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建强  张秋玲  黄扬 《吉林医学》2013,34(22):4499-4500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疗效。方法: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手术。结果:共治疗575例(636眼),术后观察(平均1~3个月):视力提高477例(占75.0%),视力无变化113例(占17.8%),视力下降46例(占7.2%)。结论: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手术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可有效降低术后再出血、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45例(45只眼)视网膜玻璃体病变行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光凝、注气、注硅油等治疗,手术前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特殊姿势训练以及如何配合手术等问题进行宣传教育;术后采取特殊的体位及自制床垫的临床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给予及时处理.结果 45例病人均能顺利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对护理表示满意.结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是眼科手术中相对比较复杂的手术,手术前及手术后的良好护理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58例(61日艮)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病人行常规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并根据病情相应处理视网膜病变,选择眼内激光及眼内填充物。结果:随访3~13mo,术后矫正视力不同程度改善46眼(75%),12眼(20%)不变,3眼(5%)视力减退。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手术及光凝、眼内气体、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杂性眼内异物玻璃体切割术病人的临床整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眼外伤眼内异物行常规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后护理进行分析。护理方法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结果:24例病人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配合良好。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或不变。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经干预处理后均得到控制。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对保证手术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眼内注射围手术期护理的措施,积累工作经验,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5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行雷珠单抗眼内注射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总结,实施最佳护理措施。结果:55例雷珠单抗眼内注射患者未发生感染及出血,为择期行玻璃体切割术做好准备。结论:做好雷珠单抗眼内注射术围手术期护理,为进一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伴有玻璃体积血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手术配合方法及要点。方法:总结2012年9月~2013年2月59例(59眼)伴有玻璃体积血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23G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资料及护理配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无眼内感染病例,术后切口密闭良好。结论:良好的术前患者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以及术后器械的精心维护和保养等全面优质的手术护理配合为23G玻璃体切割术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7.
韩娜  马强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X):49-50
目的:探讨复杂性眼内异物玻璃体切割术病人的临床整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眼外伤眼内异物行常规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后护理进行分析。护理方法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结果:24例病人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配合良好。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或不变。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经干预处理后均得到控制。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对保证手术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117只眼行玻璃体切割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随访8~64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视网膜裂孔是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19%),22%的病例术后局部纤维素性渗出。术后6个月内,7%的病例发生青光眼,2%发生虹膜红变。10%的病例需行二次手术:由于出血行眼内灌洗术(n=3),术后7 d内由于局部再次出血行硅油置换术(n=1),眼内气体吸收后由于网膜脱离行硅油注入术(n=1),由于迟发性玻璃体出血行眼内灌洗术(7~13个月)(n=4)。50%的二次手术在术后3个月内进行。结论:玻璃体切割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有晶状体混浊或术后晶状体混浊加重者可考虑行玻璃体切割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病人的护理.方法 对6例(6眼)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病人,在玻璃体切割术后加强观察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6例(6眼)患者在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例患者眼压高,经积极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和术后的观察、护理、治疗,在治疗眼内炎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配合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的开展,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的护理措施,达到巩固疗效、促进康复的目的.方法 对63例视网膜玻璃体疾病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光凝、注气、注硅油等治疗,手术前针对不同病人、病情进行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和健康教育,术后采取俯卧位及自制多种支撑物的特殊护理,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处理.结果 63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对护理表示满意.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眼科手术中相对比较复杂的手术,其手术前及手术后的精心护理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张义  周小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377-1378
目的:观察体位护理在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比研究我院眼科采用体位护理前后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患者术后复发率与视力等资料。结果:采用体位护理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6%,而未采用体位护理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0%;采用体位护理患者术后视力平均为0.4,未采用体位护理患者术后视力平均为0.3。结论:体位护理提高了患者的一次手术成功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遵医行为,降低了视网膜脱离的复发率,在现代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配合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的开展,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的护理措施,达到巩固疗效、促进康复的目的。方法对63例视网膜玻璃体疾病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光凝、注气、注硅油等治疗,手术前针对不同病人、病情进行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和健康教育,术后采取俯卧位及自制多种支撑物的特殊护理,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处理。结果63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对护理表示满意。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是眼科手术中相对比较复杂的手术,其手术前及手术后的精心护理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研究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对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50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52眼)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并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眼压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好手术时间以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患者52眼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都有所提高,和手术治疗前比较差异性较大(P0.05);术后一周患者的眼压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没有较大差异(P0.05);术后进行半年左右的随访,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少。结论:采用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能帮助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较快地恢复健康、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98例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98例患者均成功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98例中95例视力不同程度地提高,3例视力无改变,临床症状缓解,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各类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护士对患者病情全面考虑,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2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总结分析其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措施。结果①经过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及全面护理配合下,22例患者术后视力0.5以上患者比例54.55%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显著(P0.05)。②22例患者术后高眼压1例并发症发生率(4.5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手术期有必要采用科学护理措施,全面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及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6.
周绪雷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23-12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2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的系统化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及术后的视力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视力水平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玻璃体切割术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视力且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配合.方法 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术治疗,手术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总有效率;眼内炎症反应、一过性眼压过高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眼压水平、血糖水平、血压水平的差异.结果 综合组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手术组(P<0.05);综合组眼内炎症反应、一过性眼压过高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P<0.05);治疗前两组眼压水平、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综合组眼压水平改善更显著,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波动幅度更低(P<0.05).结论 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效果确切,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眼压,减少并发症发生,控制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平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Tf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V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至2007年9月因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住院患者60例,其中玻璃体内注射TA联合玻璃体切割术30例(治疗组)和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术30例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内炎症反应和眼底改变。结果TA注射组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眼内纤维素形成发生率较单纯手术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眼压〉21mmHg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玻璃体切割术比较,玻璃体内注射TA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减少眼内炎症反应及术后眼内纤维素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眼内显微手术 [1 ] ,1996年 4月至 1999年 12月我院采用美国 storz公司生产的玻璃体切割系统为 39例患者进行手术 ,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996年 4月至 1999年 12月 ,我院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393例 ,其中男 2 6 3例 ,女 130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 7岁。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175例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7例 ,玻璃体出血、混浊 78例 ,眼外伤后牵引性视网膜脱离31例 ,球内异物 12例。2 用物准备2 .1 仪器 :玻璃体切割系统 ,X- Y轴双目显微镜、冷冻机、电凝…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对16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对其认真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本组168例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稳定,术中配合良好,手术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对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