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大蓟与小蓟品种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延明  李胜华 《中药材》1995,18(3):152-154
通过考证,大蓟和小蓟最初药用品种都是蓟属植物,宋代还用了飞廉属植物。这两属多种植物沿用至今,其中商品原植物:大蓟应是日本蓟,小蓟则含刺儿菜和刻叶刺儿菜C.setosum。  相似文献   

2.
小蓟及小蓟炭止血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雷雷  陈毓  张丽  丁安伟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304-1305
中药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rosum(Willd.)MB.的干燥地上部分2000版《中国药典》收载,目前也有以菊科植物刻叶刺儿菜Cephalanplos segetum(Bge).Kitam.的干燥地上部分作为小蓟入药。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刺儿菜在不同地区别名不同:小蓟,刺刺菜(江苏),野红花(四川),大小蓟(河北),小刺盖(贵州),青青菜(山东)。全国大部分地区用地上全草,也有一些地区用根。目前小蓟临床上主要有生品和小蓟炭两种饮片。传统意义认为生品以凉血消肿力胜,常用于热淋,痈肿疮毒及热邪偏胜的出血症;炒炭后凉性减弱,收敛止血作用增强,用于吐血、呕血、咯血、嗽血等出血较急者。  相似文献   

3.
小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illd.)MB.的干燥地上部分,目前也有以菊科植物刻叶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Bge.)Kitam.的干燥地上部分作为小蓟入药.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刺儿菜在不同地区别名不同:小蓟,刺刺菜(江苏),野红花(四川),大小蓟(河北),小刺盖(贵州),青青菜(山东).  相似文献   

4.
小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述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illd.)MB.的干燥地上部分。目前也有以菊科植物刻叶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Bge.)Kitam.的干燥地上部分作为小蓟入药。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刺儿菜在不同地区别名不同:小蓟,刺刺菜(江苏),野红花(四川),大小蓟(河北),小刺盖(贵州),青青菜(山东)。全国大部分地区用地上全草,也有一些地区用根。小蓟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功能。可用于治疗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等。为历代中医临床的常用药之一。  相似文献   

5.
大蓟、小蓟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蓟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japonicumDC.的根及地上部分;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莱Cephalanoplossegetum(Bge.)Kitam.的地上部分。两者来源不同,在功效上也有区别,应用这两种中药时应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6.
中药小蓟叶的显微鉴别金延明,李胜华,楼之岑(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100083)小蓟主要来源于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segetumBunge和刻叶刺儿菜C.setosum(Willd.)MB。的地上部分。两者生药性状相似,较难鉴别,本文通过对小蓟叶的显微研究,提供了该两种植物的鉴别依据。1实验材料刺儿菜CirsiumsegetumBunge植物标本采自天津、北京和河北冀县,商品来自天津和北京。刻叶刺儿菜C.setosum(Willd.)MB.植物标本采自天津蓟具、北京和河北石家庄.....  相似文献   

7.
<正>中药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illd.)M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刺儿菜在不同地区别名不同:小蓟、刺刺菜(江苏)、野红花(四川)、大小蓟(河北)、小刺盖(贵州)、青青菜(山东)等。小蓟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功  相似文献   

8.
知识窗     
叶建华 《家庭中医药》2005,12(4):F003-F003
小蓟又名猫蓟、刺儿菜、野红花等,为菊科植物小蓟的全草或根。小蓟为多年生草本,高约50厘米,生长于路旁、沟边、田间等地,花期5至7月,果期8至9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9.
中药大蓟和小蓟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药大蓟和小蓟植物资源调查金延明,李胜华,楼之岑(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100083)大蓟与小蓟为止血和消疮痈药。中国药典(1990年版) ̄[1]规定大蓟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iahoicumFrish.exDC.的地上部分或根,小蓟为刺儿菜Cirsiumsetosum(Willd.)MB.的地上部分。近几年笔者对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重要县市进行了植物调查、采集和收集商品药材的工作,调查鉴定结果见表1,植物分种检索表见表2。表2原植物分种检索表1.植株不含白色乳汁;管状....  相似文献   

10.
小蓟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来新 《中成药》2004,26(6):503-504
中药小蓟俗称刺蓟草或青刺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地上杆茎部分[1],盛产于甘肃、陕西、青海等地[2],价廉易得.小蓟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刺槐素-7-鼠类糖葡萄糖苷(结晶Ⅰ)和芸香苷(结晶Ⅱ),其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11.
大小蓟,又称二蓟,首载于《名医别录》。因其性状、功用有相似之处,临床常相须为用,故统称"二蓟"。小蓟,又名小蓟草、小蓟根、小蓟炭、刺蓟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刺儿菜或刻叶刺儿菜的全草及地下茎。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凉,入心、肝经,有凉血止血、散瘀消痈之功,适用于血热  相似文献   

12.
宋俊骊  孔增科  毕雪艳  余卫兵  刘轶 《河北中医》2009,31(9):1364-1365,I0006
大蓟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二药均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是2种基原不同、性状不一、功效各异的药物。据文献报道和市场调查发现在东北、华北等地的经营、使用单位存在二药混用及掺杂使假的情况”。为了鉴别二药,保证用药正确、有效,我们做了二药的对比鉴别研究。  相似文献   

13.
小蓟炭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丁安伟  戎加红 《中草药》1995,26(7):351-353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小蓟炭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小蓟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210℃炒制5min,该炮制品的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4.
小蓟炭为小蓟的炒炭品种,小蓟有凉血止血的功能,而炒炭后长于收敛止血。小蓟的主要成份为:蒙花苷、芸香甙、芦丁、柳穿鱼等黄酮类物质;原儿茶酸、咖啡酸、绿原酸等有机酸类成分;尚含存氯化钾、酪胺等。常用于治疗血尿,由于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其止血的主要成份较多,对临床药理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小蓟、小蓟炭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薄层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小蓟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小蓟、小蓟炭的总黄酮进行定量性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小蓟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并且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采用甲醇超声提取小蓟中的总黄酮,NaNO2-A1(NO3)3-NaOH为显色系统的含量测定方法,线性范围8.0164~8.096μg/ml,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RSD=1.32%(n=6),小蓟总黄酮含量为1.54%,小蓟炭总黄酮含量0.56%。两者的主要黄酮类物质为蒙花苷、芦丁等。结论: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小蓟总黄酮含量高于小蓟炭。  相似文献   

16.
对汉代至今的有关医学和本草文献中小蓟饮片的炮制历史及其沿革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宋以来均要求“净制”,明代始出现炒炭入药:现今主流炮制方法仍为炒炭法。  相似文献   

17.
烘法制备小蓟炭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强 《河南中医》2011,31(9):1065-1066
目的:探讨临床制备小蓟炭的方法与绿原酸含量的关系.方法:烘法120℃、150℃、180℃烘制10 min制备小蓟炭与炒法制备的小蓟炭比较其绿原酸含量.结果:烘法温度180℃烘制时间10 min时所得小蓟炭中绿原酸含量为5.38%,明显高于传统炒法及其他烘法所得成品中的绿原酸含量.结论:烘法制备小蓟炭成品性能易于控制,可...  相似文献   

18.
从落新妇中提取岩白素的新工艺湖南省益阳市医药管理局(413400)龚建夫主题词落新妇/分析岩白菜素/分离和提纯岩白菜素(BergeninumC14H16O9),又名虎耳草素,矮茶素,它是从虎耳草科植物岩白素BergeniaPurpurascens(H...  相似文献   

19.
大蓟为菊科植物蓟 Cirsium japonic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 ,小蓟为同科植物刺儿菜 Cirsiumsetosum(WILLD.) MB.的干燥地上部分 ,由于其外形相似 ,近来 ,在某些药市及基层医院药房经常将它们相互掺杂、混用。它们虽然都是菊科植物的全草 ,但功效不尽相同 ,临床运用不同 ,故应鉴别应用。1 性状鉴别 大蓟茎高 1 0 0~ 1 50 cm,密被白软毛 ,茎叶长 1 5~ 30 cm,羽状分裂 ,裂片 5~ 6对 ,边缘有锐刺 ,有叶柄 ,总苞球形 ,苞片 6~ 7裂 ,头状花序全为管状花 ,两性 ,紫红色 ,瘦果扁椭圆形 ,具羽毛状冠毛。小蓟茎高约 50 cm,稍被蛛丝状绵毛…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产地菊花中挥发油的GC/MS分析刘伟,郭庭江,梁生旺,徐英(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菊花,植物提取物,油,挥发/分析菊花为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为一种常用中药,具有疏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