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白细胞减少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确诊为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治疗前后白细胞及粒细胞数。结果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65%发生于治疗后,以甲巯咪唑治疗后多见,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后也可发生白细胞减少;35%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在甲亢初发期。结论甲亢常并发白细胞减少,抗甲状腺药物亦可引起白细胞减少,治疗前后需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确诊的36例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RAb)水平与白细胞计数间的关联,总结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方法.结果 36例患者中21例(58.3%)发生于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以甲巯咪唑治疗后多见(61.9%),其次是丙基硫氧嘧啶(38.1%)治疗;15例(41.7%)由Graves病甲亢本身引起.甲亢本身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与血清TRAb水平呈负相关(P<0.01),而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与TRAb无关.针对甲亢本身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给予丙基硫氧嘧啶或强的松联合利血生治疗;针对ATD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视病情停用ATD,予以利血生或联合强的松治疗.治疗后患者白细胞计数均可恢复正常.结论 Graves病并发白细胞减少可由甲亢本身引起,也可由ATD引起.针对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可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碳酸锂与丙基硫氧嘧啶对Graves病重型甲亢的131碘(^131I)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Graves病重型甲亢患者^131I治疗前为防止甲亢危象,一组采用碳酸锂联合治疗,每次口服量250mg,1日3次,持续5周,于开始服用碳酸锂2周后给予治疗量的^131I;一组使用丙基硫氧嘧啶联合治疗,每次口服量100mg,1日3次,余同前组,并于给^131I前后停药7 d.结果 碳酸锂组一次性治愈率明显高于丙基硫氧嘧啶组(P<0.05),而两组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raves病重型甲亢患者^131I治疗前联合使用不同药物对^131I一次性治愈率有不同影响,^131I治疗前联合碳酸锂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丙基硫氧嘧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甲亢胶囊结合甲巯咪唑片在甲亢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在药物甲巯咪唑片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甲亢胶囊;对照组23例采用药物甲巯咪唑片常规治疗;在入组前以及服药期间每周内门诊随访,进行血常规检查,共6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7%,无白细胞减少,无粒细胞减少症发生;对照组有效率为82.6%,其中4例出现白细胞减少,1例出现粒细胞减少症,停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结论 甲亢胶囊结合药物甲巯咪唑治疗,可以提高甲亢患者治疗效果,并能有效减少服用西药治疗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梁宏伟  白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2):1531-1532
患者,女,69岁,1996年确诊甲状腺功能抗进症,口服甲巯咪唑和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未规律服药,2006年行Ⅰ治疗,共2次,疗效欠佳,一直口服甲巯咪唑1片/d.入院前半月,发烧,体温40℃,咳嗽、黄痰、喘、乏力、多汗、心悸加重,在当地医院住院,抗炎对症治疗,口服丙基硫氧嘧啶200 mg/d,1周后仍发烧,化验血白细胞减少,停用丙基硫氧嘧啶,服升白细胞药物,转我院.查体:T:37~40℃,P:126次/min,BP:100/60 mmHg,急性病容,烦燥,双眼球突出,消瘦,扶入病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就诊的46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3人,对照组治疗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治疗采用甲巯咪唑治疗。结果观察组甲亢患者皮疹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的21.7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效果与安全性均较高,治疗时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药物,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口服给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效果及其具体给药方案,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采用不同的口服给药治疗方案。对照组对其采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他巴唑)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实验组采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他巴唑)联合用药,同时配合给予泼尼松,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给药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给予患者PTU和他巴唑联合用药,40例患者中28例一次性治愈,8例患者有复发情况,4例患者甲状腺亢进症状并无明显好转,病情无缓解。实验组给予患者PTU和他巴唑联合用药,同时配合给予患者泼尼松,40例患者中37例一次性治愈,3例患者有复发情况。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治疗无效的情况。实验组治疗方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方案,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他巴唑)联合用药,同时配合给予患者泼尼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显著,相比于传统用药方案,其治愈率显著提高,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Graves病(GD)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8例G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治疗组给予丙基硫氧嘧啶联合逍遥散(柴胡、白芍、薄荷、白术、当归等)加减治疗。比较2组近远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治疗后,2组各生化指标均显著改善,但治疗组FT3、FT4及TS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结论丙基硫氧嘧啶联合逍遥散加减行疏肝解郁治疗GD可减少西药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等毒副作用,降低甲亢复发率和甲减发生率,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联合舒肝颗粒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Graves病人随机分为甲巯咪唑联合舒肝颗粒治疗组(70例)及甲巯咪唑治疗组(68例),观察两组患者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TRAB、TPO变化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甲巯咪唑治疗组和甲巯咪唑联合舒肝颗粒治疗组在控制症状时间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甲巯咪唑联合舒肝颗粒治疗组治疗后TRAB、TPO转阴率高于甲巯咪唑治疗组(P〈0.01);而且甲巯咪唑联合舒肝颗粒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或缺乏、肝功能受损等副反应率低于甲巯咪唑治疗组(P〈0.01)。结论甲巯咪唑联合舒肝颗粒治疗较甲巯咪唑单一用药疗效肯定.副作用少.TRAB、TPO转阴率明佩增高.  相似文献   

10.
甲亢性肝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有学者报道其发生率在46%-88%。甲亢性肝损伤的治疗原则以控制甲亢为主,辅以保肝治疗,甲亢的治疗又以药物为主,丙基硫氧嘧啶(PTU)为首选药物。PTU治疗的副作用包括肝损害、白细胞减少等。本研究结合以往经验,选择糖皮质激素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性肝损伤的方案,观察其治疗甲亢性肝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王海玲  司涛 《新疆医学》2013,43(8):17-20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所有患者经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将12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MMI治疗组60例及PTU治疗组60例,甲巯咪唑初始剂量为30 mg/d,丙硫氧嘧啶300 mg/d,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减至甲巯咪唑5~10 mg/d,丙硫氧嘧啶50~100 mg/d进行维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PTU治疗组导致肝损伤的发生率为18.3%,MMI治疗组导致肝损伤发病率为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肝功能损伤出现时间上也有所不同,MMI组为(18.4±7.6)d,PTU组为(38.8±8.2)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损伤指标中均以ALT升高为主,其中MMI组ALT升高发生率为5.0%,PTU组ALT升高发生率为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硫氧嘧啶较甲巯咪唑更易出现肝损伤,但甲巯咪唑出现肝损伤时间稍早于丙硫氧嘧啶;两组患者肝损伤以ALT升高为主,多数为轻度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选取201例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甲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白细胞(WBC)数量及是否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将其分为3组:A组(甲亢白细胞正常组)133例、B组(ATD治疗前白细胞减少组)32例、C组(ATD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组)36例;记录白细胞减少发生的时间和甲亢的病因,对B组和C组进行运动试验后行白细胞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甲亢患者中白细胞正常与白细胞减少的甲亢病因分布存在差异(P<0.05),B组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在甲亢症状出现3个月左右;C组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4周。B组与C组在运动试验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白细胞减少约为甲亢症状出现后3个月,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4周左右;甲亢本身及ATD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存在粒细胞循环池及边缘池分布异常情况,甲亢常见病因中GD患者更容易发生白细胞数目减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治疗甲巯咪唑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9例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5例):利血生20 mg,1 d 3次;鲨肝醇100 mg,1 d 3次,连用4周。B组(24例):在A组用药的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40 m L入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静滴,每天1次,连用4周。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外周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末两组患者WBC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第2~4周两组WBC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B组较A组多。纵向比较方面,B组的变化(P=0.021)亦较A组明显(P=0.039)。有效率方面,B组总有效率87.5%,经秩和检验发现,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意义(H=-3.012,P=0.031)。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甲巯咪唑引起白细胞减少症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丙基硫氧嘧啶与碳酸锂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应用丙基硫氧嘧啶与碳酸锂联合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30例的临床资料(治疗组),并与单纯应用碳酸锂治疗的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90.0%vs 70.0%,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TT3、TT4、FT3、FT4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TT3、TT4、FT3、FT4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基硫氧嘧啶与碳酸锂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可以提高疗效,使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黄日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19-120
目的评价心得安、丙硫氧嘧啶片联合甲亢灵片治疗甲亢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甲亢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心得安及丙硫氧嘧啶片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亢灵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32/40),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T3、TT4、FT3、FT4均明显下降(P〈0.01)。血清TSH明显上升(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血清TT3、TSH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得安、丙硫氧嘧啶片联合甲亢灵片治疗甲亢患者疗效佳,而且不良反应也低,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娟 《中国现代医生》2013,(15):75-76,78
目的探讨丙硫氧嘧啶联合氟羟强的松龙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伴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2012年8月收集的70例AITD伴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硫氧嘧啶治疗组和丙硫氧嘧啶联合氟羟强的松龙治疗组。每组35例。在治疗过程中,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变化水平,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丙硫氧嘧啶治疗组治疗后FT4下降明显(P〈0.05),TSH的水平略有上升,TPOAb和TGA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硫氧嘧啶联合氟羟强的松龙治疗组治疗后FT3、FT4、TPOAb和TGAb较治疗前有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上升(P〈0.05)。结论丙硫氧嘧啶与氟羟强的松龙联合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伴有甲亢患者血清中FT3、FT4、TPOAb和TGAb的水平,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131)碘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青少年甲亢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甲亢的治疗方法。方法取7~17岁青少年甲亢患者167例,分为131碘治疗组(131I组)79例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ATD组)88例两组,分别进行疗效、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发生率及复发率、突眼发生率的比较。结果131I组治愈56例(70.88%),好转16例(20.25%),无效7例(8.86%);ATD组治愈25例(28.41%),好转43例(48.86%),无效20例(22.73%)。两组疗效比较,131I组明显高于ATD组(P<0.01)。发生突眼及突眼缓解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1。31I组甲低发生率高于ATD组(P<0.05),治愈后甲亢复发率低于ATD组(P<0.05)。结论131I治疗青少年甲亢效果优于ATD,是一种疗效肯定、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治疗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将213例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组)和对照组(注射用法莫替丁组)。试验组予以75mg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静脉注射,2次/d(隔12h),对照组予以20mg法莫替丁静脉注射,2次/d(隔12h),疗程7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呕血及黑便停止时间、治疗后每天的呕血次数、呕血量及黑便次数、黑便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08例患者按方案完成研究,每组各104例。治疗后两组患者呕血及黑便停止时间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呕血次数、呕血量、黑便次数、黑便量减少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疗效判断标准,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且疗效与注射用法莫替丁相当。  相似文献   

19.
代雪梅  刘丹  刘凤 《医学综述》2013,19(8):1514-1516
目的探讨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46例甲亢男性患者,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甲亢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男性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性激素水平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Graves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94例Graves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依照简单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服用甲巯咪唑(赛治)抗甲亢治疗,对照组另予以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观察组则在使用常规胰岛素的基础上增用格列美脲控制血糖,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血糖、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甲亢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与对照组的89.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T3及FT4水平明显低于各组治疗前,但TSH水平明显高于各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HbA1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BG及2 hB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BG、2 hBG以及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Graves病合并糖尿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血糖代谢,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且对甲亢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