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促离子型谷氨酸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NR2A、NR2B、NR1)和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Alpha-amino-3-hyd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AMPA)受体亚基(GluR1、GluR2、GluR3、GluR4)在正常大鼠下丘脑视前区(Preoptic area,POA)的表达。方法:分别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成年SD大鼠(n=12)视前区促离子谷氨酸受体亚基。结果: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所有大鼠视前区均可检测到Nr2a、Nr2b、Nr1、Glur1、Glur2和Glur3mRNA,但未检测Glur4 mRNA。在视前区,NMDA受体亚基NR2A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NR1(P0.01),而NR2B和NR1的mRNA、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PA受体亚基Glur1和Glur3mRNA表达显著低于Glur2 mRNA(P0.01),而Glur1和Glur3 mRNA的表达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AMPA受体亚基GluR3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GluR2(P0.05),但GluR1和GluR2亚基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正常大鼠下丘脑视前区中有促离子型谷氨酸NMDA受体和AMPA受体表达,其主要亚基为NR2B、NR1、GluR1、GluR2和GluR3。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精氨酸加压素(AVP)对大鼠视前区γ-氨基丁酸(GABA)A型受体(GABA_A受体)亚单位(α、β和γ2)表达和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AVP组、V1a受体抑制剂+AVP组和V1a受体抑制剂组(均n=10);腹腔注射AVP或V1a受体抑制剂0.5 h后,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视前区GABA_A受体亚单位(α、β和γ2)表达及磷酸化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VP或V1a受体抑制剂组大鼠视前区GABA_A受体亚单位表达均无显著变化;AVP能显著上调视前区GABA_A受体γ2亚单位的磷酸化水平(P0.05);AVP显著增加蛋白激酶C(PKC)和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和磷酸化(P0.01)。结论:外源性AVP不影响GABA_A受体亚单位(α、β和γ2)表达,但主要通过V1a受体激活PKC和CaMKⅡ,影响γ2亚单位磷酸化水平,从而调制视前区GABA_A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传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硫酸茯苓多糖(SP)是否通过调节AMPA受体GluR1的表达而生产抗抑郁作用。方法:实验设假手术组、抑郁症模型组、SP(25、50、100 mg/kg)三个给药组及SP(100 mg/kg)+AMPA受体抑制剂GYKI 52466组,每组动物12只。抑郁症动物模型采用卵巢摘除加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法制备。连续灌胃和(或)腹腔注射给药21天。糖水消耗、强迫游泳及敞箱试验观察动物行为变化。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采用尼氏染色法检测。GluR1、p-GluR1、CREB、p-CREB和BDNF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和(或)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P各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FSIT)明显降低而自发活动(SA)明显增加、糖水摄入量(SC)及糖水偏爱百分比(PSC)明显升高(P0.05或P0.01)、海马神经元损伤显著减轻、GluR1和GluR1磷酸化水平及p-CREB、BDNF的表达均明显升高。但与SP(100 mg/kg)剂量组相比,SP+GYKI 52466剂量组大鼠FSIT又明显增加而SA又明显减少,SC及PSC又明显降低,海马GluR1、p-GluR1及p-CREB、BDNF的表达又明显降低(P0.01)。结论:SP可能通过上调海马GluR1受体的表达,增强GluR1受体功能,促使CREB磷酸化水平升高而上调BDNF的蛋白表达而产生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α-氨基羟甲基恶丙酸受体(AMPA)GluR1亚单位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VD的机制。方法:四血管阻断法制备VD大鼠模型。设立假手术组、VD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0mg·kg-1.d-1,灌胃30d)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组(50g·kg-1.d-1灌胃30d)。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b lotting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GluR1蛋白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GluR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VD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和平均探索次数减少(P0.05);补阳还五汤明显改善了模型大鼠上述学习、记忆成绩(P0.05);假手术组、尼莫地平组与补阳还五汤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P0.05)。VD模型组大鼠的GluR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海马的GluR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假手术组、尼莫地平组与补阳还五汤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及恢复海马组织GluR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快激动性神经传递主要是由L-谷氨酸(Glu)介导的。Glu的离子型受体,在药理、生理和激动剂结合这些性质基础上可分类为NMDA(N-甲基-D-天冬氨酸),AMPA(α-氨基-3-羟基-5-甲基-噁唑-4-丙酸)和KA(海人酸)亚型。在对编码Glu非NMDA受体亚基的cDNA克隆序列作比较后可发现:至少有两类亚基:G1uR1-GluR 4和GluR 5。作者现已克隆和表达了一个新的功能性Glu受体亚基——GluR6。它与G1uR1-GluR4有十分不同的药理特性。作者用Glu受体GluR5 cDNA克隆的编码区作探针,从大鼠小脑cDNA库中分离出一个有4 559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快速老化小鼠P8(SAMP8)与抗快速老化小鼠R1(SAMR1)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相关的谷氨酸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AMPA)受体表达差异,为阿尔兹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雄性10月龄SAMP8 10只和SAMR1 9只,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动物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界面超微结构,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AMPA受体亚基GluR1、GluR2的表达。结果与SAMR1比较,SAMP8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下降,穿台次数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后致密带变薄,突触间隙增宽,突触界面曲率下降;海马GluR2含量下降,GluR1含量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马AMPA受体异常可能是导致突触可塑性受损,引发SAMP8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AMPA受体在AD的发病中可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旋葡萄糖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谷氨酸离子型受体GluR2/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方法,培养至第9 d时,给予不同浓度右旋葡萄糖刺激。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GluR2表达,通过RT-PCR检测GluR2、GluR3、GluR4 mRNA表达变化。结果: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至第9 d时,可见GluR2呈阳性表达,右旋葡萄糖刺激后海马神经元细胞GluR2mRNA、GluR4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GluR3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右旋葡萄糖刺激引起海马神经元细胞GluR受体下调,表现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性影响,可能与糖尿病脑病的发生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环境温度对精氨酸加压素(AVP)引起的大鼠低温及其与尾部散热变化的关系,以确定是否外周给予AVP能提高大鼠尾部散热反应。方法:实验用成年雄性SD大鼠,在3种不同环境温度(12 ℃、22 ℃和32 ℃)下,用无线遥测技术连续记录体核温度和尾部皮肤温度。上午10:00给大鼠腹腔注射AVP(10 μg/kg)或V1a受体阻断剂(30 μg/kg)。同时观察AVP或V1a受体阻断剂对大鼠背斜方肌微血管直径和理毛行为的影响。结果:(1)在3种不同环境温度中,AVP引起大鼠低温均伴有尾部皮肤温度降低反应。(2) V1a受体阻断剂能够阻断AVP引起低温和尾部皮肤温度降低效应。(3)AVP能明显引起背斜方肌微血管收缩反应。(4)AVP能提高大鼠的理毛行为(唾液理毛),而且这种作用也能被外周给予V1a受体阻断剂所阻断。(5)内源性AVP不参与正常大鼠尾部散热过程。结论:外周给予AVP引起大鼠低温,不是由于其降低了体温调定点,可能是由于其抑制了体温调节性产热和提高唾液理毛活动以增加体表蒸发散热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癫痫发病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AMPA受体亚单位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 收集谷氨酸刺激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作用于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用RT-PCR方法检测神经元GluR2和PICK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作用2h、8h、12h后,培养的海马神经元GluR2mRNA表达明显下降,而PICK1 mRNA表达则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D-AP5和CNQX不能完全阻断条件培养基的作用.结论 在癫痫发病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激活能通过上调PICK1的表达,实现下调神经元AMPA受体GluR2亚单位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外周给精氨酸加压素(AVP)对脂多糖(LPS)引起的大鼠发热和痛觉过敏的影响,以及与血清中IL-1β和PGE_2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实验用成年雄性SD大鼠,在23℃环境温度下,明暗时间各12 h。用无线遥测系统连续测量大鼠体核温度(Tc)、棕色脂肪温度(T_(BAT))和活动。10:00或11:30分别给大鼠腹腔注射LPS(50μg/kg)、AVP(10μg/kg)或V1a受体阻断剂(30μg/kg)。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和PGE_2的含量。用足底痛觉测试仪(Hargreaves test)测试大鼠热痛缩爪潜伏期的变化。结果:(1)腹腔注射LPS引起大鼠双相发热过程伴有痛觉过敏现象。(2)AVP能够翻转LPS引起的Tc和T_(BAT)升高反应,降低发热引起的痛觉敏感性。(3)外周给V1a受体阻断剂能提高LPS引起的发热反应,但不影响发热引起的痛觉敏感性变化。(4)AVP能抑制LPS引起的发热大鼠血液中IL-1β和PGE_2水平升高。结论:(1)外周给予AVP可通过抑制棕色脂肪产热以及降低血液中IL-1β和PGE_2的浓度而翻转LPS发热反应并降低发热伴随的痛觉敏感性升高现象。(2)内源性AVP也有限制LPS发热的作用,但可能不影响发热引起的痛觉阈值降低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和P38抑制剂组(SB203580组)。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组与P38抑制剂组分别于造模前15 min舌下静脉注射10%二甲基亚砜(DMSO,400μg/kg)和P38抑制剂(SB203580,400μg/kg)。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干湿比重法测定缺血半球的脑含水量,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38(p-P38)和AQP4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AQP4 mRNA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SB203580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改善,缺血侧半球脑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I/R组大鼠缺血周边区脑组织p-P38、AQP4蛋白及mRNA的表达分别为2.463±0.138、2.660±0.130及1.065±0.125,高于SB203580组的1.653±0.105、1.771±0.092及0.552±0.069(P<0.05)。结论 P38抑制剂SB203580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AQP4表达及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SB203580抑制P38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了下游AQP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天丸对偏头痛大鼠三叉神经节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偏头痛组、正天丸组和抑制剂(A-317491)组。给药7 d后,偏头痛组、正天丸组和抑制剂组硝酸甘油(10 mg/kg)皮下注射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造模4 h后取材,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各组大鼠三叉神经节中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造模后5 min左右各组均出现挠头、爬笼等行为学表现,对照组大鼠仅开始30 min内出现挠头和爬笼现象,无耳红表现,大约2 h 后正天丸组和抑制剂组头痛行为学表现停止,偏头痛组大鼠在造模后3 h左右停止。偏头痛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大鼠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中P2X3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正天丸组大鼠TG中P2X3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偏头痛组(P<0.01);正天丸组和抑制剂组相比,大鼠TG中P2X3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正天丸可抑制偏头痛发作时TG中P2X3受体的过表达,从而发挥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经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及其受体拮抗剂考尼伐坦(CON)干预后,细胞的增殖和细胞中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胶原酶Ⅱ消化法、差速贴壁法、差速脱壁法获取并纯化CFs,应用CCK-8活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 A1)和Ⅲ型胶原蛋白α1链(COL3A1) 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OL1A1、COL3A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干预培养的CFs 24 h后,10-7 mol/LAVP可显著促进CFs细胞增殖(P<0.01),而10-7 mol/L CON可显著抑制这一作用(P<0.01).干预培养的CFs 12 h后,10-7moL/L AVP可诱导CFs COL1A1、COL3A1 mRNA表达显著增加,同时蛋白表达亦显著增加,而10-7 mol/L的CON可抑制这些作用.结论 AVP可促进CFs的细胞增殖和COL1A1、COL3A1 mRNA和蛋白表达,而CON可部分抑制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β3肾上腺素能受体(AR)激动剂和抑制剂对心衰(HF)大鼠左室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表达的影响,明确β3AR在左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1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余130只制备HF模型,选取心衰大鼠随机分为HF组(n=11)、激动剂组(n=12)、抑制剂组(n=10)。激动剂组、抑制剂组分别给予BRL37344 1.65?g/kg、SR59230A 50?g/kg尾静脉注射,2次/周。分别于4和8周时各组选取5只大鼠测定以下指标:心功能的相关指标、左室重量/体质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MMP-2、MMP-9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F组大鼠心功能明显下降,激动剂组随时间增加心功能恶化较HF组更明显,而抑制剂组心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HF组MMP-2、MMP-9 mRNA、蛋白表达增高;激动剂组增加更明显; 拮抗剂组表达减少(均为P<0.01)。结论 β3AR抑制剂改善心功能可能通过抑制心肌MMP-2、MMP-9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香烟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谷氨酰半胱氨酸合酶(γ-GCS)和活化蛋白(AP)-1亚单位c-fos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大鼠肺泡巨噬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香烟组和TGF-β1组.TGF-β1组加入终浓度为3μg/L的TGF-β1,2 h后除对照组外,余2组均加入香烟烟雾提取物,对照组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肺泡巨噬细胞中γ-GCSh(重链亚单位)及c-f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香烟组γ-GCSh和c-fos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P<0.05,P<0.01).TGF-β1组γ-GCSh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香烟组(均P<0.01);而c-fos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香烟组(均P<0.01).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参与香烟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锂-匹罗卡品癫痫模型(ithium-pilocarpine seizures rats model of epilepsy,LPS),研究NMDA受体亚基NR2A、BDNF mRNA的表达,探讨NR2A、BDNF在LPS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模型,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致痫后各组不同时间点海马CA1、CA3及DG区NR2A与BDNF mRNA的表达.结果 LPS海马NR2A、BDNF mRNA在各观察时间点及部位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上调,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NR2A mRNA的表达上调7 d达峰值(P<0.05);而BDNF mRNA表达上调14 d达峰值.VPA干预组NR2A mRNA在大鼠海马不同时间及部位(除1 d的CA3区)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5);BDNF mRNA在大鼠海马不同时间及部位(除28 d的DG区)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5).结论 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可诱导大鼠海马NR2A和BDNF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NR2A mRNA表达的增强可能是诱导调控BDNF mRNA表达增强的重要机制之一,说明NMDA受体亚基NR2A可能成为抑制癫痫发作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心梗大鼠心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生存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和rHuEPO治疗组。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梗死区周围心肌中HIF-1α与Survivin的表达水平,RT-PCR方法检测梗死区周围心肌HIF-1αmRNA与Survivin mRNA表达变化。结果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周围心肌HIF-1α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而Survivin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与心肌梗死组相比,rHuEPO治疗组心肌梗死区周围心肌HIF-1α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Survivin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 rHuEPO能够抑制心梗大鼠心肌梗死区周围心肌HIF-1α过表达并上调Surviv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仙茅苷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区Caspase-3、PARP-1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作用.方法:确立SD大鼠对照组后,用构建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药物仙茅苷低(24 mg/kg)和高剂量(72 mg/kg)组(予以仙茅苷灌胃4周),每组8只.用药结束后,按设计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流式细胞术分析海马区神经细胞元凋亡;Caspase-3、PARP-1和ER蛋白水平用Western Blot测定;Caspase-3、PARP-1和ER mRNA表达用Realtime PCR检测.结果: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药物组和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 <0.05~0.01),模型组大鼠更明显(P<0.01);药物组和模型组大鼠空间探索距离百分比均降低(P <0.05 ~0.01),模型组大鼠降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药物组和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1),模型组大鼠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Caspase-3、PARP-1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仙茅苷各剂量组可见ER表达增加(P<0.05),Caspase-3和PARP-1表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Caspase-3和PARP-1表达增加(P<0.01),而ER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相比,仙茅苷各剂量组ER表达均增加(P<0.01),Caspase-3和PARP-1表达不明显(P>0.05),但不同剂量仙茅苷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果表明仙茅苷具有改善血管性模型大鼠空认知功能的作用是通过抑制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下调Caspase-3和PARP-1表达,上调海马ER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miR-1和miR-133a在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中对L-型钙通道β2亚基(Cavβ2)和α1C亚基的调控作用。方法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在线数据库micro Cosm和Targetscan预测miR-1和miR-133a的靶基因;分别构建含有Cavβ23'UTR或α1C 3'UTR的重组质粒,与miR-1或miR-133a共转染HEK293细胞,验证Cavβ2亚基是miR-1的靶基因,α1C亚基是miR-133a的靶基因;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内Cavβ2和α1C蛋白表达;用siRNA干扰Cavβ2和α1C表达,明确Cavβ2和α1C在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结果 1)Cavβ2为miR-1的潜在靶基因,α1C为miR-133a的潜在靶基因。2)分别将miR-1和Cavβ23'UTR,miR-133a和α1C 3'UTR共转染HEK293细胞,荧光素酶荧光值均显著降低(P0.05,P0.01)。3)分别转染miR-1 mimic、miR-133a mimic上调miR-1、miR-133a的表达后,心肌细胞内Cavβ2和α1C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P0.05)。4)用RNAi下调Cavβ2和α1C表达可明显抑制心肌细胞表面积(P0.01),ANP和β-MHC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Cavβ2亚基是miR-1的靶基因,α1C亚基是miR-133a的靶基因。miR-1和miR-133a可能通过负性调控L-型钙通道Cavβ2和α1C蛋白表达,抑制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受体CXCR4、CXCR7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SDF-1α/CXCR4/CXCR7轴对BMSCs迁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和CD34。应用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及CXCR7中和抗体分别阻断CXCR4及CXCR7,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RT-PCR分别检测BMSCs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本次实验分为单纯BMSCs组(A)、AMD3100预处理BMSCs组(B)、CXCR7中和抗体预处理BMSCs组(C)及AMD3100+CXCR7中和抗体预处理BMSCs组(D)。结果经鉴定第3代大鼠BMSCs中CD29和CD44均呈阳性表达,而CD34表达阴性。BMSCs中CXCR4、CXCR7蛋白和mRNA均有表达。与A组相比,B组及D组CXCR4及CXCR7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5),C组只有CXCR7蛋白表达降低(P0.05);各组CXCR4 mRNA和CXCR7 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SDF-1α可以诱导BMSCs迁移,与0μg/L组相比,10μg/L组和100μg/L组穿膜细胞数均显著增多(P0.01),与10μg/L组相比,100μg/L组穿膜细胞数亦明显增多(P0.01);AMD3100和CXCR7中和抗体均能抑制BMSCs的迁移作用(P0.05),当两者同时作用时,抑制效应更为显著(P0.05)。结论 BMSCs共表达CXCR4、CXCR7蛋白及mRNA;BMSCs的迁移具有SDF-1α浓度依赖性;SDF-1α/CXCR4/CXCR7轴介导BMSCs的迁移作用,CXCR4受体和CXCR7受体对BMSCs的迁移可能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