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临床实践学习,把中医辨证常见误区总结为3个方面:即以西医之道处中医之药;重西医病变而轻中医病证;辨证施治成为对症选药。避免此误区的最好方法是反复学习中医理论,加深中医素养,巩固中医思辨,坚定中医自信。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亟需解决三个问题:①溯本探源,统一和规范中医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这是中医理论现代研究的根本前提,舍此,任何层次上的现代研究都将成为无本之木,都是毫无意义的。②实事求是,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科学价值和局限。要弄清中医理论中哪些是对实象的客观记录,哪些是对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概括,哪些属于思辨结果抑或臆说,并以此指导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③直面现实,正确理解和对待中西医结合。要纠正中西医结合研究向西医学一边倒的局面,改变用西医学理论验证中医理论、甚或以西医理论来代替中医理论的研究思路,增强中医学在中西医结合中的主体意识,否则中医理论乃至整个中医学将面临主体性危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应用定性研究法的必要性。方法:从三方面对中医临床研究引入定性研究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阐述和分析:①定性研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②中医临床研究中引入定性研究方法的必要性;③在中医临床研究领域应用定性研究方法的切入点。结果和结论:引入定性研究法,为解决中医临床研究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论中医理论现代研究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中医理论现代研究的四个误区:①过分强调中医理论的现代实验研究。这一误导冲击了对中医理论自身规律的研究,动摇了对传统中医理论科学性的信念,削弱了中医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②在中医基本概念尚不清晰的状态下进行现代实验研究。中医理论的现代研究不能脱离中医固有的概念,而在弄清这些概念的内涵之前,为此而进行的一切现代研究都可能是徒劳的。③追随西医学的发现,亦步亦趋的证实性研究。这类研究从根本上抛弃了中医理论的优势,不仅不能使中医学的理论得以证实、得以发展,反而会使中医学术在西医学面前越来越萎缩,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④缺乏明确目的的研究。目前所进行的某些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缺乏明确的研究目的,对传统中医理论、对中医临床治疗、对现代西医学,乃至对未来整个生命科学研究均无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医现代研究的进程中,陆续暴露出一些事关中医理论和临床发展的重大问题,由于学术界的见仁见智,有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对中医现代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方向的把握。为此,本刊开辟专栏,对大家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专门组织校内部分专家和学者进行笔谈,以求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学界同仁如有高见,欢迎参加讨论。本次笔谈的题目是:中医理论相对于临床和中药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滞后,中医发展需要中医理论快速跟进和突破,你认为影响和制约中医理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如何打破制约中医理论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医模式综合法中“象”的实质和特征剖析入手,结合“象”在中医理论结构中作用的推理,提出了适应中医思辨方法和理论特点的教学设计,并介绍了这些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指根据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利用特定的致病因素,在动物身上复制出与人体疾病症状和病理改变相同或相似的证候。它是开展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阐明、创新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工具。近年来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制的不少,但能够成功复制人体证候的不多,且方法雷同,鲜有创新,这是因为动物模型的研制者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制中的误区。笔者在此略陈管见,与同道商榷。1 缺乏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中医临床证候的具体体现,它应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8.
开展中医思维方法研究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思维方法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与临床活动的内在核心,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演变以及中医临床诊疗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开展中医思维方法研究,对于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增强中医临床实践能力、促进中医学术科学发展和中医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象思维是中医原创思维,为中医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诊察疾病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象思维归纳和总结,诊断为某种病证的过程。象思维渗透在中医四诊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中医自然成为一体。本文从中医象思维概述、象思维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和按语三个方面阐释象思维与中医疾病诊断的关系以及象思维在中医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熊桂华  赵军 《中外医疗》2011,30(19):141-141
目的探讨中医在肾病科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接诊的60例肾病住院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A、B2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的护理中融入中医理论,对B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方式,对比2种护理方式的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对中医理论护理满意度优25例,良4例,差1例,中医理论护理优良率为96.7%;患者康复情况效果显著26例,有好转4例,无明显效果0例,中医理论在肾病患者整体护理效果明显。结论中医理论在肾病科患者的整体护理中体现出极大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发生学方法是一种多种研究方法综合的跨学科比较的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之中,真正引入中医理论的研究领域只有十余年的时间。为了促进中医理论发生学研究的健康发展,简单介绍了发生学方法的由来、界定及引入中医学研究中的过程。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医理论的发生学研究现状,包括藏象学说、精气血神理论、经络学说、病因病机理论、中医相关哲学理论、中医理论发生与先秦诸子的比较、诊法与方药理论的发生学研究等七个方面。剖析了中医理论发生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总体规划,研究很不均衡;研究水平不高,创新急需加强;逻辑思维混乱,推理过程错误;理论诠释错误,文献引证不准等四个方面。同时指出,中医理论的发生学研究不能替代中医理论的创新研究,而应该与之紧密结合,以促进中医理论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中医理论研究获得长足发展,但缺乏对现代中医学术创新的系统分析与总结,未能提炼出具有原始创新性和临床实用性理论及成果,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实践,完善中医药学术理论体系。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一现代中医学术创新的理论分析与总结”研究的要求,通过梳理建国以来浊邪研究概况,分析与总结中医浊邪理论研究成果,提出浊邪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指明未来浊邪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知识图谱研究在中医药领域迅速发展,已经应用于中医药的基础理论、临床辅助、方剂用药等多个方面.对知识图谱的概念、关键技术及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面临的问题,包括中医术语标准统一问题、知识图谱模式层构建问题、中医知识融合技术规范问题、推理方法设计和选择问题等,并对中医药知识图谱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伏邪学说的理论发展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伏邪学说的理论做了初步探析,论述了伏邪学说萌芽于先泰,初创于西晋,发展于宋、金、元,鼎盛于明、清的发展过程.并对伏邪学说的现代临床研究做了浅析.结果:伏邪学说可以应用于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肝系疾病、肾系疾病等多个系统的病因病机研究,灵活变通,可以更好指导临床.结论:中医的伏邪学说源于古代而在当代富于强烈的启发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治英  孟长海 《中医学报》2020,35(5):945-948
中医在形态学方面认识丰富,但随着西医在中国的普及以及中医词汇被翻译引用,导致中医在形态学方面的话语权基本丧失。在中医内部,对形态学认知又因藏象学说等影响而走向了哲学化,造成了中医在现代语言环境下交流被动,并处于模棱两可的境地,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新时代环境下构建中医形态学的思路有:①正确处理好中医经典形态学与现代解剖学的关系;②中医核心维护与中医发展空间阵地的拓展。但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中医理论内核与时代如何适应,是局限于中医内部还是有新的理论阐释;二是中医既往形态学基础该如何改造和利用,是废弃不用单用现代解剖学成果,还是有序改造继承发扬;三是中国能不能产生自己的中医解剖学,进而支持有特色的中国医学架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过去一年运气学说研究资料的分析,从运气学说的科学性评价研究、应用研究、发生发展研究、六气大司天思想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等五个方面,对运气学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概念混乱不清、水平较低重复等问题,指出其研究的显著特点是逐渐趋于理性。  相似文献   

17.
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术之根,它直接关系到中医学的兴衰与未来,本文就中医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中医理论发展濡滞的原因,强调今后中医理论研究总的指导原则应是继承、移植、创新三者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使之更完善、更科学、更好地为现代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过去一年运气学说研究资料的分析,从运气学说的科学性评价研究、应用研究、发生发展研究、六气大司天思想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等五个方面,对运气学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概念混乱不清、水平较低重复等问题,指出其研究的显著特点是逐渐趋于理性。  相似文献   

19.
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初的古代针灸方大多直接来源于对临床的实验与观察,较少受各种理论因素的影响。但随着各种包括哲学、宗教思想对中医学的不断渗透及中医学自身理论的日渐丰富,会有许多的古代针灸方的选穴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正是由于针灸方中文化因素的混杂,影响了人们对古代针灸方的正确理解以及其对现代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气学说在中医妇科学中的指导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气学说是关系到天文学、历法学、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一门学科,它从宇宙的节律方面探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及疾病发生的关系.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体系中的一部分,有很大一部分理论源于运气学说.经过千百年的理论继承与发展,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理论体系.从病因病机、经、带、胎、产等方面将运气学说在中医妇科学的应用作一总结,同时为运气学说在中医妇科学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