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稀释(HHD)、等容量血液稀释(NHD)及常规液体输注(CIT)对全麻腹腔镜活体肾移植供体围手术期肺水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8例健康成年志愿捐肾者分为4组:A组(n=10,对照组,乳酸钠林格氏液,CIT),B组(n=12,4%琥珀酰明胶4~5ml/kg,NHD)、C组(n=13,4%琥珀酰明胶20ml/kg,HHD),D组(n=13,4%琥珀酰明胶30ml/kg,HHD),在全麻腹腔镜下行肾脏摘除手术。B、C、D组于麻醉诱导后至肾动脉阻断前静脉输注4%琥珀酰明胶4~5、20、30ml/kg稀释血液。术中监测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后30min(T1)、肾动脉阻断时(T2)、肾动脉阻断后15min(T3)、手术结束时(T4)及手术结束后240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等指标。于各时点抽取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胶体渗透压(PCOP);T2、T4时分别测量供肾者胶体液总量及尿量、晶体液总量。手术期间4组以20ml/(kg.h)速率常规输注乳酸钠林格液。C、D组于大量输注琥珀酰明胶期间静脉持续输注硝酸甘油3~8μg/(kg.h),于阻断肾动静脉后常规应用速尿40mg。结果:(1)4组ECG、SpO2、晶体液总量及围手术期总出血量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2)C、D组T1、T2、T3、T4时MAP、CVP、PCOP高于A、B组(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3)与T0相比,C、D组T2、T3时Hb、Hct降低显著(P〈0.05),分别达中度(P〈0.05)和重度(P〈0.01)血液稀释水平;T2,T3时A、D组PaO2下降(P〈0.05),而C组升高(P〈0.05);(4)T4时C、D组总尿量、胶体液总量大于A、B组(P〈0.05)。结论:不同的血液稀释状态对全麻腹腔镜活体肾移植供体围手术期血管外肺水产生不同的影响,静脉输注琥珀酰明胶20ml/(kg.h)时高容量血液稀释可产生良好的扩容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羟乙基淀粉130/0.4和琥珀酰明胶对SICU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胸腔或腹部手术、失血量超过400ml、术后即入SICU患者100例,年龄50~64岁,体重50~75kg,ASAⅡ级,随机分成5组,每组20例,各组术中分别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 500ml或1 000ml,琥珀酰明胶500ml或1 000ml及乳酸钠林格氏液10ml·kg~(-1)·h~(-1),术后收入SICU。分别于术前、术后入SICU 6h时留取尿液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尿白蛋白浓度,酶比色法测定尿肌酐;计算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MA/CR);抽取10ml深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6浓度。结果术中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和琥珀酰明胶的MA/CR较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降低(P<0.05);术中输注相同容积羟乙基淀粉和琥珀酰明胶的MA/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入SICU6h时血浆IL-6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5组血浆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术中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的最低(P<0.05)。结论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或琥珀酰明胶500 ml有助于改善SICU患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羟乙基淀粉130/0.4的抗炎作用明显优于琥珀酰明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口服舒洛地特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97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经常规治疗后分成两组,Ⅰ组(联合治疗组):给予舒洛地特250LSU 2次/天口服+缬沙坦80mg 1次/天口服;Ⅱ组(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80mg 1次/天口服.治疗4个月后检测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压、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等指标.结果 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压(SBP)、血肌酐(Cr)、尿素氮(Ur)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纤维蛋白原、胱抑素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较缬沙坦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纤维蛋白原、胱抑素C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采用舒洛地特联合缬沙坦较单独使用缬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为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肾移植术中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或琥珀酰明胶患者术后肾功能.方法 同种异体单侧肾移植术患者70例,ASA Ⅲ或Ⅳ级,年龄23~64岁,体重43~65 kg,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H组)和琥珀酰明胶组(C组),每组35例.两组麻醉后分别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或4%琥珀酰明胶15 ml/kg.术中常规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心电图及脉搏血氧饱和度.于术前(T0)、肾动静脉开放后5 min(T1)、术毕(T2)及术后1、3、7、14 d(T3~6)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T0、T3~6取新鲜晨尿,检测尿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ALB)浓度,同时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浓度,记录尿量.结果 与C组比较,H组T5,6时血清α2-MG浓度降低,T4,5时血清BUN浓度降低,T3~6时血清Cr浓度降低,T4~6尿β2-MG和mALB浓度降低,T6时尿α1-MG浓度降低(P<0.01).结论 肾移植术中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较4%琥珀酰明胶更利于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不同血浆代用品术前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可行性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不同血浆代用品术前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D)的可行性.方法70例ASAⅠ~Ⅱ的病人随机分成四组,羟乙基淀粉组(H组,n=20)、琥珀酰明胶组(G组,n=20)、聚明胶肽组(P组,n=20)和平衡液组(R组,n=10).全麻诱导和气管插管后分别在20~30 min内输入6%羟乙基淀粉液(200/0.5)、4%琥珀酰明胶、5%聚明胶肽和乳酸林格氏液20 ml/kg,于AHHD前、AHHD完成即刻和AHHD后30 min采桡动脉血3ml立即测定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最大振辐(MA)、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血气和电解质.每10min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结果R组扩容率低于其它三组(P<0.01),而其它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H、G、P组AHHD完成即刻CVP较AHHD前均升高(P<0.01).P组AHHD后30 min血浆K+浓度较AHHD前升高(P<0.01),AHHD完成即刻及AHHD后30 min H组和G组血浆Ca2+浓度较AHHD前下降(P<0.05或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AHHD完成即刻和AHHD后30min H组MA较AHHD前及R组均降低(P<0.05或0.01).AHHD前后各组间pH、HCO3、R、K和ACT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琥珀酰明胶和聚明胶肽均较平衡液更适宜用于术前AHHD;6%羟乙基淀粉20 ml/kg快速输入可抑制血小板功能,不宜用于有凝血功能障碍者;聚明胶肽在扩容的同时可使血钾增高,但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与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手术时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老年患者36例,随机分为H组(17例)和C组(19例),均行全凭静脉复合麻醉.H组输注4%琥珀酰明胶15 ml/kg,40~50 min完成,同时给予硝酸甘油(SNG)控制性降压;C组按常规予复方乳酸钠6~8 ml·kg-1·h-1输注.测定入室后(T0)、AHH完毕即刻(T1)、AHH后30 min(T2)、60 min(T3)的BP、HR、CVP及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时间(TT)、血细胞比容(Hct)、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结果 T1~T3时H组CVP高于T0时及C组(P<0.05),PT值长于T0时(P<0.05),Hct值低于T0时和C组(P<0.05),全血粘度高、中度切变率低于T0时和C组(P<0.05).结论 4%琥珀酰明胶用于AHH结合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甚小,且可改变血液流变学,有助于围术期微循环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软坚方对大鼠膜性肾小球肾炎(MN)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并探讨活血软坚中药对MN伴发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大鼠MN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组、治疗组,观察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并对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免疫荧光观察;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ColⅠmRNA和ColⅢmRNA的表达。结果:本方能明显降低蛋白尿及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清白蛋白,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改善肾小球及肾小管的病理损伤。结论:活血软坚方能减轻尿蛋白对肾小管的损伤,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肾间质的积聚,减轻肾脏病理损伤,从而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稀释状态对全麻腹腔镜活体肾移植供体围手术期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志愿捐肾者48例,随机分为4组:A组(n=10,对照组,乳酸钠林格氏液CIT)、B组(n=12,4~5ml/kg 4%琥珀酰明胶HHD)、C组(n=13,20ml/kg4%琥珀酰明胶HHD),D组(n=13,30ml/kg4%琥珀酰明胶HHD)在全麻腹腔镜下行肾脏摘除术。B、C、D组于麻醉诱导后至肾动脉阻断前分别以4~5ml/kg、20ml/kg和30ml/kg 4%的琥珀酰明胶静脉输注实施不同程度的血液稀释。术中监测麻醉诱导前(T0)、切皮后30min(T1)、肾动脉阻断时(T2)、肾动脉阻断后15min(T3)、手术结束时(T4)及手术结束后240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等。于各时间点抽取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T2、T4时分别记录胶体液、晶体液等。手术期间4组以20ml.kg-1.h-1速率常规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各组手术期间当MAP的变化超过基础值30%时可静脉输注硝酸甘油或多巴胺给予纠正,阻断肾动、静脉后常规应用速尿40mg。结果:(1)4组ECG、SpO2、晶体液总量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C、D组T1、T2、T3、T4时MAP、CVP高于A、B组(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3)与T0时相比,C、D组T2、T3时Hb、HcT降低显著(P<0.05),分别达中度(P<0.05)和重度(P<0.01)血液稀释水平;T2、T3时A、D组PaO2下降(P<0.05),而C组升高(P<0.05)。结论:不同血液稀释状态对全麻腹腔镜活体肾移植供体的氧合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心肺功能良好的供肾者中实施中等度高容量血液稀释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犬内毒素性休克时琥珀明胶和乳酸钠林格氏液的容量动力学。方法健康杂种犬2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4组(n=10),乳酸钠林格氏液组(CL组)经30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30ml/kg;琥珀明胶组(CG组)经30min静脉输注琥珀明胶10ml/kg;内毒素+乳酸钠林格氏液组(LL组)静脉注射内毒素250μg/kg,再经30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30ml/kg;内毒素+琥珀明胶组(LG组)静脉注射内毒素250μg/kg,再经30min静脉输注琥珀明胶10ml/kg。补液期间每隔5分钟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记录血液动力学指标和总尿量。应用物质守恒定律和容量动力学理论,计算血浆容量增加、外周容量增加、容量扩张效率、目标容积(V)和清除率(Kr)。结果与CL组比较,CG组V和Kr降低,LL组V升高(P〈0.05);与CG组比较,LG组V和Kr升高(P〈0.05);与LL组比较,LG组V和K降低(P〈0.05)。与CG组和LG组比较,CL组和LL组血浆容量增加和容量扩张效率降低,外周容量增加升高(P〈0.05);与CL组和CG组比较,LL组和LG组血浆容量增加和容量扩张效率降低,外周容量增加升高(P〈0.05)。结论犬内毒素性休克时,乳酸钠林格氏液的扩容效率较琥珀明胶降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亲属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行亲属肾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实验组诱导插管后在上肢绑血压计袖带,充气压力200mm Hg持续5min,放气5min,做3个循环.对照组不作缺血预处理.记录患者手术后第1、2、3天24h尿量,检测术后24、48、72h血尿素氮,肌酐及尿酸.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1天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但24h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两组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48h血尿素氮、肌酐、尿酸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第3天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72h血尿素氮、肌酐、尿酸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通过延迟性保护作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亲属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率(SVV)指导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患者术中容量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DCD肾移植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压(CVP)组和SVV组各30例。两组患者常规行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有创动脉血压、CVP监测,SVV组另外通过Flo Trac/Vigileo监测SVV、心排血量(CO)等参数。患者术中全程乳酸林格液或聚明胶肽2~5 ml/(kg·h)维持输液;CVP组遵照《米勒麻醉学》(第7版)补液原则,通过调控输液速度控制CVP在10~15 mm Hg。记录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输液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见尿时间、术中尿量、术后24小时尿量、术后并发症、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移植肾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移植肾脏成活率、肾功能恢复情况、术中尿量、术后24小时尿量、术后并发症、移植肾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未见统计学差异。与CVP组相比,SVV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平稳,液体输注量显著减少(ml:3 327±205比3 550±229,P0.01),术后ICU停留时间少于CVP组(h:16.4±2.3比18.1±2.7,P0.05)。结论 SVV较CVP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肾移植患者术中循环容量状态,且可以预测液体反应性可以减少术中液体输入量、缩短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2.
琥珀酰明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明胶类血浆代用品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琥珀酰明胶(Gelofusine)由于其具有较好补充血容量,对凝血机制、血液动力学影响小、短时间可大量输入、体内停留时间短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多。但琥珀酰明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面报道较少,我们在部分病人应用琥珀酰明胶时做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以探讨在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方面的影响。资料和方法琥珀酰明胶制剂为贝朗医药有限公司制造的Gelofusine(批号:4271D12),每瓶500ml,随机选择大中型手术3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50±1…  相似文献   

13.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液流变特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血浆代用品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6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按20ml/kg的扩容量分别输注6%羟乙基淀粉,复方氯化钠和4%琥珀酰明胶,达到高容量血液稀释,检测稀释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 (1)AHH后循环功能稳定,围术期异体血输入量胶体液组明显少于晶体液组。(2)AHH后全血粘度,Hct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6%羟乙基淀粉组升高。结论 术前AHH可以有效地维持术中循环功能稳定,优化血液流变状态,利于微循环灌注,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减少异体血输入量,胶体溶液优于晶体溶液。  相似文献   

14.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尿毒症患者118例,以死亡患者为研究组,存活患者为对照组,探讨两组患者原发病、合并疾病和死亡原因,临床指标包括透析前及透析3个月时血尿素氮和血肌酐、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结果:(1)糖尿病肾病(38.1%)是主要病因,死亡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原发病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存在合并症的比例更高(P〈0.05);(3)47例死亡患者中死于心血管疾病20例(42.6%),脑血管疾病11例(23.4%);(4)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组患者的年龄、透析开始时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血磷、钙磷乘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透析3个月时的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低血浆白蛋白、低总胆固醇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年龄、糖尿病、低血浆白蛋白、低总胆固醇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探讨在肝硬化围手术期应用人血白蛋白的方法及疗效。2014年3月—2014年12月因肝硬化行手术治疗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按照5%白蛋白(48 h内)+20%白蛋白(48 h后)方案。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直接使用20%的人血白蛋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循环指标、生化指标及住院情况等相关指标。术后48 h内观察组患者的尿量、CVP、M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引流量及组织间液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肝功能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8 h后观察组患者的尿量、CVP、MAP、腹腔引流量及组织间液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肝功能指标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肝硬化患者术后合理使用等渗白蛋白及高渗白蛋白能够稳定术后循环指标,促进肝脏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0岁。10年前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术后肾功恢复良好,骁悉加强的松二联免疫抑制治疗,血肌酐稳定在120μmol/L左右,尿量每天约2000ml。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肾周肿胀,伴尿量减少至1000ml左右。在其他医院行B超及CT检查后诊断为“移植肾周积液”,给予移植肾周积液穿刺置管引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等容血液稀释对家兔出血性休克时凝血酶生成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均分为羟乙基淀粉组(V组)、琥珀酰明胶组(G组)、复方乳酸钠组(R组)和对照组(C组),V、G和R组分别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琥珀酰明胶和复方乳酸钠,C组不行血液稀释.血液稀释完成后开腹,切除2cm3肝脏组织后立即缝合腹腔皮肤.10 min后,V、G、R三组开始回输自体血,C组回输复方乳酸钠.记录血液稀释前(T0)、血液稀释后(T1)、切除肝脏组织后10 min(T2)、40 min(即自体血回输完成即刻,T3)、70 min(T4)、130 min(T5)时实验兔的MAP和HR,抽取动脉血样行凝血酶生成试验,记录T0~T5时凝血酶的生成延迟时间、峰值、达峰时间、生成潜力值,并观察肝出血自体血复苏的130mn内家兔的生存时间和失血量.结果 G组家兔在T2时、V组在T1~T5时、R组在T1、T2时MAP明显低于T0时(P<0.05),T2时G、V和R组MAP明显低于C组(P<0.05).V组家兔在T1~T5时HR明显慢于T0时(P<0.05).T3时R组家兔的凝血酶生成延迟时间和T3、T4时凝血酶达峰时间明显长于T0时(P<0.05),T3时V组的凝血酶峰值明显低于T0时(P<0.05);T1~T5时V组和R组的凝血酶生成潜力值明显低于T0时(P<0.05).T4时V组和R组的凝血酶生成潜力值明显低于C组(P<0.05),T3、T4时G组凝血酶达峰时间明显长于V组(P<0.05).结论 对等容血液稀释的家兔出血性休克模型,羟乙基淀粉130/0.4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较琥珀酰明胶和晶体强.  相似文献   

18.
高蓉  黄凤伦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12):1025-1027
目的观察比较围术期输注国产与进口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HES)对血流动力学、凝血系统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食管癌或贲门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国产HES组(天晴宁,HESd组)和进口HES组(万汶,HESi组),每组30例。气管插管前30min内输注复方乳酸钠10ml/kg,全麻诱导插管后HESd组输注国产HES10ml.kg-1.h-1,HESi组输注进口HES10ml.kg-1.h-1,输注时间均为2h。分别观察两组输液前(T0)、输注复方乳酸钠毕(T1)、输注HES1h(T2)、输注HES2h(T3)及插管后2.25h(T4)的BP、HR、Hb、Hct、电解质(Na 、K 、Cl-)、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记录两组T0、术后24h(T5)的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结果两组患者术后Hb、Hct较术前均有所下降(P<0.05)。两组患者电解质(Na 、K 、Cl-)、凝血功能(PT、TT、APTT)、肾功能(Cr、BUN)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HES与进口HES一样具有良好的扩容作用,对凝血系统和肾功能几乎无影响,是理想的血浆代用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37℃、1个大气压条件下,测定了地氟醚、异氟醚和氟烷在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氏液、琥珀酰明胶、聚明胶肽、羟乙基淀粉、甘露醇、库血、血浆和酸性枸橼酸钠葡萄糖(ACD)保存液中的分配系数。每种液体取10个样本。吸入麻醉药在八种预充液和ACD保存液中的分配系数见表1。地氟醚、异氟醚和氟烷在九种液体的分配系数依次增大。分配系数按由大到小可分为四组:(1)血浆;(2)库血;(3)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氏液、琥珀酰明胶、聚明胶肽和羟乙基淀粉,ACD保存液的分配系数与本组预充液相近;(4)甘露醇。除氟烷的分配系数在库血和血浆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6%羟乙基淀粉130/0.4(6%HES 130/0.4)用于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30):HES组和4%琥珀酰明胶组(GEL组).术中HES组和GEL组分别静脉输注6%.HES 130/0.4和4%琥珀酰明胶7~12 ml·kg-1·h-1维持中心静脉压6~12 mm Hg和/或肺动脉楔压8~15 mm Hg体外循环预充液包括胶体液500~1000ml ICU 中 HES组和GEL组分别静脉输注6%HES 130/0.4和4%琥珀酰明胶60~120 ml/h.维持中心静脉压 6~12 mm Hg和/或肺功脉楔压8~15mm Hg 记求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指标、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指杯.肝、肾功能指标.液体出入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呐种胶体围术期平均用量都接近50 ml·kg-1·d-12组血液动力学,红细胞压枳、凝血功能指标、肝,肾功能指标.淑体出入量和小良反应发生率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超大剂量6%HES 130/0.4(50ml·kg-1·d-1)可安全地用于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