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张玉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0):1263-1265
近年来护士工作压力或职业压力作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相关报道更是层出不穷。据国内一项调查表明50.5%的护士存在睡眠功能障碍,2.5%的护士患有抑郁症,患有静脉曲张和内分泌失调的人数也分别占7.5%和8.5%。护士这个被公认为是"高级保姆"的职业,能引起社会各界和相关学者的关心,作为护士的一员深感欣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与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的差异,探讨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因素及缓解压力的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儿科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评估。结果:儿科护士和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之间得分比较,儿科护士得分均高于非儿科病房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护士压力大小与职称、年龄、文化程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儿科的护龄高度相关(P〈0.05)。结论:工作压力源不仅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而且与护士工作地点及科室等有关。儿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需根据不同的压力源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保证儿科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3):167-171+175
目的 调查儿科护士离职意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措施降低儿科护士离职意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9 年7~12 月对泰安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176 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职业倦怠、护士工作压力及离职意愿。结果 儿科护士中度以上职业倦怠者占52.2%,工作压力总分为(77.90±17.98)分,处于中度压力水平,离职意愿总分为(14.42±3.86)分,指标值达60.1%,较高水平以上离职意愿的比例为69.3%。不同婚姻状况、专业选择方式、工作科室、聘任方式、每月夜班数的儿科护士,离职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护士离职意愿与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显著相关。影响儿科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聘任方式、每月夜班数、管理及人际关系、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及情感衰竭。结论 儿科护士离职意愿较强,建议管理者结合儿科护士一般情况、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4.
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理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芳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7):623-624
护理工作的性质特点决定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儿科病房是一个特殊诊疗单元,护士工作压力大承受着与成人患者科室不同的心理压力。该文分析了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指出在缓解儿科护士心理压力对策上,应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职业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及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武汉市3所三甲医院的135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的工作压力平均值为85.43分,属中度压力水平,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8.50%。情绪耗竭、去人格化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呈正相关(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4个方面(除外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呈负相关(P〈0.01)。结论儿科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职业压力源与职业倦怠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牟亚  晏玲  薛媛  何念海 《重庆医学》2006,35(21):1935-1936
目的 调查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工作压力源与普通病房护士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调查重庆市各医院89名儿科病房护士和107名普通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护士工作压力源。结果 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病房护士(P〈0.05),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高于普通病房护士(P〈0.05),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与SCL-90各因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大可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提出了维护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新生儿科护士的工作主要压力来源,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新生儿科护士压力大小与护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之间无相关关系,但与儿科工作年限呈高度相关。新生儿科护士压力源4个方面的分值均大于中间值,而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方面的压力是最大的工作压力源。结论:目前新生儿科的护士压力处于中等水平。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加强技术培训、加强沟通交流可减轻新生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8.
同事支持是指从事相同职业的人们之间互相帮助和支持.通过同事支持,可以帮助寻求支持者减轻焦虑、恐惧或者疑虑,并使其获得温暖、爱、归属与安全感. 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从事护理工作的人群被称为职业压力最大的三个群体之一.在护理当中,儿科护士更是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随着社会的进步, 护理模式的转变, 人们对护士修养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儿科护理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 现今独生子女增多,家长紧张而挑剔,患儿年龄小, 各种技术操作难,护士经常在杂乱而哭闹环境下工作,护理工作繁琐、劳动强度又大, 同样的护理和治疗工作, 儿科护士付出的劳动比成人科护士要高出很多.由于这种特殊性给儿科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所以儿科护士来源比其他科室显得更为短缺.于是解除儿科护士的压力就显得更为重要.笔者认为护士缓解职业压力除了自我管理与提高,家庭和亲友的核心支持以外,最主要的社会支持途径就是同事支持系统,也就是管理者即护士长和科室同事.  相似文献   

9.
儿科护士压力与职业倦怠感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与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与职业倦怠状况的差异,探讨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以及引起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Maslach工作倦怠感问卷,对儿科病房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评估。结果儿科护士与非儿科护士在工作压力源,职业倦怠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应积极寻找缓解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方法,保证儿科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0.
儿科护理工作比较繁忙,小儿病情发展过程易反复、波动、变化快,这给夜间儿科护士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以至于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轻夜间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现将夜间儿科护士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护理工作节奏的加快,患者需求越来越高,以致护士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儿科护士更是如此,长期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护士们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危险,我们应高度重视。作为护理工作一线的儿科护士,更要树立信心,从容面对压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科护士的压力及心理对策。方法 通过53名儿科护士的问卷调查探讨儿科护士的压力来源及所占比例。探讨心理素质教育培训对缓解压力的意义。结果 53名护士中95%的护士感到有压力,其中46.1%的护士表示压力很大;44.5%护士表示压力较大;9%的护士表示压力一般;5.4%的护士表示压力较小。结论 教育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热爱护理工作,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在调查中发现,提升能力和增强体质能有效地抗衡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3.
儿科护士承受着比较大的工作压力,通过对儿科护士压力来源的分析,找出缓解工作压力的对策,进行自我调适,正确面对压力,保持身心健康,保证护理质量,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儿科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儿科护士职业压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抽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80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身心健康自评量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工作压力均分在76.11±13.19,其中以病人护理和管理及人际关系维度得分较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分在71.54±42.42。儿科护士大多都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护士社会支持以主观支持得分最高;儿科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对支持利用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均有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 儿科护士存在中等程度的职业压力;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护士对压力的应对能力,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笔者对儿科护士做了一些调查,从中分析并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15家综合医院及2家妇幼保健院的252名儿科注册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压力源的现状,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及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252名临床儿科护士开展临床调研,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源总均分为(11.92±3.01)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时间安排、护士职业观念、沟通交流、工作条件及疾病护理。护士职业观念的问题、沟通交流的问题、工作条件的问题及疾病护理的问题与工作目的呈正相关(P〈0.05),工作时间安排的问题与学历呈负相关(P〈0.05),沟通交流的问题与编制呈负相关(P〈0.05)。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均分为(2.03±0.47)分,护士总体工作压力与外在满意度、内在满意度、一般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医院管理层应重视儿科护士的压力源情况,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轻其压力,进而使护士获得较为满意的身心体验,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儿科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由于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近年来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矛盾较成人更为突出。护士作为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成员,是医患沟通的桥梁,融洽护患关系可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现将我院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建春 《吉林医学》2009,30(16):1865-1866
儿科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常承受较大的压力。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更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宝贝,当其生病住院时,无论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也格外紧张焦虑,总希望药到病除,对医护人员提出各种的要求,对专业技术要求就更高,特别是静脉穿刺、抽血、危重患儿的抢救与护理等,加上护士严重缺编,工作量很大,儿科护士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儿科护士压力源的来源及应对措施予以探讨。方法:通过开展调查的方式对我院儿科护士的压力状况及对其身心健康所导致的负面影响开展统计分析。结果:儿科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源于社会压力、心理压力、环境压力、专业压力等方面。结论:儿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积极提升其专业技能及个人综合素质,提升其心理适应能力,减轻其工作压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儿科经常是医院内满意度低,医疗纠纷多发的部门,而护士不选择或者不安心于儿科护理工作,常导致儿科护理工作更加被动、压力更大.为了让儿科护士更好地工作,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满意,有必要对儿科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压力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