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利用神经示踪技术探讨SD大鼠长下行脊髓固有神经元及其轴突投射的解剖位置.方法 将荧光金(FG)注射入第1腰髓(L1)节段逆行标记大鼠下行脊髓固有神经元(DPNs)胞体;将顺行神经示踪剂生物素葡聚糖胺(BDA)注射到脊髓第3和第4颈髓处标记此处的DPNs胞体及其长下行脊髓固有束(LDPT).固定取材与切片染色后,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及功能修复的影响,将SD大鼠C3-C4右侧红核脊髓束(RST)横断后,分别以补阳还五汤和蒸馏水连续灌胃8周,用BDA顺行束路示踪方法检测轴突再生情况,采用自发性直立探究行为学测试方法评判前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结果显示:灌服补阳还五汤组的大鼠在损伤RST的尾侧可见少量的BDA标记纤维,伤侧前肢使用率明显高于蒸馏水组(P<0.01)。上述结果提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大鼠横断的红核脊髓束轴突再生及部分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3.
据报导孕酮可以加强髓鞘蛋白的表达量,稳定神经系统的白质。脊髓内移植背根节神经细胞后,其长出的神经纤维可长距离的在溃变神经纤维的支架上生长。为了研究脊髓损伤后孕酮对受损白质的溃变和再生神经纤维生长的影响,将C57小鼠脊髓胸8(Th8)节段皮质脊髓束横断后,将孕酮溶于芝麻油(10mg/ml)后皮下注射,隔日注射1次,持续2周采用丽春红2R-亮绿染色法显示皮质脊髓束在脊髓内的位置、形态。结果显示:皮下注射孕酮之后皮质脊髓束远端轴突更加完整,排列更加规则、致密,对照组中远端轴突碎裂严重,排列杂乱,纤维丢失。上述结果提示孕酮能够保护小鼠受损的皮质脊髓束远端轴突。  相似文献   

4.
家兔皮质脊髓束投射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秀来  徐群渊 《解剖学报》1994,25(1):13-17,T002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分别注入家兔脊髓单侧颈、胸、腰等不同节段,以显示皮质脊髓束投射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表明,大脑皮质的HRP标记神经元仅见于颈段注入例,而胸段和腰段注入例未见到皮质标记神经元。标记的皮质脊髓束投射神经元主要分布于注入侧对侧的额叶无颗粒型皮质和顶叶颗粒型皮质,并呈现为3个分隔的标记细胞密集区,分别位于额叶皮质吻侧端的内侧部、邻近前囟的额顶叶皮质、顶叶皮质的外侧部。标记神经元呈柱状  相似文献   

5.
大鼠颈髓中央核向前庭神经外侧核的定位纤维投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颈髓中央核向前庭神经外侧核的定位投射。方法 本实验通过向脊髓内单侧注射菜豆—白细胞凝集素 ,在不同节段上对由脊髓向前庭神经核的纤维投射做顺行示踪。结果 在颈髓颈 2和颈 3节段包括颈髓中央核单侧注射示踪剂后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在对侧前庭神经下核以及前庭神经内侧核的大型细胞、小型细胞部和尾部内可见大量标记终末。在对侧前庭神经外侧核由头部至尾部整个范围内 ,标记物数量最多 ;在颈膨大处单侧注射示踪剂后 ,在对侧前庭神经内侧核的大型细胞部见很多标记轴突和终末 ,但在前庭神经外侧核和前庭神经下核内 ,仅见少量标记轴突和终末。在颈膨大以下脊髓节段注射示踪剂后 ,在前庭神经内侧核的大型细胞部、前庭神经下核及前庭神经外侧核的尾部标记纤维和终末仅零星存在。结论 颈部初级传入纤维经过颈中央核中继后 ,可直接投射到对侧前庭神经外侧核 ,同时 ,研究结果亦提示颈髓中央核可能是颈部传入冲动的中继和整合之处  相似文献   

6.
DiI顺行追踪大鼠皮质脊髓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DiI追踪大鼠皮质脊髓束,探讨DiI在皮质脊髓束顺行追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DiI组和溃变组,于DiI组感觉运动区皮质表面涂布5%DiI;对溃变组则损毁相应的感觉运动区皮层.结果 DiI组术后存活5d的鼠,仅在端脑和间脑区见红色荧光标记的纤维,在术后存活10d、15d、20d的鼠脑及脊髓各节段内均可见红色荧光标记的皮质脊髓束纤维;溃变组在脊髓节段可观察到明显的溃变纤维,以术后存活5d最为显著,在脊髓以上节段未见明显溃变纤维.结论 采用DiI活体顺行追踪大鼠皮质脊髓束的方法简便易行,对于皮质脊髓束的示踪研究,尤其中脑以下节段的显示具有比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分别注入家兔脊髓单侧的颈、胸和腰等不同节段,逆行追踪大脑、小脑和顶盖向脊髓的直接投射。结果表明,大脑皮质的HRP标记神经元仅见于C_(2-7)注入例动物;小脑中央核的标记神经元仅见于C_(2-4)注入例动物;顶盖上丘的标记神经元仅见于C_(2、3)注入例动物;而均未见于胸腰段注入例动物。标记神经元主要分布于注入侧的对侧。本研究确信,由大脑皮质发出的皮质脊髓束投射到脊髓C_(1-7)节段;由小脑中央核发出的小脑脊髓束投射到脊髓C_(1-4)节段,由顶盖发出的顶盖脊髓束投射到脊髓C_(1-3)节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KLF7对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ANA)移植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后小鼠运动轴突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作C57BL/6小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用ANA进行桥接修复,在ANA注射腺相关病毒2(AA2)或腺相关病毒2-KLF-7(AAV2-KLF7,2μl,1×10~(11)病毒颗粒)。于修复术后4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NA内KLF7蛋白表达,NF和S100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NA内轴突再生和髓鞘生成,神经示踪剂荧光金(FG)逆行标记检测运动轴突再生,坐骨神经运动功能指数(SFI)和电生理检测运动功能的恢复。结果:AAV2-KLF7注射ANA后4周,ANA内KLF7蛋白表达显著增高,NF和S100表达显著增加,FG阳性标记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数量增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增加,电生理动作电位波幅增大,潜伏期缩短(P0.05)。结论:KLF7促进小鼠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轴突再生和髓鞘形成,有助于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神经元调节下丘脑orexin神经元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首先采用逆行示踪技术,将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作为逆行示踪剂注射到下丘脑orexin神经元胞体分布的区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察PAG内CTb逆行标记细胞的分布特点;接着采用顺行示踪技术和免疫组化相结合的方法,将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作为顺行示踪剂注射到PAG,观察下丘脑内BDA标记的神经纤维与orexin神经元的重叠分布特点;最后运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BDA标记轴突终末与orexin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结果:CTb注射到单侧下丘脑orexin神经元区域后,在PAG观察到大量CTb标记神经元,注射点同侧标记细胞数明显占优,其中PAG外侧区(lPAG)和腹外侧区(vlPAG)可见大量CTb逆标神经元,背外侧区(dlPAG)和背内侧区(dm PAG)可见少量标记神经元;注射点对侧lPAG及vlPAG区域也观察到少量CTb标记神经元。BDA注射到单侧lPAG后,下丘脑内双侧均可观察到BDA标记的神经纤维,但注射点同侧标记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占优。BDA标记纤维与orexin神经元胞体在穹窿背侧接近不定带(ZI)的区域(本文中将此区域称作"穹窿上区")形成显著的重叠分布。透射电镜下观察到BDA标记的轴突终末与orexin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联系,且多为非对称性类型。结论:lPAG投射到下丘脑的神经纤维在穹窿上区与orexin神经元形成优势重叠分布、并与orexin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以非对称性为主的突触联系,提示orexin神经元可能在lPAG的直接支配下发挥其调节觉醒状态、摄食行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证实,他克莫司不仅抑制T细胞的增殖、活化,还能抑制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在损伤局部聚集、活化及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继发性炎症反应对原发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的破坏,从而对损伤局部的神经组织起保护作用。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对神经干细胞移植大鼠脊髓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孕13dSD大鼠神经干细胞。显微镜下动脉瘤夹夹闭SD大鼠T8脊髓,建立压迫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损伤后7d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对照组,于损伤中心定向注射生理盐水;细胞移植组,于损伤中心定向注射神经干细胞;他克莫司组,于损伤中心定向注射神经干细胞同时给予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1mg/(kg?d)腹腔注射连续7d。1,2,4,8周后,通过BDA顺行示踪、苏木精-伊红与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检测,观察移植后脊髓组织再生和神经元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在损伤中心端远侧无神经纤维通过。细胞移植组与他克莫司组在治疗1周后有部分神经纤维通过,8周均有部分BDA阳性标记的皮质脊髓束再生通过脊髓损伤部位,特别是他克莫司组可延续至距损伤中心1.7cm。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细胞移植组与他克莫司组2周时坏死灶开始缩小,泡沫细胞减少。电镜结果显示,他克莫司组1周时即出现较正常的微丝和微管结构,8周时星形细胞、许旺细胞、髓鞘典型多见,神经轴突的终末有较多的兴奋性递质和不典型的轴树连接,出现较多的结构正常的髓鞘。说明损伤大鼠移植神经干细胞后联合应用他克莫司后可减轻早期的急性炎症反应,保证神经细胞的存活,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可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李莉  高秀来 《解剖学研究》2003,25(1):10-12,T002
目的 研究大鼠前庭神经核群向脊髓的投射纤维特征。方法 在 7例SD大鼠采用结合生物素的葡聚糖胺(BDA)逆行法观察大鼠前庭核群向脊髓的投射。结果 除前庭神经上核 (SVN)外的其余各前庭核均有向大鼠腰髓的投射 ,单侧注射的实验动物中 ,前庭神经内侧核 (MVN)、外侧核 (LVN)和降核 (DVN)的标记神经元可见于双侧 ,其中MVN和LVN的标记神经元以注射同侧占优势 ,而DVN标记神经元两侧数量基本一致。结论 大鼠前庭脊髓尾侧束发出纤维投向脊髓腰段  相似文献   

12.
背景:有关皮质脊髓束受损后损伤附近及远处超微结构的整体变化的报道甚少。 目的:观察大鼠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后皮质脊髓束超微结构的变化。 方法:选择性切割SD大鼠延髓左侧锥体,建立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模型,于造模后4,14,28 d取受损皮质脊髓束,制备电镜标本。 结果与结论: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受损皮质脊髓束髓鞘和轴索发生肿胀,形态不规则。随着时间的延长,溃变进行性加重,受损皮质脊髓束主要表现为髓鞘破坏、溶解及轴索脱髓鞘病变、胞浆浓缩、细胞器增多及空泡样变性。脊髓颈、胸、腰段受损皮质脊髓束的溃变比损伤部位严重。  相似文献   

13.
将菜豆白细胞凝集素(PHA-L)分别注入下颈髓、胸髓、腰髓和骶髓等不同脊髓节段,顺行追踪脊髓向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的投射。观察结果表明,脊髓不同节段注入PHA-L,在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均可见到标记末梢;比较各节段脊髓的投射分布,未能发现明显的定位关系。一侧脊髓灰质注入,在两侧中央颈核均观察到标记末梢,但主要见于同侧;外侧颈核的标记末梢仅见于同侧。结果提示,各节段脊髓均发出纤维投射到同侧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发自前庭神经内侧核的纤维末梢与投射至纹状体的丘脑束旁核神经元的突触联系。方法:采用15只Wistar大鼠,应用顺行和逆行标记技术,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方法。结果:将CTb单侧注入纹状体,同时将BDA注入同侧的前庭神经内侧核。在束旁核发现了CTb标记神经元和BDA标记轴突终末,BDA标记纤维和终末存在于外侧束旁核整个长度的背侧2/3区,而CTb标记神经元也存在于外侧束旁核背侧2/3区,2种标记相互重叠。电镜下可见标记终末与标记神经元形成非对称性的轴-体和轴-树突触。结论:由前庭神经内侧核发出的投射纤维在束旁核与投射至纹状体的束旁核神经元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性的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15.
用PHA-L顺行追踪法观察大鼠肾上腺髓质内交感节前神经纤维的来源,走行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来自胸8~10节段脊髓侧柱分布到肾上腺髓质的交感节前神经纤维,随内脏大神经走行,而后又成为内脏大神经的分支进入并通过肾上腺神经节,向内下方走行,在肾上腺内侧缘分成2~3支后,分别在肾上腺被膜内走行一段距离或立即进入肾上腺,在皮质内无分支,以若干小神经束穿经皮质到达髓质,在髓质内以粗细不等的纤维分数走行在髓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去皮质联系后小鼠运动相关神经结构和运动功能的变化,以明确皮质输入信息对脊髓和神经肌接头成熟的影响。方法:应用皮质与皮质下联系在胚胎发育早期完全缺失的Celsr3/Dlx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通过旷场试验检测小鼠的自发运动;用乙酰胆碱酯酶(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脊髓胆碱能运动神经元的数目变化;结合高尔基(Golgi)染色和神经元三维重建比较运动神经元树突分支数目和长度差异;最后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NF200和α-BT)和肌电图检测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态和功能。结果:旷场试验表明与正常小鼠相比,Celsr3/Dlx小鼠过度活跃;这些小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总数目减少15%(P0.01),其树突总长度也明显减少(P0.01);此外形成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分支数目及肌电图记录的峰值分别减少53%和47%(P0.01)。结论:皮质的信息输入的缺失会导致脊髓运动神经元减少和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异常,而这些形态学的改变会进一步导致神经兴奋和传导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家兔副神经外支及其分支的起始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用真成年家兔15只。(1)HRP注入副神经外文,标记细胞出现在注射侧延髓锥体交叉下端和脊髓C_(1-5)节段,88.9%标记细胞分布在C_(1-4)。标记细胞成群或散在地分布在延髓锥体交叉下端中央管的前外、颈髓前角和中间带的各亚核。标记细胞的最大径在30.9-123.5μm之间,41μm以上的占88.8%。在注射侧的C_1、2、3、脊神经节、迷走神经下节和交感神经颈上节观察到标记细胞。(2)HRP注入斜方肌神经,标记细胞分布在同侧脊髓C_(1-8)节段,标记细胞分布在前角的大多数亚核。(3)在胸锁乳突肌神经近侧断端涂HRP结晶,标记细胞出现在同侧延髓锥体交叉下端和脊髓C_(1-3)节段,标记细胞分布在前角的多数亚核。斜方肌神经和胸锁乳突肌神经起始核在脊髓的位置有较多的重叠。  相似文献   

18.
用成年家兔11只,在脊髓腰膨大部注射HRP或麦芽凝集素结合的辣根过氧化物酶(WGA-HRP),逆行追踪长下行脊髓固有束神经元在颈髓和部分胸髓的分布。其中5例动物在腰膨大注射HRP的同时进行大脑皮质脊髓束起始区的损毁,电镜观察皮质脊髓束在颈髓的溃变末梢与HRP逆行标记神经元的关系。结果表明,长下行脊髓固有束神经元在脊髓灰质内可分为背腹两群,背侧群主要集中在V层,细胞较少;腹侧群位于VII、VIII层,细胞数较多。电镜下可观察到与标记神经元相突触的终扣多为圆形含圆形和混合型小泡。演变末梢有些与标记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突触,也有些通过未标记的终扣间接与标记神经元相联系。本研究表明,家兔皮质脊髓束可能通过多种下行通路控制腰部运动,其中,胞体位于颈髓的长下行脊髓固有束神经元肯定与这一下行运动控制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运用HRP逆行追踪法对家兔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11只家兔小脑内,进行单侧或双侧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射,以研究脊髓各部标记神经元的分布。同时,为确定胸髓以下这些神经元轴突是否在脊髓内交叉上行,其中4只家兔在注射前,还作了下胸髓的一侧半断。标记的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在脊髓中分布甚广。位于颈髓的有:1.中央颈核(C_(1~4));2.Ⅵ层内侧部细胞(C_2~T_1);3.Ⅶ层中央部细胞(C_(4~8));4.后角Ⅳ~V层细胞(C_(5~8))。胸髓以下的标记细胞可分两大类:1.具有不交叉上行轴突的细胞为:(1)背核(T_(2~L_4));(2)后角Ⅳ~Ⅵ层细胞(T_2~L_6)。2.具有交叉越边上行轴突的细胞则包括:(1)脊髓前角边缘细胞(L_(3~6));(2)Ⅶ层内侧群细胞(L_5以下骶尾髓);(3)后角V层细胞(骶尾髓);(4)前角Ⅶ~Ⅷ层细胞(骶尾髓)。家兔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的分布和轴突投射特点,与猫相类似。这对进一步用家兔研究脊髓小脑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用顺行示踪剂 BDA标记研究了发育中大鼠视觉与听觉皮质胼胝体轴突的形态学。 BDA应用于出生后第 4d的视觉皮质后 ,整个视觉皮质包括 17区内侧部 、 层已可见一些标记的胼胝体轴突。第 5~ 8d时 ,许多标记的胼胝体轴突已到达皮质浅层 ( ~ 层 )。第 13 d时 ,17区内侧部又不见胼胝体轴突 ,表明早期此区的胼胝体轴突为暂时性的 ;17/ 18界区则含大量胼胝体轴突 ,并在 层和 / 、 、 层分别形成致密的和稀疏的终末丛。第 17d时 ,致密的终末丛可见于上述各层 ,与成年的分布模式类似。 BDA应用于听觉皮质后 ,标记的胼胝体轴突见于对侧听觉和视觉皮质 (即同源性和异源性胼胝体轴突 )。第 13~ 2 8d期间 ,虽然同源性胼胝体轴突的形态逐渐变化 ,但它们显示类似的明显的柱状构筑。第 13~ 2 4d,一定数量的异源性胼胝体轴突可见于整个视觉皮质包括 17区内侧部。但至第 2 8d,这些轴突大多被排除 ,并且此时的轴突标记模式已类似成年。提示 ,视觉皮质大多数异源性胼胝体轴突是暂时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