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由James Parkinson于1817年最先报道[1].以行动缓慢,静止性震颤及肌张力增高为特点.患者常伴有慌张步态,起步困难,冻结,姿势不稳等步态障碍.一项120例步态障碍患者的研究显示,帕金森患者占12%[2].近年来,帕金森病及其综合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70.7/10万人.60岁发病率约为1‰,70岁发病率达3‰~5‰,全球已有超过400万帕金森病患者[3].发病1~5年后,致残率为25%,5~9年更高达66%.而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便是步态障碍.此外,Cox生存分析表明,步态障碍与高死亡风险率相关[4-5].以往对于步态障碍及其机制的研究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采用有创性动物实验.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e,DTI)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禁锢.本文就DTI在帕金森患者步态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误诊为帕金森氏病的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2例(IHP)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22岁。以双上肢静止性不自主颤抖19 a余就医。患者2.5岁开始出现上述症状,外院诊断为帕金森氏病、锥体外系疾病、帕金森氏综合征等。曾用美多巴、金刚烷胺、安坦等治疗无效。性格内向,寡言。查体:发育正常。表情自然,步态正常。双上肢静止性不自主颤抖,幅度为±1 cm,频率10~30次/m in,在精神紧张时颤抖幅度加大,自主动作时颤抖减轻,睡眠时颤抖消失。能完成扣扣子、穿针线等精细动作。书写时字体大小一致,笔划平直。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 )。…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性,9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2年,伴进行性消瘦、食欲差半年、反复呕吐10 d"于2009年9月入院.患儿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步态蹒跚,于当地诊治(具体不详),乏力渐加重,并出现跛行.半年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在外服用中药及降酶药,症状稍缓解.10 d前因反复呕吐、完全不能行走遂来我院就诊.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 kg,身长50 cm,无窒息史.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T 37.2 ℃,R22/min,P 92次/min,BP 110/70 mm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4.
4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TKR的患者48例62个膝关节,入院后实施系统化康复训练方案,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功能、本体感觉及步态训练.结果本组获随访6~12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术后半年复查时优38例,良10例,优良率100%.结论 TKR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能减少膝关节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Hallervorden-Spatz Syndrome,HSS)又称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由铁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罕见的进行性锥体外系疾病,于1922年由Hallervorden和Spatz首先详细描述并为其命名~[1]。现报道经临床诊断并行肉毒毒素治疗的1例HSS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双上肢活动障碍3年伴头颈部不自主扭转1年余"于2013年11月21日来院。起初表现为双手  相似文献   

6.
背景马鞍形人工半骨盆重建术是在治疗髋臼巨大缺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近年来,国外学者将其用于治疗骨盆肿瘤取得了显著疗效.目的探讨马鞍形人工半骨盆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设计以诊断为依据非随机非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完成,对象为17岁男性患者,诊断为右侧骨盆骨巨细胞瘤Ⅱ级.干预对患者进行相当于Eneking and DunhamtypeⅡ+Ⅲ的半骨盆切除术.作病灶切除、马鞍形人工半骨盆重建术后,指导患者分阶段、渐进地进行患侧下肢距小腿(踝)、膝、髋关节的主动训练,调整步态.根据Aboulafia AJ的马鞍形假体置换术后整体结果评定标准进行结果评定.主要观察指标步行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年患者步态仍稍跛,但户外活动不需带拐杖,患肢部分萎缩的大腿肌肉有改善,等级评定为优.结论患侧下肢距小腿、膝、髋关节的分阶段主动训练对马鞍形半骨盆重建术后的患者康复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系12岁女性,以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抽搐10年,精神障碍7年入院,2岁时无明显诱因始出现突发呼之不应,四肢抽搐,双目凝视,口吐白沫,持续数分钟,醒后不能回忆发作时情况,此后反复发作,每年数次,曾在外院诊断为癫痫,服用苯妥英钠,开始控制尚可,5岁时,家长发现患者出现肢体不自主活动,反应较同龄人差,语言能力差,独自发笑.  相似文献   

8.
熄风制动汤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露 《中国临床医生》2001,29(11):38-38
抽动 秽语综合征是儿童较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 ,以多发性不自主抽动和不自主发声为主要特征。笔者自拟熄风制动汤加减治疗抽动 秽语综合征 1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6例患者均是本院门诊患者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 - 2 -R)抽动 秽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12例 ,女 4例 ,0~ 6岁 4例 ,7~ 14岁 12例 ,平均年龄 9 3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11年 ,平均 4 6年。2 治疗方法 熄风制动汤组成 :石菖蒲 10g、天麻10g、胆南星 10g、制半夏 10g、茯苓 15g、丹参 10g、白芍 10…  相似文献   

9.
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头部MR影像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证者(Ⅲ1)男,38岁.从半年前起逐渐出现双腿僵硬、不灵活,走路时步态不稳,易跌倒,两手动作笨拙,不能完成精细动作,说话含糊不清,头晕,性功能障碍.在当地医院拍摄颈椎片,拟诊颈椎病,予以理疗,病情进行性加重.查体:神清,构音障碍,智力及发育正常,无弓形足,走路步态不稳、步距增宽,呈蹒跚步态及痉挛步态,眼底正常,双眼可见快速水平眼球震颤,复视.软腭活动及咽反射正常.颅神经及感觉系统正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增高,以双下肢为著,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评价工具临床评分与步态分析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因骨性关节炎需行单侧TKA患者30例,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和步态分析评定,统计手术前后临床评分与步态分析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术前相比,步长、步速、最大髋关节伸直角度以及双腿支撑时间趋于改善,KSS和HSS的疼痛评分和总分都明显改善(P<0.038),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膝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前,摆动相最大膝关节屈曲角度与KSS和HSS的功能评分以及KSS的总分有中度相关性(0.563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35岁,主因走路不稳2年,加重伴头晕、呕吐10 d,于2016年4月5日入住本院神经内科。该患者于入院前2年,无诱因逐渐出现走路不稳,下肢乏力,容易跌倒,自主活动缓慢且不灵活,症状逐步进展加重,并出现双上肢动作笨拙,不能精细活动;入院前1年出现过饮水呛咳,构音障碍(吟诗样语言),同时出现尿失禁及性功能减低;入院前10 d出现头晕,偶伴有喷射样呕吐,症状持续无缓解,为明确诊治,被家人送入本院就诊,门诊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QS Mini切口膝关节置换辅以专业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6/2006-08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6例作为实验组,男4例,女12例,年龄59~77(65.3±15.3)岁,病程10~15(13.4±14.3)年:16例患者均行Mini切口膝关节置换,辅以专业康复护理方案配合康复,康复护理方案涉及心理疏导、置换前训练、置换后肌力训练、不良步态纠正、关节位置觉训练以及置换后全身功能协调训练,特别强调早期股四头肌主动伸膝直腿抬高练习.以行常规膝关节置换的1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对照,男5例,女7例,年龄60~75(67.5±14.7)岁,病程8~18(12.8±14.9)年.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价疼痛程度,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角度,HS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10~16(13.2±12.7)d,平均13d.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2个月.两组患者置换前膝关节疼痛程度、活动度及功能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置换后关节疼痛程度、活动度及功能均明显改善,出院及随访时实验组关节屈曲活动度和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保存股四头肌完整性、减少术中损伤等理念下进行QS Mini切口人工膝关节置换,辅以心理疏导、置换前训练、置换后肌力训练、不良步态纠正、关节位置觉的训练以及置换后全身功能协调训练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膝关节置换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女 ,71岁。因双手震颤 10年 ,于 2 0 0 0年 2月入院。患者 60岁时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双手活动时震颤 ,持物和情绪激动时更明显 ,静止时消失。近 4年出现头部摇动 ,下颌不自主咀嚼 ,症状进展缓慢 ,日常生活稍受影响。门诊一直以帕金森病 ( PD)治疗 ,服用左旋多巴和苯海  相似文献   

14.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6岁。入院前10年,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双下肢不自主运动,表现为:坐位时双脚不自主交叉运动,平躺时出现双下肢不自主向上运动,行走时摇晃、颠簸,频繁吐口水。进餐时常将饭菜撒在饭桌,2年前出现吐词不清,嘴角不自主运动,抿嘴及噘嘴,逐渐加重,吃饭时容易咬伤舌头及嘴唇。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1岁,以吐词不清,饮水呛咳伴四肢无力1年半为主诉于2008年4月5日入院.患者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吐词不清,伴饮水呛咳,右上肢肢体拿东西无力,无恶心、呕吐、头昏、头痛、意识障碍、大小便障碍、曾多次在外院按脑梗死治疗,效差.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资料【例1】 女,17岁。主因接触水后出现皮疹3年,伴痒感,因复发来我院就诊。患者近3年在日常生活中洗脸、洗澡、洗手约5~10分钟后,立即在颜面、躯干、四肢等接触水的部位出现以毛囊为中心的小风团,伴痒感,一般半小时皮疹可自行消退。患者饮水不出现口腔粘膜水肿、腹泻  相似文献   

17.
Fahr′s 病又称“特发性散在性基底节钙化症”,“对称性大脑钙化综合征”。本病罕见。下面将我们在1984年7月用 SCT—10N_3型、矩阵256×256CT 扫描机检查发现的1例 Fahr′s 病报告于下:患者男性,21岁,走路不稳,健忘三年,近二年言语不清,有不自主说笑,笑而不止。检查:语言不利,吐字欠佳,反应迟钝,步态蹒跚。双手有震颤,快速轮替试验( ),指鼻对指试验( ),膝腱反射亢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8岁,因"腹痛5 d、四肢麻木4 d、昏睡2 d"入院.患者于2008年3月13日为预防狂犬病自服土方(斑蝥去头、足、翅,与糯米同炒,空心调服)两小勺(约6 g),1 h后出现上腹绞痛,频繁呕吐腹泻,每天二三十次.次日出现四肢麻木伴不自主抽动,并出现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1岁,因左下肢不自主抖动2 d于2011年11月15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的左下肢不自主抖动,症状持续1~2 min自行缓解.共发作3次.发作时无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性,9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2年,伴进行性消瘦、食欲差半年、反复呕吐10d”于2009年9月入院。患儿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步态蹒跚,于当地诊治(具体不详),乏力渐加重,并出现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