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男,27岁,因在外耳道流脓液、搏动性耳鸣、听力差一年余、伴有间断性外耳道出血二个月于1991年1月21月入院。病人一年前因“感冒”左耳流水,有时流脓、耳痛,但无头痛及眩晕。听力下降伴有搏动性耳鸣。两个月前左耳道堵塞感.挖耳时出现大量流血,经填塞血止。以后在剧烈活动或劳动时经常发生左耳道出血20余次,听力明显下降,耳鸣呈持续性嗡嗡声。检查:左耳道有脓性分泌物,外耳道有紫红色肉芽样物堵塞。听力学检查:左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音频率70dB,乳突平片示:乳突气化良好,鼓室稍扩大,外耳道口不扩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4岁,工人。于1990年9月2日因左耳外伤后剧烈眩晕,呕吐,耳鸣,听力锐减2小时急诊入院。患者因耳痒用毛线针搔抓左耳道,被他人用手肘碰撞,毛线针急速刺入耳内,即感左耳剧痛,眩晕倒地,呕吐不止,左侧耳鸣及听力锐减,但神志清醒。  相似文献   

3.
家兔20只,分组切除右耳各神经来源或颈总动脉,然后用40%冰醋酸造成胃溃疡。在胃溃疡期间,只有切除右颈上交感神经节、右耳诸感觉神经和右颈总动脉一段的动物,右耳出现的低电阻点极于显著地较正常左耳减少。组织化学检查右耳神经分布,肾上腺素能的神经纤维基本消失,而乙酰胆碱酶阳性神经纤维或多或少还能显出,但比左耳明显减少。其它组动物,在胃溃疡期间,右耳出现的低电阻点与左耳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化学检查,右耳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与左耳对比,未见显著差异,而乙酰胆酯酶阳性神  相似文献   

4.
例 1,女 ,2 0岁。因左耳波动性耳鸣 2a。伴左耳流脓血水、头疼、头晕 1a。于 1991年 5月 2 0日入院。查体 :全身情况良好 ,左外耳道充满淡红色肿瘤样组织 ,质脆易出血 ,其周围有脓性分泌物附着 ,鼓膜视不清 ,右耳正常。乳突X线片示 :左侧鼓窦区乳突腔 ,无明显骨质破坏。电测听显示 :左耳传导性耳聋 ,平均听力下降 4 0dB ,右耳正常。初步诊断 :左耳道肿瘤 (性质待定 ) ;左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Ⅱ型 )。入院后经局部点药 ,全身用抗生素 ,术前准备 ,于 1991年 5月 30日局麻下左耳道肿瘤摘除术。术中见 :肿瘤根蒂来源于耳道后下壁 ,耳道骨…  相似文献   

5.
耳源性脓胸是一种少见疾病,均先由慢性胆脂瘤性中耳炎并发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继而感染栓子崩溃脱落入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经肺动脉梗塞肺泡毛细血管而形成肺部血源性脓肿,脓腔靠近胸膜者,易破入胸膜腔造成化脓性胸膜炎及脓气胸。患者,男,37岁。左耳反复流脓疼痛10年。近来7天左耳疼痛加重,伴左侧头痛、寒战及高烧。于1987年4月27日入院。体检:发育及营养中等,急性重病容,神智清楚,检查合作。体温39℃,脉速。周身皮肤无黄疸及出血点,全身淋巴结不肿大。两侧瞳孔等大,眼底(一)。颈软,病理征(一)。内科检查(一)。左耳道有多量脓液鼓膜紧张部及松驰部大穿孔,残留部份锤骨,中鼓室后部有灰白色坏死物堆积。左耳道后上壁塌陷。乳突无红肿及压痛。左乳突X线片:有2×2.5cm骨质破坏区。右耳(一)。白  相似文献   

6.
轻粉液涂耳可引起严重的耳损害,我们近遇1例,报道于下: 黄某,男性,25岁,药剂员。患左侧慢性耳溢液,多年不愈。入院前一个月,用中药轻粉3克,溶于20毫升水中,棉签蘸涂左耳道,每日2次,引起左耳剧痛,流出脓血,耳鸣及耳聋加重,并有左侧口眼歪斜但无眩晕、呕吐。检查:左耳道皮肤溃烂,软骨坏死,耳道扩大,延及耳甲腔和鼓室,鼓膜已消失。耳脓液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乳突X线摄片有骨质破坏。诊断:轻粉液腐蚀性左耳损害(坏死性中耳及外耳炎,周围性面瘫)。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18岁。主因左耳痛2天伴溢脓1天,于2005年5月25日就诊。患者于2天前,因参加考试而情绪紧张后,出现左耳剧痛,闷胀感,无发热及恶心、呕吐。曾于外院就诊考虑为急性中耳炎,应用克林霉素静滴,耳痛减轻,但于1天前出现左耳溢脓,而来我院就诊。纤维耳镜检查示,左耳道内大量脓血性分泌物,鼓膜窥视不清,吸除脓液后,见鼓膜上有血瘢样物,紧张部可见闪光性搏动点,且有脓液溢出。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并桥小脑角多发性蛛网膜囊肿临床少见,现将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1岁。因左面颊阵发性刀割样剧痛,伴左耳鸣9年,于1985年12月16日入院。检查:神志清,颈后部有2个花生米大小皮下结节(病理检查为“神经纤维瘤”),左三叉神经Ⅱ、Ⅲ支分布区感觉减退,左耳听力减退,左口角有“触发点”。实验室硷查:出凝血时间正常。颅底及内耳孔 X 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①多发性神经纤维瘤;②左三叉神经痛。12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女,31岁,住院号85—810。诉左耳自幼听力差,反复痛,耳后流脓一年。于1985年8月22日入院。患者从记忆起即感左耳听力不好,12岁时用火柴棒挖耳,发现耳道内有硬块堵塞,但不痛,也不流脓。一年前无明显原因左耳内跳痛,继之耳后红肿溃烂、流脓,经久不愈。每当脓液引流不畅时,耳内即痛,伴左侧头闷痛,经肌注“青霉素”或瘘管引流通畅脓量增多后,症状消失。检查:左耳后沟偏下有一痿管溢脓,探针向鼓室方向可伸入2cm;外耳道内被一半球形肿物堵塞,仅留前上方小裂隙,无法看清鼓膜;肿块皮肤颜色正常,但有触痛,硬,其基底在外耳道后壁。右耳道畅,鼓膜标志完整。音叉试验及听力计检查左  相似文献   

10.
颈静脉球体瘤误诊为中耳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0岁,入院前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疼痛,为间断性,伴耳鸣,偶伴左侧头闷胀痛,无恶心、呕吐,未予诊治。入院前3个月头痛及耳鸣症状加重,并出现左耳流脓,听力下降,自行“挖耵聍”时出现左耳流血,量不多。当地按“中耳炎”医治,无明显疗效。入院前1个月左耳流血次数增多,并渐出现左侧面瘫,无声嘶、呛咳及吞咽困难等其它颅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1.
<正> 例1 张××,女,11岁,学生,1975年9月12日初诊。双耳鸣一年。左耳声较大,影响睡眠。病因不明。检查:鼻及双耳鼓膜正常。距离左耳35厘米,右耳23厘米处即可听到他觉耳鸣声,左耳104次/分,右耳86次/分。脉率72次/分。半张口时见软腭悬雍垂节律上下阵挛,速率与左耳鸣相同。双咽弓轻度挛缩。大张口及压舌、拉舌、查间接喉镜、吞咽、说话时腭(咽)阵挛均暂停。后鼻镜见咽鼓管唇有阵挛。音叉检查听力(双)正常。检查中阵挛速率及耳鸣数无变化。自己不能控制。神经  相似文献   

12.
中耳乳突结核合并耳后瘘管一例陈其国(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41000)中耳乳突结核临床少见,合并耳后骨膜下瘘管则更少有推道,我科收治的一例介绍如下。患男,8岁,左耳反复流脓6年,4个月来发现左耳后有一0.8cm×1.2cm质软肿块,治疗无效自...  相似文献   

13.
黑色素神经外胚瘤是一种少见的婴儿颌骨肿瘤,而发生在成年人腮腺区者更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患者,男,49岁。主因左耳前肿物4个月,近20天生长加快就诊。检查:左耳前可扪及4cm×3.5cm×cm的肿物,表面不光滑、质硬,与周围粘连且固定,左耳下淋巴结肿大约1cm,光滑活动。临床印象:腮腺癌。术中见,肿物位于腮腺深叶,无明显包膜,与周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0岁,于2003年12月20日来我院就诊。主诉:左耳流脓3年,伴左侧头痛半年。患者于1998年末因鼻咽癌(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不详)伴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作^60钴放射治疗,疗程5周,剂量不详。2000年初左耳流脓,2001年7月右耳流脓,至2002年9月右耳有3块米粒大碎骨相继脱落,以后分泌物减少,逐渐干燥。左耳症状无好转,近半年出现左侧头痛,无恶心、呕吐及眩晕。既往无耳病史。查体:右耳道干燥,鼓环处有褐色焦痂附着,去痂后见外耳道后壁有一直径0.5cm骨壁缺损。鼓膜正常。左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距耳道口1cm处有一灰白色骨块堵塞,触之不动,纯音测听示左耳感音神经性耳聋,纯音听阈平均值42dB,右耳近正常。建议病人颞骨CT检查及入院治疗未接受。颅底位X线片显示左侧外耳道结构紊乱,项壁不清,底壁见密度增高影,考虑为死骨所致,右外耳道后壁显示部分骨质缺损。诊断:放射性颞骨坏死(双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某医院在行1例左耳下肿块切除时误致迷走神经、舌下神经损伤的案例进行报道,通过分析,判断医疗机构医疗方面存在的过失,以供同行参考。方法结合本例左耳下肿块切除误致迷走神经、舌下神经损伤的医疗纠纷案例,对患者自身疾病进行评估,同时针对医疗机构在对该患者诊疗中的医疗过失及因果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例医疗纠纷中,医疗机构在行左耳下肿块切除术中,未能有效的保护相应部位神经,以致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医方对于相对可以避免的并发症未能有效采取预防措施,存在医疗过失。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彼此临近,有共同的起始核,同时受伤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等,患者术后表现符合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损伤的表现,与医疗机构的不当医疗行为间存在因果关系。结论在进行左耳下(颈部)肿块切除术的过程中,有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之分,但各有利弊,医疗机构可根据手术需要选取不同的麻醉措施,并且在术中充分显露及保护相应位置神经最为关键,在术后及时发现相应区域神经并有效治疗,同时,术前、术中、术后等多个环节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详细签字确认并记录,一定程度上将避免该类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6岁,左耳反复流脓6年,伴枕颞部瘘管4年,于85年元月18日入院,患者于6年前左耳反复流脓,近四年左枕颞部出一瘘管反复流脓不止,但耳内流脓减少,每当受凉时耳内流脓量增加,伴头疼、头昏、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曾在当地卫生院给消炎,口服安定等药未见上述症状减轻,近一月耳流脓加剧来我院求治。体检:全身检查无特殊,左耳外耳道狭窄,鼓膜大穿孔,中耳腔稍潮湿,耳后乳突部红肿,枕颞部有一黄豆大小的瘘管,有淡黄色脓液恶臭味、瘘管周围红肿。乳突 X 线片提示:左耳乳突硬化型,头颅正倒位片提示:枕颞骨骨髓炎。一九八五年元月二十五日在局麻加强化下行乳突恨治术,术中发现鼓窦入口有  相似文献   

17.
病例简介:务农家女孩、4岁。晨间起床时因左耳剧痛难忍,于1981年4月10日晨来院急诊。检查:左耳道有新鲜血迹,鼓膜紧张部外伤性中央性穿孔,并有一条活的昆虫在外耳道深部被抓获。此昆虫经鉴定为常寄生于粮仓中的昆虫幼虫。该幼虫致鼓膜穿孔伤实属罕见。附:昆虫鉴定书虫体呈乳白色,体长10.55mm、头宽1.25mm,体最宽处为2.25mm,共有14节组成。  相似文献   

18.
病历资料 患儿,男,5岁,因左腮部肿痛、左耳流脓、头痛20天,左侧面瘫13天入院.20天前发现左腮腺区肿痛,继之左耳道流脓血性分泌物,时诉头痛.13天前又出现左侧面瘫、言语不清、喝水呛咳.体检:神志清,左眼闭合不全,口角右歪,伸舌偏右,左鼻唇沟变浅,鼓腮、吹口哨不能.左耳道有脓血性分泌物,左腮腺区明显肿胀,压痛(+),左耳听力减退.鼻通气畅,左颌下触及1.5cm×1.5cm肿大淋巴结,活动,有压痛,颈软.心肺腹部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均正常.  相似文献   

19.
外耳道汗腺瘤临床罕见。我院收治1例外耳道汗腺瘤误诊为外耳道疖肿5年之久,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男,54岁。左耳间歇性肿痛、渗液5年余,于1987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于1982年夏季感左耳疼痛、微痒,挖耳后少量渗液。以后左耳疼痛逐渐加重,外耳道变窄,当地医院考虑为外耳道疖肿,行疖肿切开及外耳道扩张术,术后疼痛消失。但于1984年又感左耳轻度肿痛,疼痛时轻时重,未治疗。1年后左耳疼痛加重,外耳道狭小,听力轻度减退。先后在数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外耳道疖肿,经常用青霉素、链霉素、洁霉素、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23岁,因左耳道有分泌物2个月, 于2000年11月7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见异常,局部:左外耳道宽敞,下壁骨软骨交界处见一瘘口,探查深约1.0 cm,鼓膜完整,标志清楚。入院诊断:第一鳃裂瘘管(左)。于2000年11 月27日在全麻下行左鳃裂瘘管摘除术,于左耳周做“Y”形切口,耳前平外耳道下缘平面,耳后达外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