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伴慢性扁桃体炎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伴或不伴慢性扁桃体炎的两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所有患者肾活检病理根据国际IgA肾病协作组提出的牛津分型进行分类.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分析.结果 伴慢性扁桃体炎组高于不伴慢性扁桃体炎组的高血压发生率(62.5%vs 20.5%,P=0.002)、尿红细胞≥2+比例(62.5%vs 34.1%,P=0.048)、血TG[(3.3±2.2)mmol/L vs(2.0±1.3)mmol/L,P=0.038].两组病理特征、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慢性扁桃体IgA肾病的高血压、血尿、血脂紊乱更严重,病理特征和疗效与不伴慢性扁桃体炎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gA肾病牛津病理分型与Hass分型方法的临床适用性。方法①收集经临床及肾活检病理证实的139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24 h)、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平均动脉压(MAP)。②按照IgA肾病牛津分型与Haas分型标准对139例患者的肾活检组织进行光镜下病理分型,比较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与Haas分型方法的临床适用性。结果①牛津病理分型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系膜细胞增生评分组间(M0/1)尿蛋白定量(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不同肾小球节段硬化/球囊粘连积分组间(S0/1)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不同程度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组间(T0/1/2)尿蛋白定量(24 h)、eGFR和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1,P<0.01)。②与Ⅰ型和Ⅱ型比较,Ⅳ型和Ⅴ型尿蛋白定量(24 h)和MAP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Ⅲ型比较,Ⅳ型、Ⅴ型患者eGFR明显减低,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IgA肾病牛津病理分型的4个病理指标与IgA肾病临床指标独立相关,能较客观地反映肾活检肾脏病变的动态变化。②Hass病理分型级数越高,临床肾功能指标越差,故临床适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IgA肾病(IgAN)临床特征和病理分级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治疗并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经皮肾穿刺确诊为IgAN的65例患者,根据Lee分级,系统分析病理分级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病理学分型中65例患者I、Ⅱ、Ⅲ、Ⅳ、V型各占6.2%、12.3%、38.5%、40.0%、3.1%;病理类型轻者多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疗效较好,而病理类型重者临床表现多为肾病综合症、肾衰竭伴高血压,疗效差,预后差。结论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多样化,早期及时行肾活检并作病理分型对IgA肾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敏  杨建兵  黄霞  刘加林 《贵州医药》2011,35(12):1059-1064
目的 探讨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Primary Immunoglobin A nephropthy,IgAN(IgA肾病)]牛津分类四项病理指标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IgA肾病牛津分类建议的四个病理指标(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节段性硬化或粘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伴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540例IgA肾病分为高血压组(HP组,214例)与非高血压组(N-HP组,326例).对比分析两组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伴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以男性多见、男∶女为2.63∶1,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伴血尿为主,其次为单纯蛋白尿,而呈肾病综合征伴或不伴血尿者及单纯血尿者较少见.与N-PH组相比,其尿蛋白排泄量较多,血浆白蛋白水平较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肌酐水平较高,肾小球硬化率、系膜增生程度、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小动脉病变程度均较重,血肌酐升高发生率也明显较高.结论伴高血压的IgA肾病以中青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伴血尿为主,肾脏病变较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伴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IgA肾病(IgA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为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肾内科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288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活检结果,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结果 288例患者中,高尿酸患病率为43.06%(124例);高尿酸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密度脂蛋白、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慢性肾脏病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津分型结果表明,2组患者的在系膜增生(M)、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T)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内皮细胞增生(E)、节段性硬化或粘连(S)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高尿酸血症的IgAN比正常血尿酸的IgA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病变更严重,应予以重视并给与有效及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吕彩凤  郭珲 《安徽医药》2024,28(2):313-316
目的 探讨贫血与IgA肾病临床、牛津病理分型及肾脏预后的关系,明确贫血是否为IgA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首次就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并完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诊断为IgA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据血红蛋白(Hb)情况将病人分为贫血组和Hb正常组。生存分析采用Kapian-Meier法。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牛津病理(M、S、E、T)分型及肾存活率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贫血组血肌酐(Scr)[171.50(76.75,253.25)μmol/L比76.50(64,90.75)μmol/L]、24 h尿蛋白定量[2.49(1.24,4.07)g/d比1.55(0.92,2.79)g/d]、慢性肾脏病(CKD)分期较Hb正常组高,肾小球滤过率(eGFR)[36.50(21.75,96.25)mL·min-1·(1.73 m2)-1比103(89.75,119.25)mL·min-1·(1.73 m2)-1]、血清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老年IgA肾病临床和病理特性及其与青年IgA肾病的不同。方法纳入经肾活检免疫病理诊断为IgAN患者287例为观察对象。观察其临床表现与病理组织分类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比较45岁以上病例与≤45岁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入院时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的患者共269例,单纯血尿患者32例,WHO病理组织分类均在Ⅰ-Ⅲ级,蛋白尿伴血尿217例则在Ⅰ—Ⅴ级中均有分布。免疫荧光以系膜区、小血管壁IgA弥漫或节段沉积为主52.3%(150/287)。〉45岁组血压、24h尿蛋白排泄量、甘油三酯及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显著高于≤45岁组(P〈0.05,P〈0.01)。〉45岁组肾小管-间质指数和血管指数显著高于≤45岁组(P〈0.05)。结论中老年IgA肾病患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较高,肾血管和肾间质损害较青年组严重。  相似文献   

9.
伴高压的IgA肾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伴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540例IgA肾病分为高血压组(HP组,214例)与非高血压组(N-HP组,326例),对比分析两组流行学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伴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以男性多见,男:女为2.63:1,临床表现以蛋白伴血尿为主,其次为单纯蛋白尿,而呈肾病综合征伴或不伴血尿者及单纯血尿者较少见。与N-PH组相比,其尿蛋白排泄量较多,血浆白蛋白水平较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肌酐水平较高,肾小球硬化率、系膜增生程度、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小动脉病变程度均较重,血肌酐升高发生率也明显较高。结论 伴高血压的IgA肾病以中青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伴血尿为主,肾脏病变较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和IgA肾病在临床及肾脏病理改变上的异同,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对经肾活检证实的4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及38例IgA肾病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及病理对比分析.结果 HSPN与IgA肾病临床表现类型分布上相似,两者都以血尿伴蛋白尿居多(42.5%vs55.3%),但HSPN的肾病综合征发生率(25.0%)高于IgA肾病(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高血压发生率(20.0%vs21.1%)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肉眼血尿发生率(26.3%vs5.0%)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26.3%vs7.5%)IgA肾病高于HSPN(P<0.05).HSPN肾外症状均有皮肤紫癜,25%有胃肠症状,20%有关节痛,而IgA肾病仅5.3%有腹痛.在肾脏病理改变上,IgA肾病23.7%出现球性硬化,44.7%出现肾小管萎缩,HSPN为5.0%及22.5%,但HSPN有17.5%出现内皮增生,IsA肾病患者则未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月体形成及弥漫性系膜增生等病理表现二者并无明显差别(11vs12,3vs3,P>0.05).HSPN患者中20例(50.0%)肾小球免疫沉积物中含有IgG,而IgA肾病肾小球免疫沉积物中有IgG沉积者仅为6例(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IgA肾病有极其相似的病理特点,但在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免疫机制上存在明显差异,支持它们是两个疾病实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脂蛋白。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5例脂蛋白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活检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结果脂蛋白肾病临床特点为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以甘油三酯增高为主的脂质代谢紊乱,ApoE明显升高具有特征意义。病理上以肾小球体积增大,毛细血管腔高度扩张,大量含脂蛋白的血栓样物质沉积,为主要组织学特征。结论脂蛋白肾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依靠特征性的病理表现才能明确诊断,该病对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无效,免疫吸附及降脂药物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恶性高血压是继发于IgA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往报道多见于新月体性或硬化性IgA,少见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病合并恶性高血压,此类患者除严重的高血压和视乳头水肿外,常合并大量血尿、蛋白尿及急性肾衰竭。现将1例行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IgA肾病的病理分级及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断、近期疗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2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并经肾活组织检查病理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理分级与临床表现、治疗资料加以对比分析。结果:病理分级,Ⅳ级较多,占40.6%(13/32);临床表现:无症状血尿及蛋白尿型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型(伴高血压,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较常见,各占31.2%(10/32);近期疗效:59.4%(19/32)患者显著缓解。临床表现Ⅱ级与ⅣⅢ级与Ⅳ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疗效ⅡⅤ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疗效Ⅱ级与ⅣⅢ级与Ⅳ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肾病的病理分级对临床表现的分析、治疗方案的制订及近期疗效观察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伴肉眼血尿的儿童原发性IgA 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肾活检确诊的106例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资料,比较肉眼血尿组及无肉眼血尿组间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肉眼血尿组与无肉眼血尿组比较,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血尿酸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贫血发生率、蛋白尿水平、血清白蛋白、血清IgM、补体C3、补体C4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血尿组患儿更容易伴随前驱感染且病程更短,其eGFR明显低于无肉眼血尿组,分别为(153.81±72.30)mL/ (min·1.73 m2 )及(182.92±54.65)mL/ (min·1.73 m2 ),而血IgA、IgG 明显高于无肉眼血尿组,分别为(2.69±0.93)g/L、(9.26±3.41)g/L及(1.93±0.62)g/L、(6.67±2.56)g/L。肉眼血尿组患儿出现新月体的可能性(56.8%)要大于无肉眼血尿组(25.8%)。结论:伴肉眼血尿的儿童原发性IgA 肾病患儿临床表现较重,容易出现肾功能下降、大量蛋白尿等表现,其肾脏活动性病变程度明显重于无肉眼血尿的患儿且更容易出现新月体,而在慢性化病变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曹英杰  陈晓岚  范亚平  杨红利 《天津医药》2012,40(12):1200-1202,1288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肾小球中乙酰肝素酶(Hpa)表达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行肾穿刺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78例,按照Lee氏Ⅰ~Ⅳ级分为4组,对照组采用肾癌患者肾切除标本中无癌细胞浸润的正常肾组织,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及尿C3、尿变形红细胞计数等,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Hp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肾小球内仅有极少量Hpa表达,4组IgA肾病患者肾小球内均有Hp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01)。IgA肾病4组间肾小球内Hpa表达强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其表达的强度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1),与血清肌酐、尿素氮、尿变形红细胞计数及尿C3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pa的异常表达参与IgA肾病的病理损害与蛋白尿的形成,下调Hpa有益于IgA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中度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住院的已确诊是中度蛋白尿IgA肾病患者100例进行分组,其中试验组[激素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给药组]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ACEI组)50例。用药期间监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常规和肾功能等,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水平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降低,随着治疗时间越长,降低的越明显,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组经12个月治疗其总有效率(88%)高于对照组(46%)。结论激素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中度蛋白尿IgA肾病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IgA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肾活检确诊且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患者缓解率、复发率及不良事件等。结果 共纳入30例患者,与基线相比,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上升(P<0.05);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肌酐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P>0.05)。按照病理类型分为3组,其中IgA肾病(IgAN)组8例,IgA肾病伴微小病变肾病(IgAN-MCD)组10例,IgA肾病伴膜性肾病(IgAN-MN)组12例。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三组缓解率,三组的中位缓解时间分别为212 d、29 d和95 d。IgAN-MCD组与IgAN-MN组累积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7,P=0.016),IgAN组与IgAN-MCD组、IgAN组与IgAN-MN组累积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例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前复发率为76.77%(2...  相似文献   

18.
激素联合来氟米特及雷公藤多甙治疗激素抵抗的IgA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坚  谭俊华  潘金林  蔡世红  吴耀俊 《江苏医药》2007,33(12):1279-1280
原发性IgA肾病是一种以病理上系膜区IgA沉积为主的肾小球疾病,其特点为临床和病理表现的多样性.大量蛋白尿型IgA肾病因其对激素反应不佳,是临床上的治疗难题.近年来联合治疗应用越加广泛,对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激素联合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它是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以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分析。方法 对经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患者的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病理类型与免疫荧光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以蛋白尿和血尿多见,且2者合并存在的机会多见;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压升高及肾功能恶IgA肾病临床类型多样,表现复杂,宜尽早做肾活检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