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碘缺乏病是严重危害我省人民健康的地方病。1164至1976年,全省先后抽查了50个县(市),1115950人,查出地方甲状腺肿(下称地甲病)患者283045人,患病率为25.36%,其中患病率大于20%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碘摄入量人群甲状腺肿(甲肿)和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方法 对盘山县、彰武县和黄骅市的缺碘、碘充足和高碘3个农村地区3386名14岁居民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TAA)和尿碘测定。结果 缺碘、碘充足、高碘地区尿碘中位数(MUI)分别为103、374和615μg/L;弥漫型甲肿患病率分别为19.5%、13.6%和5.1%;结节型甲肿患病率分别为3.7%、3.5%和2.5%。甲状腺单发结节检出率分别为8.8%、8.3%和4.1%;多发结节检出率分别为3.8%、1.9%和6.7%。非毒性甲肿患者血清TSH水平盘山和彰武明显低于同地区无甲肿者(P<0.01);TAA阳性率高于正常人群(P<0.05),以黄骅为显著。结论 在MUI为100一600μg/L的碘摄入量范围内,随碘摄入量增加弥漫性甲肿患病率逐渐降低,结节性甲肿患病率无明显变化。缺碘地区甲状腺单发结节高发,高碘地区多发结节高发。缺碘和碘充足地区甲肿有自主性功能,高碘地区甲肿无自主功能。非毒性甲状腺肿、特别是高碘甲状腺肿存在自身免疫异常。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地甲病普查方法浙江省地甲病普查工作分两步,首先对各县以乡为单位对在籍人口的十分之一作抽样调查,对患病率大于3%的乡再作全面普查。患病率在1—3%之间的乡再抽样30%的在校7—14岁中小学生,肿大率大于20%者再进行全面普查。对查出的地方性克汀病人作个案调查。全省共抽样调查3229个乡,1335个乡作了全面普查。共检出病区乡1159个,人  相似文献   

4.
在秦岭山区一个缺碘、地甲肿与地克病的高发村,采用了1/5万碘盐防治,使地甲肿患病率由防治前(1965年)的44.5%下降到(1987年)1.72%,治愈了94.89%的各型地甲肿病人,控制了地甲肿的新发和复发。地克病除了防治前出生现存的3例病人外,23年内未发生地克病,碘盐预防地克病切实有效,而治疗地克病的效果则不显著。随机抽取本村94人做甲状腺摄~(131)碘率测定,6小时与24小时指标均正常。儿童智商(IQ)均值为82.82±12.11,有14.28%的儿童智商低于69,表明在碘缺乏区,还有一定数量的亚临床克汀病存在。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地甲病防治工作达标考核验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地甲病通过二十年的防治,对地甲病防治工作已达标的有1140个区镇,达标率为99.22%。居民患病率从防治前的25.36%下降到2.04%,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平均为10.22%。抽查盐样9992分做定性监测,平均有碘率为89.21%。监测盐样6926分,平均含碘量为13.49±7.9ppm。测定尿碘及血清T_4、T_3、TSH水平都在正常范围。结果证实,措施是落实的,居民地甲病患病率,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以及尿碘水平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地甲肿病区达到基本控制与消灭的指标,在1978年秦皇岛全国地甲肿会议已有明确的规定,并在1980年河南全国地甲肿会议作了修订,认为:在一个乡范围内,地甲肿病患病率高于20%者,经防治后,患病率降至8%以下,患病率11—20%者降至5%以下,患病率低于3~ —10%者降至3%以下;轻、重病区7至14岁中,小学生肿大率等于或小  相似文献   

7.
我市在1990年,对全市8~15岁中小学生开展了氟斑牙普查,以村为单位统计,查出氟斑牙患病率在80%以上村9个;30%以上轻病区150个,合计159个,占全市总村数的12.23%。查出氟斑牙病人18259人。检查各种生活饮用水204份,水氟含量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患病村数占浙江省总病区村的60%,引起省卫生厅领导重视。于1991年组织专家,深入病区,现场调查,对患者仔细复检,结果多数不属氟斑牙患者,误诊达95%以上。同年10月本站组织有关人员到山东泰安学习。1992年对原划定159个病区村进行了复检,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987年3~4月,我们对湖南省新晃县碘缺乏病区(水碘值1.35μg/L,地甲肿和地克病患病率分别为5.74%和0.33%)和相邻的芷江县非病区(水碘值13.60μg/L,地甲肿和地克病患病率分别为<2%和0)的侗族小学生进行了智力和头发中Zn、Mn、Co、Cu、Ni、Sr、Ti、Pb、Ba、V等10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朝阳市地甲病防治1982年达标,1985年进行全面监测23个乡,检诊24839人,检诊率90.07%,查出地甲病理患6080人,患病率为2.44%;7—14学生查32355人,生理肿大人数2183人,肿大率为6.57%;测水样141份,平均水碘含量为3.2μg/L;居民尿碘测449份,血清T_4测1012份,T_3测905份,均值皆在正常范围;1982年以来食盐有  相似文献   

10.
轻度碘缺乏区防治14年后碘营养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遂昌县位于浙西南山区,为轻度碘缺乏病区,1985年防治前普查,全县人群尿碘几何均值为106.25μg/g.Cr,患病率为4.89%,甲肿率为21.11%,7~14岁儿童甲肿率为39.57%,外环境水碘均值为3.96μg/L。1986年实施普及全民食盐加碘(1/4万)和重点人群碘制品强化的综合防治策略。1991年7月基本控制考核,人群尿碘几何均值为179.09μg/g.Cr,患病率为0.92%,7~14岁儿童甲肿率为14.53%,加工单位和居民用户碘盐合格率分别为100%和82.89%。1996年…  相似文献   

11.
舟山市海岛食用碘盐与非碘盐人群碘营养状况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舟山市地处浙东北海岛,1993年抽查部分儿童的尿碘中位数为90μg/L,1995年抽查岱山县学生40名,甲肿率为10%,被认定为轻度缺碘地区。1995年10月起,全市实施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为及时了解人群碘营养状况,我们于2001年在食用碘盐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并在食用非碘盐地区设立对照组,对两组人群尿碘进行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浓度碘盐碘油胶丸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碘盐及碘油胶丸对昆明地区4个自然村1750人进行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肿)防治。2年后地甲肿患病率分别从9.60%,8.30%,18.90%,23.60%,降至3.23%,3.08%,5.44%,4.92%。尿碘均值升至113.08—200.29μgI/L。结果提示:1、轻病区选用1/10万,重病区选用1/5万碘盐防治地甲肿是可行的;2、贫困山区的重病区除选用1/5万碘盐外还在重点人群加用小剂量碘油胶丸;3、适当增加碘摄入量是防治环境污染地区地甲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食盐加碘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1989年调查了福州市(10454人)和武夷山市(1032人)两地共11486人的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病率,经过普遍食盐加碘10年后,又以同样方法对两地进行调查(福州3473人,武夷山2394人,两地共5867)。结果 普遍食盐加碘10年后,福州市的甲亢患病率从0.57%增至1.09%(P<0.01),武夷山市地甲病患病率由24.51%减至11.58%(P<0.01)。结论 普遍食盐加碘使地甲病患病率明显降低,但甲亢的患病率增加,这可能部分与碘摄入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4.
碘硒缺乏地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省武定县碘硒缺乏地区的六个自然村进行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甲状腺肿大率27.51%。(2)地甲肿患病率为6.80%。(3)无甲肿组及甲肿组尿碘水平分别为263.08±97.60μg/L,263.75±94.93μg/L。(4)无甲肿组及甲肿组血硒水平分别为0.038±0.135mg/kg,0.035±0.011mg/kg。提示缺硒可能是该地区地甲肿流行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5049人包虫病皮内反应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城市人民医院1985~1986年手术治疗55例肝、肺包虫病患者。市兽医站1985年检查1486只成年绵羊,患病率为79.6%。我们于1986年5~6月对喀拉哈巴克乡进行了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喀拉哈巴克乡为塔城市较大的农牧兼营乡之一。全乡人口8456人,由汉、哈萨克、回等民族组成。饲养各类牲畜351560(头)只,家犬2500余只。 对七岁以上人群不分年龄、职业、族别、性别均按统一流行病学调查表详细登记  相似文献   

16.
一、结核病患病率: (一)工矿团体结核病患病率:每年对一定数量的团体进行普查,积极主动发现新病人。工厂团体患病率由1956年的4.1%,下降到1978年的0.87%。 (二)城市居民结核病患病率:对不同居民区进行了普查,1959年城市居民结核病患病率为2.63%。1978年抽查一个居民点患病率2.1%。 (三)农村结核病患病率:1974~1975两年内对81个人民公社进行调查,以自报,互报,X线胸透方法结合进行结核病普查,计48,312人,检出结核患者2,053人,检出率4.2%。  相似文献   

17.
承德市1999年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承德市是历史上碘缺乏病重病区,病人多、病情重,建国初期全市地甲肿患病率在50%以上。1953年在部分县区进行了食盐加碘试点工作,1957年以后在全市逐渐推广食盐加碘,先后经过由手工到机械,由分期到集中,由销区到盐场集中加碘的进程。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市碘缺乏病情况,根据《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和《开展第三次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意见》要求,按照国家卫生部等五部委《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我市于1999年6月对全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进行了阶段目标评估,结果如下。1步骤和方法 按《监测方案》和…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碘缺乏病不同病区病情现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了解贵州碘缺乏病防治现状,方法:选择重轻病区县各1个,对人群碘缺乏病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并与补碘前作比较。结果:补碘后,碘缺乏病重病区儿童尿碘人补碘前的15.6ug/L上升到386.4ug/L,甲肿率从补碘前的60.8%下降到13.4%,轻病区人群在尿碘水平上升幅度较大(2000年儿童尿碘中位数为473.9ug/L),儿童甲肿率从补碘前的8.1%上升到14.8%,结论:轻病区儿童甲肿率升高的原因可能与儿童每日总摄碘量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清我市碘营养状况,1995年12月~1999年11月宁波市人民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按照浙地办[1996]4号和卫疾控办发[1999]第58号文件要求组成评估组,分别对全市所属的11个县(市)、区进行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自行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概况 我市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始于1984年,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地方性甲状腺肿抽查、普查,全市共查出病区36个乡(镇),分别为奉化市10个,鄞县7个,余姚市19个。病区内共有病人 13064例,平均患病率为5.04%,7~14岁儿童肿大率…  相似文献   

20.
为查明我县蒙古族儿童中本病的患病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80年8月结合卡介苗普种对莫力庙公社蒙古族儿童进行了调查。莫力庙公社系蒙古族聚居地,以牧业生产为主。位于县境西部,有11个生产大队,总人口5,590人,蒙古族4,192人占75%,其中15岁以下儿童1,218人。OT试验1208人,共查出患儿13人,患病率1.1%。其中强阳性反应49人,查出患儿5例,患病率10.2%;中等度反应497人中查出8例,患病率1.6%,弱阳性反应无1例患病。忠儿症状及体征以盗汗及消瘦为主,胸部X线正位片显示单侧或双侧肺门支气管淋巴结呈炎症型增大7例(53.8%);肿瘤型增大4例(30.8%),其中1例合并右肺中叶不张;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