老的生平和学术经验做初步整理,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论"海派中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派中医”是我国近代中医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它形成于近代的上海。以当时上海的名医荟萃、流派纷纭、学术争鸣、中西汇通为特征;以产生大量的名医名著、不同流派的医疗实践、形式多样的报刊杂志、多种模式的中医教育、现代雏形的医疗机构以及繁荣兴盛的中医社团等为史实;在清末民初时期,上海处于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条件下,在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医学的冲击、疾病谱模式不断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既保存自身传统特色,又具极大包容性,不断变化创新的“海派中医”的特定内涵。在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对“海派中医”的论述,侧重于两个方面:其一,对“海派中医”的概念诠释;其二,对形成“海派中医”历史因素的分析,以期对当前开展“海派中医”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蕴涵着深遂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辨证论治思想始终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核心。"证"的本质研究是国内外中医药研究的热点。如何认识中医"证"的理论基础?如何阐明和发挥中医治疗学潜在的优势?如何总结上千年的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如何整理近几十年来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治法方药的成果?如何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促进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创立新医学?如此等等,都是中医药研究中基本的但又是极为重要的课题。长期以来,尚无比较系统讨论这方面的专著。最近,由孙孝洪同志编著出版的《中医治疗学原理》(四川科技出版社,1990),通过努力探索,成功地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弥补了国内空白。阅读后,我们体会到该书有几个特点。一,在本书第一章,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西医和中医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运用不同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发展起来的两种理论体系。西医从致病因子、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