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09至2015-04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就诊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依据NYHA(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Ⅳ级组,每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各组尿NGAL及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测量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 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分析各组不同指标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 健康对照组,NYHAⅠ级、Ⅱ级、Ⅲ~Ⅳ级组尿NGAL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NYHA分级、LVEDD增加、LVEF值下降、NT-proBNP升高)而升高,以NYHAⅢ-Ⅳ级组升高最为明显(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YHAⅡ级组尿NGAL水平即有所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r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NGAL水平升高出现于Scr之前,提示尿NGAL是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损害敏感而准确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与CA125在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65例临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并按照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区分其心衰程度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ADVIACentaurBNP测定法定量测定血浆BNP水平,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定量测定CA125水平;将两组的BNP及CA125值进行比较,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CHF组血浆BNP与CA125水平在心功能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各组间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NP或CA125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值分别是-0.90和-0.61,P〈0.05)。结论血浆BNP与CA125值在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升高并与NYHA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BNP与CA125值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筛选指标,并可用于指导心力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浓度与西宁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心功能的相关性,评价CRP及BNP与高原地区C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6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个亚组,同时选择63例健康对照组,同时测定其CRP及BNP,对照不同亚组及对照组间其水平及相关性。结果:CHF组CRP及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心功能恶化两者水平呈逐步升高趋势。结论:西宁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BNP、CRP水平升高,并随心功能的恶化其血浆浓度越高,与心功能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杨聪  吴彦民  黄谦 《西南军医》2009,11(6):1050-1051
目的探讨高原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11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以同时期120例健康老人作为对照,检测血清尿酸水平(采用尿酸酶法)。结果高原慢性肺心病心衰组的HUA(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平均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心衰组不同心功能分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显著(P〈0.01)。结论高原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HUA发病率升高,且血清尿酸水平随心衰加重而明显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可以作为评价心衰严重程度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6例CHF患者(NYHA分级Ⅱ级48例,Ⅲ级42例,Ⅳ级36例)作为CHF组,另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对CHF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NT-proBNP水平的测定。结果:CHF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不同心功能组(NYHAⅡ~Ⅳ级)间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HF患者(NYHAⅡ~Ⅳ级)在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能反映CH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情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观察治疗效果及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刘晓灵  高世定 《武警医学》2018,29(11):1028-1031
 目的 探讨不同NYHA分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指标水平与心电图ST-T、T波峰末间期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2014-10至2017-10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93例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3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统计治疗组与对照组Tp-Te间期情况、治疗组不同NYHA分级患者间心电图ST-T变化及Tp-Te间期情况及血清心肌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前Ⅲ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水平,并统计分析心电图ST-T变化及Tp-Te间期与CHF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间相关性及血清LN、PCⅢ、HA水平与CHF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间相关性。结果 治疗组Tp-Te(100.23±19.07)ms及Tp-Te/√RR(3.71±0.69)ms均大于对照组,RR(785.67±123.34)ms小于对照组(P<0.05);不同NYHA分级患者间心电图ST-T改变程度、Tp-Te及RR、Tp-Te/√RR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Ⅱ级患者与Ⅲ级患者各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Ⅳ级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程度高于Ⅱ级、Ⅲ级患者,Tp-Te及Tp-Te/√RR大于Ⅱ级、Ⅲ级患者,RR小于Ⅱ级、Ⅲ级患者(P<0.05);单因素方差检验可知,不同NYHA分级患者血清LN、PCⅢ、HA水平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Ⅲ级患者血清LN、PCⅢ、HA水平高于Ⅱ级患者,Ⅳ级患者血清LN、PCⅢ、HA水平高于Ⅲ级患者(P<0.05);心电图ST-T变化、Tp-Te及Tp-Te/√RR与NYHA分级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RR与NYHA分级间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LN、PCⅢ、HA水平与NYHA分级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HF患者心电图ST-T明显改变,T波峰末间期增大,心肌纤维化水平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7.
崔静  张占修  杨健 《人民军医》2012,(Z1):24-25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入选NYHAⅡ、Ⅲ、Ⅳ级心内科住院患者151例,采用快速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中BN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左室结构和功能,并分析BNP水平与经心脏超声测量心脏结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冠心病、风心病和心肌病患者血浆中BNP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心功能Ⅳ、Ⅲ级患者血浆中BNP水平显著高于Ⅱ级(P<0.05),Ⅳ级BNP水平显著高于Ⅲ级(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39,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38,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心脏结构显著相关,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氟伐他汀治疗),每组30例,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脏彩超相关指标及BNP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氟伐他汀组心力衰竭分级(NYHA分级)显著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上升,血浆BNP水平下降更明显。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浆BNP水平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B型利钠肽(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诊断、评估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1月住院的160例60岁以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将他们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分析BN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状态的关系。结果:各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分别为:Ⅰ级心功(23.2&#177;8.71)pg/ml、Ⅱ级心功(87.38&#177;36.13)pg/ml、Ⅲ级心功(599.65&#177;72.48)pg/ml、Ⅳ级心功(1184.59&#177;92.32)pg/ml,血浆BNP水平随着NHY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并且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BNP可作为一种简便、有效、快速的标志物用于老年CHF的诊断及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钠素(BNP)、去甲肾上腺素(NE)与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相关性;分析BNP和NE作为评估老年DHF指标的价值。方法:将入选老年心衰患者105例分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组(DHF),收缩性心力衰竭组(SHF),混合性心力衰竭组(CHF)。对照组为同期住院心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31例。入院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入院时和经治疗一周时的BNP和NE浓度。结果:DHF、SHF、CHF的BNP、NE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HF、CHF明显高于DHF(P<0.01)。DHF的BNP及NE浓度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级数增高而升高,各级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好转的老年DHF患者治疗一周时BNP及NE水平较入院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且BNP下降幅度大于NE。结论:BNP与NE水平升高可作为老年心力衰竭包括单纯DHF的诊断、严重程度、治疗效果、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心衰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7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CHF组,根据NYHA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组(80例)、Ⅲ级组(91例)、Ⅳ级组(105例),随机抽取8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左室射血分数(LVEF)功能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CHF组治疗前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中随心功能下降,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心功能Ⅱ、Ⅲ、Ⅳ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慢性心衰控制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血清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NT-proBNP水平变化对慢性心衰的诊断、病情评价、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动态监测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探讨其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186例老年心衰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4周测定血浆NT-proBNP(NT-proBNP1、NT-proBNP2、NT-proBNP3)水平,观察心衰患者心源性再住院及死亡等事件,评价NT-proBNP对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预后判定的价值。结果 186例患者平均随访(261±23.6)d,心源性再发组及非再发组的NT-proBNP1及NT-proBNP3水平无明显差异。再发组NT-proBNP2水平显著高于非再发组(均P<0.01),心源性死亡组NT-proBNP2水平也显著高于心衰再入院组(均P<0.01),再发组NT-proBNP变化指数显著低于非再发组(P<0.01)。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2、住院期间NT-proBNP变化指数、患者的年龄、既往心衰史、贫血、入院时NYHA分级、合并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是反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死亡、再住院的独立的相关因素。结论动态监测入院时及出院时NT-proBNP,计算NT-proBNP变化指数,有利于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13.
文芳梅  程新春 《武警医学》2019,30(4):299-302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竭患者血浆CTGF、iPTH、甲状腺激素、NT-proBNP及LVMI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岁CHF患者120例,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各40例;选取同期住院体检的健康老人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血浆CTGF、iPTH、甲状腺激素水平、NT-proBNP及LVMI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CHF患者血浆CTGF、iPTH、甲状腺激素水平、NT-proBNP、LVMI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CHF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血浆CTGF、iPTH、NT-proBNP、LVM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浆CTGF、iPTH、NT-proBNP、LVMI水平明显升高 (P<0.05);心功能Ⅱ、Ⅲ、Ⅳ级三组患者FT3水平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FT3水平明显降低 (P<0.05)。血浆CTGF、iPTH、NT-proBNP、LVMI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ρ>0.6,P<0.05);FT3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 (ρ<-0.6,P<0.05)。CHF患者血浆CTGF、NT-proBNP、iPTH均与LVMI呈正相关(r>0.6, P<0.05);FT3与LVMI呈负相关(r<-0.6, P<0.05)。结论 血浆CTGF、iPTH、FT3、NT-proBNP及LVMI与老年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相关性较强,可作为CHF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心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和N-末端B型利尿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结合超声心动图指标,评价经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应用左西孟旦注射液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0月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左西孟旦组各48例,2组患者的心功能为Ⅲ~Ⅳ级,基线资料均衡。常规组患者采用β受体拮抗药、利尿药、洋地黄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等药物治疗,左西孟旦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观察用药前和用药后24 h,2组患者血清标志物NT-proBNP、cTnT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LVED)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用药前NT-proBNP、cTn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左西孟旦组NT-proBNP和cTn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LVEF、SV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在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治疗组用药前后NT-proBNP、cTnT水平及LVEF、SV、LVE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西孟旦组患者用药后的有效率为39.6%(19/48),常规组为20.8%(1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nT和NT-proBNP水平评价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N terminal—pro brain nalriuretic peptide,NT-pwBNP)水平变化对老年血液透析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和心功能分级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6例作为血透心衰组,选择非血液透析、CKD3期以上[eGFR〉60ml/(min·1.73m2)]的心力衰竭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心力衰竭及治疗好转后心功能不同等级时的NT-proBN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NT—pmBNP的诊断效能。结果血透心衰组和对照组治疗后随心功能好转,血清NT—pmBNP水平下降,不同心功能分级间NT—pwBNP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血透心衰组各心功能分级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透心衰组心功能Ⅳ级AUC值为0.847,NT.proBNP〉11100ns/L作为界值(cutoff值)的敏感度为83%,特异度为79%;心功能Ⅲ级AUC值为0.794,NT-proBNP〉6465ng/L作为界值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56.4%,心功能Ⅰ级和Ⅱ级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MHD合并心力衰竭时NT—proBNP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及心功能Ⅲ级、Ⅳ级的分级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76例,其中心功能Ⅱ级25例,Ⅲ级28例,Ⅳ级23例,并选择30例非心力衰竭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总三碘甲状腺氨酸(L)、总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结果心功能Ⅱ级组T3[(1.28±0.51)nmol/L]和FT3[(3.01±0.78)pmol/L]与对照组[分别为(2.34±0.52)nmol/L和(4.27±0.64)pmol/L]比较,明显降低(均P〈0.05),且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心功能Ⅲ级、Ⅳ级T3和FT3水平则进一步降低(P〈0.叭),心功能Ⅲ级T3和FT3分别为(0.87±0.43)nmol/L和(2.42±0.61)pmol/L,心功能Ⅳ级T1和FT1分别为(0.60±0.36)nmol/L和(2.09±0.71)pmol/L。结论T3和FT3作为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参与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进程,可作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临床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孙波  田红霞  李晟  王月娥  荆忱  王军 《武警医学》2016,27(11):1113-1116
 

目的 研究氨基末端脑钠肽(N terminal-pro brain nal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入院患者52例,因心力衰竭死亡22例为死亡组,心力衰竭缓解30例为非死亡组,比较住院前、住院期间死亡组和非死亡组NT-proBNP水平,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偏相关分析影响死亡组NT-proBNP水平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T-proBNP水平对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 死亡组入院时NT-proBNP中位数为31 000 ng/L,与非死亡组入院时NT-proBNP中位数28 500 ng/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住院期间NT-proBNP中位数为9200 ng/L,明显高于非死亡组NT-proBNP中位数4700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住院期间NT-proBNP水平为影响死亡的唯一相关因素(P<0.01);左室EF值、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左室扩大为影响死亡组住院期间NT-proBNP水平相关因素(P<0.01)。死亡组住院期间NT-proBNP的AUC值为0.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7650 ng/L作为界值(Cut off值)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84%;非死亡组住院期间NT-proBNP的AUC值为0.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期间高水平NT-proBNP与死亡具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死亡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血B型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浓度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住院的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验组)及150例心脏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外周血BNP及CRP的浓度,比较正常对照组及慢性心力衰竭组BNP、CRP浓度变化,同时在给予治疗组治疗后2个月复查BNP及CRP的浓度,对比前后BNP及CRP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BNP、CR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经治疗后2个月BNP、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存在心脏结构的重塑和非特异炎性反应,外周血BNP、CRP浓度显著升高,而经治疗后此两项指标显著降低。BNP、CRP浓度的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心率变异(HRV)时Ⅱ定量指标SDNN、SDANN 、RMSSD、三角指数,观察其与CHF病情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选取80例老年CHF患者和50例无心衰老年受试者,测定HRV时Ⅱ指标,对两组间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HRV与心功能NYHA分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RV时Ⅱ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的各项时Ⅱ指标均显著低于Ⅰ~Ⅱ级患者(P〈0.05)。结论 HRV的变化与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监测心率变异的变化,对于老年CHF患者病情的评价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