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当归四逆汤与穴位注射治疗的短期预后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当归四逆汤与穴位注射治疗的短期预后良好,可明显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198-2199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椎旁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1w、1个月、6个月和1年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年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近期效果尤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25-3527
目的分析小针刀配合针灸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针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推拿牵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颈椎功能、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NDI、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小针刀配合针灸推拿牵引治疗,可改善颈椎功能障碍,减轻疼痛程度,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推拿联合葛根汤加味治疗对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掷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中医针灸、推拿基础上加用葛根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颈椎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葛根汤加味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症状,改善颈部功能。  相似文献   

5.
刘斌 《中国康复》2017,32(6):506-507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对早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的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9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4例采用脉冲射频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牵引针灸治疗。检测治疗结束后第1天、第30天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情绪评分(ES)。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第1天和第30天VAS评分及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各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及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冲射频对早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疗效确切,可以用于治疗早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患者。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359-360
目的探究逐瘀颈康汤加味联合颈三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三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逐瘀颈康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颈椎功能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的左、右侧屈及旋转度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颈康汤加味联合颈三针治疗可促进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恢复,缓解疼痛,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沙志静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44-1645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于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治疗组),选择同期单纯采用针灸治疗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两组对比治疗组术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有效率为8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可以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而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优值牵引法配合牵复三步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4例,联合治疗组36例。常规组采用颈部中药熏洗、颈部推拿、颈部常规牵引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优值牵引法配合牵复三步法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体征积分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作为临床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和VAS评分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显效率为35.3%,联合治疗组显效率为58.3%,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值牵引法配合牵复三步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程短、效果迅速、促使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脉络宁复合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脉络宁复合液组与倍他米松组,每组30例。两组分别使用脉络宁复合液及倍他米松行责任椎体旁神经阻滞术。每周治疗1次,疗程4周,6个月后随访。观察综合疗效,统计分析颈椎病疗效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治疗后6个月脉络宁组与倍他米松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症状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脉络宁组优于倍他米松组,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宁复合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稳定,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5例,随机分为注射组28例,针刺组27例和电针组28例,均取患者双侧C5,8夹脊穴,分别给予当归注射液注射、针刺及电针治疗,每日1次。结果:治疗2周后,注射组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针刺组及电针组(P〈0.05),针刺组与电针组则疗效相当。结论:与其他疗法比较,当归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更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规针刺、穴位注射、刺络放血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均分为A组、B组以及C组,每组60例。A组实施常规针刺法,B组采取穴位注射法,C组予以刺络放血法。三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0 d、干预后30 d、干预后90 d采用颈痛量表(NPQ)进行各项评分。结果:A组、B组、C组干预后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10 d,C组评分显著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0 d、90 d后,B组评分明显低于A组、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评分也明显低于C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穴位注射和刺络放血疗法均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痛疼痛,在短期疗效中,常规针刺法与穴位注射法疗效相近,但在中期疗效中,穴位注射疗法优于常规针刺疗法,且常规针刺法与穴位注射法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刺络放血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采用吴萸四逆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采用吴萸四逆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疼痛评分及疼痛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吴萸四逆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痛经症状,缩短疼痛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刀加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针灸加TDP照射,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肯定,方法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易筋经锻炼联合针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分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治疗组采用易筋经锻炼联合针推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0次,停5d,再继续治疗10次,总共治疗20次。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观察并检测血流变及免疫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变化,以及血流变、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NDI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变、血清免疫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筋经锻炼联合针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针刺联合推拿治疗,且并能增强患者体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点穴和中药独活寄生汤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神经根颈椎病患者进行针灸,点穴并配合中药的综合治疗,同时选择单纯针灸治疗50例神经根颈椎病作为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都有好转,VAS评分和ND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时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且2组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点穴配合中药内服的治疗方法有效结合了3种单独治疗的优势,通过内外调理,扶正祛邪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实现对神经根颈椎病的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后路颈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颈椎曲度、病变椎间高度、疼痛(VAS)评分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椎曲度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变椎间高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肩痛患者10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止痛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舒适度评分(BCS)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和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BCS评分显著提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术后肩痛患者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较传统止痛药物治疗而言,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隔姜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00例寒湿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观察组给予隔姜灸联合穴位注射,连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积分、寒湿症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量表(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寒湿症候积分、VAS评分、JOA评分分别为(6.4±2.8)分、(45.8±9.1)分、(2.4±0.8)分、(24.8±3.4)分,对照组分别为(8.3±1.6)分、(62.4±8.5)分、(4.3±0.9)分、(18.1±2.7)分。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寒湿症候积分、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0%(38/50)和90.0%(46/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痛疗效确切,加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透入配合针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均给予针刺及推拿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洋金花镇痛液中药离子透入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2组目测类比定级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治疗中增加中药离子透入可明显减轻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小针刀结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各20例。单一组给予整脊手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小针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组,且联合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针刀+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