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本院急诊科收治162例急诊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异丙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治疗,两组均治疗3d。对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1%(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198-200
目的 探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使用长春西汀与阿加曲班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单位时间内椎动脉血流速度,两组治疗前后ESCV和DHI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80.36%)(P<0.05);两组给药前单位时间内左、右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后两组单位时间内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左、右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ESCV和DH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ESCV评分高于对照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使用长春西汀与阿加曲班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使用长春西汀治疗的效果,联合用药明显提高了临床总有效率和单位时间内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ESCV和DHI评分,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天麻素联合西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收治的82例VBIV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接受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DARS评分、DHI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5.61%)(P<0.05);治疗2周,观察组DARS、DHI评分和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右侧椎动脉、左侧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及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天麻素联合西医治疗VBIV的效果确切,可提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血脂水平,减轻眩晕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在眩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眩晕症患者1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倍他司汀+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WBV、PV、红细胞聚集指数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WBV、PV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可改善眩晕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急诊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眩晕症患者予以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天麻素联合敏使朗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天麻素联合敏使朗,对照组静脉滴注天麻素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7.5%,对照组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素联合敏使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血管性眩晕94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治疗后生活满意度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量均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6、9和12个月,观察组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28%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7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眩晕患者能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量,且患者生活满意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天麻素胶囊联合眩晕宁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合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将70例VBD合并PCIV患者按照随机硬币抛掷法分为对照组(n=34,眩晕宁颗粒)和观察组(n=36,天麻素胶囊联合眩晕宁颗粒).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椎基底动脉迂曲分级情况、椎基底动脉管径及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2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112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均10 d为1个疗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后循环血供,观察治疗后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提高微循环灌注,改善脑组织供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6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分别采用复方丹参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联合脑循环系统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耳穴埋籽联合脑循环系统治疗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干预2周后,对比2组患者眩晕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率、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眩晕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周后治疗组眩晕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治疗组眩晕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2周,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籽联合脑循环系统治疗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0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眩晕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治疗+阿司匹林)和观察组(35例,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脑心通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眩晕症状、神经功能及MMP-2、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峰流速(Vm)高于对照组,血管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眩晕症状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MP-2、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眩晕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眩晕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降低MMP-2、MMP-9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舒血宁联用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临床资料来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给予不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38例(95%)有效,远高于对照组15例(37.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的差异性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等动脉的血流速度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舒血宁联用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眩晕症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急性眩晕症患者104例,根据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研究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1.2%。研究组躯体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态度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可改善眩晕残障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丁洪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3040-304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天麻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分为天麻素联合红花注射液组(联合组)、天麻素组、红花注射液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100%,天麻素组总有效率为74%,红花注射液组总有效率为78%,组间比较,天麻素组与红花注射液组在起效时间和治疗效果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联合组与天麻素组和红花注射液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天麻素与红花注射液联合使用较单用天麻素和红花注射液起效快、疗效好,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氢溴酸樟柳碱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就诊的68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予以倍他司汀联合氢溴酸樟柳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眩晕症状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的眩晕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氢溴酸樟柳碱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症状和脑部血液循环,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治疗组:阿魏酸钠注射液30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及天麻索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天麻素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两组均每日1 S,10d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流变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阿魏酸钠联合天麻素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流变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埘照组(P〈0.05及P〈0.01).结论 阿魏酸钠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373-3374
选取2015年1~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因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治疗前、后均给予两组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监测血压血脂、抗凝、扩血管、改善脑血液循环的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时间均为6w,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均有所好转,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5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西药盐酸倍他司汀与中成药血塞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χ2=5.098,P=0.023);观察组在改善患者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小板黏附率(PAR)方面均优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优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优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倍他司汀与血塞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门、急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应用天麻素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天麻素治疗。治疗期间两组均不使用其他钙离子拮抗剂,常规给予阿司匹林、血塞通等抗凝及活血化瘀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并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达96.7%,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为Ca^2+通道阻滞剂,能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脑血管,又可增强腺苷活性,降低氧耗量的双重脑保护作用,联合天麻素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