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沥水调脂胶囊抑制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观察Bcl-2,Bax,P53和Caspase-3蛋白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进行周期分析;用细胞免疫荧光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Bcl-2,Bax,P53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沥水调脂胶囊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在此过程中沥水调脂胶囊上调了Bcl-2蛋白表达水平,对Bax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影响,同时下调了P53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推测沥水调脂胶囊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P53和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内皮细胞凋亡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对32名健康对照组和5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血小板静息状态胞浆游离钙浓度([Ca^2 ]i)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脑出血和脑梗塞急性期患血小板[Ca^2 ]i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健康对照组(P<0.01);脑出血和脑梗塞急性期患血小板[Ca^2 ]i分别与平均动脉压和梗塞灶体积呈高度正相关(r=0.926和0.906,P<0.01)。提示脑出血患的血压升高和维持可能与血小板[Ca^2 ]i升高有关;脑梗塞患存在血小板的活化过程,降低血小板[Ca^2 ]i可能有利于控制梗塞灶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经钙信号转导途径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探讨胞浆Ca^2 是否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凋亡的重要信号分子。方法: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以及应用Fura-2荧光负载技术测定胞浆游离钙浓度[Ca^2 ]i。结果:NO供体亚硝基铁氧化钠(Na2Fe(CN)5NO,SNP)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凋亡过程中胞浆[Ca^2 ]i明显升高。NO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能明显抑制SNP诱导的速殖子凋亡及SNP诱导的速殖子胞浆[Ca^2 ]i升高,而不含NO的SNP为似物,铁氰化钾[K3Fe(CN)6]不能诱导速殖子凋亡及其胞浆[Ca^2 ]i升高。胞外钙螯合剂EGTA,和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阻滞剂异搏定,完全或部分抑制SNP引起的速殖子胞浆[Ca^2 ]i升高,胞内钙螯合剂BAP-TA/AM及胞外钙螯合剂EGTA明显抑制SNP诱导的速殖子凋亡。结论:证明NO的供体SNP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凋亡主要通过促进胞外钙内流,胞浆[Ca^2 ]i升高所致。  相似文献   

4.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sepsis)患者循环中黏附分子E-selectin、血栓调节蛋白以及患者血清对内皮细胞通透性、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合分析其与患者并发症之问的关系,阐明SIRS/sepsis患者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2例SIRS患者,原发病均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其中5例有明确的感染证据(sepsis组),5例伴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伴发失血性休克。ELISA法检测患者循环中E-selectin、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二室弥散系统检测内皮细胞通透性,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系统和Fluo-3/AM荧光探针标记技术,测定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结果:sepsis和伴有ARDS患者B选择素明显增高。休克患者B选择素无明显增高,但sTM明显上升。SIRS患者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后,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明显增加,但SIRS/sepsis患者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与细胞内[Ca^2 ]i水平明显相关,而ARDS、休克组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升高并不伴有[Ca^2 ]i水平的增加。结论:在炎症反应不同阶段,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程度不同。B选择素的升高与sepsis、ARDS的发生密切相关。sTM升高则与休克的发生密切,结合内皮细胞通透性和[Ca^2 ]i的相关分析,上述内皮细胞功能的检测可作为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证实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细胞功能异常是否与其生物化学信号传导异常有关。方法:用CD3单抗与羊抗鼠二抗IgG相交联刺激T细胞并用Thapsigargin和依地酸(EGTA)干预后,分别用粘附细胞仪连续观察10min T细胞[Ca^2 ]i的变化,并评价[Ca^2 ]i反应与CD3分子和三磷酸肌醇(InsP3)生成量的相关性。结果:正常人和SLE患者T细胞[Ca^2 ]i反应的基准值相似(P=0.105);SLE患者高峰者,平台值T细胞的[Ca^2 ]i反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01,P<0.001),加入Thapsigargin后二者[Ca^2 ]i反应差异无显著性,而加入EGTA后二者[Ca^2 ]i反应差异有显著性,二者的T细胞CD3阳性率和InsP3生成量差异无显著性(P=0.665,P=0.537)。结论:SLE患者T细胞TCR/CD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存在异常,SLE患T细胞功能异常可能是因细胞内生物化学信号传导途径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脑组织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变化及促红细胞细胞生成素(EPO)对其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EPO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新生7 d 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HIBD组、rhEPO治疗组,每组根据不同时间点又分为5个亚组:6 h组、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每组8只,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各组脑组织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Caspase-9的表达在缺氧缺血6 h即增强,12 h时逐渐升高,24 h~72 h维持在高峰水平(P<0.01);Caspase-3的表达也在缺氧缺血6 h即增强,12 h时逐渐升高,24 h~48 h达高峰,72 h稍有降低(P<0.01);rhEPO治疗组各时间点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较HIBD组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Caspase-9和Caspase-3参与了新生大鼠脑组织HIBD的发生发展过程,EPO可能通过降低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通汤对缺氧/复氧(H/R)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Bax和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防治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培养9 d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细胞组、H/R模型组、正常血清组、脑通汤大、中、小剂量含药血清组。除正常细胞组以外,各组均缺氧24 h再复氧2 h造模。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神经元Bcl-2、Bax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cl-2、Bax、Caspase-3基因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细胞比较,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Bax比值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脑通汤大、中、小剂量含药血清组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明显增高,Bax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呈剂量依赖性(P0.05);但正常血清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Bcl-2、Bax mRNA趋势同蛋白表达一致,Caspase-3 mRNA趋势同Bax mRNA表达一致。结论脑通汤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及基因表达和Bcl-2/Bax比值,抑制Bax及Caspase-3的过度表达,从而抑制H/R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Bcl-2和Caspase-3的影响。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P组)、1.0MAC七氟烷后处理组(S1组)和1.5MAC七氟烷后处理组(S2组),每组10只。采用夹闭法制备大鼠颈总动脉缺血模型,缺血20min后再灌注24h。S组于再灌注即刻给予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15min。再灌注24h后断头取脑海马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 IP组Bcl-2的表达较其他组显著减少(P<0.05),Caspase-3的表达较其他组显著增加(P<0.05);S组Bcl-2的表达较其他组显著增加(P<0.05)、Caspase-3的表达较其他组显著减少(P<0.05),且S2组较S1组Bcl-2的表达增加(P<0.05)、Caspase-3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Bcl-2表达增加、Caspase-3表达减少有关,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Bax、Caspase-3的表达与再灌注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注模型,通过TTC染色法检测模型;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2、6、12、24、48 h 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Bcl-2 mRNA在缺血再灌注2 h后表达开始增多,6 h明显增多,24 h达高峰,48 h开始减少;Bax mRNA表达较Bcl-2延后,2 h开始微量表达,6 h开始增多,增高趋势持续至48 h;Caspase-3 mRNA在6 h后微量表达,12 h略有增多,24 h明显增多,持续增高至48 h。蛋白表达的时程变化与mRNA一致。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Caspase-3表达显著,且呈增高趋势,其中Bax生成的上调与Caspase-3的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平滑肌细胞进行地塞米松快速预处理,拟证实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内三磷酸肌醇(trisphosphate,IP3)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升高有快速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比较不同浓度地塞米松预处理后10min与对照组之间游离钙上升情况的区别。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液闪法和Fura-2/AM显微荧光检测技术,分别检测肌IP3和[Ca^2+]i在受到激动剂刺激后的浓度变化;同时设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及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对照组,排除基因组作用在该反应中的影响。结果用GC温浴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10min,能够明显降低刺激物引起的气道平滑肌细胞内IP3和[Ca^2+]i峰值。以上反应均不能被RU486和CHX影响或者逆转。结论GC能够通过非基因组作用快速抑制刺激物引起的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反应,使细胞内IP3和[Ca^2+]i浓度降低。GC对于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可能存在着快速抑制作用,并且这一作用是通过非基因组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芪竹方对人胃腺癌MGC-803细胞Caspase-3及端粒酶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芪竹方500μg/ml在4、8、12、16h4个不同时间点及125、250、500μg/ml 3个不同浓度在24h作用人胃腺癌细胞MGC-803,分别采用Caspase-3分光光度法及TRAP银染法端粒酶活性检测法检测Caspase-3和端粒酶在人胃腺癌细胞MGC-803中的表达。[结果]芪竹方500μg/ml在16h时可明显提高人胃腺癌细胞MGC-803中Caspase-3的活化程度,在250、500μg/ml作用24h时可明显降低人胃腺癌细胞MGC-803端粒酶的活性。[结论]芪竹方可能通过介导人胃腺癌MGC-803细胞中Caspase-3的增殖及诱导端粒酶凋亡等多途径多靶点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h2(GS-Rh2)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经GS-Rh2处理后,采用MTT法测算细胞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测算细胞凋亡率,用RT-PCR检测U251中Bcl-2、Caspase-3 mRNA,用Western blot法检测U251中Bcl-2、Caspase-3蛋白。结果 GS-Rh2对U251具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根据细胞增殖抑制曲线计算出GS-Rh2作用于细胞的抑制浓度(IC),求得IC30、IC50、IC70值分别为10.6、22.3、70.2μg/ml;GS-Rh2可诱导U251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在GS-Rh2作用下,U251中Bcl-2 mRNA、蛋白呈明显低表达,随着GS-Rh2作用时间延长,Caspase-3 mRNA、蛋白表达逐渐增高。结论 GS-Rh2可明显抑制U251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GS-Rh2下调U251中Bcl-2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对血管紧张素Ⅱ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模型,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对细胞形态、细胞凋亡率、细胞[Ca2 ]i浓度、Bcl-2和Bax蛋白表达与mRNA转录的影响。结果钩藤碱和异钩藤碱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凋亡百分率,降低细胞[Ca2 ]i浓度,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升高BaxmRNA/Bcl-2mRNA的比值。结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具有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细胞[Ca2 ]i浓度、下调Bcl-2蛋白表达及mRNA转录、上调Bax蛋白表达及mRNA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氟对成纤维细胞Ca^2+浓度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测定不同染氟条件下(0.000l、l、10mg/LF^-)成纤维细胞Ca^2+水平的变化。结果染氟lmg/L组成纤维细胞在染氟500s左右时[Ca^2+]i水平开始升高,约l500s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3000s左右回到起点位置。结论成纤维细胞染氟lmg/LF^-组[Ca^2+]i有一过性升高。认为这种[Ca^2+]i浓度的变化在影响成纤维细胞中cbfal和某些生长因子之间的相百关系、但讲细朐增殖、分似两成骨嘉删转拯中可能起雷季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息贲胶囊对小鼠Lewis肺癌组织Caspase-3、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H-2Kb)77只,接种Lewis肺癌瘤株后,完全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16只、息贲胶囊低剂量组16只、息贲胶囊中剂量组15只、息贲胶囊高剂量组15只、顺铂组15只。给药20d后处死小鼠,无菌条件下取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小鼠Lewis肺癌组织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各治疗组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Bcl-2比值升高(P〈0.05),而且效应与剂量呈正相关性(r=0.625,P〈0.05)。结论息贲胶囊可通过下调Bcl-2蛋白表达和上调Caspase-3、Bax表达,诱发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在食管癌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食管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TUNEL染色检测食管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ax、Bcl-2和Caspase-3蛋白在食管癌表达的变化,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与食管癌发展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组织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凋亡指数(P<0.01)。Bcl-2蛋白在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P<0.01),而Bax和Caspase-3蛋白在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P<0.01)。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以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外膜浸润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Bax、Bcl-2和Caspase-3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食管癌发展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胃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胃癌SGC-7901细胞,加入终浓度为0、20、60和100μmol/L的阿托伐他汀,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MMP-9、Cleaved Caspase-3、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能够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阿托伐他汀作用48 h后,G_0/G_1期细胞所占比例、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浓度依赖性升高,S期细胞比例、G_2/M期细胞比例、MMP-9蛋白和Bcl-2蛋白浓度依赖性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G_0/G_1期阻滞、上调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和下调MMP-9和Bcl-2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8.
兴奋毒作用下皮层神经细胞Ca^2+变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谷氨酸兴奋毒损伤时,有胞外有Ca^2 或无Ca^2 ,,或有尼莫地平和Ca^2 条件下,神经细胞内[(Ca^2 )]i的变化,方法:用Fura-2/AM体外检测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方法。结果:发现谷氨酸兴奋毒可使皮层神经细胞[Ca^2 ]i上升并有剂量依赖性,胞外无Ca^2 或加入尼莫地平时神经细胞[Ca^2 ]i虽也上升,但幅度降低。三种条件下神经细胞在兴奋毒作用下[Ca^2=]i变化各不相同。结论:表明谷氨酸活化神经细胞膜上受体,使胞内钙库动员和细胞膜Ca^2 通道开放,导致[Ca^2_]i在短时间内总体表现为持续上升,存在兴奋毒损伤过程中有膦脂酶A2活化过度参与的信使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T-2毒素对软骨细胞P53、Bcl-xL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胎儿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T-2毒素(1~20μ/L)连续培养5 d.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P53、Bcl-xL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用RT-PCR法检测软骨细胞P53、Bcl-xL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1~20μL)的T-2毒素均能引起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Bcl-xL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当T-2毒素浓度达到10~20μg/L时,P53蛋白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Bcl-xL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下调(P>0.05);T-2毒素浓度达到20μ/L可以引起P5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T-2毒素诱导软骨细胞发生的凋亡可能与T-2毒素上调软骨细胞P53、caspase-3表达,同时下调Bcl-x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silymarin)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空白组)、糖尿病组(模型组)及水飞蓟素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1.d-1)。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5 mg/kg)造成糖尿病模型,用不同剂量的水飞蓟素干预。对5组大鼠行空腹血糖、HE染色、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空腹血糖显著升高(P<0.01);心肌细胞肥大、间质增多;Bcl-2表达下降,Bax、Caspase-3和Cyt-C表达均升高(P<0.01)。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水飞蓟素各治疗组空腹血糖降低,心肌结构改善,Bcl-2表达依次升高,Bax、Caspase-3和Cyt-C表达均依次下降;而且高剂量组的改善情况最为理想。结论水飞蓟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cl-2、Bax、Caspase-3和Cyt-C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