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瓣膜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高危致畸因素的1100例胎儿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患瓣膜性心脏病的胎儿生后进行复杂。结果:先天性瓣膜性心脏病16例,其中肺动脉瓣狭窄2例,肺动脉瓣闭锁1例,肺动脉瓣返流2例,主动脉瓣狭窄2例,主动脉返流1例,三尖瓣闭锁1例,三尖瓣下移1例,三尖瓣返流5例,二尖瓣返流1例,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瓣膜性心脏病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诊断为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心)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探讨甲亢心结构特征和功能改变。方法观察心脏各房室腔的大小、室壁厚度和运动,测量左室的舒张及收缩功能、二尖瓣有无脱垂、各瓣膜返流情况.肺动脉压力变化,有无心包积液,结果甲亢心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心腔的扩大,心功能改变.瓣膜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肺动脉压力增高、瓣膜返流。结论甲亢心结构和功能具有特征性变化,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评价该病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和病理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二尖瓣粘连、二尖瓣钙化、混合型瓣及病变位置的诊断。结果:病理检查中阳性患者51例,阴性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中阳性患者48例,阴性1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40,95%CI为0.673~1.000,灵敏度为90.20%,特异度为77.78%。病理结果显示,尖瓣粘连15例,混合型瓣14例,二尖瓣钙化2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检出二尖瓣粘连14例、混合型瓣13例、二尖瓣钙化19例,总检出率为90.2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利于诊断二尖瓣粘连、二尖瓣钙化、混合型瓣以及明确病变位置。  相似文献   

4.
探讨经胸超声对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选择收治的6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左房血栓者10例,无血栓者52例,对两组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比较。62例患者中二尖瓣狭窄45例。血栓组二尖瓣瓣口面积、返流面积明显小于无血栓组(P<0.05)。经胸超声心动图能有效检出二尖瓣狭窄及左房血栓,可作为风湿性心脏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山海军  曾虹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969-1970
分析归纳94例二尖瓣腱索断裂的老年患者的超声图像,对94例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并且对其特点进行总结。结果(1)二尖瓣腱索断裂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心脏病基础的患者共有38例,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并未出现自发性的心脏病基础的二尖瓣腱索断裂的情况,可能部分有关于先天性二尖瓣装置发育不良;(2)所有的二尖瓣腱索断裂病例基本上都能看到收缩期瓣缘对合不良、二尖瓣异常和程度不同的二尖瓣返流;左室和左房扩大;前叶腱索断裂少于后叶腱索断裂。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能够对j腱索断裂的程度及部位加以充分的明确。此外,还能够对患者的心脏病性质加以确定,判断出二尖瓣腱索断裂的具体病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无创诊断的临床价值,提高临床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认识,以便指导临床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合理性治疗。方法:对151例成人先心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判定先心病类型、心脏形态改变及有无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151例成人先心病患者中室缺(V SD)72例,房缺(A SD)53例,动脉导管未闭(PDA)8例,二叶式主动脉瓣6例,肺动脉狭窄6例,三尖瓣下移畸形2例,法乐氏四联症4例,其中心脏扩大者95例,肺动脉高压者48例,伴有二尖瓣返流105例,三尖瓣返流138例。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诊断成人心脏病,且一旦诊断明确,具备手术适应证,应建议患者治疗方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超声心动图声像学的表现。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的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50例,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其对于该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声像学特点。结果:在50例患者中单纯主动脉瓣受累者36例(72.00%),单纯二尖瓣受累者6例(12.00%),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同时受累者8例(16.00%);主动脉瓣反流31例(62.00%),二尖瓣反流8例(16.00%);主动脉瓣狭窄13例(26.00%),二尖瓣仅表现为轻度狭窄,包含3例(6.00%);左心室扩大患者14例(28.00%),左心房扩大患者36例(72.00%),全心扩大患者4例(8.00%),左心室心肌肥厚患者5例(10.00%);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患者10例(20.00%),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44例(88.00%),平均LVEF为(55.78±11.33)%。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检查心脏瓣膜受累情况、心脏功能与形态的重要手段,操作便捷、费用低,对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回顾分析23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发现心包积液94例(39.5%),多为少至中等量积液。心脏各腔室异常改变210例(88.2%),受损多为左房、左室扩大,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增厚。办膜返流142例(59.6%),以轻、中度返流为主,主要为二尖瓣、三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返流。左室功能测定结果为舒张功能显著隆低。同时分析了X线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超声心动图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脏损害方面远比X线、心电图检查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关闭不全双孔二尖瓣成形术病例筛选以及术中、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左心房黏液瘤3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二尖瓣脱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行双孔二尖瓣成形术,男4例,女2例,年龄4~60岁,平均(30±19.7)岁.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1例.于术前应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瓣膜回声及活动情况,了解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原因,筛选适合成形修复术的病例,测量瓣口流速、跨瓣压差、返流面积、左心房及左心室内径.3例术中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或经心外膜检查,复跳后除检查原发病治疗效果外,着重观察双孔大小、瓣口流速及跨瓣压差、有无返流,评估成形术效果.结果术后检查6例均为二尖瓣前叶脱垂导致关闭二尖瓣不全,左心房、二尖瓣环扩大,未见腱索断裂以及瓣叶回声异常,其中2例为二尖瓣重度返流,4例为中度返流.术后左心室短轴切面瓣叶开放呈"8"字形双孔,瓣叶对合良好,四腔切面见2束红色血流进入左心室.1例无返流,3例轻度返流,2例中度返流,二尖瓣返流明显减轻,左心房内径明显缩小(t=5.1,P<0.01),二尖瓣口流速、跨瓣压差无显著变化,提示手术效果良好.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双孔二尖瓣成形术的病例筛选、术中及术后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亢性心脏病(HHD)患者的心脏形态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73例HHD和75例健康对照组各心腔大小、瓣口血流速度和瓣膜返流,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并利用三尖瓣返流速度计算肺动脉收缩压.结果 HHD患者82.7%有不同程度房室腔扩大,左室收缩功能大多正常或高于正常;88%HHD存在瓣口返流,其中二尖瓣、三尖瓣中-重度返流; 14例HHD患者有瓣膜增厚,27例可见二尖瓣脱垂;肺动脉增宽和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分别为62.6% 和73.3%.结论 HHD可引起不同房室腔扩大,左房扩大最常见,右室扩大多于左室扩大;HHD常合并瓣膜反流,部分患者瓣膜增厚;肺动脉增宽和肺动脉高压是HHD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急重症心血管疾病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行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与临床诊断相符161例,其中单纯急性心肌梗死14例,非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4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功能不全20例,心包积液4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例,A型主动脉夹层4例,肺栓塞11例,主动脉瓣狭窄2例,心肌炎2例,肥厚型心肌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左心房血栓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1例,诊断符合率为85.6%。结论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重症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甲亢性心脏病资料。结果:甲亢性心脏病占同期住院甲亢患者的18.4%,其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83%,54.1%和40.6%。甲亢性心脏病的误诊率为13.5%。结论:甲亢性心脏病多见于病程长,病情控制不佳的老年甲亢患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预后良好,对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应注意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61例甲亢患者(包括单纯甲亢及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一般临床资料及检测指标。结果单纯甲亢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甲亢性心脏病(P<0.01),两组间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性心脏病组患者年龄、病程(P<0.01)、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甲状腺体积及重量、收缩压和脉压差(P<0.05)均显著高于单纯甲亢组,血浆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低于甲亢组(P<0.05)。结论年龄、病程及FT4水平是甲亢性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早期发现甲亢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病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病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对6000例孕妇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产前检出30例胎儿心脏病,16例经引产尸体解剖证实,产后彩超检查证实14例。声像图显示四腔心不对称者占30.0%(9/30),有室间隔缺损者占73.3%(22/30)。结论 常规胎儿心动图检查对产前检出胎儿心脏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四腔心不对称和室间隔缺损是胎儿心脏病最主要的声像图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肺血少之右心系统阻塞性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7年3月~2020年3月本院孕20~28周有高危倾向或自愿要求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036例孕妇,获取并分析胎儿心脏位置、各节段图像及合并畸形情况,相关统计学资料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查准确度。结果1036例孕妇中检出右位心胎儿86例,86例右位心中镜像心39例(45.35%)、右旋心37例(43.02%)、右房异构4例(4.65%)、左房异构6例(6.98%)。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各节段、心室与大动脉连接有诊断意义(P < 0.05),与心血管造影诊断一致性强(Kappa > 0.5)。右旋心和右镜心存在肺动脉狭窄或闭锁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合并畸形诊断的敏感度95.00%(76/80)、特异性83.33%(5/6)、准确性94.19%(81/86),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一致性强(Kappa=0.503)。结论右心系统阻塞性心脏畸形各节段均可出现异常,多合并复杂的肺血少异常情况,超声心动图更直观、全面观察心脏解剖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判断合并肺血少的复杂畸形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变迁(附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病因、致病微生物的变化、临床变迁及预后等因素,提高IE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990年6月-2002年6月住院的116例IE患基础心脏病情况、主要临床表现、血培养、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结果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IE基础心脏病中,先天性心脏病的比例(34.5%)有所升高,而风湿性心脏病的比例(25.9%)有所下降,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比例(19.O%)较既往国内外报道的发病率有明显的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为41.4%,草绿色链球菌是IE的主要致病菌(29.2%);近年来,发现条件致病菌假单胞菌属引起IE(本组4例)。超声心动图探测心内赘生物的比例为65.5%。人工瓣膜性IE发病率(17.2%)有所升高,死亡率为25.O%。本组死亡13例(11.2%),本病预后严重。结论 IE基础心脏病和致病菌发生较明显变化,超声心动图对IE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本病预后严重,人工瓣膜性IE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孕期(11~13+6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超声软指标阳性胎儿中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133例超声软指标阳性的胎儿行早孕期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观察心脏四腔观及三血管气管观,并尽可能获取更多其他的胎儿心脏超声切面。对怀疑心脏异常者于2~4周后复查胎儿超声心动图,确诊后引产的胎儿行病理检查;余胎儿分别于中孕期和新生儿期复查心脏超声。 结果早孕期胎儿超声心动图四腔观显示率为78%(104/133,78%),三血管气管观显示率为77%(103/133,77%),共提示10例先天性心脏病,失访1例,余9例均引产经病理证实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其中正确诊断7例,误诊2例,另于随访中发现漏诊2例。早孕期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率为63.6%(7/11,63.6%)。 结论早孕期超声心动图能对一部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作出提示性诊断,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超声诊断胎儿永存动脉干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永存动脉干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永存动脉干的超声图像与随访结果,分析总结各切面观异常声像图特点。结果7例胎儿经尸体解剖证实为永存动脉干,3例胎儿产后超声诊断与产前超声诊断相符;胎儿永存动脉干的主要声像图特征是室间隔缺损,心脏只发出1根大动脉和肺动脉起源于干动脉。结论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永存动脉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应注意与多种胎儿复杂心脏病鉴别。  相似文献   

19.
超声心动图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282例甲亢患者(包括单纯甲亢及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与100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相比较,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纯甲亢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1),二尖瓣、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的前向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1),左心房、左心室及右心室大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甲亢性心脏病时,LVEF、二尖瓣、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的前向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早期无明显差异,晚期低于对照组,早期A/E值增加(P<0.01),左心房、左心室及右心室腔大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及时发现甲亢患者的心内结构及功能改变,可作为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近12年来收治的23例8个月~15岁的IE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IE患儿的基础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14例(60.87%),后天性心脏病3例(13.04%)。其它疾病6例(26.09%)。持续或反复发热(100%)、脾脏肿大(52.17%)、皮肤瘀点(47.83%)仍然是IE主要表现,栓塞(17.39%)较前减少,但并发心力衰竭较前增多(43.48%)。血培养阳性13例(56.5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6.15%。草绿色链球菌占30.77%,表皮葡萄球菌占23.08%。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13例(56.52%)。23例IE患儿治愈16例(69.57%),死亡6例(26.09%)。结论:IE发生在先天性心脏病者仍居首位,临床表现多样化,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仍占首位。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中有重要价值。预后与感染的细菌种类和毒力、以及并发症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