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血锌含量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将86例新生儿按体重分成两组,分别测定两组脐血锌含量,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结果小于胎龄儿组(SGA)脐血锌含量及IGF-1,IGFBP-3水平均显著降低,与适于胎龄儿组(AGA)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锌浓度随出生体重和胎龄增加的值与IGF-1及IGFBP-3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锌在胎儿发育期发挥重要作用,孕期缺锌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因此母亲在孕期应补充适量锌.  相似文献   

2.
脐血锌含量测定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血锌含量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将86例新生儿按体重分成两组,分别测定两组脐血锌含量,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结果小于胎龄儿组(SGA)脐血锌含量及IGF-1,IGFBP-3水平均显著降低,与适于胎龄儿组(AGA)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锌浓度随出生体重和胎龄增加的值与IGF-1及IGFBP-3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锌在胎儿发育期发挥重要作用,孕期缺锌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因此母亲在孕期应补充适量锌。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早产适于胎龄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调控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8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84例,包括早产适于胎龄儿61例和同期出生的足月适于胎龄儿23例.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其血清IGF-1水平,并对比其差异性.结果 足月适于胎龄儿血清IGF-1水平为29.34±10.02μg/L,早产适于胎龄儿血清IGF-1水平为23.91士6.60μg/L,两组婴儿血清IGF-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IGF-1水平与胎龄、出生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随胎龄和体重的增大,血清IGF-1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IGF-1参与早产儿宫内生长发育的调控,可作为评价胎儿生长发育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脐血中瘦素水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性别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96例足月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根据不同出生体重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22例,适于胎龄儿(AGA)组46例及大于胎龄儿(LGA)组28例,同时测量新生儿身长,计算体重指数(BMI),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BMI呈正相关(P〈0.01);3组脐血瘦素水平LGA组明显高于AGA、SGA组(均为P〈0.05),AGA组明显高于SGA组(P〈0.05)。男女婴的脐血瘦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BMI呈正相关,提示其与胎儿宫内发育密切相关,但如何调控需进一步研究。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性别无关,提示男女婴瘦素水平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郭蕾  肖作源  李志标  唐新意  张雪华 《新医学》2012,43(10):729-731
目的:通过比较小于胎龄儿(SGA)与适于胎龄儿(AGA)的脐血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探讨GSP与胎儿发育及代谢轴之间的关系及检测新生儿GSP的意义.方法:以25例SGA为病例组,35例AGA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检测脐血GSP水平及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代谢轴相关因素并进行比较.结果:SGA组GSP、胰岛素、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GSP水平与出生体质量、身高、头围、BMI等体格发育指标呈正相关(r=0.632、0.676、0.628、0.432,P均<0.05).结论:SGA宫内血糖平均水平低于AGA,并同时存在低胰岛素及低IGF-I状态;GSP可以作为反映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及营养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孕产妇、新生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 lin-like grow th factor-I,IGF-1),探讨小于胎龄儿及宫内发育迟缓儿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GF-1。比较小于胎龄儿与足月胎龄儿,早产孕妇和正常足月孕妇IGF-1含量,了解不同体重、不同胎龄、不同胎盘成熟胎儿及其孕妇母体的IGF-1水平差异。结果IGF-1随胎龄、胎重的增加而增高。表明IGF-1在胎儿生长发育中的重要调节作用。早期改善母体营养,达到改善胎儿宫内营养状况。结论在孕早、中期及时检测IGF-1含量,预防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产前提高胎儿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测不同宫内状况下新生儿脐血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探讨其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方法新生儿135例.其中早产小于胎龄儿组(A组)30例,早产适于胎龄儿组(B组)36例,足月小于胎龄儿组(C组)32例,足月适于胎龄儿组(D组)37例。于分娩后采脐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和Access免疫分析系统分别测定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进行多元回归相关分析。结果各组新生儿脐血瘦素、胰岛素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基本呈A、C、B、D组由低到高的趋势(F=185.59、195.44,P〈0.01);A、B、C组Ponderal指数与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脐血瘦素和胰岛素水平与新生儿宫内营养状态相一致,两者参与宫内发育迟缓儿和早产儿宫内生长发育的调控,但不是足月适于胎龄儿生长发育的主要调控因素。  相似文献   

8.
被动吸烟母血及脐血一氧化氮水平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母血及脐血中一氧化氮(NO)水平和胎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38例被动吸烟孕妇(A组)及30例正常妊娠孕妇(B组)分娩时的母血及脐血NO水平。结果:A组母血及脐血NO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P<0.01);两组脐血NO水平均高于母血(P<0.01,P<0.05);两组母血及脐血中NO均有相关性(r=0.5475,r=0.8506);两组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率和新生儿体重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被动吸烟能降低母血及脐血NO水平,而这种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和新生儿体重。  相似文献   

9.
IGF-1、IGFBP-3及瘦素与足月儿胎龄、体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瘦素(LEP)与足月儿胎龄、体重的相关性,揭示这些指标在新生足月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取62例正常足月儿脐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GF-1、IGFBP-3及LEP,应用SPSS软件分析它们与足月儿胎龄及体重的相关性。结果:(1)脐血IGFBP-3与足月儿胎龄呈显著性正相关(r=0.547,P=0.000),而IGF-1及LEP与其无显著性相关;(2)脐血IGFBP-3及LEP与足月儿体重呈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为0.335及0.267,P分别为0.008及0.036),而IGF-1与其无显著性相关。结论:足月儿在宫内时间越长,IGFBP-3产生越多,提示胎儿体格发育越成熟,其体重与IGFBP-3及LEP密切相关。IGF-1与足月儿体重及胎龄无直接相关性,IGF-1主要通过IGFBP-3及LEP对足月儿体格发育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0.
<正>低出生体质量儿在成年后患心血管系统疾病,代谢综合征的概率增加[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因此,我们测定了妊娠足月正常体质量儿、低体质量儿脐血与母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水平,同时测定IGF-1受体(IGF-1R)在两组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与胎儿生长受限是否存在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抵抗素水平与大于胎龄儿的关系。方法选取大于胎龄儿(LGA)60例和适于胎龄儿(AGA)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脐血和母血抵抗浓度,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脂水平;并分析脐血抵抗素水平与母血抵抗素、新生儿性别、出生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胎盘重量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大于胎龄儿脐血抵抗素水平高于适于胎龄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胎龄儿血抵抗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BMI、胎盘重量、脐血三酰甘油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5,0.79,0.62,P〈0.01)。大于胎龄儿男婴和女婴脐血抵抗素,血脂各成分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抵抗素水平的变化与大于胎龄儿的发生有关,测定脐血抵抗素水平有助于判断大于胎龄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06-2207
目的对比分析小于胎龄儿(SGA)和足月正常新生儿在脐血Ghrelin、瘦素、胰岛素、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等指标上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选取103例SGA,根据其胎龄分成足月组(A组,n=39)和早产组(B组,n=64)。选取同期10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纳入健康对照组(C组)。均于出生后即刻予以酶联免疫反应法(ELISA)检测脐血Ghrelin、瘦素(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甘油三酯(TG)与总胆固醇(TC)水平,记录并对比检测结果,分析其同个体格指标相关性。结果 (1)出生时,A、B两组新生儿Ghrelin、TG及TC等指标均显著高于C组,Leptin及IGF-1指标则显著低于C组(P<0.05);A组除Leptin水平高于B组外,其余指标均同B组对比无差异(P>0.05);(2)三组新生儿Ghrelin水平均同体格指标呈负相关性(P<0.05),Leptin及IGF-1水平则同体格指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SGA胎儿期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症状,临床可将脐血Ghrelin、IGF-1、Leptin作为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脐血中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SP1)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方法选择不明原因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30例为观察组,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脐血中Ghrelin和SP1的含量。结果在观察组新生儿中,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脐血Ghrelin水平(r=-0.215,P=0.041)呈负相关,与脐血SP1水平(r=0.376,P=0.035)呈正相关。在对照组新生儿中,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脐血Ghrelin水平(r=-0.218,P=0.097),与SP1水平(r=-0.225,P=0.099)的关系均不明显。另外,观察组Ghreli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SP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水平的Ghrelin,低水平的SP1可能是造成特发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出生后血清维生素B12(VB1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差异并对足月儿进行行为神经评定,探讨VB12、Hcy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小于胎龄儿脑发育水平。方法根据胎龄与出生体质量的关系,将符合入选条件的研究对象分为小于胎龄儿组(早产小于胎龄儿亚组、足月小于胎龄儿亚组)、适于胎龄儿组(早产适于胎龄儿亚组、足月适于胎龄儿亚组),检测其血清中VB12、Hcy水平,分析出生时血清VB12、Hcy水平与出生体质量、胎龄的关系,比较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组出生时血清VB12、Hcy的水平差异。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法(NBNA)对生后2~3 d的足月小于胎龄儿亚组、足月适于胎龄儿亚组进行行为神经测定并比较2组差别。结果出生时血清VB12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r=0.564,P<0.05);血清Hcy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r=-0.569,P<0.05)。早产适于胎龄儿亚组出生时血清VB12水平高于、Hcy水平低于早产小于胎龄儿亚组[VB12:(262.07±62.25)pg/ml vs(228.21±67.27)pg/ml;Hcy:(8.47±3.81)μmol/L vs(17.53±10.5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足月适于胎龄儿亚组出生时血清VB12水平高于、Hcy水平低于足月小于胎龄儿亚组[VB12:(431.03±113.82)pg/ml vs(254.80±72.35)pg/ml;Hcy:(4.61±2.88)μmol/L vs(13.60±9.2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足月适于胎龄儿亚组相比,足月小于胎龄儿亚组NBNA总分、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出生时血清VB12水平与出生体质量、胎龄呈正相关;血清Hcy水平与出生体质量、胎龄呈负相关;小于胎龄儿出生时血清VB12水平较适于胎龄儿低,Hcy水平较适于胎龄儿高,提示VB12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足月小于胎龄儿早期NBNA评分较足月适于胎龄儿明显减低,说明小于胎龄儿出生时行为神经能力已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足月分娩巨大儿的产妇胎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1)基因表达和启动子区Cp G位点甲基化水平。方法回顾性选取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102例正常妊娠且足月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分组,以正常体重儿为对照组(57例),以巨大儿(4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胎盘IGF-1基因表达水平和DNA甲基化水平等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胎盘IGF-1基因表达量与IGF-1甲基化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两组胎盘IGF-1基因表达水平和甲基化水平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 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胎盘IGF-1 mRNA相对表达量与IGF-1甲基化水平并无明显关系(P0. 05)。两组胎盘启动子区Cp G位点均呈现低甲基化水平。以所有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均值(4 257 g)为临界值,结果发现相比出生体重≥4 257 g组,出生体重4 257 g组IGF-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 0. 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胎盘IGF-1 mRNA相对表达量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存在正相关关系(r=0. 48,P 0. 01)。结论产妇胎盘IGF-1基因表达量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存在正相关关系,其表达量的高低均与处在低甲基化程度的胎盘IGF-1中的甲基化水平并无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 3)水平与出生双顶径、身长及胎盘质量等生长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适于胎龄儿 (AGA)组(79例 )与小于胎龄儿 (SGA)组 (2 6例 )的出生时身长、双顶径和胎盘质量 ,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脐血IGF 1和IGFBP 3的含量。结果 ①两组出生时各生长参数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AGA高于SGA(P <0 .0 0 1)。②出生时身长、双顶径和胎盘质量均与IGF 1和IGFBP 3呈正相关 (均P <0 .0 0 1)。结论 胎儿自身分泌的IGF 1和IGFBP 3与出生时身长、双顶径和胎盘质量生长参数密切相关 ,它们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IGF 1和IGF 3可作为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和抵抗素在妊娠期高血压病(HDCP)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120例HDCP胎盘组织为病例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48例,轻度子痫前期40例,重度子痫前期32例,并取正常妊娠胎盘组织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样本IGF-Ⅱ、IGFBP-1和抵抗素表达强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HDCP患者的预后情况,根据预后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观察两组胎盘组织中IGF-Ⅱ、IGFBP-1和抵抗素的表达情况。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IGF-Ⅱ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IGFBP-1和抵抗素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1);病例组内比较,IGF-Ⅱ阳性表达率随病情加重逐渐降低,IGFBP-1和抵抗素阳性表达率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IGFBP-1、抵抗素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IGF-Ⅱ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抵抗素与IGFBP-1表达正相关(r=0.5937,P0.05),与IGF-Ⅱ表达负相关(r=-0.6785,P0.05);IGFBP-1与IGF-Ⅱ表达负相关(r=-0.6774,P0.05)。预后不良组IGF-Ⅱ阳性表达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而IGFBP-1和抵抗素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Ⅱ、IGFBP-1和抵抗素可能参与了HDCP的发生发展过程,三者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IGFBP 1)与胎儿生长受限 (FGR)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 30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 (FGR组 )和 10 8例正常孕妇 (对照组 )的血清及新生儿脐血IGF Ⅰ、IGFBP 1水平 ,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FGR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IGF Ⅰ水平低于正常孕妇 (p <0 .0 5 )、IGFBP 1水平高于正常孕妇 (P <0 .0 5 )。②两组孕妇血清IGF Ⅰ、IGFBP 1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脐血IGF Ⅰ、IGFBP 1水平 (P <0 .0 1)。③两组孕妇血清IGF Ⅰ水平与新生儿脐血IGF Ⅰ水平无关 (r =0 .2 6 2 ,P >0 .0 5 )。④两组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IGF Ⅰ水平与IGFBP 1水平呈负相关 (r =- 0 .386 ,r =- 0 .32 7,P <0 .0 5 )。⑤新生儿脐血IGF Ⅰ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 (r =0 .5 75 ,P <0 .0 1) ,新生儿脐血IGFBP 1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 (r =- 0 .4 18,P <0 .0 5 )。【结论】①胎儿血循环中低水平的IGF Ⅰ及高水平的IGFBP 1可能是导致FGR的重要病因之一。②两组孕妇血清IGF Ⅰ与新生儿脐血IGF Ⅰ的分泌相对独立 ,IGF Ⅰ不能通过胎盘屏障  相似文献   

19.
脐血丙二醛含量与胎儿晚期缺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赵筱芳  刘莉  元玉华 《新医学》2005,36(7):397-398
目的:了解脐血脂质过氧化物终产物丙二醛含量与胎儿晚期缺氧的关系.方法:检测138例新生儿脐血的丙二醛、黄嘌呤氧化酶和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分析丙二醛与各项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脐血丙二醛与黄嘌呤氧化酶存在正相关,且两者与脐血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剩余碱,阿普加5分钟评分以及胎龄等各项指标有相关性.酸中毒组、有窒息并发症的新生儿的脐血丙二醛、黄嘌呤氧化酶水平较无酸中毒组、正常新生儿显著增高(均为P<0.05).结论:脐血丙二醛与胎儿晚期缺氧存在相关性,检测脐血丙二醛水平有助于早期评估胎儿晚期缺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脐血脂联素(APN)水平变化及其对新生儿发展趋势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大于胎龄儿(LGA)、适于胎龄儿(AGA)、小于胎龄儿(SGA)各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脐血和母血脂联素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并分析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母血脂联素、体质指数(BMI)、胎盘重量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LGA脐血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AGA,差异有显著性(P=0.002);SGA脐血脂联素水平稍低于AG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LGA及AGA血TG、TCH、LDL-c、HDL-c水平与AGA比较:除LGA血TCH明显低于AGA差异显著(P=0.000)之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GA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新生儿BMI、胎盘重量、脐血TG呈显著负相关(r=-0.848、-0.780、-0.783,P<0.01);SGA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新生儿身长、新生儿BMI、胎盘重量呈正相关,但与脐血TG呈负相关(r=-0.231,P=0.026)(r=0.386、0.431、0.365,P>0.05)。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母血脂联素,孕前及分娩时产妇BMI无相关性(P>0.05)。结论脐血脂联素水平变化与LGA约发生有关,测定脐血脂联素水平有助于判断LGA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