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手足口病中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手足口病患儿共60例,作为手足口病组,同时选择到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共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心肌酶谱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心肌酶主要包括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а-羟丁酸脱氢酶(а-HBDH)。结果手足口病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а-羟丁酸脱氢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联合检测有助于手足口病诊断,能够较早发现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为临床诊治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讨论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62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测定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羟丁酸脱氢酶(HBDH)和CTnI。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谱、CTnI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酶谱和CTnI的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及其预后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清心肌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70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48h内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并以同期8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脑出血组和对照组,意识障碍组和无意识障碍组心肌酶变化。结果:脑出血患者心肌酶高于健康体检者,意识障碍患者心肌酶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清心肌酶应激性增高,血清心肌酶谱可以作为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7岁。因乏力、双下肢肌肉疼痛2d,于2004年4月21日入院。患者既往患高脂血症(TG13.0mmol/L),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为治疗高脂血症,于15d前开始服用非诺贝特(力平之胶囊)200mg,1次/d。未服其他药物。服药第10天出现双下肢大腿内侧肌肉疼痛,继而出现腓肠肌疼痛伴乏力,服药第15天就诊。查血肌酸肌酶(CK)8362U/L(正常值22~200U/L),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298U/L(正常值0~25U/L),乳酸脱氢酶468U/L(正常值80~245U/L),谷草转氨酶195U/L(正常值0~40U/L),α-羟丁酸脱氢酶527U/L(正常值90~152U/L),线粒体型AST46.3(正常值0…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超敏心肌肌钙蛋白Ⅰ(hs-cTnI)联合心肌酶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某院78例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均行心肌酶谱检测、心肌酶谱联合hs-cTnI检测,观察两种方法的检测准确率;同期抽取健康体检者7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心肌酶谱检测情况对比。结果:心肌酶谱联合hs-cTnI检查的准确率是56.41%(44/78),心肌酶谱检查准确率是19.23%(15/78),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等心肌酶检测结果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hs-cTnI联合心肌酶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并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情况及血清中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观察30例脑出血患者合并心脏改变情况及心肌酶谱中肌酸激酶(CPK)、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的变化,同时观察心电图改变,于发病3天内检测并跟踪至病愈。取正常对照组同时间观察心脏发病情况及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结果脑出血患者中心脏病发病率及心肌酶谱呈显著增高,心电图明显变化。结论脑出血患者并脑心综合征的发病率较高,这对治疗指导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工作中常需同时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简称心肌酶谱测定或心肌酶测定。2002年1月~2004年3月我院共收住拒食精神病患36例,每例人院时均作心肌酶测定,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于发病5d内和第2周检测76例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即、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a-HB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与42例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组5d内LDH、a-HBDH、CK、CKMB均高于对照组(P<0.01),第2周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心肌酶谱动态改变,以5d内明显,检测其血清心肌酶谱有助于病情轻重及治疗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国内常将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价值。但在许多其它疾病中,导致心肌损伤,酶活性也会升高,如CO中毒。为了探讨急性CO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变化特点,我们对35例急性CO中毒患者血清中的心肌酶谱进行了连续监测,观察了它们的变化特点。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自1998年11月至200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CO中毒患者3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16岁至81岁。每例均有…  相似文献   

10.
摘要 1例63岁女性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站立不稳,行走不能,当时无意识障碍,无头痛、恶心、呕吐,无心慌胸闷,以多发性脑梗收治入院。连续服用血脂康胶囊10d心肌酶急剧升高、肾功能恶化。生化检查:服药前白球比1.0、高密度胆固醇0.76L、甘油三酯3.76 mmol/L、尿素12.6 mmol/L、乳酸脱氢酶184U/L、肌酐339 umol/L;服药后10d肌酸激酶升至1190 U/L;停药后2d肌酸激酶同工酶653 U/L,肌酸激酶17670 U/L,乳酸脱氢酶869 U/L,白蛋白28.7 g/L,白球比0.7,尿素 34.8 mmol/L,尿酸458umol/L,肌酐408umol/L;停药后18d白蛋白18.6g/L,白球比0.5,肌酸激酶下降至4578 U/L,乳酸脱氢酶下降至824 U/L,尿素上升76.7 mmol/L,肌酐升至1321umol/L,尿酸升至1244 umol/L,血糖升至14.1 mmol/L。其后患者持续少尿,意识障碍加深,肌酐明显升高伴电解质紊乱,给予利尿、扩张肾血流等措施,监测电解质。但肾功能逐渐进展,进入终末期尿量减少,最终死于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潍坊市人民院120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普通病例60例,重症病例60例),检测空腹状态下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乳酸脱氢酶(LDH),同时检测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各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症病例组与普通病例组比较心肌酶谱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患儿观察组心肌酶谱异常率分别为AST 26.7%、CK 30.0%、CK-MB 28.3%、α-HBDH 90.8%、LDH 84.2%。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心肌容易受到侵害,应该重视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酶谱检测并及时应用营养心肌药物,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心肌损害临床特征(心肌酶谱变化)与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心肌酶学测定及心电图检查,观察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指标。结果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越严重,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酶谱指标越高,且中度及重度HIE患者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其正常值范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重要标志,早期进行心肌酶谱等生化检测,及时发现心肌损害,便于早日治疗,提高新生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作为梗死组,46例新生儿窒息者作为窒息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对照组A,同期单纯新生儿黄疸就诊者46例作为对照组B,检测并比较三组的心肌酶谱变化。结果梗死组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B(P<0.05);窒息组心肌酶谱显著高于对照组B(P<0.05),且窒息组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检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和新生儿窒息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急诊检验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血清肌酶异常升高为突出表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 男,69岁。因睡眠打鼾30年、出现呼吸暂停2年,加重伴乏力、反应迟钝、大便干结1个月,于2001年4月6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3年。入院时化验:谷草转氨酶(AST)198.7正常值2.2~37.7)Iu/L,谷丙转氨酶(ALT)57.5(正常值4.4-40.00)Iu/L,肌酸激酶(CK)4057.00(正常值24.00~195.5)Iu/L,CK-MB 76.00(正常值0.00~25.00)Iu/L,乳酸脱氢酶(LDHL)845.00(正常值109.00~245.00)Iu/L,α-羟丁酸脱氢酶(HBDH)563.00(正常值76.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血清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10年2013年间10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另外选取我院正常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新生儿的血清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等五项指标进行常规检测。结果按照Apgar分期将10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50例重度窒息和50例轻度窒息作为实验组,正常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100例窒息新生儿组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很明显,可作为窒息前期新生儿检测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应用血清心肌酶谱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血清心肌酶谱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42.97±19.48)U/L、肌酸激酶为(432.28±97.15)U/L、乳酸脱氢酶为(163.87±26.37)U/L、α-羟丁酸脱氢酶为(120.06±15.48)U/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29.41±7.34)U/L,高于对照组的(20.68±8.74)、(87.41±30.96)、(140.29±27.64)、(113.25±14.71)、(14.06±6.17)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人员相比,在血清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血清心肌酶谱检验对精神分裂症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临床工作中常需同时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简称心肌酶谱测定或心肌酶测定.2002年1月~2004年3月我院共收住拒食精神病患者36例,每例入院时均作心肌酶测定,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前后血脂和心肌酶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应用左旋甲状腺素(优甲乐)治疗后血脂、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原发性甲减患者36例,在诊断初和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4周、12周时分别测定空腹血清FT3、FT4、TS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草转氨酶(AST)、肌酸磷酸肌酶(CK)、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甲减可致血脂、心肌酶谱显著增高,优甲乐替代治疗12周后,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TC、LDL-C、心肌酶谱均明显下降。结论原发性甲减患者应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可显著降低TC、LDL—C及心肌酶谱水平。  相似文献   

19.
氟乙酰胺中毒血清心肌酶学改变临床分析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中毒对小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影响与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0例氟乙酰胺中毒及25例健康儿童的血清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测定结果(单位U/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氟乙酰胺中毒患儿血清CK 1911.60±1425.25;AST 132.66±86.¨;LDH 320.46±122.14;a-HBDH 290.52±118.7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轻、中、重度中毒患儿心肌酶谱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氟乙酰胺中毒血清心肌酶谱升高,由以CK升高显著,升高程度与中毒轻重有关;提示血清CK显著增高可作为氟乙酰胺中毒的诊断参考指标之一,血清心肌酶谱升高程度有助于中毒轻重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左卡尼汀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6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乳糖酸阿奇霉素10 mg/( kg·d)静脉滴注,3d为1个疗程,间隔4d应用第2个疗程,根据病情应用2~3个疗程,同时给予能量合剂及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营养心肌治疗;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100 mg/(kg·d)口服,疗程14 d.结果:治疗后两组心肌酶各项指标均下降(P<0.05),但治疗组心肌酶各项指标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分别为(32.20±5.47) u/L、( 129.50±23.11) u/L、( 19.03±3.01) u/L、( 199.17±15.82) u/L,治疗组分别为(24.17±8.09) u/L、( 109.13±24.67) u/L、(16.90±3.27)u/L、(177.03±16.08) u/L;治疗组心电图恢复正常率为88.0%,优于对照组的66.7%( 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心肌损害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