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Hcy、叶酸水平和凝血功能在预测先兆流产及其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选取先兆流产孕妇74例为研究组;同期正常产检的孕妇6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酶循环法检测Hcy水平,凝固法检测纤维蛋白原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电阻抗法检测血小板含量,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叶酸水平。对先兆流产孕妇进行随访至妊娠结束,记录其妊娠结局,并进一步分为顺利分娩组(54例)、难免流产组(14例)和过期流产组(6例)。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Hcy、叶酸和凝血功能水平。结果:研究组孕妇的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Hcy、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cy水平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呈正相关(P<0.05);叶酸水平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呈负相关(P<0.05);叶酸水平与Hcy呈负相关(P<0.05)。顺利分娩组产妇的叶酸水平明显高于难免流产组和过期流产组(P<0.05);顺利分娩组产妇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Hcy明显低于难免流产组和过期流产组(P<0.05);过期流产组孕妇的叶酸水平明显低于难免流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Hcy明显高于难免流产组(P<0.05)。结论:先兆流产孕妇的Hcy、叶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其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为高Hcy水平,低叶酸水平导致孕妇体内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125(CA-125)、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及D-二聚体检测在卵巢癌与卵巢巧克力囊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治疗的卵巢癌患者43例及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检查,晨起采集肘静脉血用于检测纤维蛋白原、血小板、D-二聚体以及CA-125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其在卵巢癌与卵巢巧克力囊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巧克力囊肿组CA-125、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和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59.9±10.7)U/ml、(2.4±0.6)g/L、(241.2±21.6)×10~9/L、(137.1±30.7)μg/L均显著低于卵巢癌Ⅰ-Ⅱ期亚组的(408.4±75.3)U/ml、(4.7±1.0)g/L、(340.1±35.9)×10~9/L、(642.4±159.3)μg/L(P0.01);巧克力囊肿组CA-125、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和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59.9±10.7)u/ml、(2.4±0.6)g/L、(241.2±21.6)×10~9/L、(137.1±30.7)μg/L均显著低于卵巢癌Ⅲ-Ⅳ期亚组的(1428.9±199.6)u/ml、(6.5±1.3)g/L、(416.4±48.3)×10~9/L、(951.8±216.5)μg/L(P0.01);卵巢癌Ⅰ-Ⅱ期亚组CA-125、纤维蛋白原、血小板、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卵巢癌Ⅲ-Ⅳ期亚组(P0.01)。结论卵巢癌患者CA-125、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并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其水平也显著升高,可以用于卵巢癌及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初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探讨肿瘤标志物CA125水平监测在卵巢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卵巢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6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女性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CA125水平,总结分析不同卵巢疾病患者CA125的差异及CA125对疾病诊断的参考价值。结果:150例卵巢疾病患者的CA125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各种卵巢疾病患者的CA125水平都明显低于卵巢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CA125>35 U/ml的比例达到77.27%,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卵巢癌临床分期的增加,CA125水平明显上升,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CA125在卵巢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关系。 [方法 ]选择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 4 6例 ,卵巢良性肿瘤患者 4 5例 ,所有患者治疗前抽血 ,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IB)及血小板四项参数 ,包括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和血小板压积 (PCT)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平均血浆FIB含量为 (5 84 .1± 190 .4 )mg/dL(x±s) ,其平均血小板计数为 (2 6 8.0± 10 6 .4 )×10 4 /fL(x±s) ,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FIB水平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无关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有关。[结论 ]血小板计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 ,对筛查和早期发现卵巢恶性肿瘤有一定意义 ,可作为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一种补充指标 ,并对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评估其作为预后判断指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本院收治并随访到的211例初治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资料,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临床病理因素与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为4.41±1.47 g/L,与手术病理分期及年龄密切相关(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及不同病理类型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手术病理分期与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相关,病理类型、年龄、术前CA125值与二者均无关;组织学分级与总存活率相关,而与无瘤生存率无关。结论: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的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6.
虞炜  李程  魏忠  权蕊良  刘巧玉 《安徽医学》2019,40(3):291-29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出院且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47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 471例胃癌患者术后TNM分期Ⅰ期81例(17.2%),Ⅱ期112例(23.8%),Ⅲ期278例(59.0%)。胃癌患者术前血小板增多症56例(11.9%),与患者性别、年龄、癌胚抗原(CEA)、抗原Ki-67、N分期、有无脉管侵犯、有无淋巴管侵犯均无相关性(P>0.05)。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在术后分期为Ⅰ期的患者中为4.9%,Ⅱ期为9.8%,Ⅲ期为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术前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共101例(21.4%),与患者性别、年龄、CEA、T分期、有无脉管侵犯、有无淋巴管侵犯均无相关性(P>0.05)。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率在术后分期为Ⅰ期的患者中为16.0%,Ⅱ期为13.4%,Ⅲ期为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术后TNM分期与血小板增多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胃癌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R~2=0.049,P<0.05)。结论合并血小板增多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胃癌患者病理分期较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杏叶联合叶酸对糖尿病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血小板、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Hhcy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银杏叶联合叶酸)36例和对照组(叶酸)34例,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浆Hcy、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Hcy、P-选择素、血浆vWF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0.05),且治疗组P-选择素下降更明显(0.05)。结论银杏叶联合叶酸治疗可下调糖尿病肾病Hhcy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及内皮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早期卵巢癌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在鉴别这两种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6月在本科室明确诊断为早期卵巢癌的患者45例和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45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期卵巢癌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为(54.57±5.27)岁,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的(41.26±7.3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卵巢癌组未绝经患者的发病年龄为(46.26±4.83)岁,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的(36.89±7.3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卵巢癌组绝经患者的发病年龄为(57.67±8.37)岁,与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的(58.92±9.26)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卵巢癌组患者的肿物大小为(114.8±74.4)m/m,卵巢交界性肿瘤组患者肿物大小为(101.2±66.2)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卵巢癌组患者肿物实性大小为(48.84±9.38)mm,明显大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组患者的(26.17±8.9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交界性肿瘤组患者血清中CA125含量为(352.8±98.5)U/mL,低于早期卵巢癌组的(389.3±112.6)U/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交界性肿瘤组患者血清中CEA含量为(55.7±6.2)ng/mL,明显高于早期卵巢癌组的(7.1±2.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肿瘤标记物CEA、超声下肿物实性大小、年龄(绝经期患者除外)可以作为初步判断早期卵巢癌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依据,对于术前的评估及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有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血清AM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宁陵县人民医院就诊并行腹腔镜下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患者50例,采用超声确诊后行腹腔镜下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分析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患者卵巢标志物变化。结果术后1周,患者卵巢各项功能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者卵巢中FSH、E2、AFC水平逐渐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MH仍未恢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MH水平仍低于术前(P<0.05),FSH、E2、AFC水平均明显恢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可有效剥除囊肿,血清AMH可作为评价卵巢储备功能的标志物,术后患者需要约半年时间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卵巢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诊断鉴别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20例患有初治原发性卵巢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跟踪随访其临床资料,研究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卵巢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纤维蛋白原(FIB)正常的参考范围为2~4 g/L;血清中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的正常值分别为0~150 Pm/L和0~35 U/mL,标志物于正常值比较高则定为阳性.结果:卵巢肿瘤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为(4.40±1.46) g/L,与手术病理分期及年龄有密切关系(P<0.05);比较纤维蛋白原、血小板、CA125、HE4及D-二聚体(D-D)在卵巢囊性囊肿、盆腔脓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卵巢恶性肿瘤间的差异,各组的4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其中纤维蛋白原在盆腔脓肿患者的均值最高,其次为恶性肿瘤.结论: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以作为卵巢肿瘤患者诊断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