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刺治疗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全明  靳瑞 《中国针灸》2005,25(10):699-701
目的:观察针刺方法对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改善患儿预后.方法:将98例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患儿随机分为针刺组(76例)和对照组(22例)进行临床观察,针刺组取四神针、颞三针、脑三针、智三针、舌三针、风池、哑门为主;对照组口服脑复新0.1~0.2 g,γ-氨酪酸0.25~0.5 g,每日3次;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2 mL,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4个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59.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同时治疗组结果显示早期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针刺对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脑性瘫痪合并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将117例患儿分为观察组(79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营养药、高压氧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穴取肝俞、脾俞、承泣等)及球后穴位注射(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0.2~0.3mL)。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行眼底和追视物体角度检查并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后追视物体角度均明显增加(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结论:中西结合疗法是治疗脑性瘫痪合并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肾通痹汤结合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肌张力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脑瘫患儿(肝肾亏虚症)100例,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功能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通痹汤结合针刺治疗,共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AS评分、CSI指数评分、脑血流灌注指标、关节活动度和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SI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VP较对照组升高,RI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内收肌角、腘窝角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足背屈角活动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80.00%(40/50)(P<0.05)。结论益肾通痹汤结合针刺可降低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改善患儿的痉挛状态,增加脑组织血流循环,提高关节活动度,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该治疗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促进脑瘫患儿的脑功能代偿的良好方法。方法:将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平衡区)、体针(穴取臂臑、风池、环跳、阳陵泉等)及神经生长因子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纯用康复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做头颅CT、SPECT检查以观察病变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治疗后发育商(DQ)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合神经生长因子注射能促进脑功能的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与舌肌功能训练对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4位病人随机分为针刺组(n=48)和对照组(n=46).针刺组选取人迎、廉泉、风池等;头针取双侧头部运动区中、下2/5.人迎穴直刺,廉泉穴行“合谷刺”,头针于运动区中、下2/5处斜刺.对照组采用常规舌肌功能训练法进行训练.结果: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2组治疗前后吞咽困难的程度,治疗2个疗程后针刺组有效率达89.6%,对照组仅达43.9%,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刺颈项咽部腧穴,可使延髓所支配的有关吞咽的神经功能得到恢复,同时可反射性刺激上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针刺头部运动区可直接刺激大脑皮层,增加脑损伤部的血流量,促进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重建上运动神经元对延髓运动核的支配.因此2组穴位的作用可上下呼应、相互促进,共同促使该病康复,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吞咽困难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输合配穴法针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到本院康复门诊治疗的脑瘫患儿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30只足。观察组采用输合配穴法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结合现代康复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足背屈角评估踝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MAS改变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足背屈角度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足背屈角度数、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合配穴法针刺能显著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改善踝关节活动度,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7.
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死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分期整体针灸法与常规针灸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按整体针灸法分期取穴治疗,对照组按常规针灸法取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降低中风病中医病类诊断计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性瘫痪患儿按就诊年龄、性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针刺加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和Gesell智力测试.结果:针刺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6.5%﹚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6%,P<0.01﹚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结果﹙37.49±4.81)及Gesell智力测试之适应性项发育商﹙DQ)得分结果(84.86±7.27)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针刺治疗是脑性瘫痪患儿安全方便确切有效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振动系统对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头MRI影像学结合超声学评价脑瘫患儿的脑发育概况,探讨针刺配合振动系统对脑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脑瘫足月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针刺组、振动组和振针组,每组各30例。分别对比治疗前后头MRI及超声测定脑室内扩张程度并开展脑发育评估;使用肌肉超声检测3组患儿双下肢腓肠肌内侧头横截面积。结果:经治疗后,3组患儿脑室内侧旁白质出现软化病灶。针刺组疗效不及其他两组,振刺组优于振动组,振针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通过对90例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针刺配合振动系统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和振动疗法,影像学评价可作为小儿脑瘫的临床治疗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杨国荣  赵援非 《河北中医》2007,29(5):449-450
目的观察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脑梗死后复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复视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痊愈率为51.4%;对照组总有效率65.7%,痊愈率28.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脑梗死后复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二穴五针法对提高患儿智力水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智力水平低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50例采用二穴五针法为主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针刺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穴五针法可显著提高脑瘫患儿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针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性。方法:采用计算机交叉检索1999年至2014年在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龙源电子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源全文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关于头针治疗小儿脑瘫的相关文献,通过循证医学和文献计量方法,运用RevMan 5.2统计软件,对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文献进行系统质量评价与综合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合计检索到234篇文献,最终纳入7篇。所入选文献共796例病例,其中治疗组416例,对照组380例,治疗组总有效例数378例,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281例,总有效率为73.9%。可认为头针对小儿脑瘫的治疗结果增加了17%的有效率。Meta分析显示:OR为0.16,95%CI为(0.11,0.21),合并效应检验Z=6.27,P〈0.01,表明本次纳入的多个研究的合并效应量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针为主的综合疗法的总有效率高于现代医学综合康复疗法,可广泛应用于于临床。但由于国内发表的关于头针治疗小儿脑瘫的文章质量普遍偏低等原因,致所纳入的文献量偏少,故更加确凿有力的证据尚需更多高质量的文献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脑瘫2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29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15例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配合推拿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邹宏军  赵文民 《中国针灸》2004,24(4):227-228
目的:探寻提高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疗效的疗法.方法:将17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93例.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头针、舌针、体针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0%,对照组有效率67.7%,两组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疗法能有效提高西医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针刺夹脊穴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9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假针刺疗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7.2%)明显优于对照组(6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痉挛型脑瘫患者,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腕踝针治疗疼痛及麻木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胡新耀  李喜忠 《中国针灸》2004,24(2):99-100
目的:对比腕踝针对疼痛及麻木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疼痛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腕踝针组)53例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47例,将58例麻木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腕踝针组)32例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26例.治疗时间均为3天.结果:疼痛类两组总有效率相差不明显,但显效率治疗组为60.38%,对照组仅为29.79%,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麻木类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疼痛类与麻木类相比较,腕踝针对疼痛类显效率为60.38%,对麻木类仅28.13%,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腕踝针治疗疼痛类疾病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疼痛类疾病效果优于麻木类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瘫患者康复中脑功能代偿作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康复训练。评定两组临床康复疗效以及头颅CT、SPECT病变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为5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发育商、头颅CT恢复率和头颅SPECT恢复正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具有促进脑功能的代偿作用,是治疗脑瘫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应用醒脑开窀针刺(治疗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20例,同时设传统针同学组(对照组)60例以比较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智商、改善脑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地形图等方面均有明显效果。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将65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头针、推拿、常规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2星期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31/33),对照组总有效率87.5%(28/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针刺推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有很好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20.
调神疏肝针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观察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选择110例郁证患者,随机分为调神疏肝针刺法组50例、传统针刺对照组及西药百忧解对照组各30例.应用国际公认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表(SDS)、心理卫生自评表(SCL-90)量表积分法,对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调神疏肝针刺法组治愈34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其痊愈率69.4%及总有效率98.0%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痊愈率48.3%,总有效率89.7%),而与西药百忧解组疗效(痊愈率64.0%,总有效率96.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郁证与西药百忧解有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