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血清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就诊的稽留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60例因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PAPP-A水平,流产后留取两组患者的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并行免疫组化测定VEGF的表达,比较分析两组患者VEGF及PAPPA表达的水平及关系。结果:两组患者血清中PAPP-A水平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中PAP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绒毛膜及蜕膜组织VEGF表达比较,正常流产患者绒毛膜及蜕膜组织中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稽留流产患者(P<0.05)。结论:稽留流产孕妇的血清VEGF与PAPP-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孕妇,有助于诊断稽留流产,临床工作中可作为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胎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补充治疗,25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不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共50例孕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同期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在孕期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变化、妊娠早期是否会自然流产及分娩的婴儿是否健康。结果 25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进行治疗12位患者出现流产产后出血的症状,25例患者未进行治疗24例患者出现妊娠高血压早产产后流血流产的症状,50例正常孕妇3位孕妇出现早产、流产的现象。2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和50例正常孕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正确规范的补充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可预防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孕期疟原虫感染对妊娠结局及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孕期疟原虫感染248例(观察组)及正常孕妇216例(对照组)为调查对象。比较两组对象在妊娠结局、母体贫血、孕妇死亡、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新生儿窒息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流产、早产、死胎发生率及孕妇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引起妊娠贫血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引起中、重度贫血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低体重新生儿的出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孕期感染疟原虫可增加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同时加重妊娠贫血,增加孕妇病死率,但对新生儿窒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统计比较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妊娠结局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率、早产率和晚期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和并发症,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早、中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铜川市妇幼保健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住院部收治的180例甲状腺功能筛查诊断为亚临床甲减孕妇作为观察组,60例甲状腺功能筛查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状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流产率(7.8%)、产后出血(12.2%)、早产(10.6%)、妊娠期高血压(10.6%)、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1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1.7%、1.7%、1.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胎儿窘迫和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分别为12.2%、1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早、中期合并亚临床甲减可导致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对胎儿生长发育也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6(IL- 6)与正常早孕、反复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ISA方法对 30例正常非孕妇女、30例正常早孕妇女及 60例反复流产妇女血清中TNFα、IL - 6水平检测。结果 :正常早孕妇女血清中 TNFα明显低于正常非孕妇女 (P<0 .0 5) ,正常早孕妇女血清中 IL - 6水平与正常非孕妇女无明显差异 (P>0 .0 5) ,反复流产组血清中 TNFα、IL- 6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 (P<0 .0 1 ) ,其中难免流产组明显高于先兆流产组 (P<0 .0 5)。结论 :提示正常早孕妇女 TNFα分泌受抑制 ,血清中 TNFα、IL- 6水平升高与反复流产有关 ,可作为预测流产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先兆早产孕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牙周病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意义.方法 选择无并发症的单活胎孕28-36周诊断为先兆早产并最终分娩的106例孕妇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V)和牙周病的筛查,分别对BV阳性及牙周病指数(periodontal disease index,PDI)≥0的孕妇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追踪各组的妊娠结局,并加以比较.结果 妊娠合并两种疾病治疗组的早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检测出细菌性阴道病及牙周病的先兆早产孕妇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我院2008年4月~2009年2月将92例孕妇分为观察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43例和对照组(正常孕妇)49例,对两组新生儿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早产率、畸形率、低血糖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新生儿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孕期应积极控制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阴道病与早产、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细菌性阴道病与早产、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 :14 9名孕妇分为正常孕妇组 66例、早产组 2 6例、胎膜早破组 5 7例 ,对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性阴道病 (BV)的检测 ,同时做细菌培养了解是否合并其他微生物感染 ,并追踪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早产组及胎膜早破组BV发生率分别为 2 6 92 %和 2 2 81% ,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 (9 0 9%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而早产组与胎膜早破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妊娠合并BV与早产、胎膜早破明显相关 ,有必要对妊娠合并BV孕妇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阴道超声检查卵巢黄体形态、血流对早孕流产的诊断价值。方法:早期妊娠妇女298例行阴道超声检查,比较正常早孕(A组,223例)、流产后继续妊娠(B组,47例)和难免流产(C组,28例)间卵巢黄体形态、大小、血流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结果:A组黄体均为厚壁圆环形(100.00%),B组可出现点形(6.38%)和棒形(23.40%)黄体,C组点形(25.00%)和棒形(32.14%)黄体的比例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72.34%黄体大小正常,高于C组的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RI值为0.45±0.04,分别低于B、C组的0.51±0.03和0.61±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PSV值为34.62±4.51,分别高于B、C组的19.57±3.26和12.18±2.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与正常早孕者比较,早孕流产孕妇黄体形态、大小及血流情况发生异常变化,与先兆流产后继续妊娠孕妇比较,难免流产孕妇异常改变更明显,阴道超声检查早期妊娠妇女黄体形态及血流情况对早孕流产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阮燕青 《当代医学》2013,(22):45-46
目的调查研究影响早孕药物流产结局的因素,从而给终止早孕提供合理的措施。方法选择于2011年9月-2012年12月进行早孕药物流产的孕妇512例,将其中的396例完全流产者设为对照组,将剩余的116例流产不完全以及流产失败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影响早孕药物流产结局的因素。结果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影响早孕药物流产结局的因素主要包括流产次数、有无分娩史、孕次以及孕囊直径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这些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进行早孕药物流产的孕妇,首先调查其流产次数、有无分娩史、孕次以及孕囊直径等方面的资料,从而得出是否可进行药物流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妇高甘胆酸血症对早产、流产、阴道出血、下腹疼痛及转氨酶异常等妊娠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比较575例甘胆酸(CG)升高孕妇和600例正常甘胆酸孕妇的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CG升高孕妇中的54例CG持续升高组和60例CG缓解组孕妇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 575例CG升高组在早产、阴道出血、下腹疼痛及转氨酶异常的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流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缓解组中早产、转氨酶异常显著低于CG持续升高组(均P<0.05)。结论孕妇高CG血症会增加早产、阴道出血、下腹疼痛及转氨酶异常的妊娠不良事件风险,孕妇CG缓解有助于降低早产和转氨酶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筛查的临床意义,对妊娠期患者合并甲减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和总结.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301例处于妊娠期的妇女,对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以及游离甲状腺素(Fr)进行测定,比较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孕妇进行治疗的患者与未进行治疗的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妊娠合并甲减未进行治疗组的孕妇出现流产、早产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自然顺产率比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治疗组孕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妊娠结局差异均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新出生儿的身长、体重及Apgar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期患者进行甲减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妊娠合并甲减的患者如能及时的补充甲状腺素,可对围产结局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稽留流产与孕妇血铅、锌水平的相关性,了解金湾区铅污染、锌缺乏程度对孕妇的影响,为预防稽留流产寻找依据,为是否需要在我区孕妇孕前及孕期常规筛查血铅、锌等微量元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296例作为观察组,正常早期妊娠孕妇30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孕妇进行静脉血铅、锌的检测,分析稽留流产与血铅、锌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稽留流产患者血铅含量高于正常早期妊娠孕妇,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孕妇血清锌浓度在孕早期变化不显著(P>0.05),观察组孕妇血清锌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稽留流产与血铅、锌水平密切相关,可通过对孕前妇女血铅、锌测定,防止稽留流产,指导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5.
李洪霞 《吉林医学》2014,(9):1810-1810
目的:对比研究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2例需要终止早孕者,按照患者自身的意愿,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每组126例。观察组采取药物流产的措施,对照组采取负压吸宫术人工流产,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完全流产率比较上,观察组为85.7%(108/126),对照组为95.2%(120/12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出血时间比较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的紧张程度、流产痛苦程度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可接受度比较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的满意度比较上,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各有优点,药物流产腹痛轻、轻松及流产痛苦程度低,人工流产的优点就是完全流产率高与阴道出血时间短,为此,两者互有优劣,应当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形,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弓形虫感染的围生结局。方法: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合聚合酶联反应(PCR)法检测弓形虫病,双项阳性确诊弓形虫感染。②总结2002~2006年间本院128例妊娠合并弓形虫感染的孕妇资料,该组孕妇简称为A组。③随机抽取2002~2006年本院正常孕妇1864例对照,该组孕妇简称为B组。④观察两组孕妇的自然流产率、早产率、死胎率、低体重儿率、畸形胎儿率、新生儿死亡率,并对比其中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的自然流产、早产、死胎、低体重儿、畸形胎儿、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24.2%、19.5%、4.7%、19.5%、8.6%、4.7%,明显高于B组的8.1%、4.9%、0.2%、3.0%、1.2%、0.2%,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妊娠合并弓形虫感染是导致不良围生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积极防治弓形虫病对优生优育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蓝华春 《吉林医学》2015,(10):2007-2008
目的:对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 FN)检测在早产预测中的临床应用展开分析。方法:资料选择常规产检诊断为先兆早产的孕妇6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5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阴道分泌物f FN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作回顾性分析与对照。结果:观察组65例先兆早产的孕妇中,经f FN检测为阳性者37例,阳性率为56.92%;对照组正常孕妇的f FN检测阳性者3例,阳性率为4.62%,两组f FN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f FN测定为阳性者于7 d、14 d、孕37周内分娩率明显高于f FN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在早产预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早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产物水平,探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方法:以40例早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为流产组,35例同期正常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正常妊娠组)和20例健康妇女(正常非孕组)为对照组.检测血浆TNF-α、hs-CRP、IL-6等炎症反应产物和8-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丙二醛(MDA)、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氧化应激产物的水平.结果:流产组血浆8-isoprostane、ox-LDL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正常早孕妇女和健康非孕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P<0.01);而血浆MDA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TNF-α、hs-CRP、IL-6的水平也均高于对照组(正常早孕妇女和健康非孕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1,P<0.01,P<0.05,P<0.01);而正常妊娠组也稍高于正常非孕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流产患者8-isoprostane及ox-LDL与hs-CRP、IL-6、TNF-α呈正相关(P<0.01,P<0.05),MDA与hs-CRP、IL-6、TNF-α无相关性(P>0.05).结论:正常妊娠存在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失衡和炎症反应的加剧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可能在早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细菌性阴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期细菌性阴道感染孕妇57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57例生殖道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与产后出血等妊娠不良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孕妇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与产后出血等妊娠不良结局现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孕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妊娠期细菌性阴道感染增加妊娠不良结局发生风险,早期有效干预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张白玉 《求医问药》2014,(18):133-134
目的 :探讨对妊高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进行妊娠期和围产期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6例妊高症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46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3例孕妇。在这两组孕妇的妊娠期和围产期内,我院对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孕妇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孕妇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在这两组孕妇分娩后,比较她们发生子痫前期、子痫和合并产后出血的人数以及她们新生儿的体重、阿氏(Apgar)评分和新生儿早产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子痫及合并产后出血的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孕妇新生儿的体重和阿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的新生儿,其发生早产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妊高症孕妇进行妊娠期和围产期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生子痫前期、子痫及合并产后出血的几率,提高其新生儿的身体素质,降低其新生儿早产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