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中部地区乡村医生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 通过对当前中国中部地区乡村医生教育现状的分析 ,找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为政府进一步发展乡村医生教育 ,提高培训效果提供依据。对象 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中部 4省 (山西省、安徽省、河南省、河北省 )入选的乡村医生。共调查乡村医生 80 0人 ,收回有效问卷 75 5份 ,应答率为 94 .4 %。方法 横断面调查。结果 中部地区乡村医生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乡村医生从数量到质量均有较大的提高 ,但现行的培训模式与实际需求的培训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别 ,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改善。结论 乡村医生教育处于发展阶段的新时期。对于乡村医生的培训重点应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应当将提高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作为培训的重点 ,并运用市场规律来实行“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豫东地区乡村医生培训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对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培乡村医生培训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提供依据.本次共调查乡村医生3 587人,收回有效问卷3 550份,应答率为98.9%.方法:通过座谈、走访、问卷,收集数据及资料.结果:乡村医生通过培训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现行的培训模式与乡村医生实际需求有着较大的差别,有待进一步改善.结论:乡村医生培训处于发展阶段的新时期,培训重点应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并运用市场规律来指导“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3.
乡村医生的培训提高是医学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探索乡村医生教育模式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按全科医生方向培训乡村医生是乡村医生教育的发展方同。 1 乡村医生的任务和功  相似文献   

4.
我国三省区乡村医生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乡村医生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教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新形势下的乡村医生教育模式.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收集数据及资料.结果:乡村医生学历偏低.执业(助理)医师比例小,与国家相关规划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培训经费的缺乏成为制约乡村医生教育的主要因素;乡村医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是决定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定期集中与网络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是适合新形势下的乡村医生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提高乡村医生培训效果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近5年来我校对乡村医生培训效果的观察,阐述了如何进一步开展乡村医生教育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几点乡医教育的具体措施,认为以此能提高乡医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杭州市余杭区乡村医生培训基本现况调查分析,为改进和提高培训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白行设计的问卷,对2012年11月接受杭州市余杭区卫生进修学校培训的293名乡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方式与乡村医生实际需求尚有一定差距,乡村医生对提高自身临床诊治能力意愿强力。结论:现有行的培训模式与实际需求尚有一定差距。乡村医生的培训重点应根据其特点进行少而精,适当引入远程教育,重点培养年轻队伍。  相似文献   

7.
我国乡村医生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实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以来,乡村医生教育全面、快速发展,已建立起运作规范有效的乡村医生教育体系,乡村医生教育稳步实施。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部分省区乡村医生教育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乡村医生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知识老化,中专水平、中专及以上学历比例仍比较低,甚至无专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比例低或无等。要实现《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目标,必须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生教育的政策法规,调整教育、办学模式及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历教育层次,充分利用卫生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工作效益,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彭玉副部长在1998年召开的全国乡村医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上指出 :2000年后 ,我国乡村医生培训的重点应放在在职在岗培训上 ,要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我省在卫生部颁发的《1991~2000年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指导下 ,基本完成了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目标 ,经过系统化、正规化中等医学教育 ,大部分乡村医生达到了中专学历或中专水平。进入21世纪 ,如何做到、做好在职在岗继续培训 ,如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成为探讨研究21世纪前十年乡村医生教育的主要课题。1乡村医生再培训、再提高的依据1 1小康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了解”十二五”以来上海市乡村医生现况以及新时期面临的问题,为推进卫生服务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和制定乡村医生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定性访谈等方法搜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上海市乡村医生存在人员总量较少、队伍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学历水平普遍偏低、执业资格有待提高和各区、县乡村医生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现象.结论 上海市应合理增加乡村医生数量,并有效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实行“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培训模式,提高乡村医生的学历水平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山市乡村医生岗位培训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执行卫生部《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对乡村医生实行系统化、正规化中等医学教育,中山市卫生学校受市卫生局委托,承担了乡村医生培训教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山市乡村医生培训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部分乡医已达到中专水平,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医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我国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如何对乡医继续培训,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乡村医生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剑川县乡村医生的现状调查,分析目前乡村医生队伍同发展农村卫生服务的矛盾,为加强乡村医生管理和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素质提供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调查全县287名乡村医生.调查内容为乡村医生的年龄、学历、工作年限、收入和保障等情况.结果:目前剑川县乡村医生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接受规范教育培训少,管理体制不顺和待遇低,收入差距大.结论:剑川县应加强乡村医生在岗教育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的地位和待遇,并建立有效管理制度,吸引各类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省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掌握乡村医生教育的现状,总结过去开展乡村医生教育的经验,为今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的教育和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1990年6月,我们采用典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2年乡村医生培训方式方法的分析,找出培训方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及对策,为提高乡村医生培训的效果提供依据。调查反映乡村医生在培训方式上存在不足。尤其是培训地点、教学方式及培训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乡村医生培训对粳村医疗卫生各个方面的改善很有意义,应当重视乡村医生的继续培训工作,并以增加政府支持,改善村医生继续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4.
乡村医生系统化、正规化中等医学教育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各地在培训工作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很难在统一的模式下进行规范。因此,在乡村医生培训内容、方式、时间安排、考核等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既要防止一哄而起的低水平重复培训,又要考虑地区的适应性问题。国家已明确指出,各省市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保证乡村医生系统化、正规化中等医学教育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喀什地区村卫生室卫生人员近三年在岗培训现况以及培训需求,找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制定乡村医生教育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20名喀什地区村卫生室卫生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198份问卷,有效率为90.00%。结果现行培训模式基本满足国家要求,但培训时间、地点、内容、费用等需求与现况仍存在较大差异,培训质量有待提高。结论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应以需求为导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培训方案。  相似文献   

16.
乡村医生人力资源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乡村医生现状及对继续教育培训的需求。方法:对213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调查的乡村医生中,75.6%没有接受过正规医学专业教育,医学理论知识普遍缺乏,其中58.6%的人已在乡村医生岗位上工作了10年,但56.8%的乡村医生从未外出进修过,93.0%乡村医生深深感到工作压力和自身业务素质的不足,迫切需要参加培训。结论: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教育培训制度是提高乡村医生业务素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广西乡村医生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广西乡村医生教育发展状况,分析乡村医生教育存在问题。方法:应用现况研究方法,从县卫生局、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个人三个层面对乡村医生教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乡村医生教育取得成效,在岗培训达到规划目标要求,但学历教育进展仍较缓慢,培训组织形式单一,层次较低,培训内容尚存在不合理之处。结论:针对存在问题积极采取应对解决措施,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在岗培训的基础上,稳妥推进学历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乡村医生的培训和素质状况,为提高村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对福建省建阳市和顺昌县6个乡154名村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乡村医生素质有明显提高,表现在:累计培训时间长,多数愿意继续留在村医工作岗位,满意率较高;基本掌握了村医常规操作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村医质量不尽人意之处有: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很少具有中专学历者进入村医队伍。建议: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规范化管理,争取有80%乡村医生累计培训在2年以上,达到中专学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镇村一体化管理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乡村医生成为家庭医生助手,转变基层服务模式。方法根据基线调查结果,以年龄、在岗情况确定分组对象,根据培训教育需求调查等结果开展分级培训方案,并进行考核评估。结果乡村医生经过系统的全科培训后,考核均合格,各项能力有所提升;对此次培训的设置认为合理的占84.62%,69.23%的乡村医生对培训表示满意;家庭医生助手参与糖尿病、高血压随访后,人次较2012年分别提高19.2%和68.0%。结论具备全科教学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乡村医生成为家庭医生助手的模式是可行的、合理的,并具有一定效率的,可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部分县(市)乡村医生人力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调查了山东省6县(市)乡村医生人力现状及职前与职后教育培训状况,发现目前乡村医生的数量已基本达到要求,但质量仍是一个突出问题。无论是职前培训还是职后复训,无论在培训地点还是培训时间上,均难达到专业技术要求标准,建议积极开展乡村医生正规职业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