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特点,为临床梅毒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CLIA)对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197429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抗体初筛,初筛阳性者进行TPPA和TRUST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7429例住院患者中,TPPA和TRUST试验均阳性者959例,阳性率为0.49%.梅毒感染患者中男性患者为546例,阳性率为0.53%;女性患者为413例,阳性率为0.44%;梅毒阳性率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阳性率之比为1.20:1,男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20岁~39岁年龄段梅毒阳性率最高,但60岁~98岁年龄段阳性检出人数却最多,占住院梅毒感染者42.44%,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院临床科室均检出有梅毒阳性患者,妇产科阳性率最高,而神经内科阳性检出人数最多,不同科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36例梅毒感染者合并HIV感染阳性率为1.63%,与非梅毒感染者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院住院患者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年龄组、科室间以及HIV合并感染的梅毒血清学检测各具特点,应持续加强梅毒患者常规检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高危人群,降低医源性感染和职业暴露,控制梅毒的蔓延扩散.  相似文献   

2.
曾雪梅 《广西医学》2014,(10):1472-1473
目的了解南宁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梅毒感染状况,探讨防控对策及措施。方法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39 099例公共场所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检出梅毒感染者50例(0.13%),各年间血清梅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以21-40岁组阳性率最高;女性阳性率(0.16%)高于男性(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结论重视与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能及时发现传染源,有效预防和控制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感染、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王飞 《中外医疗》2013,(29):180-181
目的 评价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2种方法联合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UST和TPPA同时检测该院2012年1-12月95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双阳者再进行TRUST滴度测定,并比对检测结果.结果 TPPA法检出阳性382例(39.87%),TRUST法检出阳性216例(22.55%),2种方法同时阳性127例,阳性率男性低于女性;比较2种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PA法的特异性优于TRUST法,可用作为梅毒的确证试验,TRUST滴度分析可作为疗效观察,判定复发或再感染指征.2种方法联合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提出关于梅毒血清学试验筛选诊断梅毒程序的方法,对非特异性的心磷脂抗原实验(包括Trust试验)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包括TPPA法,ELISA法)做进一步方法学的比较。方法:对2008年以来确诊为各期梅毒的阳性血清标本83例。每份标本同时用TRUST、TPHA、ELISA三种方法进行测定。同时进行室内质控。采用卫生部2008年室间质评作为标准,来保证结果可靠性。结果:TRUST试剂检测梅毒血清阳性率19.2%,TPPA法阳性率92.7%,ELISA法阳性率95.1%。TPPA与TP-ELISA方法比较,P〉0.05,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TRUST与TP-ELISA,TPPA两种方法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LISA和TRUST法可作为常规检测梅毒血清学试验的常方法,阳性标本再用TPPA法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自2009年2月~2010年2月我院住院和门诊诊断和治疗的梅毒患者129例,采用TRUST、TP—ELISA、TPPA,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在3种方法检测的129例梅毒患者中,TRUST法检测阳性92例,阳性率为71.37%;TP—ELISA法检测阳性112例,阳性率为86.82%:TPPA法检测阳性129例,阳性率为100%。3种方法检测阳性率经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行大量人员的高危人群梅毒筛查时宜采用TP—ELISA检测方法;对TRUST和TP—ELISA等初筛阳性以及潜伏期梅毒和一些非螺旋体试验阴性又高度怀疑为梅毒患者的确认试验采用TRUST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区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对广州地区献血者进行血清学梅毒筛查与分析,了解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为安全输血制订梅毒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梅毒血清学初筛试验采用TRUST试验,阳性样本均采用TPPA试验进行确认。结果:7年(1995-2001年)献血人数为546098,梅毒阳性感染2060人,总阳性率为0.38%,男性阳性率(1124例,55%)高于女性(936例,45%);7年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95%的梅毒感染者年龄在20-39岁;近3年(1999-2001)郊区农村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率较高(分别为0.80%、0.98%、1.18%),流动人口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率也偏高(分别为0.49%、0.43%、0.68%)。结论:广州地区献血者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年龄在20-39岁;近3年来郊区农民和流动人口无偿献血梅毒阳性率上升较快,提示卫生防预部门应加强对郊区农民尤其是性活跃期年轻人的性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并联合采供血部门尽快出台安全采血措施与规范,以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李阳超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S):135-136
目的:通过对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与被检测者年龄、性别的分析,了解本地区梅毒感染情况。方法: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对5774例被检测者做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率为3.79%,其中,21~50岁年龄组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76.71%,其他年龄组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23.29%;女性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61.19%,男性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38.81%。结论:感染者主要集中在21~50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女性感染者多于男性感染者,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采用甲苯胺红卡片试验(TRUST)和间接血凝试验(TPHA)检测梅毒血清学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1356份性病门诊血清先后进行TRUST试验和TPPA,对两种方法检测阳性患者进行临床综合评价。结果421例TRUST筛查阳性血清患者51例临床诊断为非梅毒患者,假阳性率12.1%;450例经TPPA试验阳性患者仍有39例为非梅毒患者,假阳性率8.7%,两种方法对梅毒诊断的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梅毒实验室血清学结果诊断梅毒要注意生物学假阳性干扰,临床诊断注意将血清学结果与临床综合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TRUST)和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来自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95例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TRUST与TPPA两种试验检测,比较两种梅毒血清筛选试验方法,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495份血清标本中,TRUST法检测结果164例阳性,阳性率为33.13%,滴度≥1:32有6例,为1.21%;TPPA法检测结果417例阳性,阳性率84.24%;TEUST和TPPA法同时检测结果162例阳性,占32.73%,TRUST检查阴性而TPPA法检测结果170例阳性,占34.34%。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减少漏检,提高诊断率,应综合使用TRUST与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魏欣球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9):639-640
目的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两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方法将2004年7月—2009年7月我院性病门诊确诊的43例患者血清同时用TRUST试验和TPPA试验检测,比较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43份血清中,38份血清TRUST试验阳性,5份经抗梅毒治疗后,血清TRUST阴性;TPPA试验43份血清为阳性。结论两种检测方法有各自的适用性,经综合评估,TRUST试验可作为梅毒的人群筛查、疗效观察、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指标;TPPA试验是梅毒的确证试验,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特异性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梅毒阳性孕妇及其配偶/性伴梅毒感染状况,积极进行干预,避免胎传梅毒的发生。方法 收集2009-2016年通过海南省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进行免费筛查后确诊为梅毒的685例梅毒孕妇及其配偶/性伴血清,进行梅毒血清学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根据孕妇TRUST滴度高低不同,分析与其配偶/性伴TRUST和TPPA阳性率的关系。结果 685例梅毒孕妇梅毒血清学TRUST和TPPA试验结果均为阳性,其TRUST滴度为1∶1~1∶256,其中≤1∶4有461例,1∶8~1∶32有165例,≥1∶64有59例。其配偶/性伴TRUST和TPPA试验阳性率分别为31.24%和37.37%,且随着孕妇梅毒TRUST滴度越高,配偶/性伴的TRUST和TPPA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P<0.01),特别当孕妇TRUST滴度≥1∶16时,其配偶感染梅毒的机率≥50%;2009-2016年,发现妊娠梅毒的阳性数增高,但其配偶阳性率却逐年降低,其TRUST和TPPA的阳性率从60.00%和66.67%下降为23.45%和28.28%。结论 加强对梅毒阳性孕妇及其配偶/性伴的梅毒知识宣传和监测工作,及时追踪检测其配偶情况,可有效阻断了孕妇与其配偶/性伴间梅毒的传播,对防止胎传梅毒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梅毒孕妇与其配偶梅毒血清学试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0例梅毒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及配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聚试验(TPPA)试验,根据孕妇TRUST滴度高低不同,分析其与配偶TRUST和TPPA阳性率的关系。结果400例梅毒孕妇血清学试验均为阳性,其配偶TRUST试验阳性96例,TPPA阳性99例。而TRUST滴度高于1:16的孕妇其配偶TRUST、TPPA检测阳性率(48.28%、51.72%)高于滴度为1:8~1:16(29.82%、31.58%)以及滴度≤1:4(21.74%、22.07%)的梅毒孕妇配偶,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度1:8~1:16、滴度≤1:4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妊娠梅毒普查,追踪检测其配偶情况,可有效降低梅毒发病率。TRUST滴度超过1:16的产妇其配偶感染率明显增加,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五种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为临床对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40例门诊梅毒病人作为阳性组、再选取同期我院接收治疗非梅毒病人作为阴性组(140例)。利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梅毒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凝实验(TPH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血清实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五种检测方法进行重复检测。比较五种方法在阳性组中检测出的阳性率、特异性率、灵敏度以及阴性组中检测出的假阳性率。结果ELISA组具有最高的阳性率(97.14%),显著高于除TPPA组之外的其他三种检测方法(均P〈0.05),但假阳性率也较高(10.71%),TPPA假阳性率最低(0.00%),显著低于其他检测方法(均P〈0.05);TRUST灵敏度(85.62%)和特异性(88.64%)最低,均显著低于其他检测方法(均P〈0.05)。结论综合比较,TPPA法用于检测梅毒螺旋抗体阳性率高、假阳性率低、特异性机灵敏度均较高、综合效果最好。ELISA阳性率最高、但易出现假阳性,TRUST不适合用于梅毒螺旋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对比三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准确性。方法:选自笔者所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人民医院2006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梅毒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的健康无梅毒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都通过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剂实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以及梅毒螺旋体双抗原夹心试纸条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探究比较这三种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对于以上三种方法,笔者分别以TPPA、TRUST和胶体金实验检验来称呼。结果:相对于TRUST,TPPA和胶体金实验检验的阳性检出率与隐性检出率都明显要高,它们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早期梅毒还有Ⅰ期梅毒的阳性检出率,以TPPA最高,接着是胶体金实验检验、TRUST。结论:胶体金法比较适用于检验检疫系统实验室加急标本筛查或现场快速检测,对于梅毒疗效的观察检测,TRUST检测方法比较适合,而TPPA则比较适合对于胶体金实验检验、TRUST检出标本做一个验证测试。检测的结果,胶体金实验检验明显是要高于TRUST,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但是它和TPPA之间的检测结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对梅毒的检测,胶体金实验检验不但准确率比TRUST高,而且操作比TPPA要简便快速,成本也比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孕妇梅毒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就诊的24 964例孕妇同时采用ELISA、TPPA和TRUST等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4 964例孕妇标本中ELI-SA阳性180例,TPPA阳性178例,TRUST阳性74例。新感染患者74例,既往感染的患者104例,患者阳性率为0.71%;TPPA和ELIS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κ=0.972),在45例一期梅毒患者中,阳性符合率为97.78%,23例二期梅毒患者阳性符合率为95.65%,在6例三期梅毒患者中,阳性符合率为100.00%;TPPA和TRUST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1,κ=0.476),在一期梅毒中的阳性符合率为71.11%,在二期梅毒中的阳性符合率为100.00%,在三期梅毒中的阳性符合率为66.67%。结论对于孕妇梅毒筛查,可先用ELISA方法进行筛查,提高初检结果的检出率,阳性结果通过TPPA确诊,用TRUST试验观察疗效、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和评价TP—ELISA、TRUST、TPPA等梅毒检测法。方法采用TP—ELISA及TRusT法同时筛查6988例患者标本中的梅毒指标,阳性结果采用TPPA法确证。结果在TPPA法确证的368例阳性标本中,TRUST检出270例,符合率为71.05%,TP—ELISA检出380例,符合率为100%,TRUST符合率明显低于TP—ELISA法。结论TP—ELISA试剂的敏感性远远高于TRUST试剂,无论哪种试剂阳性均应进行TPPA确证。由于试剂较贵,操作较繁琐,不利于批量检测,所以无法直接采用TPPA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由于我室现在输血前检查以及梅毒的检测量越来越大,特对四种梅毒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建立适合我室梅毒的检测程序。方法:用ELISA法检测我院去年10月28日到今年6月的输血前检查标本以及门诊的要求查梅毒的标本10255例,其中阳性者再用RPR法.TRUST法和TPPA进行检测。结果:ELISA共检出阳性295例,其中ELISA阳性,TPPA为阳性的有290例,符合率为98.3%。ELISA的假阳性率为1.7%。295例TPPA阳性标本中RPR和TRUST法检出阳性为102例,检出率为34.58%,RPR和TRUST法漏检率为65.42%。而且RPR和TRUST法中102例阳性在做TPPA确证实验时滴度大于或等于1:5120的有72例,193例阴性在做TPPA确证实验时滴度大于或等于1:5120的仅有18例。结论:ELISA可用于我室输血前检查的筛查实验,TPPA可作为检测ELISA中阳性的确证实验。TPPA确证实验梅毒滴度越高,RPR法和TRUST法检出阳性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联合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方法避免TP-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的假阳性结果。方法用TP-ELISA法作为临床标本的梅毒筛查实验,对阳性标本进一步作TRUST和TPPA检测。结果 TP-ELlSA法检出114例梅毒阳性标本,TPPA确证阳性111例,阳性符合率为97.36%(111/114);其中27例TRUST阳性,TPPA确证试验均为阳性,阳性符合率为100%;97例TRUST阴性,TPPA确证阳性94例,阴性3例,不符合率为2.64%。结论 TP-ELISA法筛查梅毒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结果,对TP-ELlSA法测出的阳性标本先做TRUST试验,再用TPPA确证,阳性结果报告梅毒抗体阳性,阴性结果报告梅毒抗体阴性,这样能有效避免单一TP-ELISA法的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各期梅毒的价值。方法使用上述3种方法测定了45例梅毒患者和11例健康对照血清,同时比较3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全组梅毒患者血清的测定,3种方法出现的阳性率在梅毒各期有所不同。结论一期梅毒时应同时选用胶体金法和TPPA法,胶体金法比TRUST更早出现阳性,抗体滴度低时更易观察。二、三期梅毒时,可选用TRUST和TPPA:TRUST可避免前带现象,又可用于梅毒疗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地区高危场所从业人员梅毒感染状况,评价梅毒检测方法,为制定干预措施和实验室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TRUST与ELISA方法进行检测,阳性结果均用TPPA进行确认。结果1 978份血清标本中,TRUST阳性34份,阳性率1.72%;ELISA阳性125份,阳性率6.32%,两种方法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54.26,P〈0.05),TRUST检测阳性标本ELISA检测均为阳性。125份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阳性122份,ELISA与TPPA阳性结果无显著性差异(χ^2=3.04,P〉0.05),TRUST与TPPA阳性结果有显著性差异(χ^2=132.02,P〈0.05);各年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χ^2=0.80,P〉0.05)。结论ELISA可作为高危人群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一种理想检测方法,对控制梅毒的性传播有重要意义。但对ELISA阳性标本应做TPPA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