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病人生命的手术,从单纯的解除上呼吸道阻塞的救命手术,发展成为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但如术后处理不当与观察护理不周,仍可随时发生窒息、感染等并发症,使气管切开术前功尽弃。现将近10年110例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或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术是解除患者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部通气、实施机械人工通气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抢救重患者的常用手术。气管切开术广泛应用于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我科曾对1985年6月~1999年12月间住院的217例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患者发生肺不张,是气管切形开后的第二大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术主要应用于解除上呼吸道散文急性梗阻,是临床经常应用的重要抢救手段,手术虽然主要由医生来完成,但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甚至护理不当有导致患者立刻死亡的危险。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熟悉手术操作的全过程,及时认真的观察病情,才能完成协助医生抢救生命的重任。下面谈谈气管切开术后的一些要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气管切开术的应用范围已有很大发展,从单纯的解除上呼吸道阻塞的急救手术,发展成为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本科从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行气管切开术337例,现就诊治过程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会厌炎合并四度喉阻塞的急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紧急气管切开术在急性会厌炎至四度喉阻塞的急救中的应用。方法:以紧急气管切开术抢救7例因急性会厌炎而致四度喉阻塞的病人,体位取舒适体位,可为半坐位或坐位,简化手术步骤,不予消毒、麻醉及止血,于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稍上,直接切开皮肤至肌层,快速分离颈前带状肌层达气管前筋膜,暴露气管,切开气管、撑开气管,置气管套管,开放气道后再行止血处置。结果:7例病人均抢救成功,无并发症,术后恢复健康,随访无异常。结论:在急性会厌炎合并四度喉阻塞的急救治疗中,在有条件行气管切开术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紧急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术应用于正常的呼吸道被阻塞时,重建气道.改善呼吸。最初气管切开常用于解除上呼吸道阻塞,以后又用于各种昏迷和高位截瘫的救治,近年来随着疾病方式的变化以及医学的发展,气管切开已被广泛应用于下呼吸道阻塞如严重肺部感染,外伤后昏迷呼吸困难,需要呼吸机治疗的各种原因的呼吸衰竭以及外科大手术或麻醉需要等等,气管切开已从单纯耳鼻喉科手术变为内外科、神经内外科、肿瘤科及口腔科等各临床科的一种重要的治疗和抢救手段。本文就近年来我院共行气管切开术261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借以对气管切开术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7.
孙青 《中华医护杂志》2007,4(9):813-813,812
目的为使气管切开的患者尽早康复,减少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2例因头部、胸部外伤、急性喉炎(包括白喉)等呼吸道分泌物积留而发生呼吸道阻塞行气管切开术。结果全组经10—28d的护理与治疗,原发疾病显著好转,气管切开伤口拔管愈合。结论气管切开术为一急救的手术,气管切开后插入气管套管,解除呼吸困难,使患者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8.
王慕鹏  王玉洁  张晓丽 《吉林医学》2010,(26):4592-4593
气管切开术是出现呼吸道阻塞的紧急情况下解决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术后的有效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抢救重危患者的急救手术,将颈部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患者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本文对我院呼吸科的34例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术后和并发症的护理工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气管切开术方法,总结注意事项,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1例创伤性高位截瘫手术患者,均在颈椎术前常规行气管切开术,插管麻醉完成颈椎手术后,更换带气囊气管套管,送重症监护室观察7d.结果 21例均成功完成气管切开术,2例术中出现呼吸困难,1例术后脱管,均抢救成功.结论 为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是安全的.术前正确评估手术风险,做好应急抢救准备,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是正中切开颈段气管前壁3~5环,放入适合的气管套管,以解除上呼吸道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或不能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的阻塞和进行机械性人工呼吸。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使许多呼吸衰竭的患者的吸呼得以改善,从而提高了脑外伤的治愈率。随着医学的发展,气管切开术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术后护理也成为各科护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11.
戴琼玲 《吉林医学》2005,26(5):544-544
气管切开术是用于抢救某些急性上呼吸道梗阻或某些疾病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而不宜长期口咽或气管导管通气的患者,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抢救和治疗手段。我科自1995年至2003年共行气管切开4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关系到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命安全,本文从护理的角度出发,对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对导管阻塞、感染、气道狭窄、脱管等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危害、预防以及护理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杨莉  韦功宾 《重庆医学》2008,37(20):2274-2275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 回顾240例呼吸困难患者,为其实施紧急气管切开术或常规切开术后安放一次性气囊气管导管,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240例患者通过气管切开术后快速建立人工气道,除自身疾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60例外,180例患者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各种原因导致呼吸道梗阻而采取的急救措施,而应用一次性气囊气管导管快速建立人工气道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同时是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96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不同年龄等及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气管切开手术患者出现并发症62例(15.7%);〈15岁者并发症为33.3%(7/21例);〉60岁者为31.0%(18/58例);并发症主要为皮下气肿、呼吸骤停、寻找气管困难、切口感染和出血等,但无因气管切开术并发症致死的病例。结论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常用外科手术,及时正确采用,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需行急诊气管切开术的常见病及术中意外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紧急气管切开术的病因、术中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急诊气管切开术病因以上呼吸道梗阻最多,依次是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破伤风、烧伤、脑梗塞、中毒等。常见术中意外为呼吸心跳骤停、大出血、气胸和纵隔气肿。结论急诊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呼吸困难危急重症病人最有效的急救手术,但应注意防止术中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994年1月~2008年1月行气管切开术4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出现出血、脱管、肺部感染、气胸、纵隔气肿、套管阻塞、拔管困难等并发症73例,套管留置时间为10天~3年,平均21天。结论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规的抢救手段,熟悉掌握颈前解剖,正确的术中术后处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ICU重症患者应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玲 《右江医学》2011,39(2):158-159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ICU重症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8月以来我院ICU开展的PDT 28例作为观察组,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将2006年1月以来行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26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的开放气管切开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ICU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措施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较传统的开放气管切开术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常用于危、急、重患者的紧急抢救,是解除上呼吸道阻塞、防止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保证正常供氧、维持生命的有效措施。但如果操作或处理不当,可导致术后拔管困难,甚至终生戴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发生率为3.3%~19.3%,气管切开术后引起拔管困难的原因约51.3%是气管狭窄[2-3]。作者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置入可取出内支架治疗21例气管狭窄性拔管困难,顺利拔出气管套管,恢复正常气道通气,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口腔科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王艳春(泰山医学院第一教学医院口腔科)口腔科患者往往因阻塞性窒息及吸入性窒息或为了防止呼吸道梗阻做预防性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是抢救急性呼吸道梗阻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时行气管切开可挽救那些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直接...  相似文献   

20.
管芳  党楠楠  马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767-1768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重危患者的急救手术.系将颈部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患者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气管切开术后,吸入气流不经鼻腔、鼻咽、口咽、喉部而直接吸入肺部,从而大大降低了上呼吸道阻力和呼吸道无效腔,在相同的呼吸潮气量情况下,既可增加有效的气体交换量,又可减少耗氧量改善呼吸功能.本文讨论2003年7月至2009年5月我科47位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护理资料,讨论与气管切开术相关的潜在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及规避策略.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