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健康教育在碘缺乏病(IDD)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2009-04/10,对都匀市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乡镇中心完小部分小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IDD知识和行为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健教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180人、家庭主妇90人,学生IDD知识知晓率由58.15%上升到91.11%,健康相关行为正确率由12.2%上升到82.2%;家庭主妇知晓率由57.78%上升到94.81%,健康相关行为正确率由77.8%上升到100%。结论在小学生和家庭主妇中开展IDD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干预后IDD相关知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重庆市碘缺乏病病区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干预效果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重庆市范围内选择13个项目县,在每个项目县选择3个项目乡,每个乡在中心小学校4~6年级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在上述项目学校的乡,选择3个村,开展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在项目实施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71.71%上升为效果评价的94.25%(x2=632.06,P< 0.01),平均提高22.54个百分点;家庭主妇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57.32%上升为效果评价的88.49%(x2=431.55,P< 0.01),平均提高31.17个百分点.所有项目县均达到了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项目的控制指标.结论 健康教育活动可有效提高项目试点地区小学生、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应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评价广西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在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项目县(区、市)小学生、家庭主妇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重点人群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有大幅提高.结论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是有效的,但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2009年山东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全省碘缺乏病地区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干预前后的认知水平,为制定山东省碘缺乏病(IDD)健康教育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省100个碘缺乏病县中随机抽取43个项目县开展为期半年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采用统一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表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结果]效果评估时学生知识知晓率由80.80%提高到95.00%,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提高了14.20%,98%的项目县达到了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试点项目的控制指标;家庭主妇知识知晓率由82.50%提高到95.30%,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提高了12.80%,100%的项目县达到了碘缺乏病健教试点项目的控制指标。但基线调查发现,学生和家庭主妇知识知晓率最低为50.00%和48.20%。[结论]山东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不同地区的知识知晓率有明显差异。还需采取多种形式继续加大对小学生的宣传力度,以有效发挥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长期督促和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甘肃重点人群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2009年在全省每年选取29个项目县(市、区),在每个项目县(市、区)选择3个项目乡开展具体的健康教育活动。在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项目县小学生、家庭主妇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后,小学生和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大幅度提高,小学生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由基线调查的57.67%和70.82%,提高为效果调查的89.59%、90.95%;育龄妇女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由基线调查的58.20%和60.53%,提高为效果调查的82.18%、83.94%。结论:健康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了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长宁区碘缺乏病高危人群的相关知识和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长宁区孕妇、家庭主妇和学生预防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240名孕妇、275名家庭主妇和321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孕妇对于碘缺乏病对胎儿和儿童的危害认识不足(分别为24.2%和76.3%),年龄越大,知识和行为越好;家庭主妇对预防碘缺乏病知识掌握不够,能全面认识碘缺乏病危害的仅占18.5%,但在实际购买使用碘盐方面尚可;学生的预防碘缺乏病知识和行为较好,能全面认识碘缺乏病危害占85.3%,比孕妇和家庭主妇都高。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孕妇、家庭主妇的教育,同时促进学生对家长的碘缺乏病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乡村目标人群对碘缺乏病相关防治知识掌握程度,为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2016年在平顶山市的2个项目县选择五年级小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碘缺乏病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后,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8.5%)与之前基线调查(5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6,P0.05);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92.2%)与之前基线调查(6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乡村目标人群的知识知晓率,在农村地区应大力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驻马店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2012-2016年,每年分层随机选择中心小学5年级学生和所在地3个村家庭主妇为调查对象,分别于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并于2016年开展实施健康教育项目5年后碘缺乏病知识调查。结果 2012-2016年,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较基线调查显著提高(P值均<0.01),且基线调查时知晓率小学生(53.83%~72.78%)、家庭主妇(50.78%~72.00%),及干预后知晓率小学生(86.44%~94.56%)、家庭主妇(87.11%~95.44%)均逐年增高(P值均<0.05)。2016年碘缺乏病防治总知晓率,小学生为57.96%,家庭主妇为65.66%,农村均低于城区(P值均<0.01)。小学生获得知识最多的是健康教育课(61.47%),家庭主妇是电视和广播(83.90%)。结论驻马店市目标人群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总体效果较好,但持续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9.
靖江市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江市属于轻度缺碘地区,2002年在全市开展了学生碘缺乏病(IDD)健康教育“五个一”活动,即上一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课,写一篇有关碘缺乏病防治的作文,检测一次学生自带食盐碘含量,向家长发放一次宣传单和收集一个碘盐包装袋。为掌握该市重点人群(学生、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于2005年6月进行了碘缺乏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郑莹如  刘沛 《职业与健康》2011,27(10):1130-1132
目的评价济源市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和完善健康教育工作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于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对小学生、家庭主妇、机关干部进行调查,分别计算小学生、家庭主妇、机关干部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及知识获得途径。结果小学生基线调查179人,知晓率68.5%;效果评价调查165人,知晓率92.5%,知晓率提高24%。家庭主妇基线调查75人,知晓率78.2%;效果评价调查75人,知晓率89.8%,知晓率提高11.6%;机关干部效果评价共调查30人,知晓率76.7%。结论通过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其中大众传播(如电视、报纸、广播)和学校健康教育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泉州市人群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按照《福建省执行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要求,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通过项目开展,泉州市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66.1%提高到93.5%,家庭主妇的知晓率由72.6%提高到91.6%。结论健康教育项目工作对提高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效果,促进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形成,提高自我防病能力,确实推动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普及相关地方病防治知识,增强人群的防病意识,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每个项目县按病种选择3个项目乡,每个乡在中心小学4~6年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上述项目乡,每乡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每个乡选择5年级30名学生,3个村各选择15名家庭主妇进行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前,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78.04%(2189/2805),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73.55%(1026/1395),小学生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70.62%(572/810),家庭主妇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61.73%(250/405);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后,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94.37oA(2633/2790),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90.97%(1269/1395),较干预前分别提高16.33%、17.42%,小学生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93.33%(756/810),家庭主妇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8.39%(358/405),较干预前分别提高22.71%、26.66%。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地方病防治知识得到显著提高,达到项目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平顶山市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平顶山市选择郏县、汝州市作为项目县,每个项目县选择3个项目乡,每个项目乡所在中心小学4~6年级学生及村民为主要对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前后采用相同的调查问卷对项目乡抽取部分五年级学生及20—50岁家庭主妇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以及人体缺碘的主要危害、预防缺碘方法等知识。结果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价小学生均为540人、家庭主妇均为270人。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56.36%(913/1620)提高到93.89%(1521/1620)(P〈0.01),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62.22%(504/810)提高到89.01%(721/810)(P〈0.01)。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小学生及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防病意识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延平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按《2011年福建省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3个乡镇90名5年级小学生和45名家庭主妇进行调查,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75.6%和57.0%上升到干预后的98.9%和85.9%.结论 实施项目后,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对我省灵宝市(县级市)家庭主妇、小学生、基层医务人员、大众传媒人员和售盐人员等5种目标人群进行了碘缺乏病知信行调查。结果显示,各种目标人群对碘缺乏病的病因、危害和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尚处于较低水平,相关行为也不甚理想。这说明了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者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2007年4~10月,抽取公主岭市某镇10个村,对部分家庭主妇进行碘缺乏病知识、行为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家庭用盐碘含量和食用碘盐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家庭主妇240人、100人,家庭主妇对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碘缺乏病预防认知情况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为干预后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改善相关行为有着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梅州市重点人群对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在防治碘缺乏病中的效果。方法对全市8个县(市、区),采用学生、教师填答试卷与家庭主妇入户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基线调查和开展活动后的效果评估调查。结果梅州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基线调查显示:小学3~5年级学生组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得分的平均分、合格率、满分率分别为43.7分、43.2%、11.5%;教师组平均分、合格率、满分率分别为84.9分、100.0%、48.3%;家庭主妇组平均分、合格率、满分率分别为53.5分、33.1%、13.5%;活动效果评估显示:开展活动后3~5年级学生组防治知识得分的平均分、合格率、满分率分别为89.9分、92.1%、83.0%;教师组平均分、合格率、满分率分别为100分、100.0%、100.0%;家庭主妇组平均分、合格率、满分率分别为84.2分、81.8%、72.3%。结论通过开展消除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后被调查人群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水平均明显提高,健康教育活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2006年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碘缺乏病(IDD)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及策略,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在IDD防治中作用. [方法]对中小学生、家庭主妇和碘盐零售店主等目标人群开展碘盐鉴别、作文比赛、给家长一封信、发宣传单(画、折页)、知识讲座、播放IDD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健教干预,在干预前后通过问卷调查、碘盐监测评价效果. [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学生3 116人、3 011人,IDD知识及格率由7.5%上升到91.0%(P<0.005);食盐有碘率由96.6%上升到99.4%(P<0.005).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家庭主妇761人、754人,IDD知识及格率由45.2%上升到99.3%(P<0.005);食盐有碘率由98.2%上升到99.9%(P<0.005). [结论]在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等目标人群中开展IDD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其IDD防治知识和巩固IDD防治成效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家庭主妇对碘缺乏病的知信行调查陈秀玲,李军,罗春艳家庭主妇是碘缺乏病(IDD)健康教育的一级目标人群之一。因此,了解她们对碘缺乏病的认识、买盐、用盐情况,以及获取碘缺乏病知识的渠道,对有效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6年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根据国家《项目管理方案》、《项目技术方案》和《2009年福建省地方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随机抽取3个项目镇中心小学5年级各1个班30名学生,在每所项目学校所在地随机抽取15名家庭主妇进行基线调查。项目实施半年后,用统一方法和同一问卷进行终期调查。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及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均显著提高。小学生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61.1%上升为效果评价的91.1%,家庭主妇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51.9%上升为效果评价的84.4%。结论通过以学生和家庭主妇为主体的健康教育模式综合干预,目标人群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说明该宣传教育模式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