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三方面探讨了张仲景的高尚和值得学习的地方。第一方面是行医的目的。首先是为大众百姓服务.张仲景不计个人名利,不分服务对象的贫富贵贱,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当前仍有教育意义。其次是“卫生”与“护生”。张仲景“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的理念,提示医生的根本性职责在于保护人的生命,保卫人类的繁衍生息。第二方面是医生的行为品格。一是要认真仔细,可表现在诊察患者,治疗观察,药后护理等多方面;二是要沉着冷静,面对危重病或病情突变,应具有沉着应对,冷静思考,临变不慌的品格;三是要关爱体恤患者,首先体现在重视预防,早期治疗,及时给药,尤其要保护妇女儿童,其次,适当地、恰如其分地凋整患者的心理,既是对患者的关爱,又能起到治病的作用;四是要克服私念,医生治病要做到不求功名,实事求是,不患得患失等,要一切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履行治病救人的职责。第三方面是当好医生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博采众方,不陋已见的学风;二是要有辨证沦治,精益求精的技术;三是要有通晓药剂,杜绝误用的广博知识,除了掌握药物的基本功效外,还包括了解药物的剂量、剂型、煎煮法,药物服用后的反应以及毒副反应的消除等。  相似文献   

2.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而罹患疾病后,就要求医问药。但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错误的用药观,具体有以下数种。用量越大见效越快首先,药物治病要有—个过程,并非“药到”病印除。只有合理用药,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加速病情恢复。其次每种药物随着用量的增加,虽然药理作用加强,但毒副反应也会增大。盲  相似文献   

3.
药能治病,妇孺皆知;但若用之不当,药亦能致病,这就非尽人皆知了。中医学把与药物运用失当直接相关的致病因素称作“药邪”。《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提出了要严格控制有  相似文献   

4.
浅谈护患沟通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的“语言艺术”在医患沟通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由于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问最多,对患者的影响也较大,所以护患沟通在整体护理中越来越重要。在护理活动中,要讲究语言艺术,以突出仁爱,反映修养,展示才能为语言基调,充分认识语言有治病和致病的双重作用。古代西方的医圣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两种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语言与药物一样都是治病的工具。所以谴词用句就象选择药物与斟酌剂量一样也应十分注意。  相似文献   

5.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成 ,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所以 ,中药质量的提高与临床应用的关系十分重要 ,正如 :程中铃《医学心悟》曰 :“药中误 ,药不真 ,药材真致方深 ,有名无实何能效 ,徒使医家枉用心。”古代对药材真假优劣早有认识。通常病人就诊服药后疗效不佳 ,常归咎于医生治病不对证 ,却不知有许多常见于“药不真” ,医生的医术再高明 ,没有药剂人员的配合和高质量的药品 ,也可不能有满意的疗效。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 ,各地除要有…  相似文献   

6.
“是药三分毒”。在中国医学史的相关资料记载,早在周代“毒与药”不分,统称“毒药”。如“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传说中神农所遇之毒即为“药”。秦汉时期谓“毒”为药物的偏性。如《本经》记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素问·五常政大论》谓:“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认为药性强烈、作用峻猛者是谓“毒”。魏晋以后“毒”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肖少卿教授诊治疑难病证的思路及经验.首先,学宗岐黄,调神为先;其次,标本同治,针药并施;三者,顾护后天之本,贯彻治病始终;四者,吸纳西学,拓展思路;五者,针刺常用“三部针法”及透刺术.  相似文献   

8.
利用鲜药治病是中医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在我国汉初,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生者尤良”的记载。古人所说“生”,就是指“鲜”而言。早在秦汉时期,中医就有喜欢以鲜药制成自然汁冲兑使用的习惯。这是因为鲜药自然汁“纯正”,最能保持药物的天然特性。这种...  相似文献   

9.
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是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一代护理人才的质量.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妇产科带教实践,不断总结和改进,对如何进行护理带教有一定体会,现总结如下. 1 建立实习护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成就感 1.1职业素养.实习护生进入妇产科实习,我们对他们进行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首先是职业道德,表现为对病人要有爱心、耐心、同情心和责任感,树立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尽量帮助病人减轻痛苦.其次是职业形象,要求必须穿着整洁,要具有端庄、含蓄的举止,自然的表情姿势,对患者坦率热情、态度和蔼.同时要具有职业能力,熟悉护理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疾病护理常规,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处理问题沉着、冷静.  相似文献   

10.
抗击“非典”的斗争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本文作者仅就在医学教育中要加强人文关爱教育谈了白己的想法。认为,培养人文精神,加强人文关爱教育,帮助医学生确立“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道德理念是培养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基础。人文关爱教育首先强调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其次强调医学实或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第三,强调把坚持终生学习作为关爱生命、维护健康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内经》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追根溯源,历代脾胃大家,如李东垣、叶天士等,无不推崇仲景脾胃学术思想。作者通过系统学习仲景脾胃学说,结合临床实践,受益匪浅,仲景首创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疾病,重视阳气的作用,推崇温补脾胃,重视脏腑气机的上下通畅,强调行气导滞。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对“脉症不应”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医家在遇到“脉症不应”的情况时多沿袭明代张景岳的理论,对脉或症进行“从舍”,然而反观大医家张仲景的著作,却以“脉症不应”之处为辨证之关键,强调“脉症合参”,认真分析脉症不应之理。通过研究张仲景脉症并重的思想,对“脉症不应”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对“脉症不应”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多医家在遇到"脉症不应"的情况时多沿袭明代张景岳的理论,对脉或症进行"从舍",然而反观大医家张仲景的著作,却以"脉症不应"之处为辨证之关键,强调"脉症合参",认真分析脉症不应之理。通过研究张仲景脉症并重的思想,对"脉症不应"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仲景脾胃学说临证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内经》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追根溯源,历代脾胃大家,如李东垣、叶天士等,无不推崇仲景脾胃学术思想。作者通过系统学习仲景脾胃学说,结合临床实践,受益匪浅,仲景首创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疾病,重视阳气的作用,推崇温补脾胃,重视脏腑气机的上下通畅,强调行气导滞。  相似文献   

15.
下法是用具有泻下或润下作用的药物使患者发生泻下而达到治疗里热证目的一种方法,它既是一种对人体的保护作用,又是一种治疗措施。下法的应用始于《内经》,后为汉代医家张仲景广泛应用。其后,历代不断发展、完善。有著名的寒下方剂三承气汤,指出了寒下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又将寒下法与化瘀、清热法配合应用;还将寒下法与补法合用,治里实兼阴亏者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仲景治利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证治规律。方法:通过例举李飞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案,总结李飞教授运用仲景治方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选方用药经验。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应遵循仲景辨证施治精神,灵活运用诸法诸药,不可拘泥于一法或一方。  相似文献   

17.
东汉名医张仲景因其创造性的提出六经辨证和脏腑经络辨证的辨证方法,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在其著作《伤寒论》中多次出现阴性症状的描述和运用,通过对其中阴性症状的总结分析,可以看出张仲景辨证思想具有如下特点:1)将把握疾病动态变化规律作为临床辨证前提。2)建立了以分析主症或关键症状为核心的辨证思维模式。3)适应疾病表现和变化的多样性,将辨证思维由静态转向动态,由分析走向综合。4)将病症的临床表现以变通和组合分解的方式进行描述,提示了疾病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反映出张仲景辨证思维的发散性、相关性、蕴含性和可扩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伤寒论》中的喘的涵义、临床意义及分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而揭示了张仲景对各种原因所致喘的不同治疗方法。反映了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与临床遣药的灵活性,为研究仲景学说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9.
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在处理患者关系方面具有如下特点:摄生为医学首务,不贸然诊治死证疑证,任医如任将忌猜疑,明白治病是艰难涉险的过程,鼓励病患树立信心等。将其中涉及到医患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引申至当前现实中,分析了其在医疗公益性与营利性之选择、医生处置权与患者同意权之对立,医疗受益与风险之冲突中的应用,以助我们把握医患关系的底线,找到良好医患关系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