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喉罩应用于新生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新生儿100例,出生2~28d,男86例,女14例,体重3.1~4.8kg,随机均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患儿入室时、插管(喉罩)时、手术开始5min和拔管(喉罩)时的HR、MAP,记录术后拔管(喉罩)时间、拔管(喉罩)后气道痉挛、恶心干呕、咽部红肿、声嘶和低SpO2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麻醉机电子挥发罐余量显示来计算两组患儿七氟醚消耗量。结果 L组患儿的插喉罩时、手术开始5min和拔喉罩时的HR明显快于、MAP明显低于T组(P<0.01)。L组拔喉罩时间明显短于T组(P<0.01),拔喉罩后呼吸道并发症以及七氟醚消耗量均低于T组(P<0.05)。结论喉罩应用于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安全可靠,较气管插管全麻用药少,拔管后并发症少,麻醉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0例喉罩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依据麻醉给药途径分为喉罩组(置入普通型喉罩)和插管组(喉镜引导下经口明视插入内径7.5 mm气管导管),各2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罩)即刻、插管(罩)后3 min、拔管(罩)即刻、拔管(罩)后3 min的MAP、HR,同时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以及苏醒时间。结果插管组(除麻醉诱导前)各时间点的HR、MAP均较喉罩组明显升高(P0.05)。插管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多于喉罩组。插管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长于喉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用于全麻下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通气效果好、安全可靠,且较气管插管有血流动力学平稳、用药少、苏醒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Proseal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观察正压通气下Proseal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病人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25例)和气管插管组(T组,25例),麻醉后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max)、气道平均压(Pmea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数值及插管(罩)期、拔管(罩)期、术后24h相关并发症。结果(1)HR、MAP变化:插管(罩)期和拔管(罩)期T组明显升高(P<0.05),L组无明显变化(P>0.05)。(2)两组PETCO2、PaCO2、Pmax、Pmean随麻醉、气腹的影响变化是一致的,组间比较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SpO2一直保持稳定水平。(3)两组并发症比较:插管(罩)期L组有3例体动,1例呛咳,T组无体动及呛咳,差异无显著性(P>0.05);拔管(罩)期T组体动、呛咳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P<0.05);术后24h咽痛、声嘶发生率T组明显高于L组(P<0.05)。(4)手术医师对手术条件的评价100%满意。结论本研究显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Proseal喉罩可以达到与气管插管一样满意的通气效果,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LMA喉罩用于侧卧位腹腔镜全麻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的侧卧位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LMA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E组)。麻醉诱导前患者口服亚甲蓝胶囊,诱导后两组分别插入ALMA喉罩和气管导管。观察并记录:(1)基础值(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min(T4)、拔管前即刻(T5)、拔管后即刻(T6)和拔管后3min(T7)的HR、SBP、DBP和MAP变化;(2)术中拔管反流及误吸不良反应;(3)平卧位和侧卧位ALMA喉罩纤维支气管镜评分和气道密闭压;(4)术中VT、SpO2、PETCO2及气道压变化,ALMA喉罩漏气情况;(5)术后24h患者咽部并发症情况。结果与T1时比较,T2~T4时A组SBP、MAP和T2、T4、T5时E组SBP、MAP明显降低(P<0.05)。与E组比较,A组T3、T4、T6时HR明显减慢、T3、T4时SBP、DBP和MAP明显降低(P<0.05)。A组反流发生率9例(23.7%),E组4例(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误吸。A组平卧位气道密闭压(30.18±4.00)mmHg明显高于侧卧位时的气道密闭压(27.66±4.68)mmHg(P<0.01)。A组拔管时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E组(P<0.05),而A组套囊血迹发生率明显高于E组(P<0.05)。结论 ALMA喉罩可安全应用于侧卧位腹腔镜手术,可达到和气管插管一样满意的通气效果。ALMA喉罩行侧卧位全麻反流误吸风险小,且插管与拔管期间对心血管的影响更小,拔管期呛咳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麻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60例)和气管插管组(T组,60例)。观察插管(罩)期、拔管(罩)期、气腹后5min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术后24h咽痛及声嘶的发生率。结果(1)插管(罩)期和拔管(罩)期T组HR、MAP明显升高(P<0.05),L组无明显变化(P>0.05)。(2)两组PETCO2、Pmean随麻醉、,气腹的影响变化是一致的,组间比较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均一直保持稳定。(3)T组术后24h咽痛、声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L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采用喉罩全麻,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清醒快,无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可以达到与气管插管一样满意的通气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或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患者的HR和BP变化.方法妇科手术80例,随机分为全麻气管插管(T)组、全麻喉罩(L)组、硬膜外阻滞 全麻气管插管(ET)组、硬膜外阻滞 全麻喉罩(EL)组,每组20例.硬膜外阻滞用1%利多卡因 0.15%丁卡因.全麻诱导咪唑安定2 mg、芬太尼0.2 mg、丙泊酚1.5 mg/kg、琥珀胆碱1.5 mg/kg后插气管导管或喉罩.全麻维持50%N2O O2 异氟醚,静注阿曲库铵、芬太尼.于麻醉前(基础,入室静卧10 min后)、插管后1 min、切皮、进腹探查后5 min、拔管后1 min记录MAP、SpO2、HR、PETCO2.结果插管时HR和MAP均低于基础值,而两组喉罩HR低于插气管导管者,硬膜外复合全麻喉罩组MAP低于气管插管组.切皮时两组全麻MAP高于复合硬膜外组.探查时两组复合硬膜外者HR和MAP均低于基础值,且MAP低于单纯全麻者(P<0.05).拔管时各组HR均显著高于基础值,MAP未复合硬膜外者显著高于基础值.结论(1)插喉罩对BP和HR的影响不如气管导管剧烈;(2)复合硬膜外阻滞时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应激反应轻,也可减轻探查时的BP波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管型喉罩在全麻剖宫产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双管型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分别给予丙泊酚1~1.5mg/kg(1min)、瑞芬太尼1μg/kg及维库溴铵0.08mg/kg静脉注射麻醉诱导,并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2~4mg·kg-1·h-1和瑞芬太尼6~10μg·kg-1·h-1,间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插管(喉罩)前(T0)、插管(喉罩)后1min(T1)、3min(T2)、拔管(喉罩)前(T3)、拔管(喉罩后)1min(T4)、3min(T5)时的SBP、DBP、HR。记录T1~T3时且VT=8ml/kg时的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和PETCO2。记录插管(喉罩)成功率及术中有无反流误吸情况,记录术后咽喉部并发症。结果 T1、T3、T4时B组HR明显快于,SBP、DBP明显高于T0时及A组(P<0.05)。T1~T3时A组Pmean、Ppeak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术中均无反流误吸发生。术后咽部不适A组2例(6.7%)明显少于B组的9例(30.0%)(P<0.05)。结论双管型喉罩通气用于全麻剖宫产手术安全可行,与气管插管比较,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SLIPA喉罩用于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SLIPA喉罩应用于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SLIPA喉罩组(S组)、ProSeal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观察麻醉诱导前(T1)、管(罩)插入成功时(T2),管罩插入后10 min(T3),管(罩)拔出前即刻(T4),管(罩)拔出后即刻(T5)MAP、HR变化.观察管(罩)一次插入成功率、麻醉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的用量以及术后胃胀、咽喉疼痛情况.结果 T2~T5时L组和S组MAP明显低于、HR慢于T组(P<0.05).T组咽喉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S组及L组(P<0.05),而S组咽喉疼痛发生率低于L组(P<0.05),S组及L组在麻醉维持时间、清醒时间短于、丙泊酚用量少于T组.结论 SLIPA喉罩在临床应用中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且对咽喉损伤较小,可安全用于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Guardian喉罩静脉全麻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剖宫产术孕妇60例,其中择期手术35例,急诊手术25例,年龄26~38岁。随机分为Guardian喉罩组(G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G组喉罩置入成功后置入胃管引流胃液。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喉罩)前、插管(喉罩)后、拔管(喉罩)前、拔管(喉罩)后HR、MAP变化,麻醉诱导后移除面罩至插管(喉罩)成功时间(T1)、麻醉诱导后移除面罩至胎儿娩出时间(T2)、新生儿Apgar评分、气道峰压值、反流病例数、引流胃液量、插管(喉罩)失败率、术后咽痛等不良反应。结果与G组比较,T组在插管后、拔管前、拔管后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T组产妇T1明显延长(P0.05)。两组产妇T2、气道峰压值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反流病例发生。T组术后咽痛患者7例,明显多于G组的1例。G组引流出胃液量平均26ml。结论 Guardian喉罩插入和拔除操作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方便置入胃管引流胃液、降低胃内压,术后不良反应少,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剖宫产患者全麻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强型喉罩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住院患儿60例,年龄4~1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观察并记录诱导前5min(T0)、插入喉罩或气管插管时(T1)、置开口器时(T2)、手术开始时(T3)及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前(T4)的HR、MAP、SpO2;记录T1~T4时的VT、PETCO2及T1~T3时的气道峰压(Ppeak);记录喉罩或气管插管首次插入成功率和总成功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并记录术中及术后呛咳、喉痉挛、反流误吸及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L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短于T组(P0.05);与T组比较,T1、T2、T4时L组HR明显减慢,T1时L组MAP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T0时比较,T1、T2、T4时T组HR明显增快(P0.05);而两组SpO2、VT、PETCO2、Ppeak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T组比较,L组术后呛咳、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或P0.05),而两组喉罩或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喉痉挛及反流误吸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型喉罩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可保持气道通畅,获得良好的通气效果,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因此其用于该类手术中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